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火灾大学生疏散行为及心理特征分析

2022-02-15易玉枚副教授武甜恬杨梓杰李海玉

安全 2022年1期
关键词:火灾设施应急

易玉枚副教授 刘 彬 武甜恬 杨梓杰 李海玉

(湖南工学院 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0 引言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场所,校内无论是教学用的教学楼、实验室,还是配套的图书馆、宿舍、食堂等建筑都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由于安全意识薄弱、用电负荷大、实验室存在易燃易爆物品等原因,极易引发火灾。随着建校规模的扩大,高校高层建筑增多,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因应急疏散行为不当而造成群体性伤害事故。因此研究高校大学生火灾时的疏散行为及心理特征,分析影响学生疏散行为的主导因素,帮助其快速、有效、安全疏散,对减少火灾伤亡意义重大。

国内外对应急疏散行为的研究较多侧重于火灾中逃生人员的行为表现[1-2],如企业[3]、大型商场[4]、地铁[5-8]及其他场所[9-10]火灾人员疏散行为分析,对高校火灾疏散更多是从学校的层面提出开展消防教育的对策研究,而专门针对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火灾时应急疏散行为及心理的调查研究不多。近年来,部分学者也逐渐开展了高校大学生应急疏散行为调查研究,如陈霞等[11]通过调查高校学生在火灾时疏散行为与性别、年龄、年级、消防知识和经验之间的关系,分析对人员疏散行为起主导作用的影响因素;阎卫东等[12]通过对不同高职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楼层学生在宿舍楼发生火灾时的人员疏散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差异;谷建国等[13]采用实际疏散演习和发放问卷的方式研究宿舍楼疏散行为;詹新等[14]通过对疏散试验前后的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试验前后疏散人员的行为差异。

上述研究对大学生应急疏散行为分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但大多是针对某一建筑物火灾时人的疏散行为研究,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和行为调查研究较少,对大学生疏散心理及行为的差异化分析更少。因此,本文将综合考虑应急疏散行为影响因素,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高校环境的具体情况,从应急个体特性、火灾应急意识、火灾应急经验、应急疏散条件、应急疏散行为及心理反应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新时期大学生应急疏散行为主要影响因素,为高校火灾应急疏散及应急救援提供参考。

1 调研方案

1.1 调查内容

影响大学生应急疏散行为及心理的因素主要包括应急个体特性、火灾应急意识、火灾应急经验、应急疏散条件等。将影响因素转化为具体问卷时,考虑到学生个体作为被测对象,做出适当的调整与细化,例如,应急疏散设施条件因素表述为对相应疏散设施的认知及熟悉程度等。最终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分为以下4部分[15]。

(1)大学生个人情况。本部分设计4个问题,包括性别、在读年级、所在高校地区、所学专业(是否为安全、消防类相关专业)。

(2)火灾应对经验。本部分设计2个问题,包括是否经历过火灾、是否接受过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或消防演习。

(3)应急意识。本部分设计5个问题,包括对消防安全关心程度,对疏散设施、安全出口、灭火器、疏散路线等的认知及熟悉程度。

1.2 调研及信度、效度检验

问卷以在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采取匿名填写方式,收回问卷163份,去除无效问卷11份,共收集有效样本容量为152份。对样本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采用SPSS26.0分析,克隆巴赫信度系数的α值0.71,说明本问卷数据信度质量优秀,进行效度分析,测得KMO值为0.71,通过效度检验。

2 相关性分析

2.1 疏散行为及心理相关因素显著性分析

皮尔森卡方检验源于皮尔森对于类别变数的检验,可用于调查问卷中不同变量的相关性检验,通过判断皮尔森卡方检验结果P值是否小于0.05来确定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若0.01≤P<0.05,则认为2个变量相关;若P<0.01,则认为2个变量显著相关;如反之P≥0.05时,则认为2个分类变量相互独立。

将调查问卷分成2组变量,一组是人员基本特征信息,包括个人情况、火灾应对经验和应急意识的11个问题和对应答题情况;另一组是火灾疏散时行为及心理反应的8个问题及对应答题情况。

以人员基本特征信息作为行变量,其疏散时的行为及心理反应作为列向量,利用SPSS26.0计算得出P值,见表1。

表1 各变量间的皮尔森卡方检验P值Tab.1 The P value of the Pearson chi-square test between variables

根据表1分析结果显示:P<0.01的有11组,0.01≤P<0.05的有9组,具体见表2。高校所在地区、年级、灭火器熟悉程度与疏散行为及心理不相关,学生所学专业、火灾经历、培训演习经验与疏散行为及心理相关性也不是很显著,这是因为调查样本中消防、安全类专业学生比例较少,有火灾经历的人很少,而高校越来越重视安全教育,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自小学起便有涉及,因此绝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具有培训演习经验的选项。

2.2 疏散行为及心理差异分析

针对显著相关的变量组相关性进行深入分析。

表2 相关变量组汇总表Tab.2 The summary of related variable groups

续表

2.2.1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疏散行为及心理差异分析

在《江南三部曲》中,花家舍无疑集中体现了时代的变迁,从“桃源胜地”到“这或许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直至最后沦为“温柔富贵乡,人间销金窟”。在这里召开的由徐吉士四处张罗并得到花家舍商贸集团支持的全国诗歌研讨会,无疑给诗歌已滑向边缘地带的社会现实,增添了末世情调。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形态不一的悲欢离合故事无疑给我们透视与反思中国百年历史经验与教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斯人已逝,彼时的旧日故事与今日的时代风貌,共同构成了我们藉反思历史而更好面向未来的立体景观。

(1)性别与火灾发生后的第一心理反应。71.4%的男生在面临火灾时都会选择冷静,但是女生选择恐慌占32.9%,略微高于选择冷静的30.5%,如图1。因此男生、女生在面临火灾时的第一心理反应有着明显差别,女生的心理素质较之男生更差,因此在火灾疏散逃生时以及救援工作中应更加关注女生。

图1 性别与第一心理反应关系Fig.1 The analysis on the gender and first psychological response

(2)性别与火灾时逃生是否愿意听从他人指挥。对于他人指挥方面有18.6%的男生在不愿意被他人指挥题目选择完全符合,而女生填选此项的人数为0,如图2。由此分析,男生在逃生时会更多相信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听从他人指挥,而女生会更多地愿意相信指挥者,更服从管理。

(3)性别与疏散时是否会帮助同学或同伴。男生、女生在“疏散时,你是否会帮助同学或同伴”的问题中选择大体相同,绝大部分学生选择会帮助他人,如图3。但男生选择“比较符合”的人数最多,占44.3%,其次是选择“完全符合”的占35.7%;女生在这道问题中选择“比较符合”的人数同样最多,占56.1%,但选择“不确定”其次,占28.0%。这可能与男生的身体与心理素质更好、行动能力相对更强有关。

图2 性别与面对他人指挥时的反应分析Fig.2 The analysis on the gender and reaction to the command of others

图3 性别与疏散时是否会帮助同学分析Fig.3 The analysis on the gender and classmate help during evacuation

(4)性别与发现疏散出口拥挤时的行为反应。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在逃生时发现疏散通道十分拥挤时都会更多地选择“根据拥堵情况,考虑选择其他出口”,男女生分别占比55.7%和62.2%,如图4。选择疏导人群的比例男生比女生高。女生会容易恐慌,但会等待,不会向前挤,男生则有7.14%不会耐心等待,会向前挤。如果在出现拥堵情况继续向前挤很容易造成踩踏事故,给疏散逃生以及救援工作带来更大困难。这可能与男女意志力差异有关,男性意志力相对比较坚定,自主性、果断性和理智性更强,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比较刚毅和坚强,但是男性同时又比较容易犯盲目独断、鲁莽草率的错误。

图4 性别与疏散出口拥堵时反应分析Fig.4 The analysis on the gender and response when the evacuation exit is crowded

2.2.2 消防安全关注度对疏散行为及心理影响分析

(1)消防安全关注程度与火灾时逃生不愿意听从他人指挥。消防安全关注程度问卷结果中只有1人选择完全不关注,该项结果不具有代表性可以忽略。非常关注消防安全的学生中25.0%选择“完全符合”,远高于其他消防安全关注程度的学生,见表3。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许多消防安全关注程度高的学生,自身了解疏散逃生的基本知识及技能,知道如何疏散逃生保护自己,因此不愿意相信他人的指挥,更愿意相信自身的技能本领;另一方面高校消防演习少或流于形式,学生对临时指挥人员不信任。因此,在平时消防演习中应明确疏散指挥人员,有助于建立良好疏散秩序。

表3 消防安全关注程度与面对他人指挥时的反应交叉表Tab.3 The crosstab between the fire safety concern and reaction to the command of others 单位:%

(2)消防安全关注程度与疏散出口拥挤时的行为反应。绝大部分学生都选择“根据拥堵的情况,考虑选择其他出口”;非常关注消防安全的学生不会出现恐慌或向前挤等极端心理及行为;非常关注消防安全的学生对于“疏导人群”的选择最高,占比37.5%,比较关注消防安全的其次,占比13.7%,即消防安全关注程度越高的人也越乐意主动疏导人群,见表4。

表4 消防安全关注程度与安全疏散出口拥挤时的 反应交叉表Tab.4 The crosstab between the fire safety concern and response when the evacuation exit is crowded 单位:%

2.2.3 应急疏散环境对疏散行为及心理影响分析

(1)疏散指示标志及路线熟悉程度与疏散出口拥挤时的行为反应。绝大部分学生在疏散出口拥挤时会根据拥堵情况考虑选择其他出口,但熟悉程度高(知道且能很快找到疏散指示标志)的学生在“疏导人群”这一选项占比最高为30.8%,即如果学生十分熟悉疏散指示标志及路线,当发生火灾且疏散出口拥挤时,他们会很乐意站出来疏散指导人群,因此醒目的疏散指示标志是必要的,见表5。

(2)周围环境熟悉程度与疏散路线及出口选择。绝大部分学生会选择距离最近的出口或按照疏散指示标志和广播进行逃生;对周围环境很熟悉的学生选择“避开人群,选择人少的方向逃生”的占比6.5%,不会选择原路返回的疏散路线;对于不熟悉校园周边环境的人来说他们更愿意跟随大多数人,随着熟悉程度的降低,跟随大多数人走的占比增加,原路返回的也增加,见表6。可见,熟悉周围环境对火灾时正确选择疏散路线及出口非常重要。

表5 疏散指示标志熟悉程度与疏散出口拥挤时的 反应交叉表Tab.5 The crosstab between the familiarity with evacuation signs and response when the evacuation exit is crowded 单位:%

表6 周围环境熟悉程度与疏散路线选择分析Tab.6 The analysis on the familiarity with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evacuation route selection 单位:%

(3)疏散设施布置与疏散路线及出口选择。绝大部分学生会选择距离最近的出口或按照疏散指示标志和广播进行逃生;认为疏散设施布置非常合理的学生选择“避开人群,选择人少的方向逃生”的占比11.1%,认为不太合理和一般的学生没有选择“避开人群,选择人少的方向逃生”,见表7。疏散设施布置合理时,学生疏散时更愿意做出路线调整而不是盲目从众。

表7 疏散设施布置与疏散路线选择分析Tab.7 The analysis on the evacuation facility layout and evacuation route selection 单位:%

(4)疏散设施布置与疏散时是否会帮助同学或同伴。认为疏散设施布置非常合理的学生61.1%非常愿意帮助别人,认为比较合理的18.9%非常愿意帮助别人,认为一般合理的18.0%非常愿意帮助别人,可见对疏散设施布置的认知与火灾时助人行为直接相关,见表8。

(5)疏散设施布置与疏散出口拥挤时的行为反应。大部分学生在疏散出口拥挤时会根据拥堵情况考虑选择其他出口;认为疏散设施布置越合理,越多人选择“疏导人群”这一选项,占比最高为27.8%,即如果学生认为疏散设施布置非常合理,当发生火灾且疏散出口拥挤时,他们会很乐意站出来疏散指导人群;若疏散设施不合理,学生更可能出现向前挤的极端行为,可见,学生对疏散设施布置的认知可影响其在疏散出口拥挤时的行为,见表9。

表8 疏散设施布置与疏散时是否会帮助他人分析Tab.8 The analysis on the evacuation facility layout and help classmates during evacuation 单位:%

表9 疏散设施布置与疏散出口拥挤时反应分析Tab.9 The analysis on the evacuation facility layout and response when the evacuation exit is crowded 单位:%

3 结论

(1)火灾时高校大学生疏散心理及行为影响因素中,年级、高校所在地区、灭火器熟悉程度与疏散心理及行为不相关;学生所学专业、火灾经历、培训演习经验与疏散心理及行为相关;性别、消防安全关注程度、消防疏散基本知识、疏散设施及环境条件与疏散心理及行为显著相关。

(2)火灾时男生与女生的疏散心理及行为有着明显差异。女生依赖性较强。男生则更加冷静、自主、果断,身体和心理素质更强,行动能力强,更愿意帮助同学,但同时也容易因鲁莽草率而做出极端行为。因此在疏散逃生及应急救援工作中应更关注女生,同时也要注意防止男生出现极端行为。

(3)消防及疏散知识与疏散行为呈明显的正相关,消防知识的储备能够帮助学生在火灾导致拥挤、出口封堵等紧急情况时进行正确的疏散及逃生。消防安全关注程度高、应急意识强的学生更愿意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疏散,同时也更乐意在出现拥挤时主动去疏导人群。因此高校应加强宣传教育、开展专业的消防教育及演练,提高大学生的应急知识储备及技能,同时根据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疏散引导方案,在平时疏散演习中明确指挥人员,有助于突发火灾时维持疏散秩序。

(4)绝大部分学生在疏散时会选择距离最近的安全出口,或按照疏散指示标志和广播进行逃生。当发生拥挤时,学生对疏散环境、疏散指示标志及路线非常熟悉,更能正确选择疏散路线及出口,更愿意帮助别人、站出来疏导人群,对疏散设施布置的心理认知也会影响其在火灾时的行为反应。因此,高校应完善疏散引导设施,增强安全出口的导向性,提高疏散效率。

猜你喜欢

火灾设施应急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应急预案的编制
离奇的火灾
设施农业文摘
同步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