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需求视角下的青年学生就业能力研究*
——基于1537名新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证调查
2022-02-15吴敏
吴 敏
内容提要:青年学生就业能力不仅与其未来的职业选择密切相关,还影响着青年学生能否充分和高质量就业。本研究基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对1537名新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开展了实证调查,得出新疆青年学生基本能力总体得分较低、职业发展能力低,职业能力稍显薄弱;与就业相关的个性品质的得分非常高;社会应对能力得分比较高等结论。文章从学生个体、高校、企业三方提出建议:青年学生应将提升并保持可持续性的就业能力作为职业发展的首要目标、高校应从战略高度发挥提升青年学生就业能力关键角色作用、企业则应承担与发挥市场力量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问题提出
202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909万人。(1)《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909万人,如何从“能就业”到“就好业”》,(来源于《中国青年报》2021年5月31日,叶雨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2021/2021_zt08/hd/yw/202105/t20210531_534363.html,最后访问时间:2022年1月20日。大学扩招21年来,毕业生人数每年递增,伴随而来的是“年年最难就业季”。未来充分就业的主要障碍不是来自于岗位缺乏,而是技能和就业能力不足。(2)罗恩立:《英国青年就业新政的政策路径、制度设计及对我国的启示——以提升就业能力为导向》,《兰州学刊》2010年第1期。青年学生对社会就业环境缺乏足够的了解,很难将雇佣与就业建立起联系。因此,如何增强大学教育的能力属性,为就业服务,探寻雇主认为的理想求职者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使学生就业能力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帮助青年学生抓住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难和用工难的矛盾,就成为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3)田双喜、田艳媚:《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全真训练系统设计研究》,《现代大学教育》2015年第1期。
可雇佣性是关于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也被称为就业能力。可雇佣性是由英国学者Beveridge在1909年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提出的,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辨别出哪些劳动者是可以被雇佣的,(4)谢晋宇:《可雇佣性能力及其开发》,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年,第13页。高等教育既要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又要培养他们完成确定的工作任务的能力。(5)泰希勒:《迈向教育高度发达的社会》,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44页。高校具有的三大职能:教学、科研和教育服务,其中教育服务意味着大学需要关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关注雇主的需求,进而使培养的学生能够具备胜任劳动力市场就业岗位的特征与能力。
本研究基于市场认可的视角了解掌握青年学生在其未来职业生涯中就业的能力,通过从劳动力市场或者雇主角度去探寻青年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现状,既能帮助学生关注并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又能帮助高校明确其教育活动的短板,为实现青年学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奠定基础。
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也被译为可雇佣性或可雇佣能力,(6)王梅、程玲、解晶:《劳动力市场对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的需求研究——基于1.2万条招聘广告的内容分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年第7期。虽然就业能力这一词语还未曾在辞典或法律书籍中出现,但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就已经开始流行。这个说法的首次使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医生、统计学家、社会工作者、劳动力市场参与者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者在阐述就业能力时,赋予了这个概念不同的含义。(7)帕特丽夏·威奈尔特:《就业能力:从理论到实践》,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第7页。不同的视角对就业能力的解读不同。一是从求职者个人的角度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个体能够能够具备吸引和把握工作机会的能力,侧重于个人的主动性、创新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如:个体获得工作、保持工作以及完成好某项工作所必备的能力、(8)Robinson,What Are Employability Skills--The Workplace,Journal of Women's Health,2000,pp.1-3.学生和毕业生能够辨别、获取、适应和不断提高技能,理解和个人特质使他们更有可能发现和创造有意义的有偿和无偿的工作;(9)Beverley Oliver,Redefining Graduate Employability and Work-integrated Learning:Proposals for Effective Higher Education in Disrupted Economies,Journal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Graduate Employability,2015,6(1),pp.56-65.二是从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出发,让就业能力兼顾个体特点与就业市场的需求,如Heijden V.D.认为个体自身有获得、保持和利用某种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的倾向。(10)Heijden V.D.,Beatrice,Prerequisites to Guarantee Life-long Employability,Personnel Review,2002,31(1),pp.44-61.三是将就业能力定义为职业胜任力,这种能力使个体不仅能够获得一份工作,还能够促进个体在某一职位上获得成就。P.Knight,M.Yorke(11)Knight P.T.,Yorke M.,Employability Through the Curriculum,Tertiar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2002,(4),pp.216-276.认为就业能力是指毕业生在符合其研究水平的职位上获得成功的一系列的个人品质、各种知识和学科理解的有机结合。 综上,就业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概念,既包含了个体自身的技能和知识在内的内在能力,又包含了外部的就业机会。也正是由于就业能力结构复杂,很难简洁而全面地定义它,学界并未对就业能力提出明确统一的定义。(12)Hennemannsupa/Supsup*/Sup S.,Liefnersupa/Sup I.,Employability of German Geography Graduates:The Mismatch between Knowledge Acquired and Competences Required,Journal of Geography in Higher Education,2010,34(2),pp.215-230.
针对就业能力的构成,学者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如:Hillage J.,Pollard E.认为就业能力由资本存量、运作和部署资本的方法、展示个人资本的能力和个人的运作空间;(13)Hillage J.,Pollard E.,Britain G.,Employability: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1999,pp.1-5.Kumar D.S.,Kumari R.等人将其界定为基本的学术能力、个人素质和高级能力;(14)Kumar D.S.,Kumari R.,Sharma V.K.,Fuzzified Expert System for Employability Assessment//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 Computing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SCSE'15),Elsevier B.V.2015,p.99-107.Yorke M.,Knight等人构建了就业能力四要素模型;(15)Yorke M.,Embedding Employability into the Curriculum,Higher Education Academy,2004,pp.4-5.我国学者谢晋宇(16)谢晋宇:《可雇佣性能力及其开发》,第249页。构建的计划与管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人际能力和基本技能组成可雇佣模型;杨晓慧等学者基于16 824条雇主招聘信息等构建了四维度就业创业能力模型。(17)杨晓慧:《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92页。
近年来,针对青年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多是围绕就业能力的开发,(18)林文军:《德国高校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及其启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崔惠斌:《大学生可雇佣能力要素结构的实证研究》,《广州大学学报》2016年第8期;邹小玲、叶龙:《可雇佣性内涵及其动态研究模型解析》,《统计与决策》2013年第6期。聚焦于具体区域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证调查相对较少。随着大数据在劳动力市场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我们发现招聘广告产生的大数据能够有效反映雇主需求,(19)史珍珍、曾湘泉:《大数据在劳动力市场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年第7期。基于此,本研究在参照杨晓慧等学者(20)杨晓慧:《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第295页。以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岗位为依据之一开发的量表基础上,修订开发了为新疆青年学生就业能力调查问卷,期望借此对新疆高校青年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做一个呈现,分析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中,如何进一步有效地升我区青年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青年学生就业竞争力,继而提升就业质量。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在杨晓慧等学者已开发的成熟量表基础上修订开发了新疆青年学生就业能力调查问卷,该问卷涵盖2个部分,分别是学生的背景特征与能力量表。其中人口变量特征包含性别、年级、专业、生源所在地、家庭状况等;就业能力量表包括四个维度,每个指标均采取重要程度的作答,赋予的分值为:“5、4、3、2、1”,由学生来对自身就业能力进行等级评分。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选取了新疆区内的9所高校,其中211院校1所,省属普通高校6所和专科院校2所,于2020年7—9月通过网络途径完成了问卷的发放和收集,共得到有效问卷1537份。
(三)信效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问卷总量表的信度为0.977,代表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其中基本就业能力维度的一致性信度为0.921、就业发展能力维度的一致性信度为0.920、就业人格维度的一致性信度为0.937、社会应对能力维度的一致性信度为0.900,均显示出了较好的信度。在对效度进行检验时,就业能力总量表抽样适当性的KMO值为0.984,卡方值为51 037.276,自由度为903,P值为0.000,呈现极显著差异,系数值符合标准要求。
三、新疆青年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一)总体就业能力自评较高,就业发展能力较低
新疆青年学生总体就业能力自评均值为3.94分,高于杨晓慧等学者对全国11个省2870位大学生调查的自评得分3.78分。一级维度中人格维度得分最高,社会应对能力次之,基本就业能力和就业发展能力相对较低,这一结果与杨晓慧等学者调查的大学生能力结果结论一致。在二级维度的13个要素中,职业责任得分最高,其次为敬业精神、团队合作;得分最低的三个题目分别是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发展能力。与全国2870位大学生自评结果对比,新疆青年学生对于自身的敬业精神更为认可,但普遍都存在实践能力、学习能力自评较低的情况(详见图1)。
(二)不同背景变量下的大学生总体就业能力分析
表2 不同背景变量下的青年学生总体就业能力差异
在不同性别大学生就业能力统计学数据差异显著,其中男性大学生就业能力得分高于女性大学生,女性大学生就业人格维度的得分高于男性大学生;不同院校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呈显著差异,能力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211工程”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普通本科类院校。其中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在就业人格维度的得分最高;不同家庭收入状况的大学生总体就业能力呈现显著差异,家庭收入越高其得分越高;不同专业类的大学生总体就业能力显著差异,其中社科类大学生总体就业能力得分最高,人文类和理科类大学生得分次之;在社会应对维度中,理科类大学生得分最高;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总体就业能力差异显著,生源地在县城的大学生总体就业能力高于农村和乡镇生源的大学生,市区生源的大学生得分最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总就业能力并无显著差异,但大四学生的就业能力自评最高。
(三)青年学生就业能力的差异分析
1.女性大学生的自我能力评价相比男性大学生更谨慎
在13个二级能力维度中,男性大学生和女性大学生在社会应对和职业责任两个维度中的评价存在差异,其他的11个能力维度上没有差异。女性大学生仅在职业责任、敬业精神两个题项上自评得分高于男性大学生。这也从一个方面体现出女性大学生在对自身能力进行评价时相对谨慎,而男性大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评价相对更自信乐观,这在男女生面对自身积极乐观的评价中男生自评得分高于女生自评得分上可以得到互相印证(详见图2)。
2.不同院校培养的学生就业能力存在差异显著
“211工程”院校、普通类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就业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应对、问题解决、主动就业、敬业精神、积极乐观、团队合作等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抗压能力、逻辑分析、就业展现、人际交往、学习能力等维度上存在差异(详见图3)。
3.来自于不同生源地的青年学生职业责任存在显著差异,敬业精神存在极显著差异
其中县城生源的学生能力评价最高,农村生源地的学生次之,乡镇生源的学生评价位居第三,市区生源学生评价最低。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在职业责任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地学生在问题解决、逻辑分析、团队合作项目上存在差异。市区生源的学生职业责任得分最高,其次为敬业精神,积极乐观次之,县城生源和乡镇生源的学生排名前三的项目分别是职业责任、敬业精神合团队合作,农村生源的学生职业责任得分最高,敬业精神其次,问题解决次之;市区生源的学生得分最低的三项分别是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就业展现能力,县城生源、乡镇生源、农村生源的学得分最低的三项完全相同,分别是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就业发展能力(详见图4)。
4.不同年级的青年学生就业能力二级维度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在13个就业能力的二级维度中,大一的学生自我评价最高的是职业责任、抗压能力、团队合作,大二的学生自我评价最高的是职业责任、敬业精神、团队合作,大三的学生评价最高的是职业责任、团队合作、抗压能力;大四的学生能力最高的题项是职业责任、敬业精神和抗压能力;不同年级的学生得分最低的三项能力完全吻合,分别是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就业发展(详见图5)。
5.不同学科的青年学生在积极乐观、逻辑分析维度无差异,其他能力维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不同学科的学生在实践能力、主动就业、职业责任、敬业精神、人际交往维度中存在极显著差异,在就业展现、团队合作、学习能力、问题解决等维度中存在显著差异,在就业发展、抗压能力上存在差异,在积极乐观和逻辑分析维度中无差异(详见图6)。
6.家庭收入对于青年学生主动就业、人际交往、学习能力等评价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的影响
来自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就业能力自评分最高。不同家庭收入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主动就业、人际交往维度存在极显著差异,在实践能力、就业展现、就业发展、积极乐观、团队合作、抗压能力等题项中存在显著差异,在问题解决、逻辑分析、职业责任、敬业精神等题项中能力得分没有差异。其中,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得分最低的题项分别是就业发展、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详见图7)。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尽管新疆高校青年学生就业能力自评分为3.94,但是仍然可以通过学生对于就业发展、就业展示等自我评价看出青年学生对于工作准备状态的缺失。学生在校期间可能会更专注于正常的教学与生活,而忽视了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就业能力是动态的,是面向未来的,因而需要具有向前迈进的想法与驱动力。青年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的评价也显示出了学生们在未来工作和职业道路上的差异。(21)Tomlinson M.,Graduate Employability and Student Attitudes and Rrientations to the Labour Market,Journal of Education & Work,2007,20(4),pp.285-304.
一是基本能力总体得分较低,低于总体就业能力总分。基本能力主要是指青年学生能够成功就业所需要的一些最基本的能力,分解为实践能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新疆青年学生在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均值都低于3.90分,其中学习能力得分在整体的13个二级维度中居倒数第二,说明青年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都处于相对弱势。
二是青年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低,职业能力稍显薄弱。在发展能力下的三个构成要素是主动就业、就业展示和就业发展,就业展示能力得分较低为3.88,在整体二级维度的13个题项中得分比较低,就业发展能力得分最低为3.81,而且在整体二级维度的13个题项中得分最低。职业发展重点考察的是学生具备的与职业发展相关的能力和品质,在这个维度的考察中,普遍反馈出青年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的忽略,也体现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进一步加强。
三是与就业相关的个性品质的总体题项得分非常高,高出总体就业能力得分。个性品质维度重点关注的是职业责任、敬业精神和积极乐观。在这三个要素中,青年学生普遍比较认可自己具备的各项品质,特别是职业责任(4.07)、敬业精神(4.02),这两个要素在整个13个维度中得分居第一和第二,也间接体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职业责任、敬业精神的解读与传递是比较到位的,青年学生对于自身具备的职业责任和敬业精神高度认可。
四是青年学生在社会应对能力得分比较高,高出总体就业能力总分。社会应对能力考察了团队合作、人际交往、抗压能力等能够体现青年学生如何面对职业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要素。通过社会应对各要素得分,反映出青年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较强,抗压能力次之,人际交往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二)研究建议
大学生是就业能力培养的主体,高校、教师、学生家庭等都可能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产生一定影响。(22)袁庆宏、王春艳、陈琳:《基于职业生涯成功的大学生可雇佣性养成研究》,《南开学报》2013年第3期。青年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并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共同构建大学生能力培养支持体系。
1.青年学生应该将提升并保持就业能力作为其职业发展的首要目标
青年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对于提升自身就业能力是最有效的动因。青年学生需要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承担责任,而自身对于职业未来的规划是提升个人就业能力的关键要素。诸多大学生各有不同的人生目标,未来规划作为其个人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能反映出大学生个人追求,具有明确理想目标的毕业生,往往在选择职业时能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确保自我就业质量;反之,则会出现盲目就业等低质量就业问题。本研究中,大多数青年学生整体就业发展能力如主动就业能力、就业展示能力和就业发展能力的自评得分较低,就充分说明了大部分毕业生缺乏系统的就业知识与职业规划意识,致使他们难以把握个人的发展方向。(23)神彦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年第10期。正是因为职业目标的不确定,所以青年学生对自身职业责任、敬业精神给予高度评价,但却在基本的就业能力如逻辑分析、学习与实践等基本就业能力方面相对消极。
因此,青年学生应主动去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汲取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线上线下的途径来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为后续的实践提供资料准备;此外,青年学生应充分把握课堂学习的机会和课堂外校园文化活动的机会,多与老师与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多学习他人的优点;通过暑期实践、日常的社会实践、各种志愿者活动、毕业实习等方式为自身增加实践机会,多了解社会,多了解就业环境,进而明确自身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通用技能与人格特质,锻炼自己问题解决的能力,与此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与总结,培养以工作为导向的思维方式,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就业技能、发展能力和社会应对的能力,从而提升就业能力与竞争力。
2.高校应充分发挥提升青年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角色作用
大学在提高青年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知识、技能、价值观和信心,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发现并充分利用就业机会。(24)Walker M.,Fongwa S.,Universities,Employability and Human Development,Palgrave Macmillan UK,2017,p.103.就业市场对青年学生就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需要重新审视培养青年学生的就业能力,比如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等;应协助建立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对话桥梁,提供职业咨询、职业选择的信息、建议、就业指导等,以便调整应对“适销对路”的就业竞争;主动积极的就业意识萌发是青年学生就业适应能力提升的催化剂,高校应加强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针对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单调,缺乏生动的案例分析,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现实问题,切实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个体开展有效的职业启蒙与咨询;越来越多的工作角色,其专业领域之间的传统界限变得很模糊,(25)泰希勒:《迈向教育高度发达的社会》,第41页。他们不需要深入了解其他领域的专门知识,但不得不了解其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因此学校应协助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探索合作,以培养青年学生拓展解决问题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
青年学生普遍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方面的认知评价普遍较低,不仅说明学生个体对于这方面能力的信心缺失,也反映出高校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过于注重理论教学,使得大学生普遍存在知识和实践脱节以及专业技能掌握程度不足等问题,这导致其知识水平与能力特征并不符合市场要求。(26)潘子松、闫岑:《就业质量提升导向下大学生就业样态审视》,《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年第12期。高校需要运用能够吸引学生积极性的课程授课方式,通过师生之间更加积极地互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积极主动参与的学生,花费在预习上的时间要多于其他同学,而且他们将知识用于解决问题,课堂内外都积极讨论,融合各种途径获取认识并检验自己的思维方式”(27)博克:《大学的未来》,曲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1页。;最后是高校应积极发挥课外活动的实践功能。课外活动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参与较多课外活动的毕业生,在沟通能力、领导力、创造性和自我提升能力等方面,明显占有优势。(28)陈星:《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实践研究——以帝国理工学院为例》,《中国高校科技》2020年第8期。因此,高校应结合专业设置,拓展不同类型的课外活动,从多方面丰富青年学生的个人经验,促进全面发展。
3.企业应承担与发挥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责任
作为市场力量的代表,用人单位尤其是雇主们是就业能力开发的原始信息的提供者,因此,雇主们不应该仅仅站在雇佣者的立场去指责高校培养的青年学生不符合市场需求,而是应该帮助高校来设计相关课程,帮助青年学生提高就业能力。(29)谢晋宇:《可雇佣性能力及其开发》,第13页。企业不应该将与高校的联系仅仅停留在毕业季的校园招聘会上,而是应该与相关高校尽早建立联系,达成真正意义上贯穿培养全过程的“校企合作”。技术的快速进步,不断地催生劳动力更新技能和知识,这一需求是可以通过企业来协助高校进行培养方案的修订与补充,而不是雇主通过观望,等着雇员自己去感知开发技能与知识。企业与雇主们应该从“双赢”的视角来看待高校青年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通过与青年学生之间建立了解,依托企业宣讲,将工作机会与职务描述清晰地传递给学生,与高校一起,帮助青年学生搭建学习到工作的转化,让学生能够完整体会到工作世界的现实与复杂,打通学校与社会的“最后一公里”,让学生能够在现实的工作场景中体验、感知并参与解决问题,获得就业能力本质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