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赏读
2022-02-15林忠成赏评
林忠成/ 赏评
不许你苍老
默 默
默 默
我从沉眠的雪山上
缓缓睁开惊奇的眼睛
我看到悬崖变成了平原
在你的身后
我看到大海露出小溪的笑容
在你的身前
我看到大地下的蚯蚓突然说出白云的心思
我看到天空上白云和乌云缠绵得那么和谐
我看到狗熊不舍得踩一片纯洁的雪地
我看到老虎温顺得像娇媚的小猫
我看到狼搀扶着瘸腿的小羊
我从盛开的昙花里
缓缓睁开沉睡的眼睛
我看到了一千年前的你
你在一片不愿伤害小草的百花里难过地盛开
我看到了一千年后的你
你在抚摸万物的伤口
你是最后一个
在火焰里镇静地朗诵诗篇的女孩
在火焰里,我缓缓伸出手
抹去你欣喜的泪珠
抚摸你秘密的疼痛
你是从白雪里融化到我心里的
所以,不许你苍老
大地不许你苍老
天空不许你苍老
你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权利苍老的女孩
[林忠成赏评] 本诗中穿越千年而不老的女孩其实是一种原型意象,荣格在《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到:“女性中有一种对情人的原型意象,他来自远方,漂洋过海与自己幽会一次后又远去。”这种原型意象的载体,也许化身为千万个女孩,也许仅仅是一种黑格尔式的“绝对纯有”“太一”。荣格认为“当原型在许多个体身上被激活,并升到表面来的时候,我们既置身于历史,也置身于现在”,诗中永不苍老的女孩,被诗人在众多热爱的女孩身上激活,她既活在古代典籍里,也活在当代的诗行里。
本诗中的女孩,是一种经过精神净化的崇高产物,笼罩圣洁光芒,具备古典哲学的祯瑞、雅懿之格,已不是水桶腰、轮胎肚、鼾如雷的庸常女人。作者把她当作一种绝对精神,从肉欲弥漫的菜市场提炼出来,“自在自为的东西(绝对精神)彻底地从感性现实事物,即经验界的个别外在事物中净化出来,而且和这种现实事物明白地划分开来,这种情况要到崇高里去找。崇高把绝对提升到一切存在的事物之上,因而带来精神的初步的抽象解放。”(《美学》黑格尔)诗中说,穿越千年的女孩化身为雪山、小溪、大海、大地、白云,“我”从昙花盛开的眼睛里、燃烧的火焰里看到了女孩,精神过滤后的女孩变成了一个形而上的灯塔,你肯定不能在猪嚎羊叫的屠宰场找到她。所以,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总结:“崇高并不在自然事物上面,而只在我们心里。因为我们意识到自己比内在的自然和外在的自然都优越。”康德进一步分析,“真正的崇高不能容纳在任何感性形式里,它所涉及的是无法找到恰当的形象来表现的那种理性观念。但,正是这种不恰当,才把心里的崇高激发起来。”
这个永不苍老的女孩,凝聚了诗人理想主义的价值烛照,抟众女孩优质禀赋于一体,就是一个超人格。罗素在《从卢梭到现代》一文中批判黑格尔:“黑格尔想象,会不会有像身体由各器官构成那样,由众人格构成一个超人格,具有不等于组成它的众人格生命总和的单一生命?”
笔者也曾写过一首《楼兰新娘,穿越千年的红尘》,诗中的楼兰新娘也是一个原型意象,会聚千万姑娘于一体,具备放射圣洁光芒的超人格。
猛 虎
尚仲敏
尚仲敏
阳光暴晒,猛虎出现在三圣乡
猛虎一转眼出现在太古里
猛虎,你吓到宝宝了
猛虎仰天长啸,吓到了
从北京和广州来的客人
吓到了最后几个抒情诗人
猛虎出现在人民南路
有人一声惊呼,有人佯装镇静
就在此时,旁边的七中课堂
语文老师正好在讲: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林忠成赏评] 恐惧是人类的一种古老本能,荣格在《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到了一个观点:“克尔凯郭尔认为,人只有处在极端孤独、恐惧、绝望、空虚的时候,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存在,认识到上帝的存在。”猛兽带来的恐惧,属人类心灵中的早期创伤。弗洛伊德在《摩西与一神教》这本书中进行了分析,“早期创伤的印象,要么不能被转换进前意识,要么很快经由压抑被导入本我,它们的记忆残存是无意识的,而且是本我产生的,只要它们与个人经验发生联系,我们就能清楚地追查出它们的结局”。诗中的猛虎突然出现在路上,行人在恐惧之余,作为早期前意识的丛林经验肯定被唤醒,被追逐、恫吓的体验有助于唤醒人的宗教情结。恐惧属于史前时期人类的主要经验。
诗中,名词的猛虎代替肉身的猛虎出场,实现了对所指的延搁。德里达在《延搁》中认为:“符号再现:了缺席的在场者,它替代了在场者……我们用符号表意,符号是延搁的在场。”随着文明的演进,人类通过超我,把恐惧压制下去,囚禁它,弗洛伊德警告道:“受压抑的力比多一旦取得任何新的进展,抑制就会以新的更严厉的形式以牙还牙。”(《图腾与禁忌》)诗中“佯装镇静”的人,对以牙还牙视而不见。
全诗最有张力的是最后三句:“就在此时,旁边的七中课堂/语文老师正好在讲:/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它使得本来一直平铺直叙的寡淡语境,猛地被抛撒。作为能指的猛虎,立刻转变为所指的猛虎,从形而下的容器,变成形而上的太一、道、存在,获得本雅明式的“光晕”,顺利实现了延异功能。德里达认为“延异是一个不同物到另一个不同物,一个对立项到另一个对立项的位移和摇摆不定的过度”。心中的猛虎,无形无声,融化在血液里,作为铁质被吸收入骨骼,通过笔尖抒写在纸上,寄托在咬牙切齿的摩擦、青筋暴凸的拳头中。
海上钢琴师
刘漫流
刘漫流
在甲板上弹奏月光下的大海
把甲板弹到发烫
把海水弹到沸腾
大海无边,妄称其大
却只有借助于一架钢琴
才能让我听见内心的声音
你们看见的只是大海上的月光
只是颤抖的手发烫的目光
我看见的却只有一片深情的海水
你们全都欢呼着拥上通往彼岸的甲板
我却只有摸黑潜入底舱
把初吻献给沉睡的美人
[林忠成赏评] 这首诗越看越像小说《海上钢琴师》的主人公狂野、幽隐、孤绝的内心独白,最后两句“我却只有摸黑潜入底舱/把初吻献给沉睡的美人”,与主人公最后的命运完全一致。该小说的作者为意大利的亚历山德罗·巴里科,朱塞佩·托纳多雷把它拍摄成同名电影。影片讲述一个孤儿于1900年呱呱坠地于豪华邮轮弗吉尼亚号,人们给孤儿取名“1900”,他是钢琴演奏天才,无师自通,平时担任船上乐队的钢琴师。钢琴大师与他比赛,甘愿认输。孤儿终生生活在海上,从未踏上陆地半步。几十年过去,邮轮报废,将被炸掉。无论人们怎么劝说,孤儿就是不愿离开邮轮,最后与邮轮一起悲壮地沉入海底。西方评论界认为,这部小说深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
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认为:“人首先存在,与自身相遇,在这个世界上崛起,然后才规定他自己……因此人性是没有的,因为并不存在具有人性概念的上帝。”孤儿与自己钢琴师这个身份相遇,崛起于琴键上,被一排排琴键规定好了命运,“只有借助于一架钢琴/才能让我听见内心的声音”。孤儿的行为充分践行存在主义哲学观,“人无非就是人打算要做的东西,人实现自己有多少,他就有多少存在。他就是他行动的总和”(萨特)。萨特坚决反对把人性设想为一种定义,一个范本,一条不可避免的发展规律。在萨特看来,决定论是没有根据的,不过是便于学者工作的一种设想,他不赞成把世界看成决定论的,尼采在《偶像的黄昏》也批评“人把世界人化了”。
孤儿的反决定论,跟他长期生活在大海、邮轮这个特殊空间有关,它会导致幻觉。本来,按照康德的观点,“空间是一个先天的纯粹直观”(《纯粹理性批判》),这种把空间形而上学化的看法遭到后世哲学家批判。孤儿之所以死死认定大海,紧抱邮轮不放,因为它们构成了他所有的生存背景,这个空间已经验化。福柯把特殊空间称为“异位”,“异位有某种创造幻觉空间的作用,这种幻觉公然排斥所有真实空间和人类生命在其中被加以隔离的所有真实位所……航船乃是出类拔萃的异位”(《不同的空间》)。
那一夜
潇 潇
潇 潇
那一夜,躲着寒风
我走了一生的弯路,来到你的面前
你用一杯清水,让我坐下,抖落前尘
然后,端出一杯绿茶的距离
坐在我的左侧
你越来越紧张、慌乱
偷偷地深呼吸
在一句话的半途停了停
突然抓住我的手说:
“心里早就有鬼,跳得好快”
我摸着你满怀小鹿的秘密
才明白
半世情缘悬在心尖
桃花为你在我脸上误入歧途
你用了两年的克制来等待
而此时,导火索被你一点燃,我就爆炸了
[林忠成赏评] 本诗开头写道:“那一夜,躲着寒风/我走了一生的弯路,来到你的面前”,读毕,令人产生“苍苍万里道,戚戚十年悲”(《关山月》耿)的感慨,其实也许不是“一生”,而是三五年或十几年,爱成痴时直觉上常常发生错误,康德认为,时间是主观产物,是我们知觉器官的一部分。“你用一杯清水,让我坐下,抖落前尘/然后,端出一杯绿茶的距离/坐在我的左侧”,这个魂牵梦绕的位所,也许“我”一直在场,从未缺席,通过远距离投射,以心象与魂魄填塞了这个位所,“我就在我并不在的那个地方,亦即某种让我看见的阴影,它使我在我所不在的地方看到了我自己”(《不同的空间》福柯)。心上人的住宅是一个奇特的“异位”,不同于普通的空间,“异位有某种创造幻觉空间的作用,这种幻觉公然排斥所有真实空间”(福柯)。
为什么“你越来越紧张、慌乱/偷偷地深呼吸”?也许是不敢面对“白花飞历乱,黄鸟思参差。妾自肝肠断,旁人那得知”式的埋怨。现实生活往往把一对鸳鸯从空间上残忍地拉开,“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古典主义的发生学永不过时,由爱生怨,怨生痴,“我所思兮在太行,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四愁诗》张衡)
刘勰在《情采》一文中认为:“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本诗属于“情文”,刘勰进一步归纳“五性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本诗在语言上具有典雅、精约的气质,爱情类的诗歌,稍不注意就会滥情,产生“为文而造情”弊端,应当“为情者要约而写真”(刘勰)。
从“在一句话的半途停了停/突然抓住我的手说:/‘心里早就有鬼,跳得好快’”这些句子可以看出,诗中男女发生的一切痴恨,皆为久炼成脂、酵为酒的结果,水到渠成,进入诗行也是“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刘勰)。“观文者披文而入情”,不论隔多少年,读者阅读时必然会“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刘勰)。
送斧子的人来了
王 寅
王 寅
送斧子的人来了
斧子来了
低飞的绳索
缓缓下降的砖瓦木屑
在光荣中战栗
送斧子的人来了
斧子的微笑
一如四季的轮转
岁月的肌肤
抹得油亮
被绳索锁住的呜咽
穿过恐惧
终于切开夜晚的镜面
送斧子的人来了
斧子的歌曲中断在它的使命中
[林忠成赏评] 海德格尔在《诗·语言·思》提到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一件器具越是顺手,就越发不引人注目,器具就越封闭在它的器具存在中。”也就是说,器具的成功、卓越反而会转过身来,吞噬自己,损耗本质属性。所以本诗结尾说“斧子的歌曲中断在它的使命中”,消灭斧子的,正是斧子自己。
一柄斧子来到森林或者木材加工厂,导致碎屑飞舞,打开封闭在斧子内部的存在,放射出蓝幽幽的光芒,令木头心惊胆寒。让万物是其所是、为其所为是海德格尔的基本观念,“让物居于自身之中,在自己的物的存在之中……让存在者是其所是……使存在者以自己独特的存在而居于自身”(《诗·语言·思》)。海德格尔用“质料”一词归结封闭在物中的本质属性,东北方言用“包浆”一词也非常贴切,“包”就是封闭,与海德格尔的说法不谋而合,“这种赋予物的持久性和坚持性、但同时又造成其感性压力(沉重、粗大、色彩、音响)的特别模式的东西,正是物中的质料”。木头和铁,赋予了斧子持久性,木头负责柔软,铁负责坚硬,木头的软缓冲了斧头砍斫时的反弹,让紧握它的手更舒适。如果柄也用钢铁铸造,那样的斧子容易折断。斧头的形式决定了木头和钢铁的天然搭配,规定了斧柄的长短,一米以内,五斤左右,超过已不属伐木斧头,所以海德格尔说,“把物作为质料的分析之中,形式已同时被安排了,物的恒定,物的坚固性,建立在质料与形式共生的事实上”(《诗·语言·思》)。
木匠叼着烟斗,斧头翻转于手中,片片木屑掉落。斧头促成木匠对工作室产生亲和力,把它当作精神上的家;斧头也推动伐木工人热爱森林,把它当作现象学意义上的家。对此,海德格尔总结道:“卡车司机在公路上就是在家里,虽然那里没有他的床铺;女工在纺织厂也是在家里,虽然那里没有她居住的地方;工程师在电站就是在家里,虽然他并不居住在那”(《诗·语言·思》)。
庄子从形而上学角度激烈批判斧头、凿子、墨斗等工具,“且夫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也;待绳索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也”(《骈拇》),他认为这使木头“失其常然”。其实庄子反对的是礼法、仁义智信那套精神上的斧凿。
岩 菊
黎正光
黎正光
天籁之梦,被谁撕裂?
又是谁,将你悬置高岩
昭示横断清秋的孤影?
面对无法躲避的岁月
你毅然盛开悬空的崖畔
哪怕空气中充满深深的毒意
春夏,喧哗的舞台
纵被豢养的群芳侵占
你,却被禁锢于颂辞之外
一再深远的南柯中
你的静默,不是胆怯
也不是对肆虐雷电的恐惧
蛙声渐息,暑气渐逝
你内敛的生命开始绽放
开始在天地间,书写血色的诗篇
挺立高高的岩畔
你这凝霜怒放的生命之花
给仰望星空的人们
增添了多少光芒和信念!
[林忠成赏评] 叶燮在《原诗》里说:“大凡人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黎正光是个有胆有才有识的诗人,寄来的一组诗读毕令人血脉张,充满风骨,《岩菊》这首也不例外。刘勰在归纳《诗经》时说“《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他认为“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风骨》)。午夜的浓雾笼罩大地,严霜冻住墨水,笔端凝滞,怯懦者像鹅卵石般抱紧自己,对午夜的铺张扬厉视而不见。《岩菊》采用古老的托物言志,高论宏裁,寄幽愤于菊花之中,达到“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效果。所指何事?“自有肺肠,俾民卒狂”,刘勰把这种技艺称为“谐隐”。
忠义填骨髓,道理贯心肝,是文人的悠远道统之一。托物述怀之作,有一个误区,词像繁缛,辞盖过义,辞吞噬义,刘勰提醒,“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在驱辞逐句、宰割辞章过程里,“务盈守气”最重要。本诗成功避开了以上陷阱,“天籁之梦,被谁撕裂?/又是谁,将你悬置高岩/昭示横断清秋的孤影?”语言耿介、笃实、刚健,没有灼人脑壳的晦涩、奥秘以及畸联、耗散。悬崖上的菊花被高度人格化,它的命运就是一种普遍性命运,它承载了高标的形而上意义。刘勰建议,这类诗文“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
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提出的观点与古老的托物言志不谋而合,“物的本质是由人的意识所给予的,是在人按照自己的需要、目的,通过意识的作用,将自在的物‘虚无化’,使之具有某种意义和价值,也就是使它具有某种本质,然后才作为某物出现在世界上。”在中国古典主义语境里,梅兰菊竹成为高洁人格的象征,长期以来被知识分子投射以理想主义光芒,把心象熔铸其中,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认为“物质性的存在永远不会领会和追问自己的存在,它任何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是它物”,把附植于物上的形而上意义剥离,还原它的本源。“菊花”就是菊花,“存在就是它所是的那个东西”(萨特),傲霜斗雪出于植物学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