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基本要义

2022-02-14戴志超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46期
关键词:建设教育教师

戴志超

(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南通 226300)

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品质驱动、创新驱动,这些都需要有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术技能支人才来支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建设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始终是中职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

职业学校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依靠教师个人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必须采用团队的作业方式,依靠教育合力实现协同育人。但是,从目前来看,发挥教师团队集体力量的办法不多、制度还不够健全;从教师个体来看,“关起门来做学问”的现象仍然存在,一部分优秀教师、骨干力量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成效。但是,中职学校系统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尚有不足,在人才培养的结构化、系统化和创新化方面还很欠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在中职学校尚处于起步阶段,顶层设计不够完善、建设机制尚未成熟、团队数量偏少质量不高不足以形成辐射带动作用。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30年)》的通知,计划中提出,为了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全面深化”“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到2023年,共建设36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教师是第一资源和关键性主体,其教学水平直接关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未来发展。提质培优作为校级团队建设的基本指向,明晰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为团队建设机制的建构和评价指标的制定提供了指引。提质培优视域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内涵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提质培优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指向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陈子季司长对“提质培优”一词进行了详细解读:“提质”,就是要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三教”改革、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教育治理能力提升等重点进行突破,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所谓“培优”,就是要建设一批高质量的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基地、实训基地、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把这两者归结起来,就是要通过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给产业增值,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为学校、教师、学生赋能[1]。

在本课题中,提质培优的基本内涵收窄,指向校级层面。提质是指全面提升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培优是指通过示范引领,团队协作,培养优秀的教师群体,培育优质的教学成果,优化教学改革。其中,培优是建设起点、着眼点、是发力点,提质是目标、是行动指向。

二、结构化团队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基础

在管理学里面,团队是由员工和领导层组成的协作共同体,有共同理想目标,在团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合作、调整和创新,形成积极主动、高质高效的团体,共同面对挑战,达成共同的愿景。团队的主要特点有四点:①团队以共同愿景为指引;②团队以团结合作为基础;③团队有共同的规范;④团队成员在技术技能、个人风格、年龄结构等方面上形成互补。总之,一支高水平团队应该包含了以优秀的团队负责人、共同的事业愿景、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异质的成员类型等方面。

基于以上,可以把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归纳为以教学创新为核心,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共同价值观和明确奋斗目标,由专兼职教师和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带头人负责,组成高水平、结构化的教师基层教学组织,相互协作、互助成长、协同创新,以团队合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结构化的教师团队是指团队成员在专业技术结构、知识技能结构、年龄结构、成员来源等方面形成差异化、层次化和互补性。以团队成员的来源结构举例,成员除了来自学校的专业教师以外,还有来自行业、企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从年龄结构和专业技术上来看,团队成员应该呈现层次梯队。

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技术等数字技术和产业,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融合,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技术迭代更新加快和生产管理模式深刻变革,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量增加。职业学校需要在人才培养上进行深刻变革,这是因为从岗位能力要求来看,岗位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工作复杂程度也提高了,要培养学生跨专业领域的知识和跨技术领域的技能,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合作完成;从学情和教情来看,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结构、学生素质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单纯依靠教师个体力量已难以完成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而建设高水平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将为全面系统解决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师资力量。

从教师发展的角度来讲,“独行快,众行远”,依托团队竞争合作氛围,有力地促进教师成长。在团队建设过程中,通过负责人的示范引领,建立资源整合、信息交互、优势互补的协作机制,形成共建、共享、共进的共生性组织发展方式,通过团队的主题活动开展(读书分享,教学研讨、专家讲座、集体研修)和核心任务的完成(课程开发、资源建设、教学项目设计和实施、各类比赛的参与),实现团队升级和个人进化,并且两者之间互相促进,构成成长循环。围绕具体的建设项目将各具风格和研究专长的教师联结起来,人员穿插、交互使用,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团队动能网,每个团队成员身兼数职,分工灵活,工作互补,优势特长凸显。每个成员都可以成为某一领域的“负责人”,在擅长的领域深耕,找寻属于自己的专业高度,激发自身的潜能与价值,从单向度走向立体丰盈,实现个体生命的进化[2]。

三、教学创新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灵魂

创新指人类为了不断进步的需要,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突破常规,提出新方法、新观点,创造某种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新物品。职业教育要建成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改革,运用创新思维探索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教材与教法改革,大力推进课堂革新。教学改革创新的实施与,需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来落地生根[3]。

教师教学创新包含了多个层次、多个方面。从教学内容来讲,就是职业教育的教学要紧贴时代发展,要通过新方法、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引入,不断地丰富和更新课程内容体系。梳理挖掘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挖掘、融入并凸显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让专业课与思政教育产生“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合力效应。就教学方法而言,基于不同专业的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从课堂教学延伸到布置作业、课后辅导,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在个性化辅导方面,从单一的连线或者小视频讲解,从单一学科的微课程研讨,到多学科建立微课程体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建设颗粒化、数字化教学资源,打造智能化、泛在化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提高教学质效。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就是根据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规格,依据先进的评价理论,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采用大数据技术,达成评价角度多维,评价角色多元,并且做到“一生一评价”,打造个性化的评价体系。教学模式创新,就是能够不断创新性地实施诸如混合式教学、工学交替、三明治教学、双场合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教材创新,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开发活页式教材。教育理论创新,就是能够创造性地提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并能有效指导教学工作。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4]。

四、机制建立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发展的保障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机制至少包括协同共生的内部机理、管理和激励机制、团队建设的保障和评价体系等方面。

这个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时代,不管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协同共生一种基本的生存发展方式,“利益共享、发展共生、命运共荣”是特征。“管理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沿用过去的思维逻辑做事。”相互竞争已经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合作共赢才是发展之道。在万物互联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关注合作的对象、合作范围和合作方式,而不是一味地强调竞争,任何个体或者组织要想获得不断发展,必须走向合作和共同发展。共进共建、协同链接、汇聚延展是团队建设的逻辑理路。在团队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机制和平台,创造高效、流畅的共享环境和机制;需要充分挖掘教师之间的协同效应而产生的整体功能,探索建立共建、共治、共研的机制,使每个团队成员从中受益,实现共治、善治的目标,成为真正的协作共同体,构建协作机制[5]。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管理体制优化要做到以下三点。

1.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

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发展提供动力。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应以系统思维优化绩效考评方案,科学制定考评制度。中职教师教学团队的绩效考核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根据成员之间的差异,建构多元评价考评体系,制定公平合理的考评程序和科学有效的考评标准。其次,破除“五唯”倾向,突出“能者居之”的用人观念,公正客观地对待教师能力和品德,形成“能者上,庸者下”能进能出的团队氛围。最后,要不断细化教师教学团队成员在理实、校企等不同教学情境中的绩效工资政策[6]。

2.扎实细化的后勤保障

后勤保障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不断往前发展的基础。一是职责分工要明确,从整体建设愿景、团队发展规划、师资配备计划及资源协调保障等方面,明确中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管理职责和治理方略。二是政策支持要加强,在各类评优评先、各级活动开展、课题研究、项目立项等方面,适度向创新团队倾斜和提供支撑。三是工作机制要完善,基于分层选拔、择优录用的原则,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形成集高级技术人员、行业专家、高校学者和骨干教师于一体的教师团队,提升协同合作的效能。

3.不断优的化组织管理

从思想层面上,不断地激发教师对职业教育的热爱;在团队归属感方面,以人文关怀为基础,以团队共同愿景和发展前景为号召,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团队成员的合作力。在团队文化建设上,以活动开展为依托,以制度建设为保证,建设团队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核心文化,提升团队的核心竞争力[7]。

建构科学系统的培训体系,创建成长型团队,打造学习型个体。通过主题活动开展,提供各级各类培训机会,为教学创新团队成员搭建成长立交桥。总之,团队建立和发展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在团队负责人的引领和示范下,和团队成员一起明确未来发展的远景与使命,每一个成员明晰成长目标,通过合理的激励和考核制度,系统地进行学习提升,全面增强团队成员的专业能力,才能产生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8]。

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过程中,以教学创新为核心任务,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优秀师资团队,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指引,通过对中职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过程中的情况调研、理论提炼、策略研究、机制建构、成果培育和经验总结,形成一整套校级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可推广的范式,引领示范区域内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猜你喜欢

建设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