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22-02-14王亚君关维国曹洪奎

关键词:电子信息跨学科工科

王亚君,关维国,曹洪奎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王亚君,关维国,曹洪奎

(辽宁工业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新工科背景下对应用型大学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本文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及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确定了新工科在电子信息类专业定位,围绕跨学科跨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培养、教师能力提升等,促进了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对新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地方应用型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转型。

应用型大学;新工科;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部启动“新工科”建设工程,支撑“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等一系列国家战略。2017年以来,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提出高等学校要利用地方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独有优势,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企业、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和技术创新的需求,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等方面进行改革,推动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1],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但高校毕业生却面临理想就业难、企业面临引进合适人才难的问题。这主要源于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严重缺位。借鉴互联网信息化和多种教学模式的融合,高校应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以企业、行业对工科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2],使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完美对接。辽宁省《关于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要求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从知识技能型向应用创新型转变,重视新工科建设。为此,结合辽宁高等教育实际,立足于辽宁工业大学,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切入点,开展电子信息类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辽宁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主要培养电子信息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电子信息类专业是助推国家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3]。因此,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以电子信息类人才的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电子信息类实际情况,在跨学科跨专业培养方案制定[4]、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培养、教师能力提升、教学资源获取等方面深入开展电子信息类应用型新工科人才培养建设工作。

一、存在问题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外培养模式相比,在教育观念、跨学科跨专业交流、工程能力培养教学改革中,仍然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教育观念跟不上社会和经济发展脚步

高校通常按计划进行招生,人才培养也采用大致相同的培养模式,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重视一般化人才培养而缺少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胜任岗位的需求。

(二)跨学科交流与学习氛围淡薄

长期以来,受单一学科人才培养的局限,交叉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和讲授不足。此外,交叉学科的教育资源共享不足,不便于学生选课学习,无法形成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和交流的良好氛围。

(三)学生能力培养不能与社会需求紧密接轨

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行业需求失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行业需求有一定的偏差。

(四)教师缺乏产业经验和工程背景

我国应用型大学的专业教师多为高学历的学术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和项目开发经验不足,不能适应新工科教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

二、跨学科多专业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依照国家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高校应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未来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指导思想,进行跨学科多专业融合人才培养实践。

(一)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与电子信息类专业融合

制定跨学科跨专业融合培养的新工科培养方案,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5],加快电子信息类新工科建设脚步。重视课程建设。

1. 制定“主体专业+跨界专业”融合培养新工科人才的培养体系。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专业,打破学科壁垒,重建、整合交叉学科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

2. 构建多专业融合培养、跨专业交叉培养的全新培养方案,如图1所示。

通过选修课或平台基础课实现跨学科跨专业融合,如将嵌入式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在电信学院内部电子、通信、物联网和计算机等专业进行跨专业融合。将本专业在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数据挖掘及可视化等方面的技能与不同的背景数据相结合,如金融大数据和医疗大数据等,培养学生跨界应用能力。

图1 跨学科跨专业课程融合举例

(二)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面向行业需求,跟踪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和企业间需求的差异性[6-7],基于行业和岗位需求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1. 面向行业企业需求,构建多样化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团队活动”人才培养模式,覆盖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物联网大赛等多个创新团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8];建立以高级工程师为主导的“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将科研能力强、工程项目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和企业工程师作为导师,实现科研、工程项目和教学紧密结合;建立具有高级专业技术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学校实训平台,选择与企业岗位密切相关的课题,进行专业技术专项培养;建立具有企业管理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现代管理型人才。结合学生毕业走向,建立“就业模块、考研模块、出国学习模块”等模块化的培养模式。

2. 新工科背景下,构建弹性化的个性化人才培养计划。面向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加大相关专业选修课和学校公选课开出数量[9],鼓励学生结合企业行业需求与自己的特长爱好,跨学科跨专业选课。电子信息类每个专业至少开设了10门专业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分需求可以跨专业、跨年级、跨学科选课,实现知识结构灵活组合,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建立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机制,产学互动对接新工科人才培养

1. 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引入“3+1”校企融合育人机制,第一阶段在学校完成基础通识类课程和专业核心类课程的学习,依托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的实践基地,完成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和各实践实训环节。第二阶段主要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协同育人平台,将学生送入企业完成毕业实习,参与项目开发和岗位培训等。

2. 积极拓展“3+1”或“3.5+0.5”联合培养模式的合作企业规模,拓展合作育人内容,建立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群。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群,开展从软件开发、嵌入式应用、物联网技术、通信新技术应用等多方向同步并行发展的企业之间合作,引入行业企业项目和案例,在课程设计、教材编制、实习实训中进行产教融合。

(四)融合企业技术人才,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1. 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每年组织新教师和青年教师到企业开展至少3个月的实践活动,学习生产技术,参与产品研发,考取工程类资格证等。

2. 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践项目。与合作企业共建项目,尤其是综合性项目,以吸纳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

3. 组织教师参加企业师资培训。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到企业参与各种课程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相关课程教学质量。

4. 引入企业技术骨干。将企业中经验丰富且具有讲师资格的教师引进来,参与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等。强强联合,打造由“双师双能”型专任教师、企业工程师融合的师资队伍,拓展学生知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

三、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

1. 以“项目竞赛”为依托的人才培养。2021年学院获批国家级奖项1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3项;省级奖120项:省一26项,省二41项。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创项目8项,科研项目5项。吸引电子信息类400余名学生参加,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意识和协作精神,对全校学生起到了带动作用。

2. 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人才培养。开展“3.5+0.5”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送入企业参与项目开发和岗位培训。2020年有近40名学生到合作企业奇瑞商务车、凯美能源、航星电子、辽宁维森等参加实习培训,并顺利到北上广就业,提高了就业质量。

3. 以“双师双能”为目标的师资培养。我校每年都安排年轻教师到企业参加至少3个月的企业实践,参与产品研发,学习生产技术等。近两年,有9位教师参加行业协会假期师资培训,提升了师资水平。

四、结束语

通过对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新工科背景下,对接行业需求构建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打造因时而新的教学内容,形成校企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社会对跨学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需求,对我国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和新工科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也必将推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快速高质量发展。

[1] 刘海涛. 高等学校跨学科专业设置: 逻辑、困境与对策[J]. 江苏高教,2018(2): 6-11.

[2] 黄艳, 田伟霞, 夏晨菲, 等.面向“电子信息+”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9(1): 79-80.

[3] 孟艳艳,贾长洪,刘萌.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研究[J]. 高教学刊,2021(3): 152-155.

[4] 杨晓梅, 李虹, 薛颂东. 新工科背景下跨学科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途径探析[J]. 未来与发展, 2020(2): 108-112.

[5] 范程华,陈明生,张忠祥, 等. 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5): 138-142.

[6] 黄曼绮, 罗建中, 屈立笳, 等. 新工科下多学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19(9): 55-59.

[7] 李丽娟, 杨文斌, 肖明, 等. 跨学科多专业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0(1): 25-30.

[8] 李继.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1(3): 144-146.

[9] 郭秀梅, 王成义, 张萍. 浅谈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课程群建设[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13): 122-123.

10.15916/j.issn1674-327x.2022.06.033

G642.3;TN0-4

B

1674-327X (2022)06-0125-03

2021-12-19

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41);辽宁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067)

王亚君(1978-),女(满族),辽宁葫芦岛人,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付春玲)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跨学科工科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与处理的措施探讨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以创新力为导向的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设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