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校在减负育人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
2022-02-16沈国荣
沈国荣
摘 要:学校应在减负育人工作中发挥主阵地作用。杭州市钱塘区学林小学在课堂教学、作业管理、晚托服务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实现校内学足学好、教学轻负高效、呼应社会和家长所需等目标。
关键词:“双减”;课堂教学;作业管理;晚托服务
学校应在减负育人工作中发挥主阵地作用。在“双减”背景下,杭州市钱塘区学林小学找准学校教学管理的薄弱环节与教育教学工作改革方向,在课堂教学、作业管理、晚托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以切实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庭辅导压力。
一、课堂教学三举措,实现校内学足学好
(一)学为中心:逆向设计让学习活动更聚力
学校聚焦立德树人,为学生的学而设计教,以逆向设计为教师备课的指导思想。逆向设计要求教师先思考教学的目的,再设计教学。这种理念的好处是教学的目的性非常明确,每一个环节都是指向结果评价的教学,为“教、学、评一致”提供了依据。逆向设计不但是一种教学思想,而且是教学设计的方法。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先要思考一个学期的目标,再思考单元目标,最后才是课时目标。确定目标之后再确定评价的办法。最后才开始设计课时教学方案。通过逆向设计的实践,学校教师对教学目标更明确,对教学内容的取舍也更大胆。明确了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量就能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二)辅以载体:思维修炼让学习过程更可视
通过实践,学校研制出六种具有自身特色的学习载体:学林卡、学林台、学林图、学林案、学林圈和问题链。这些学习载体指向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辨析思维、锻炼学习能力、鼓励团队合作,有助于增加课堂容量,加强深度学习的显性方式。六种载体在课堂上的运用不是孤立、机械的,教师可以有取舍和交叉,可根据不同课型有所侧重。学生的深度学习通过学习载体显性表现出来,如“学林图”展示了思考过程,“学林圈”展示了合作过程,问题链形成了辨析过程。基于六种学习载体的课堂教学形成了一个高效运行的学习闭环,为“校内学足学好”的实施提供了课堂教学的路径参考。
(三)操以习得:独到作业让学习成效更巩固
学校要求教师每堂课至少安排十分钟的作业时间,保证课堂作业本上的作业全部在课堂上完成。因为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将完成作业作为教学目标而作了提前预设,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再加上有较充分的写作业时间,学生不会因为没有时间写作业、不会写作业而苦恼。作为“十分钟作业”环节的补充,学校还利用基础晚托班时间开设“十分钟答疑”。每位教师都可以进班巡视学生写作业,每人次十分钟。学生可自主写作业,也可以请老师辅导。此项举措提高了学生作业的正确率,减少了面批时间不够的问题,降低了学生对作业的畏难心理。
二、作业管理四优化,促成教学轻负高效
(一)优化作业统筹,控量提质
学校修订完善作业管理制度,实行作业总量统筹与分层管理相结合。学科组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堂评价作业,对学期作业进行统筹;备课组利用教研时间设计基础性作业和特色作业,对周作业量进行合理安排;任課教师每天提早布置作业,培养学生提早规划和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的良好习惯;班主任每天通过家校联系册对各学科布置的作业进行统筹评估,适度删减作业量偏多的学科作业,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完成时间,并向家长公示、请家长监督,以进一步促使教师精心布置作业。
(二)优化作业设计,去芜存菁
学校落实“学为中心”的课改核心理念,发挥作业的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并在深入研究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以学定教,为学设计教,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编制检测学习效果的课堂评价作业——“学林学案”。学案的设计针对年级、班级学生的学情,指向知识迁移目标,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知识整合,保证了作业的系统化和精准定位,避免了碎片化和重复性作业。学案设置必做类(基础)、选做类(以理解应用为主,设置若干难度相仿但侧重点不同的题目,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和擅长,选择部分或全部完成)、思考类(以拓展提升为主,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引导学生选择并完成合适的作业,既体现了分层、弹性和个性化的作业要求,又避免了显性分层作业的“标签效应”。每个学期,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对学案内容进行修改、调整与补充。
(三)优化作业布置,减负增效
学校向课堂要时间、要质量,做到课上精讲精练、强化巩固,课后作业少、负担轻。学校采用大板块教学,以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争取每节课都留出足够的课堂作业时间,以巩固基础。学校对课后作业的要求是:杜绝机械、无效作业和重复性、惩罚性作业,注重作业拓展性,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着眼作业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指导学生践行运用。如“学林学案”,它包括面向掌握知能、理解意义和学习迁移三个方面的评价内容,作业形态包括基础性作业、综合实践作业和品德养成作业,完成形式既有口头的也有书面的,有客观评判也有展示、表达和探究,以促进学生将学习与生活相联系,将知识与行为进行整合,实现全面发展。又如“学林圈”快乐周末活动,其按居住小区和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分组,选出学生组长、家长导师,开展阅读、运动、艺术和调查研究等综合实践活动。
(四)优化作业指导,培优补差
学校严格落实“双减”要求: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教师利用课堂时间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并指导订正;充分利用基础晚托等在校时间,加强各年级的作业辅导,并通过面批讲解做好答疑辅导;通过留言指导加强师生互动;通过错题整理做好查漏补缺;通过学生结对加强互帮互助。教师根据批改情况,全面分析学情,及时做好反馈和培优补差;同时,根据学情分析,适当调整下一堂课的难易程度和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晚托服务五颗心,呼应社会、家长所需
(一)红心全员服务
学校党支部和工会充分发动教职员工主动参与学后托管服务。党员教师、骨干教师率先报名参与托管服务,在教师群体中起到了模范带头的作用,同时也成为托管服务中最有保障的中坚力量。通过全体教师的努力,学校的托管服务做到了学生参与率100%、教师参与服务率100%;周六的暖心班开设3门课程,有82个学生参加;有7个班级组织开展了“學林圈”系列活动。
(二)匠心优质服务
关于学后托管服务,学校采用“校内全员+外聘补足”师资参与模式,全面降低了开班成本。学校依规合理收费,每个项目都有本校教师参与管理,同时对外聘教师进行全面监管,督促其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学校共聘请了12家培训机构的22位优秀教师承担学校晚托班的教学任务。
(三)童心成长服务
学校的托管课程设置注重童趣培养,全面开设学生喜爱的兴趣课程,让学生在“玩中学、学要会”的教学氛围下参与学习、锻炼。童心趣味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或提升其体、艺、科等身体技能和审美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其综合素养。目前,学校的学后托管“学乐课程”包括体之乐、艺之乐、信之乐三大课程体系,共有32门课程。
(四)暖心呵护服务
学后托管的本意是为解决家长接送难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的教育延续服务。如部分学生家长接送确有困难,学校开设了暖心延时晚托服务,教师陪着孩子一起在食堂吃晚餐,暖心呵护孩子成长,关爱学生身心发展。年轻教师主动报名,承担了每天暖心延时晚托管理工作,成为离校最晚的“学林人”。学校党支部还坚持以人为本,暖心服务,切实帮助解决参加托管服务教师的实际困难,实行教职员工弹性离校制度,适当增加亲情短时假次数,确保托管服务教师人人可参与、人人乐参与。
(五)爱心管理服务
学校用爱心服务、真情服务换来了家长的信任与良好的口碑,促进了家校合作育人新常态。校门口,学校实施学林“五步法”提升社会满意度。第一步:道路单行、右侧下车、快速通过,缓解家长送孩子门口拥堵问题。第二步:百米自行、标注区域、避免聚集,缓解上学时间段校门口拥堵聚集的问题。第三步:精准放学、减少停留、倡导绿色出行,缩短放学时间段家长长时间在校门口等待的时间,保证道路通畅。第四步:加强沟通、错时上学、弹性离校,让每个家长都能放心接送孩子,确保安全。第五步:齐抓共管、多维立体、综合治理,确保学校门口不拥堵、不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