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历史进程及经验启示
2022-02-15董慧杜晓依
董慧,杜晓依
(华中科技大学a.马克思主义学院;b.国家治理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早在马克思那里,就有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之上,提出“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1]200,在他看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消灭剥削、按需分配、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秉承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共同富裕的精神要义,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坚定不移地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向着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这一初心使命深刻体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中。《决议》全面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刻说明了“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2]66是我们成功的重要经验,也是未来夺取胜利的前进方向。可见,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内在统一性,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人民群众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最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与目标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为民、利民、富民的价值遵循[3],党和人民经过各个历史时期的艰苦奋斗,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46,为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但同时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2]34依然存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强国目标任重道远。
共同富裕是当前学界、政界以及智库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议题。以“共同富裕”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从1978年至今,相关主题文章约2.4万篇,从1994年至2020年相关主题文章数量均维持在500至1000篇左右,2021年相关主题文章数量直线式上升,达到4000余篇。进一步以“共同富裕”与“现代化”为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相关主题文章约4000篇,总体趋势与以“共同富裕”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的结果大体一致,在2021年达到自知网收录相关研究数据以来最高峰。在研究内容上,当前国内报刊、著作相关研究主要集中探讨其内涵、探索历程以及实践路径①如张占斌(2021)、燕连福(2021)、李军鹏(2021)、刘同舫(2021)分析了共同富裕的内涵。逄锦聚(2021)、田克勤(2021)、杨明伟(2021)、蒋永穆(2021)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百年奋斗。黄群慧(2022)、韩文秀(2021)、秦刚(2021)、赖德胜(2021)、张来明(2021)、韩文龙(2018)探讨了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此外,胡鞍钢(2017)描绘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未来设想,黄先海(2021)探讨了测量共同富裕的指标体系。,国外相关研究展现出从描绘共同富裕社会的未来图景到从经济视角分析缩小贫富差距的可行路径的研究脉络②如托马斯·莫尔(1516)、托马斯·康帕内拉(1623)、摩莱里(1755)、马布利(1776)、克劳德·昂利·圣西门(1821)、夏尔·傅立叶(1829)、罗伯特·欧文(1816)等在构想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的未来图景中展开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亚当·斯密(1776)、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776)、庇古(1920)、维尔弗雷多·帕累托(1906)、阿瑟·奥肯(1975)、阿玛蒂亚·森(1999)、托马斯·皮凯蒂(2014)等从经济角度探讨了如何增加社会财富与社会福利。。部分学者还进一步聚焦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分析其必要性与实践历程③如艾四林(2021)、张占斌(2021)、周文(2021)、孟鑫(2020)、杨宜勇(2021)、吴忠民(2021)、韩喜平(2021)等重点阐释了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深层关系,分析了中国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的理论与实践进程。。现有研究状况,说明了共同富裕这一主题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紧密相关,既是彰显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重要议题,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共同富裕既是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直接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共同富裕,既要求“共同”,即覆盖全体人民,一个也不能少,又要求“富裕”,即实现全面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发力,同时共同富裕也是中国共产党所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价值旨趣。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进行时和将来时,而不是完成时。我们需要对其发展演进逻辑和历史经验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即清晰梳理中国共产党推动共同富裕的百年历程,厘清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脉络,进一步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明晰共同富裕既作为重要战略部署,又作为发展动力的作用,并总结我们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从而能更好应对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巨大的风险挑战。
一、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共同富裕的内涵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特征。共同富裕目标的设定及其实现程度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物质基础越丰厚、社会制度越完善,人们也就越发追求多维、全面的富裕。从中国共产党推进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百年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几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与主要任务,不断创新推动共同富裕的思路方针与实践举措,赋予“共同富裕”以由片面到全面、由低水平到高质量的动态的、渐进的时代内涵。全面梳理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推进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历程,对于丰富和拓展“共同富裕”的深层内涵,以及在新征程上走好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求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可以概括为“革命求富”。“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所期盼的“富”的核心要义是要消除财产私有制所带来的贫富鸿沟。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军阀混战、经济落后、民不聊生,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革命来争取民族独立,从而为消除资本主义导致的社会不均、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奠定重要的社会前提。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肩负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奋力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根本社会条件。
鸦片战争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发起救亡图存运动,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转折点,之所以能够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为它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群众为利益出发点。中国共产党从农民根本利益出发,帮助农民掌握土地这一致富的生产资料,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1921年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此纲领明确中国共产党以没收土地等生产资料为手段,最终实现“消灭资本家私有制”[4]6。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两次修订井冈山《土地法》,肯定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在抗日战争时期,为解决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困难等情况,毛泽东发出“自己动手”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保障物资供给,减轻农民负担。[5]37-94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发布在广大农村掀起土地制度改革的热潮,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949年3月,毛泽东提出“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奋斗目标[6]61,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的现代化建设锚定方向。直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中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总的来说,中国共产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辛探索,找到了可以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初心使命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将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与民族独立统一起来,一方面在其纲领、革命口号、革命目标中充分展现消灭私有制、实现共同富裕的未来愿景与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激发农民参与革命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土地革命、土地改革等实践,重新配置土地资源,帮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改善农民的贫苦生活,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创造了前提与基础。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设谋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艰难曲折中推进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探索阶段,这一阶段可以概括为“建设谋富”“建设”即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继续践行初心使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并且通过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来实现“富”,实现经济的繁荣。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国家主权安全面临挑战。中国共产党需要建立和巩固国家政权,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从而为实现国家富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建设谋富”具体体现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探索,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制度基础与物质基础。
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丰富和拓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内涵,在艰难曲折中探索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此阶段,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必然会导致贫富两极分化,而社会主义道路才是能够大力发展生产力、帮助全体农民摆脱贫困的道路。1950年至1952年底,中国共产党继续推行土地制度改革,帮助“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约7亿亩土地”[5]157,有效防止了农村贫富差距悬殊问题。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开展“一化三改”,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大力推进国家工业化。在这样的背景下,1953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首次正式提出“共同富裕”的命题,指出要帮助农民摆脱贫困状况,使他们“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7]11。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继续深入剖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刻内涵,逐步明确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要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虽然重工业是我国发展的重点,但是也不能忽视轻工业与农业的作用,要平衡好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关系,进而“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8]25。1956年,党的八大将建设的目标由社会主义工业化拓展至“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7]519,拓展了现代化的内涵。直到1964年底,周恩来正式提出“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5]198,并成为此后社会主义事业长期奋斗的目标。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共同富裕的涵义,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就,如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功独立研制“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等,石油工业、交通运输业、农田水利建设、教育卫生事业等取得长足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注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国共产党富民的初心和承诺在不断实现,如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约分别由1949年的100元和44元,增加到1978年的343元和134元,1978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311元和116元,比1957年名义增长40.2%和63.7%[9],为在下一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更高的任务,更大力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大举措改善人民生活状况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致富”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现代化道路探索历程可以概括为“改革致富”。“改革”即实行改革开放的一系列举措,目的是实现生产力快速提高,使人民尽快富裕,最大限度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上一历史时期实践与探索,为这一时期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长期的计划经济,导致资源短缺、效率低下、两极分化等问题产生,从整个世界来看,社会主义也遭遇困境。破解这些问题,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需要中国共产党更深入理解“富”。实现更高层次的富裕,需要思想的解放、大胆创新。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地丰富和拓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发展步骤和实现路径,实现了快速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对于共同富裕的前提性与基础性意义,将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与推动共同富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对共同富裕现代化内涵的认识,奋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改革开放的总任务,确定转移工作重心到经济建设上来的目标,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1979年12月,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后被称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奋斗目标,提出以“小康之家”为目标的“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未来愿景[10]237。关于现代化的发展步骤,党的十二大提出“两步走”发展战略,即分两步走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党的十三大又根据具体实际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其第三步为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五大针对新形势提出了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使我国现代化目标与路线越发清晰。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将共同富裕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深化了对共同富裕的认识[11]373-37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如何建设的理论认知不断完善与提升,从而能更好地引领社会主义建设方向,并且坚持将改革开放的成果运用于推动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增进人民的共同福祉。
总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焕发生机与活力: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国家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如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978年的142倍,1979年至2012年,一、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大约为4.6%、11.3%、10.8%。20世纪末我国实现总体小康,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居民收入来源渠道拓宽,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如人均储蓄存款余额由1990年的623元左右增加到2012年的29508元左右,城镇、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大约分别由1978年的57.5%和67.7%下降至36.2%和39.3%,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显著下降。另外也不能忽视的是,“先富者”对“后富者”的带动作用不显著,仍存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约为城市的1.4倍[12]。发展的差距、贫富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历史必然性,内在深层蕴含着如何更好地处理效率与公平、秩序与活力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探索奋斗,如何在现代化建设中缩小差距,实现更好的发展,将发展的成果、将“富”的成果,真正转化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脱贫共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可以概括为“脱贫共富”。“脱贫”为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取得成就的深入阐释和生动体现,所追求的“富”,与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具有内在的、逻辑上的一致性。基于前期创造的政治基础、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基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为民的价值立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将追求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全面的富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人民美好生活内含物质、精神、文化、生态等多个维度的富裕,是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更高目标,是党的初心使命的时代化表达。为此,中国共产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这个底线任务,帮助各民族、各地区、各领域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大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视角全面、系统推动共同富裕,逐步明确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早在2012年,习近平就指出中国道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3]4,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发展生产力与共同富裕三者的内在统一。习近平以系统思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谋划思路,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目标,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4年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全领域、全方位的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两步走”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4]28,到那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5]5;第二步为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彼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14]29。这表明一定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对应着一定的“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促进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内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脱贫攻坚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脱贫攻坚的胜利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良好的现实基础。脱贫攻坚也可以看作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将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减贫工作的过程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形成“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因地制宜创新扶贫方案;层层压实责任,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责任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经过8年的扶贫实践,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3年至2020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一倍左右,大约由6079元增长到12588元[16]13-1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在脱贫攻坚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把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证脱贫成效的长效性与持久性,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致力于使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
总的来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做大“蛋糕”的同时注重分好“蛋糕”[17],高度重视并反复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在促进共同富裕的探索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继2000年超过意大利、2005年超过法国、2006年超过英国、2007年超过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后,一直处于稳步上升趋势,中国当前持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2020年人均国民收入约为71489元,大约是2000年的9倍,2020年末城镇化率超过60%。在产业发展方面,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7.7%、47.7%和24.6%左右,逐渐调整至2020年的7.7%、37.8%、54.5%左右,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显著降低,中高端产业发展迅速。在居民生活水平方面,2013年至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大约由26467元增加至43834元,增长了65.6%,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大约由9430元增加至17132元,增长了81.7%;2013年至2020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8031万人,乡村就业人员减少9944万人;2020年末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约37辆,洗衣机约97台,空调约118台,移动电话约254部,计算机约54台;2020年末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约为70.7%,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约为96.4%,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了经济繁荣、财富增长,但我国发展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还存在差距,我国城乡、地区、群体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如2020年我国城乡收入比(农村居民收入为1)约为2.6,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约为2592元,是农村居民的2倍左右,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生产总值之比约为52:22:21:5,基尼系数为0.468,超过国际普遍认可的0.4的“警戒线”[18]。中国共产党尽管在推动共同富裕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仍需要在新征程上继续发力。
二、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宝贵经验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迈向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彰显了一种道路自觉,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只有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才能弄明白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2]2。从中国共产党探索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百年进程中总结宝贵经验,对于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继续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继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一)政治保证: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的根本政治保证。从党的政治属性来看,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无产阶级利益,致力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从党的根本宗旨来看,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本质区别之一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社会两极分化、贫富差距严重等与党的宗旨相悖;从党的初心使命来看,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与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内在契合性,坚持党的领导能够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正确方向。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内涵越来越丰富、发展目标越来越清晰、发展思路越来越明确。虽然迈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百年探索是曲折艰辛的,但是只要我们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一定能够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效防范化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风险挑战。
(二)思想支撑:坚持理论创新
坚持理论创新为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提供思想支撑。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迈向共同富裕的百年历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这一过程中,党根据历史要求、时代追求、人民诉求创新与发展党的理论成果,根据新形势、新变化、新挑战高位谋划前进方向。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等一系列命题,以及《决议》中新增加的“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2]25等,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与时俱进赋予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以新的内涵,彰显了治国理政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三)方向引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引领正确方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阶级在被剥夺对生产工具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后,只能被迫从事受薪劳动,资本家把不断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作为进行再生产的驱动力。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表明“分配平等与资本是不相容的”[19]160,财富积累和贫困积累在资本主义社会是相伴而生的,经济危机、生态危机、社会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内生矛盾的必然结果,真正的共同富裕无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实现。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这一规律,明确最终导致两极分化的西方现代化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因而以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为最终目标,根据中国实际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条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彰显,是通往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四)物质基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夯实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在现共同富裕迈进的百年历程中,始终注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完善所有制结构与分配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转移党的工作重心以后,中国共产党将经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心,加速发展生产力,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辅助性、基础性调整到当前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中国目前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系列显著成就彰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突出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物质基础。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建设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是有机统一的,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协调经济建设与民生保障的关系,明确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尤其是新时代以来,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其他建设的平衡,保证迈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五)价值旨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的价值旨归。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与世界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来看,如果一个政党的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人民利益,就难以得到人民的拥护,就不能长期维护其执政合法性。中国共产党深谙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始终坚持维护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发展成效由人民评判。从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出发点来看,中国共产党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开展促进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实践探索,积极回应人民最关切的问题,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在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明确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强调依靠人民群众自身力量携手创造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在考察推动共同富裕现代化的结果时,中国共产党深知人民是阅卷人,密切关注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人类发展指数、生活质量指数等与人民生活质量相关的指标,确保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
(六)国际视野:坚持胸怀天下
坚持胸怀天下是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的国际视野。从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到邓小平阐述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再到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些论断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主动研判国际局势,深入把握中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同世界发展、人类文明进步有机结合。在推进迈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等理念,充分彰显大国使命与大国情怀,积极参与并主动引领全球现代化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风险与挑战。此外,中国共产党及时总结和分享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经验,为世界各国缩小贫富差距、改善人民生活贡献中国智慧,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