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强拉中国“入局”乌克兰危机太霸道

2022-02-16赵隆

环球时报 2022-02-16
关键词:入局局势北约

赵隆

近期,在部分国家努力 缓和俄乌紧张局势的同时, 美国却持续渲染这场危机, 甚至尝试强行拉中国“入 局”。例如美国总统国家安全 事务助理沙利文称,如果俄 罗斯“入侵”乌克兰,中国 将“承担部分代价”;五角大 楼发言人柯比提出,中国 “以沉默支持俄罗斯的做法令 人深感震惊”,称此举将“让 欧洲安全局势更加不稳定”。 美国部分盟友也借机“加 戏”,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 称,“中国对俄罗斯陈兵俄乌 边界默不作声,令人不寒而 栗”。

在美国及其个别盟友炒 作下,中国俨然成了俄乌紧 张局势的“主角”之一,甚 至应对危机承担“连带责 任”。笔者认为,这样的表态 毫无根据,太过霸道。

仔细观察不难看出,美 国之所以不断渲染俄乌危机,制造开散布“战争 恐惧”,还萌发强拉中 国“入局”的臆想,实 际存在双重战略考量。 对内而言,如何化解前所未有的通胀压力已成拜登 政府的一个重大难题。美国 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 年1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 (((()同比上涨7.5%,创下 40年来最高水平。在疫情和 通胀双重打击下,拜登的民 意支持率持续在低位徘徊。'

渲染局部“战争风险” 有助于配合美联储的加息计 划,增加对境外资本的虹吸 效应,并对美国金融市场形 成支撑。.同时,外部紧张局 势也可转移国内对拜登在阿 富汗仓促撤军、一疫情应对和 遏制通胀不力等方面的指 责,增加其迎接中期选举的' 外交成绩单。

对外而言,如果俄乌真 的爆发军事冲突,美国可进 一步强化北约的凝聚力,打 击欧盟的“战略自主”•倾 向,迫使欧洲出于安全考虑 减少对俄能源依赖,并增加 美国油气产品的欧洲市场份

额。如果俄未按照“入侵” 的剧本行事,也可将此归结 为拜登率领西方与俄斗争的 胜利•。而强行拉中国“入 局” 了则有助于打消外界有关

俄乌危机导致美国偏离"印 太优先”布局的顾虑,还可 将乌克兰问题与涉台问题进 行不恰当类比,借机曲解中

国的既定立场。然而,这种 尝试显然不会成功。

首先,中国不是俄乌问 题的当事方,更不是当前紧 张局势的制造者。今天的紧 张局势背后,既包含俄罗斯 与西方的地缘政治和安全博 弈,也有俄乌之间有关历 史、民族、文化等复杂因 素,与中国没有直接关联

正如俄总统新闻秘书佩 斯科夫所说,“乌克兰危机只 是俄罗斯更广泛安全关切的 一部分”。在俄罗斯看来,后 冷战时期建立的欧洲安全架 构已难以麦挥现实作用,而

造成俄与西方互信缺失 的根本,在于北约违背 “承诺”不断扩张。普 京多次表示,俄无意 “入侵”乌克兰,而是要求西方提供具有法律效力 的“安全保障”;法德等欧洲 国家也透过“穿梭外交”维 持与俄对话渠道,尝试推动 各方重返“诺曼底模式”;.甚 至连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都 在呼吁不要制造恐慌,.究竟 谁在不断“拱火”刺激局 势,其实一目了然。因此, 乌克兰局势是战是和,直接 取决于美、.俄、欧、乌等当 事方的意愿和行动,而非中 国的态度d   、

其次,中俄不是军事或 政治同盟,更不存在“主从 关系”或相互约束的依据。 与基于军事同盟的跨大西洋 关系不同,中俄致力于超越 冷战式的军事政治同盟关 系。通过实践和长期探索, 两国不但以法律形式确立了 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理 念,还开创性建立“不结 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 方”的新型大国关系典范。

,需要看到的是,中俄既 提出友好没有止境,合作没 有禁区,也强调加强战略协 作不针对第三国:不受第三

国和国际形势变幻影响。在 当前俄乌局势中,俄罗斯针 对自身的安全关切,在其境 内调整军事部署,对北约提 出“安全保障”诉求,符合 其作为主权国家的政策自主 性。要求中国对俄罗斯的相 关做法进行干预甚至“约 束”,甚至威胁中国将因局势 激化承担所谓“连带责任”, 表现出美国对于中俄关系的 特征和实质缺乏基本理解。

最后,中国已通过多双 边渠道清晰阐明立场,并非, “保持沉默”。在双边层面, 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话时, 呼吁各方回到新明斯克协议 的原点,避免刺激局势紧张 和炒作渲染危机。中俄两国 元首发表的 《中俄关于新时 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 展的联合声明》也强调,反对 北约继续扩张,呼吁北约摒弃 冷战时期意识形态。

在多边层面,中国在联 合国安理会有关乌克兰问题 的会议上提出,一国安全不 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 地区安全更不能以强化甚至 扩张军事集团为保障,俄罗

斯的合理安全关切应当得到 重视和解决。由此可见,中 国针对当前局势提出的一系 列建设性意见,并未得到美 国的重视。

对于俄乌局势的主要当 事方而言,如何加强对■话就核 心关切进行相互对表,通过谈 判形成顾及各方利益的路线 图、时间表,完善危机管控和 风险预警措施,才是未来需要 关注的重点议题。而鼓励媒 体和智库大肆炒作危机,挖空 心思“帮助”他人设定“入侵″ 的时间和方式,以“火中取栗” 的方式实现战略目标,甚至将 缓和局势的责任强行推给中 国,实属混淆视听、有失公 允。▲(作者是上海国际问题 研究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入局局势北约
走向北约?
联合国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会议
什么是“置身事内”的视角
做一个局内人
美借北约峰会煽动对抗中国
特朗普邀巴西进北约秀“特殊”
基本杀法能力训练之钓鱼马杀法
基本杀法能力训练之双车胁士杀法
北约就焚烧《古兰经》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