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对大棚西瓜蚜虫的防控效果
2022-02-14徐淑华杨超李积升
徐淑华,杨超,李积升
(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青海 西宁 810000)
西瓜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果肉甘甜多汁,有“瓜果之王”之称[1]。西瓜蚜虫主要是棉蚜,又叫瓜蚜,是一种成灾性害虫,是西瓜整个生长发育期最常见、最主要也是为害最重的害虫,其成虫和若虫主要吸食植株的叶背、嫩茎和嫩梢部位的汁液,会造成瓜蔓生长点枯死、叶片萎蔫、结瓜期缩短、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还会分泌蜜露和传播病毒病,使西瓜发生煤污病和病毒病[2],严重影响西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
瓜蚜繁殖能力强,3~5 d繁殖一代,条件适宜时每只雌蚜一生能繁殖50余头若蚜,且若蚜变异系数较高,各地瓜蚜对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等产生抗性,防效越来越差,抗性越来越高,另外在药剂防治过程中存在单一用药或者不合理复配用药等误区,导致蚜虫防治越来越困难。笔者选择了甲维·苏云金杆菌和绿僵菌对瓜蚜进行田间防治试验,旨在筛选出防效比较理想的药剂品种,为科学有效防治瓜蚜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药剂
2.5%甲维·苏云金杆菌由江苏江南农化有限公司提供、绿僵菌(100 亿孢子/ml,30 g/亩)由重庆聚立信提供。
1.2试验地点: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湟中卡约初禾生产基地
1.3试验设计
T1:2.5%甲维·苏云金杆菌按照20 g/亩兑水喷雾;
T2:绿僵菌按照10 g/亩兑水喷雾;
CK:以喷施等量清水作空白对照;
每个处理三次重复,小区面积70 m2,各小区随机区组排列。7月21日蚜虫发生盛期第一次喷药,7月25日第二次喷药,7月31日第三次喷药。用喷雾器对西瓜叶片正反两面喷雾,施药前调查西瓜叶片上蚜虫数量。
1.4调查方法
试验前按照东南西北中随机选取5点,每点3株,每株选上中下3个瓜蚜数量中等的叶片进行固定,分别在施药前和施药后第4 d、第10 d调查活虫数。
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T0-药剂处理区药前虫口数
PT1-药剂处理区药后虫口数
CK0-空白对照区药前虫口数
CK1-空白对照区药后虫口数
1.5数据处理
采用SPSSR26.0数据处理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试验结果
2.1不同药剂对瓜蚜的防控效果
各处理对瓜蚜的防效见表1,结果表明:甲维·苏云金杆菌处理4 d后虫口减退率为8.18%,防效20.81%,处理10 d后虫口减退率为80.45%,防效86.29%,绿僵菌处理4 d后虫口减退率为90.62%,防效91.91%,处理10 d后虫口减退率为97.78%,防效98.44%。甲维·苏云金杆菌处理4 d后效果不明显,10d后可见明显防效,说明甲维·苏云金杆菌速效性略差;绿僵菌处理4d后防效即可达90.62%,见效快,防效明显。
表1 不同药剂处理对西瓜蚜虫的防治
2.2对西瓜的安全性
试验期间观察各药剂处理区西瓜的生长状况,发现西瓜开花、结果及植株生长正常,未发现药害,说明供试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对西瓜安全。
3 结果与讨论
本次试验选择的药剂中,金龟子绿僵菌作为一种生物农药,防治效果较佳,不会产生类似化学农药的副作用,且不会产生抗药性,对环境、人畜和天敌安全,具有广谱、低残留等特点。金龟子绿僵菌是一种昆虫专性寄生菌,对鳞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同翅目等200多种害虫有寄生性,本试验证明其在瓜蚜防控中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在瓜蚜防治和绿色食品生产中可优先选择使用。甲维·苏云金杆菌由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苏云金杆菌两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有效成分配制而成,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本试验证明了其对半翅目蚜科害虫也有防治效果,但其速效性略差。
因此,防控瓜蚜可选用绿僵菌和甲维·苏云金杆菌,而蚜虫繁殖能力强,发生世代多,极易产生抗药性,防治时要注意交替轮换用药。同时针对瓜蚜聚集在瓜蔓嫩头、嫩叶、幼茎和叶背处危害,重点喷施这些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