低渗透砂砾岩油藏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
2022-02-16李岩张菂樊晓伊张金通杨瑞莎叶欢
李岩,张菂,樊晓伊,张金通,杨瑞莎,叶欢
(1.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郑州 450000;2.河南省提高石油采收率重点实验室,河南 南阳 473132;3.河南省地震局,郑州 450000)
焉耆盆地坐落在南天山褶皱带之上,位于准噶尔、塔里木和吐哈三大盆地之间,自北向南分为和静坳陷、焉耆隆起和博湖坳陷。本布图油田焉2 区块位于博湖坳陷苏木构造带上,为背斜层状边水油藏,主要含油层段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埋藏较深,顶界埋深为2 500~2 600 m。储集层岩性以砂砾岩为主,平均孔隙度为12.2%,渗透率为9.80 mD,裂缝不发育,物性较差,发育典型的低孔低渗油藏[1-2];储集层以缩颈型喉道、窄片状喉道和管束状喉道为主,为细喉和微细喉型;储集层敏感性强,具强水敏、强压敏和中速敏。本布图油田自2002 年开始注水开发,2011 年之后,由于储集层伤害严重,注水井因注不进而停注。目前地层吸水能力差,增注困难,地层能量无法及时补充,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油井供液能力差,单井产量低(0.80 t/d),采油速度低(0.13%),采收率低(7.49%),开发效果差,亟需可提高开发效果的有力措施。CO2驱具有良好的驱替效果,已成为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3-5],在国内各大油田相继开展过矿场试验[6-10],并得到推广应用,形成了CO2驱室内实验机理、筛选评价、混相判识、开发效果评价等理论和技术,以及采集、集输、注入、防腐、回收等配套工艺[11-12],对低渗透油藏、特高含水油藏、稠油油藏等不同类型油藏[8,13]增油效果较好。
本布图油田焉2 区块为低孔低渗砂砾岩油藏,储集层非均质性强,现有的CO2驱技术无法直接应用。本文通过室内岩心实验,对注入前后流体相态、最小混相压力和驱油效果进行分析,探索砂砾岩油藏CO2驱的可行性,旨在对该油田的后续开发有所裨益。
1 实验方法
实验用地层流体为地层复配原油和地层水,实验仪器为高温高压多功能地层流体分析仪、高温高压界面张力仪、最小混相压力测定仪、高压恒速恒压泵、可旋转岩心夹持器等。
实验所用岩心直径为2.50 cm,研究中选取岩心样品105 块,其中实测渗透率94 块,选择代表性岩样7 块,总长30.40 cm,在模拟油层温压条件下,对不同注入方式的效果进行评价。
2 岩心实验分析
2.1 地层原油相态特征
地层原油以本布图油田焉2 区块地面原油和井口分离气进行复配。通过单次闪蒸、恒质膨胀实验和多次脱气实验分析测试[14-15],油藏泡点压力为26.24 MPa,溶解油气比为186.27 m3/m3,地层原油密度为0.640 2 g/cm3,黏度为0.682 3 mPa·s,脱气原油密度为0.806 1 g/cm3,原油体积系数为1.495 9。总之,焉2 区块油藏原油属于轻质油,气油比高,密度低,膨胀性较好,符合一般黑油特征,同时兼具挥发油的性质。
2.2 注CO2后流体相态特征
注CO2后,地层流体性质的变化情况是注气方案设计的基本依据之一。在地层温度95 ℃条件下,利用复配地层原油,采用5 组不同注气物质的量分数进行膨胀实验及原油黏度测试实验,以此测定注入不同物质的量分数CO2时,地层原油的物性变化情况[16]。实验结果表明,地层原油在注入CO2后,其泡点压力、体积系数、气油比和膨胀系数均升高,黏度及密度降低。当注入CO2物质的量分数为70%时,原油饱和CO2量达到最大值,泡点压力为29.44 MPa,原油体积膨胀系数为1.366 6,原油黏度降为0.462 3 mPa·s,降黏率为32.25%,降黏相对幅度较大,溶解气油比为429.26 m3/m3(表1)。总之,本布图油田原油注入CO2后具有较强的膨胀能力,但由于原油本身很轻,绝对降黏幅度较低。但从原油密度变化看,注入CO2物质的量分数达到70%之前,原油密度是升高的;注入CO2物质的量分数超过70%以后,CO2与原油混相,密度呈下降趋势。表明研究区只有达到混相驱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17]。
表1 油藏条件下CO2和原油的高压物性参数Table 1.High-pressure physical property parameters of CO2 and crude oil under reservoir conditions
2.3 原油与CO2界面张力特征
采用轴称滴形-轮廓法技术(ADSA-P)分析油藏温度和不同压力下地层原油与CO2相互作用规律,分别测定了油藏温度下动态界面张力和平衡界面张力,通过高温高压可视化视窗观察扩散作用,并记录不同压力下CO2与原油接触的特征。
对焉2区块原油与CO2在油藏温度95 ℃下的界面张力进行测试,随着压力的升高,原油与CO2界面张力逐步降低,20 MPa时,CO2与原油界面张力达到2 mN/m,部分原油与CO2很容易达到多级接触混相(图1)。
观察不同压力下高温高压釜内原油与CO2接触时原油的体积和形态变化(图2),压力为10 MPa 时,无明显的扩散传质作用;压力升高到14 MPa 时,出现 轻质组分轻微的抽提溶解作用;随着压力的进一步升高,这种相互作用逐渐增强,压力达到20 MPa 时,相互传质作用变得非常强烈,可以看到原油轻质组分被CO2剧烈地萃取抽提现象;达到25 MPa 时压入油滴后可以瞬间形成一个液滴,并伴随着剧烈的抽提,随后油相会直接向下直接流入气相。停止注入原油后,油相液滴迅速消失,无法形成抽提后的稳定液滴。
综上所述,随着压力升高,初始接触阶段传质扩散作用逐渐增强,低压下CO2萃取原油中的轻质组分,轻质组分从多孔介质中被驱替出来,随着压力升高,CO2能够萃取的组分分子量逐渐增大。在CO2驱油过程中,随着注入压力升高,更多的轻质组分被CO2萃取抽提,即原油中更多组分与CO2实现混相,残余的不能混相的重质组分会相应减少,与CO2实现混相的组分很容易从油藏孔隙中被驱替出来。焉2 区块储集层具有亲水性,孔隙表面存在水膜,在注入过程中,CO2会饱和孔隙表面的水膜,与孔隙中剩余油接触,可以驱替出孔隙中大部分剩余油,提高原油采收率。
2.4 最小混相压力细管实验
细管实验是实验室测定最小混相压力的一种常用的方法[15,18]。将生产井脱气原油样品与产出气按照生产气油比(泡点压力19.70 MPa)进行复配,得到模拟地层原油。在油藏温度(95 ℃)下,分别在长细管仪中进行不同压力下的气驱实验。
含气原油条件下,CO2驱油效率仍随注入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通过线性回归,得到该油藏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为25 MPa(图3a),高于目前19 MPa 的地层压力。驱油效率随着CO2注入体积的增大而逐渐增高;相同驱油效率对应的CO2注入体积随注气压力的升高而增加(图3b),这说明压力越高,原油溶解CO2的能力越强。
3 长岩心CO2驱替实验
长岩心驱替物理模拟实验,是在油藏温度和压力下使用天然岩心进行,地层流体由原油和地层水复配而成,与油藏流体一致。模拟油层最大限度与油藏保持几何相似,实验注采参数与油藏条件保持力学相似,使得物理模拟过程与油藏符合相似准则的要求[7]。
共选取岩心样品105 块,其中可用于实测渗透率94 块,按岩性分为砾岩9 块、砂砾岩34 块、含砾砂岩31 块和细砂岩20 块。其中砂砾岩和含砾砂岩的物性较好,渗透率为1.00~10.00 mD 的样品占样品总数的29.78%;砂岩的渗透率分布比较均匀,主要为0.10~0.50 mD;砾岩物性较差。
以油藏地层参数设置实验条件,地层压力分别设置为27 MPa、20 MPa 和15 MPa,共选用岩样7 块,总长约30.4 cm,兼顾不同渗透率级别,同时考虑了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岩样的排列顺序遵循调和平均原则,采用恒流速(0.05 mL/min)注入,进行试验。
3.1 不同压力长岩心驱油效果对比
长岩心CO2驱油实验(图4a)表明,驱油效率随着压力增加呈增大趋势,其中15 MPa、20 MPa和27 MPa下的驱油效率分别为66.67%、76.90%和81.50%。但从驱油效率曲线中可以看出,不同压力的驱油效率的曲线形态有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与CO2和原油的混相程度相关[17],研究区最小混相压力为25 MPa,随着实验压力升高,20 MPa 时接近混相,驱油效率较高,27 MPa时已达到混相条件,驱油效率最高。
15 MPa 压力下,驱油效率曲线与CO2非混相驱的特征比较类似,注入初期CO2以溶解为主,但是由于未达到混相压力,相比之下溶解量少,压力梯度增加较快(图4b),同时采出端也很快产液。由于15 MPa下仍然存在界面,所以注入过程压力梯度增加比混相的情况下要快,当到0.6 PV 时,采出端开始明显见到CO2,但CO2的含量还不太高,气油比上升变快,压力梯度保持稳定;当注入0.7 PV 后,此时开始大量产出气体,且以CO2为主,气油比迅速上升,注气发生突破,压力梯度开始迅速下降,驱油效率也开始大幅提高,随后达到稳定,突破后仍然有少部分原油能被携带出来,这也与混相的情况不太相同。
20 MPa 和27 MPa 时,在初期很长时间注入压力增加较慢,CO2主要溶解在原油中并增加能量,驱油效率较15 MPa 时低。由于混相的缘故,启动压力梯度和最大压力梯度都明显低于15 MPa,当驱替前缘到达产出端时,产出端的气油比开始上升,此时主要以溶解在原油中的CO2为主,气油比有一个平台期,此阶段产油量开始迅速上升,直至CO2气体完全突破后,驱油效率变化不大(图4a),达到稳定。
3.2 不同注入方式的驱油效果对比
根据实验结果,连续注CO2的驱油效果最好,总驱油效率为76.90%;其次是水气交替和间歇注气驱,驱油效率分别为73.10%和63.90%;天然气驱的效果最差,驱油效率为47.80%(图5)。相比之下,水气交替和连续注气的最终驱油效率相差不大[18-20],但驱油效率曲线有明显差异。在注入初期,由于连续注入CO2以增能和溶解为主,导致注入初期的采液能力较差,中—后期产液上升较快。但是水气交替由于注入压差较大,在注入初期产油速度和产油量都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随着交替周期数的增加,注入压力不断增加,至突破后产油能力迅速下降。而在压力梯度方面,间歇注气的压力梯度最小,水气交替驱的压力梯度转注气驱后降低,转注水驱后增加,连续注气压力梯度居中,而天然气驱的压力梯度在见效后减小。
对于常规低渗砂岩油藏,在相同的注入条件下,水气交替驱的效果要优于连续注气驱[21],主要原因在于水气交替驱会延缓突破的时机,扩大波及效率。但本布图油田焉2 区块低渗砂砾岩储集层具强水敏,注水开发会严重伤害储集层,导致注入压力过高,甚至难以有效注入;水气交替驱还可能进一步导致注入能力降低,从而导致无法正常注入,驱油效率低于连续注气。另一方面,研究区原油溶解CO2的能力较强,天然气的溶解性不及CO2,而且也未能形成混相,一旦气相突破,驱替过程就基本结束。因此,连续注CO2效果好于连续注天然气。
3.3 注CO2驱对渗流能力的影响
CO2的水溶液会引起地层水pH值下降,导致白云石、方解石和钾长石等矿物的快速溶解,溶液中的离子生成新的矿物,如钾长石转换为高岭石,新生成矿物超过溶解度之后会形成沉淀,沉淀可能堵塞孔隙或喉道,导致渗透率下降[6],在压差作用下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如果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一方面会导致非膨胀性黏土矿物与注入介质混合后产生沉淀,以悬浮颗粒的形式存在,并在流动中堵塞孔喉,缩小孔隙通道有效横截面,甚至会完全堵死喉道;另一方面,由于一些黏土矿物遇水后膨胀,减小渗流通道,从而损害地层渗透率。
为明确注入CO2对本布图油田焉2 区块渗流能力的影响及注CO2与地层水的配伍性,对地层水注CO2能力进行实验。挑选砂砾岩和含砾砂岩2 种不同岩性岩心进行实验,研究发现,注地层水-CO2流量和压差都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图6)。含砾细砂岩岩心注地层水后再注CO2,渗透率从0.44 mD 下降至0.32 mD,下降了27.3%;这说明地层水-CO2-岩石体系以沉淀作用或颗粒运移为主,产生的碳酸水溶液和矿物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或者小颗粒,堵塞了孔喉,导致渗透率下降。
砂砾岩注地层水后注入CO2,渗透率从0.23 mD增加至1.06 mD,与含砾砂岩的情况完全不一样,表明CO2和水体系会与砂砾岩的黏土和矿物发生反应,方解石和绿泥石会与碳酸水发生反应,导致渗透率发生明显的变化。砂砾岩的注入压力梯度明显小于含砾砂岩(图7),这说明注入的CO2能快速溶解在水中,并与矿物发生化学反应。
4 开发试验
综合技术界限和经济界限,认为研究区合理的井距应为160~180 m,同时考虑研究区储集层敏感性强,建议注CO2驱井距应不超过320 m。目前,研究区平均井距为260 m,能够满足注CO2驱替的要求。根 据现有井网井距,模拟五点法井网、五点和七点结合井网、九点法井网等3 种井网15 a 的生产效果,认为五点法井网效果最好,压力保持水平高,有利于开展CO2驱。
研究区属于典型的水敏性砂砾岩油藏,注水十分困难,甚至日注水量低于2 m3,水气交替驱不适合,对连续注气、超前注气、间歇注气和异步注气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异步注气注采效果最差,阶段累计产油量、阶段增油量和换油率均最低,连续注气累计产油量和累计增油量均最高(表2),主要原因是地层能量保持程度高,CO2混相驱机理发挥充分,由于注入总量较大,使得换油率中等,结合研究区目前的条件,建议先连续注气,根据矿场实际再做出调整。
表2 不同注气方式预测结果Table 2.Forecast results of different gas injection methods
在早期开发中,研究区曾实施过2 口井的CO2试注试验,注入压力最高42 MPa,注入量25~30 t/d,累计注入129.10 t,吸气指数0.095 4~0.1040 t/(d·MPa·m),注气具有一定的吸气能力,但注入压力相对较高。根据试注试验结果,通过优化注气参数,设计不同注气速度的方案进行模拟,注气速度分别为15 t/d、20 t/d、25 t/d、30 t/d 和35 t/d,油井平均生产流压为7 MPa。低注气速度(15~25 t/d)时,各注气井能够满足设定的注气速度,随着注气速度的增大(30~35 t/d),部分注气井注入能力不能达到设定的注气速度。根据现有试注数据和注入井射孔厚度分析各井注入能力,最高注入压力为55 MPa,当前地层压力为20 MPa,最大吸气指数为0.080 0 t/(d·MPa·m),得出各井注入量在20~35 t/d。
研究区目前的地层压力较低,因此前期需要采用高的注采比,快速的提升地层压力,使得平均地层压力恢复到原始油藏压力水平,以达到CO2混相驱的效果,之后采用较低的注采比,以保持注采平衡,综合考虑增油量,经济极限换油率和绝对收益增量,认为注采比1.1~1.2,注气量0.55~0.64 HCPV较为合适(表3)。
表3 不同注气量模拟结果Table 3.Simulation results of different gas injection schemes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最终试验井组采用五点法井网,确定了5 注13 采的井网优化方案,选用连续注CO2开发,单井注气速度为20~35 t/d,生产流压控制在6~8 MPa,注气15 a。在注气初期,进行强化注气,使注采比达到4.0;地层压力提高至最小混相压力附近后,进行温和注气,使注采比保持在1.1~1.2,总注气量达到44.000×104t,地层压力保持在25 MPa,预计15 a累计产油20.220×104t,阶段采出程度达到16.480%,比衰竭式开发累计增油15.630×104t,提高采收率幅度13.37%,CO2换油效率0.330 t/t,为下一步矿场试验提供了依据。
5 结论
(1)室内实验表明低渗透砂砾岩油藏注CO2后易膨胀、易降黏和易混相,在CO2驱油过程中,随注入压力升高,更多的轻质组分被CO2萃取抽提,原油中更多组分与CO2实现混相,提高了原油的采收率。
(2)对水敏性强的低渗储集层,连续注气驱油效率高于气水交替注入方式;砂砾岩岩心注地层水后注CO2,以溶蚀作用为主,增加了渗透率,且注CO2压力梯度较含砾砂岩低。
(3)本布图油田低渗透砂砾岩油藏具有注CO2驱提高采收率的潜力,可供同类型的油藏开发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