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救“里斯本丸”
2022-02-16
1942年秋天,搭载了1800多名英国战俘的日本运输船“里斯本丸”在中国舟山海域沉没。海难发生后,日军不但不营救落水者,反而发起了一场残酷的海上屠杀。危急时刻,舟山渔民挺身而出,他们划着简陋的小渔船,将挣扎在怒海波涛中的英国战俘救起。
海上杀戮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仅仅18天,香港全部沦陷。日军占领香港后,8500多名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华籍士兵被送入了战俘营。
随着战场越来越大,日本男丁几乎都被送到各个战场,日本国内劳动力严重匮乏。1942年,日军开始陆续将各占领区的战俘送回日本本土做苦工。1942年9月起,香港战俘营中的战俘,先后分四批被送往日本本土。
1942年9月27日上午,搭载了1816名英军战俘和侨民、778名日本士兵和乘客、1676吨货物的“里斯本丸”从香港深水埗码头出发。10月1日7时许,“里斯本丸”被负责破坏日军海上交通的美军潜艇“鲈鱼”号发射的鱼雷击中。中弹后,日军停止向战俘供应食物、水和照明。1800多名战俘被迫拥挤在3个船舱内,空间狭窄,闷热难耐。而此时,三号船舱已经进水,海水源源不断地涌入船舱。
当天下午5点,“里斯本丸”上搭载的700多名日本兵开始陆续向日本海军驱逐舰“酷儿”号和运输船“丰国丸”上转移。6点左右,日本军官决定将已经失去独立航行能力的“里斯本丸”拖到浅水区。为了防止战俘发生暴乱,他们决定用木条将舱口钉死。
10月2日拂晓,船体强烈地摇晃起来,随时都可能沉没。眼看大限将至,一名战俘自制了一把长刀,爬上梯子,设法打开舱门,战俘们从舱口蜂拥而出。此时,海水已经漫上甲板,许多人还没来得及钻出,就悲惨地淹死在船舱中。逃到甲板上的战俘与日本兵厮杀起来,混战中,战俘们纷纷跳入大海。这时,“丰国丸”上的日军开始用步枪和机枪向海中的战俘们扫射。
10月2日9点7分,“里斯本丸”头上尾下,沉入大海。
天降救星
“里斯本丸”沉没的这片海域位于东海舟山群岛最东端的中街山列岛,周围排列着170多个岛礁,居民最多的青浜岛和庙子湖岛,也不过只有近千人。
出事那天早上,渔民们照例出海打鱼,当他们发现附近海面上浮着许多人后,二话不说开始救人。据1948年东极乡写给定海县长的公函统计,经过青浜和庙子湖两岛渔民历时12个小时的奋力营救,共有384名落水英俘获救。不过,后经学者研究发现,这个数字可能存在重复统计的问题,实际上渔民们救上来的英俘可能在300人左右。
死里逃生的英俘刚刚在岛上休息一夜,日军就追来了。面对荷枪实弹的日军,岛上渔民也无可奈何。重新被捕的英俘,连同后来被日本船救起来的幸存者共900多人,被集中起来送往上海,等待他们的仍是被送往日本本土的悲惨命运。
战俘们也许没有想到,就在他们绝望无助时,有三名幸运的英国人被勇敢的中国渔民藏了起来,正在酝酿一次千里大护送。
千里护送
听到日军上岛大肆搜捕英国战俘的消息,住在渔民翁阿川家里的三名戰俘急得团团转。渔民唐如良与许毓嵩带着他们到青浜山后的一个海蚀洞中躲藏。10月4日至7日,日本军舰一直在青浜岛、庙子湖岛和东西福山岛附近逡巡,直到8日才罢手,三名英国人暂时安全了。
随后,定海县民兵团抗敌自卫第四大队副大队长缪凯运将营救英俘的事向上汇报,最终传达重庆,英国驻华使馆也得知了消息,英国大使立即请求民国政府施以援手。就这样,定海县海上保安纵队派了一个班的战士护送三名英国人乘车到桂林,然后又从桂林乘飞机飞往重庆。
历时两个月,跨越近千里,中国军民在日寇的眼皮子底下,将三名英国战俘送到大后方,堪称中国抗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摘自《北京日报》 黄加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