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研究综述及思考

2022-02-15郭鸿雁李燕鸣曾文星

西部学刊 2022年24期
关键词:非全日制研究生方案

郭鸿雁 李燕鸣 曾文星

引言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国内外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相关成果进行系统梳理, 摸清其发展脉络、及时总结经验、厘清培养思路、对未来培养目标进行展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国外研究

在Web of Science,Research Gate,Springer,ELSEVER等外文数据库中以“part-time postgraduate”,”part-time master”,“part-time graduate student”为关键词,筛选出了2001—2021之间41篇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相关的文献,经过分类和概括后发现国外学者往往基于微观的培养项目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进行探讨,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对培养方案的介绍

国外学者集中于对特定培养方案进行讨论。部分研究对特定项目的培养方案进行了详细梳理,涉及录取条件、项目结构、课程设置、培养过程等层面,尤其对资源共享高度重视,如线上线下教育资源共享和专家资源共享。如PAVLIDIS等介绍了欧洲肿瘤学院与乌尔姆大学和苏黎世大学合作推出的“能力与高等研究资格”的混合式学习非全日制项目,对课程、过程、表现三个层面对应的学习目标和培养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1]。另一些学者则深入挖掘了培养方案背后的原理和策略,注重集体建设,提倡努力构建同伴之间、师生之间、专业之间、校企之间的合作。如HARRIES等回顾十年间的健康与社会护理管理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相关文件,发现了学生发展合作能力的四个原理是“基于经验的学习”“培养共同语言”“跨专业合作”和“培养管理技巧”[2]。

(二)基于现实问题提出对策

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了非全日制培养方案的问题,并提出对策,课程设置的实时性和实用性是他们的重点关注对象。如MUKEREDZI和SIBANDA对来自同一所大学的146名非全日制师范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期待在研究生阶段学习更多学科相关知识及教学实践经验,基于此,他们建议非全师范培养应尽量满足不同教育岗位的个性化需求,课程设置应包含学科教学内容[3]。DEROS等选择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管理和制造系统管理两个专业,用“教师表现评估量表”收集了非全日制研究生2008—2009年度项目整体、教学内容和教师的定量评估数据,分析发现学生认为课程很少涉及用现代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他们建议教学内容和方式应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应对未来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4]。

(三)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

学者们对培养方案实施效果关注度也较高,多采用实证调查探究非全日制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非常强调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效果以及方案实施满意度。部分研究从实质性影响出发,如DAVIES等聚焦于曼彻斯特大学大学临床生物信息非全日制研究生项目,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探究了以团队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的混合式教学效果,研究发现,这种方式比传统的讲授方式有利于构建实践共同体,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5]。部分研究则以学生的体验感为基准,探析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如LAMON等探讨了澳大利亚新兴的线上“活跃型”教学方式给非全研究生带来的学习体验,研究发现,学生的满意度、学习动机明显提升,学习投入度和表现未见明显变化,可能是因为高参与度增加了学生的认知负荷[6]。

二、国内研究

以“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等关键词在知网检索,搜索到相关文献近400多篇,对检索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1986—2000年相关文献数量较少,每年不超过5篇;2001—2015年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2016—至今,呈快速上升趋势。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下将从这三个阶段对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进行总结和整理。

(一)研究起始阶段

我国有关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起始阶段可以确定为1986—2000年,这期间,学者们初步探索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和管理。1986年国务院学位办制定并颁布了《关于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后,明确了在职人员申请学位工作的具体实施流程。但由于处于起步阶段,非全日制教育学位专业覆盖范围受国家政策的制约,教育规模受限[7],且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培养质量监管等方面缺乏协同性,没有系统的制度规范。所以,这期间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缓慢,尚不成气候[8]。

(二)平稳发展阶段

2001—2015年间,学者们纷纷开始积极探索规范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策略。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及人才强国战略国策提出的时代背下,国家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范围逐步扩展。但是总体规划不清晰[9],导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相对规模没有实质性的进展。问题主要集中于:仍采用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影响和制约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对于这一现实问题,学者们集中从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1.通过借鉴发达国家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模式,完善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体系。具体而言,在培养对象上,不应局限于在职人员,消除以身份划分非全日制教育培养对象的做法。在培养方式上:实行完全学分制[10],即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配置选修学分,最终总学分数超过界限值就是全日制研究生,否则属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培养内容上,加大相关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选修课程的设置[9]。在培养目标与理念上,将终身教育学习理念贯彻在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中[11],构建学习化社会。

2.部分学者立足于该阶段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兼顾专业必修与选修课,在获得理论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同时,发挥自己的主动权,扩展知识面,增强社会适应性[12];在教学模式方面,提倡网络教学,保证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时间[13];在培养过程监管方面,应该加强过程培养管理,推行淘汰机制[13],健全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监督体系,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三)快速发展阶段

2016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新政策颁布后,大量研究以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积极探索促进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系统发展的新路子。如何求同存异?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如何尽可能发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特色?相关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把关“入口”,重视“过程”,严格“出口”。

1.把关“入口”——强化复试功能。研究生招生统考并轨改革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复试环节应体现差异化选拔标准,考核内容应该突出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特点,注重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提高招生环节的针对性[14]。

2.重视“过程”——完善培养机制,保证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主要指:(1)课程设置多元化。应发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工作经验、人生体验等优势,开展研讨式交流学习[15]。(2)授课方式多样化。一方面,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延伸教学的时间与空间,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14];另一方面,通过双向在线学习,即通过异步在线学习和同步在线学习的融合,实现针对性教学、提升碎片化时间利用、强化学习的连续性、持续性[16]。(3)评估和监督体系健全化。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考试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加大过程性考核力度,从多方面评估学生是否符合学位获得资格[15]。

3.严格“出口”——把关学位论文质量。对学生答辩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评估,严格把关学位论文质量,如不合格,不予给与毕业,只有在达到相应的要求后并通过评估才能够毕业[15]。

在新政策的引导下,学者们积极探索符合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个性化培养体系,以期稳步加大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力度。对比前两个阶段,在第三阶段,国内学者不再盲目推崇发达国家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多立足于本国实际,探索培养新路子,继续将终身教育学习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理念作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理念,以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三、关于提升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建议

国内外研究都关注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细则,并就当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完善和改进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但是,国外学者不仅在理论层面对培养方案及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而且也注重探究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多以特定专业或特定项目为出发点展开讨论,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国内相关研究则集中于从理论角度出发,设立硬性指标。比如,通过建立多元化考核培养体系、完善评估监督制度培养非全日制研究生,但这些硬性指标的指导意义如何?除了硬指标构建,软环境营造是否也要跟进?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笔者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改进:

第一,加强对培养方案效果的检验。国外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非全日制学生的学习效果、情感体验等进行多维探索,为未来培养方案的改进提供客观依据,有利于培养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国内基于实际培养情况,适时发现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但相关研究缺乏数据支撑,改进措施的效果有待检验。未来可以参考国外实证研究范例,加强对培养方案效果的检验,使其更好发挥指导作用。

第二,重视培养集体建设。国外注重加强同伴、师生以及校内外的合作。不仅涉及同专业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导师之间沟通,而且关注与相近专业学生的学术研讨和交流。但是,国内因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习是分散式的,培养集体建设缺失。所以,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弥补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在校的集体缺失感,促进非全日制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强化资源共享服务。国外重视网络技术开发与线上资源共享,为非全日制学生学习提供资源支撑。在国内,非全日制研究生因在校外学习,不方便使用学校的图书资源、参加校内讲座研讨,不能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动态和先进理念。因此,应该积极构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强化校内外资源共享,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创设虚拟的群体学习环境。

猜你喜欢

非全日制研究生方案
超过用工时长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不能成为免责挡箭牌
烂脸了急救方案
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被歧视问题研究
排斥非全日制研究生 学历偏见要不得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建议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