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理想信念烙印成国产电视剧的精神底色
2022-02-15张斌
张斌
回首2021年,国产电视剧最令人瞩目的成就无疑是在主题创作,尤其是重大主题创作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创作出以《觉醒年代》《山海情》《功勋》为代表的一大批现象级作品,多维度描绘百年党史中涌现的动人故事与英雄人物。其“集体破圈”态势彰显了价值传达、艺术表达、情感触达、市场到达四位一体的“新主流电视剧”的全面崛起,形成全年度最为突出的文艺生产现象,为未来主旋律电视剧,尤其是主题创作的创新生产拓展了新空间和提供了新经验。
在党和国家发展历史上的若干重大时间节点进行有组织有主题的文艺创作,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生产实践,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献礼”。2021年恰逢建党百年的历史性时刻,电视剧主题创作聚焦党和国家历程中的重大决策、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在题材选择与人物塑造上守正创新,实现全新的讲述方式与表现视角,以思想性与艺术性交织的影像叙事生动展现了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波澜壮阔历程,用创作实绩实践对艺术高峰的追求。
《觉醒年代》将历史的长镜头对准1921年建党前后,以微观视角将叙事场景聚焦于“北大”之中,通过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独秀和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的社会活动展现他们如何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一步步开化民智,启发大批新青年的思想觉醒,促使一批批有志之士冲破旧世界的枷锁,为波澜壮阔的百年史诗写下光辉起笔,从而以小见大地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精神内核充分阐发。
《山海情》则深描宁夏西海固贫穷困苦的涌泉村发展为繁荣富足的闽宁镇的历史性变迁,以最接地气的方式说清楚了扶贫干部如何工作、援助专家怎样援助与困难群众如何摆脱困境的“中国扶贫方式”,通过将飞沙走石“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金沙滩”的“闽宁模式”典型个案的描写,将全面脱贫建成小康社会的艰辛过程与伟大成就可信可感地展現出来,开拓了扶贫剧的新境界。
除此以外,《大决战》全景式展现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精准表现解放军高超的战略部署的同时在细节处让观众听到平凡者的声音,凸显解放战争是依靠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香山叶正红》以香山为切口,鸟瞰1949年3月毛主席率领党中央在北京香山完成解放全中国,描画蓬勃向上的新中国的“包孕性”时刻,揭示新中国建立之不易;《红旗渠》重回1959年太行山林县大地上的人民在县委的带领下自力更生修建红旗渠,耗费十年苦功彻底改变千年缺水困境的历史现场,有力诠释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红旗渠精神”。
这些重大主题创作实现了硬题材的软着陆,通过高度艺术性的叙事表达赋予革命信仰与时代理想以血肉丰满的细节与情感,将理想信念烙印成电视剧的精神底色,成为过去一年电视剧最鲜亮的流行色,也让国产电视剧在攀登新时代艺术高峰的过程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青年是电视剧消费的主力军,也是主题创作需要面对的核心观众群体。2021年新主流电视剧播出过程中多次出现青年观众守点追剧、网络“催更”的现象。这意味着新主流电视剧正在积极拥抱时代,以年轻态审美为手段,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电视剧艺术创作,通过精巧的艺术构思营造形成与青年观众进行精神对话的综合性艺术空间,打通了与青年观众审美需求进行协调沟通的显在或潜在渠道,在深入的精神互动中实现共鸣,激荡青年人的心灵成长。
新主流电视剧一方面着眼国家民族的青春成长史,着力表现国家民族发展历史进程中的转折点。另一方面,当个体的青春成长历程与国家民族的青春成长史相互叠加之后,其艺术表达就既凝聚个人,又从个体上升到国家民族的层面,也就消除了所谓年龄界限和时间区隔形成的审美阻碍。
重大主题电视剧《觉醒年代》展现了1915年至1921年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画卷。该剧以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为核心,以北大为场域串联起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胡适、鲁迅、钱玄同等人,以及北大青年学生团体,以思想变革为主题,用“赋比兴”的修辞手法组织诗学元素,铺陈现实以具象化思想;用意象隐比传递意义、构造审美意境,艺术地呈现经典文学作品,唤醒观众的审美活力;营造刚柔并济的史诗气质,引发了共通的情感体验,实现了两代青年人的跨时代对话,形成了思想的审美化与艺术的思想化双向互生的高妙境界,达到了“诗以言志”的效果。《山海情》着眼于得福得宝兄弟、水花麦苗姐妹等一代年轻人如何摆脱贫困、追求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并成为时代弄潮儿的故事,让身处不同历史时空但却处于同样人生境遇的青年观众获得积极的情感反馈。通过强化影像叙事的思想与艺术容量,新主流电视剧在故事性和艺术性上同步发力,因而情感得以突破时空实现屏幕内外的当代青年与历史青年的同频共振。
同时,年轻态审美也以高度艺术性的场景触发精神共鸣,完成对青年观众思想的情感动员。《能文能武李延年》中李延年借批评逃兵小安东一事告诫、激励其他战士,救回小安东性命的同时也将“为何而战”的答案凝于战士心中,让“为了千千万万个二妞”呼喊成为震撼人心的场景。《觉醒年代》中陈独秀送别延年、乔年兄弟赴法国留学的情节成为全剧最大的高潮之一,为寻找救国之路而离开家乡的背影与刑场上慷慨赴死的坚定脚步相互交叠,辅之以节奏庄重雄浑的配乐,青年为国牺牲的英勇与壮烈在此刻形成撼动人心的影像之魂,让无数观众为之流泪。符合年轻人精神审美需要,具有历史意义和艺术感染力的故事与场景形成了电视剧文本中的“情感热链”,有效链接了年轻观众的情感水池从而激发出思想的审美波澜。
不仅如此,年轻态审美也体现在以包容性为核心的创作态度中,众多青年演员的加入为新主流电视剧注入时代的“青春气息”。这些青年演员将自己沉浸于角色之中,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与演技丰富的老戏骨们优势互补,将市场“流量”转化为艺术“质量”。如张晚意、李易峰、朱一龙、张艺兴等人在《觉醒年代》《号手就位》《叛逆者》以及《扫黑风暴》中的表演都给观众留下“惊艳一刻”。事实上,青年演员通过参与主题创作,深度介入历史现场去塑造年轻又富有精神感召力的艺术形象,对演员个人而言也是对理想信仰和“德艺双馨”的实际体认,展现出新主流电视剧与青年演员艺术成长的相互成就。
主题创作因其题材重要,主题宏大,往往容易走高举高打的宏大叙事,导致电视剧的艺术想象力被框定在有限范围中打转,艺术形式单一,表达方式陈旧,难以适应新时代电视剧观众的审美需要,也导致电视剧主题传达被悬空,价值感召力薄弱,难以让观众形成认同。2021年的新主流电视剧主题创作一方面将视点下移,让更多普通人成为电视剧的主角,为时代和人民放歌;另一方面,根据题材内容的特点,进一步创新艺术表现形式,从而更好地把内容和形式辩证结合起来,形成了文质彬彬、焕然一新的艺术效果。
新主流电视剧在落实以人为中心的艺术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观的交织中凸显人民主体,将视点落在各时代辛勤奋斗的革命和劳动个体上,展现个体的鲜活理想故事,于细微处凝练宏大之意。如《我们的新时代》聚焦社区、工人、村官等不同职业的青年党员;《功勋》描绘出袁隆平、于敏、屠呦呦等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华彩人生。另外还推出了反映扫黑反腐斗争的《扫黑风暴》;展示新时代军队形象的《号手就位》《和平之舟》;关注社会现实和家庭生活的《小舍得》《您好!母亲大人》,以及集中表现体育运动员奋斗的《夺金》《陪你逐风飞翔》等不同群体、不同职业的普通劳动者的故事,从不同层面展现了“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拓展了新主流电视剧的广度与厚度。虽然属于个体的理想不一定伟大,却都满怀着对祖国的深情,当无数个体的理想汇聚融合,就形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追求伟大复兴的理想。
更巧妙的是,面对历史长河中涌现的众多动人事迹,新主流电视剧突破传统,探索出相得益彰的剧集结构,陆续出现的时代报告剧、单元剧、系列短剧等剧集模式,让理想主题的传达实现“1+1>2”的艺术增量效果。单元剧围绕同一主题讲述多个人物的动人故事,融合电视剧连续性与系列性的双重特点,展现了电视剧艺术在传递时代精神和塑造时代英雄层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功勋》之所以能够成为高分“神”作,正是因为剧集为不同的人物进行小传式书写,既把握住了八位首批获得共和国勋章的功勋人物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紧联系的共性,又结合功勋人物的个性和命运轨迹,通过“剧”本身的艺术魅力将历史叙事升华成现实价值,书写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时代壮歌,使电视剧情理交融、入眼入心,征服了观众。同样,《我们的新时代》的背景是当下高速发展的社会,故事中的每位青年都是时代齿轮,虽渺小却十分重要,社区志愿者的协调信念、钣金工的工匠信念、排爆工程兵的执着信念均从单元故事中体现,以情感表达的汇融唤起了观众对集体的信仰意志、对民族的理想担当、对国家使命召唤的向往与憧憬。而《理想照耀中國》则以“一集一个故事,一集一个理想”的系列化短剧形式进行讲述。“抗疫英雄”杜富佳、守护珍贵革命文件的张人亚父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乌兰牧骑……该剧采撷中国不同时期中熠熠生辉的40个历史片段,用不超过30分钟的影像时长叙说个体的“理想”故事,充分展现了电视剧“长短结合”爆发出的叙事力量。这些多元化的剧集结构充分释放了电视剧艺术形式的独特想象力,形成“同气连枝,各花异表”的整体性和灵活性兼具的艺术表达,小人物书写大时代更实现了国族理想的落地化表达,让观众在生活化的历史场景中更易触达其深刻内涵。
总之,2021年国产电视剧在主题创作上佳作频出,以规模化生产的姿态引领了新主流电视剧的全面崛起,为我国电视剧创作在生产模式、美学范式、艺术形式等若干层面上探索了新的可能性,证明了“创作要靠心血,表演要靠实力,形象要靠塑造,效益要靠品质,名声要靠德艺”的精辟之论。站在2022年新的历史节点,新主流电视剧应该在2021年主题创作所积累的经验基础上,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以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书写人民奋斗史诗,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我国电视剧的高质量创新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电视剧作品日益强烈的精神需求。
(摘自1月4日《文汇报》。作者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