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探讨
2022-02-14刘金宝
刘金宝
(胶州市李哥庄镇辛疃小学 山东青岛 266300)
现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们更好的学习与理解,小组合作学习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与此同时,受到教师自身素养与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期间,教师的组织与调控经常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教师对自身角色把握不准确、教师没有发挥出良好的组织与调控作用、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发挥,因此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及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而后采取合理的工作对策,提高在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自己的组织与调控能力,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意义分析
1.有利于强化教师在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组织与调控的力度。借助于小组合作学习,让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调控和引导学生,从而促进学生们学习效果的提升,获取更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成效,让一线语文教师合理的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提升整体教学质量;2.有利于提高教师课堂设计的科学性与设计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课堂设计,要求教师应当在课前准备环节对教材内容进行仔细分析,清晰的把握小组合作学习教育理念,基于学生实际角度出发,推进学中促教。这种课堂要求教师不能够只进行简单的讲授,而是要注重引导,进行合理的调控和组织与适当的提点,所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更有利于提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课堂设计能力;3.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应当基于课堂上一定的组织与调控,确保知识讲授、学生学习和实践练习之间的均衡性。但是进行调控的一个前提就是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合理分析学习成效,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与趋势。
二、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几大要素分析
1.合理分工。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在小组划分期间,要求教师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个点、性别爱好等,根据互补互助、和谐融洽的基本原则,将学生们划分成多个小组,确保实现小组间的平衡发展。在每一个小组当中,还应当进行公平的角色分配,不同角色需要承担不同任务,通力合作完成小组学习任务;2.促进互动。小组合作学习属于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小组表现与成绩往往和个人表现与成绩直接联系。因此就决定了组内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完成小组学习目标,就需要组内成员相互监督、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相互配合;3.培养合作技能。掌握良好的合作技能是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条件,所以教师必须要着重教授学生们合作方法,培养他们的合作技能,而后再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小组合作学习;4.加强组织调控。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更加注重对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但是教师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需要教师贯穿于学生们小组合作学习的始终,加强过程中的引导与指导,并给予学生充足的展示自我的时间,通过自身的组织调控与学生的自主实践,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组织与调控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师对自身角色把握不准确
首先,就是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置身事外,若无其事,没有认识到自身的重要作用,对自身角色的把握不够准确。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如果不作为,就会导致课堂局面十分混乱。比如部分小组内的成员在讨论时发出的声音过大,严重影响其他小组的探讨与交流,甚至发生嬉笑打闹的情况,尽管表面上看探讨十分激烈,但是却无法发挥出更好的合作效果。其次,就是教师过于看重课堂时间,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一定盲目性,合作也流于形式。就是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无法获取充足的自主学习与自主思考时间,而知识为了完成小组合作学习这一任务而开展的合作,这就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们无法成为小组合作学习当中的主体角色,而是由教师掌握着学生们的学习控制权,教师更多关注是否完成了自身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进一步明确自身任务,不能够一味地为学生们讲解知识,而是要着重组织与引导学生们学习,让学生们能够真正学会、学懂,才是最根本的教学任务。
2.教师没有发挥出良好的组织与调控作用
(1)小组的创建不够合理,没有进行科学的职责分工。大部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都是采取转身对坐的方式,而围坐的科学小组合作方式却相对较少。小组的划分也更多是根据男女搭配和成绩优良进行的。组内成员的任务分配大多是由教师直接任命,组长的选择也更加看重其学习成绩,而不考虑其他因素,从而导致小组创建不合理,教师的组织与调控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2)设置的小组合作学习目标与任务较为随意[1]。一些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并没有选择合理的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学生们的合作交流效果不良,或者教师设置的学习任务难度较大,以小学生的能力无法完成,这都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价值的发挥;(3)缺少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技能培养。在这种学习模式下,一旦缺少合作技能,必定会致使小组合作学习出现无序无效的情况。因为合作技能的缺失,导致部分小组内的成员全都是成绩优秀的学生,组内结构十分不合理,或出现某个小组成员全部具备良好合作技能,或出现某个小组成员全部不具备良好合作技能的情况。
3.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1)不重视小组评价与反思,小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现有的教学评价机制标准十分单调,存在严重的经验主义和形式主义,过分看重定量,根据一整套的规范,通过回答问题的次数进行简单评估,无法从多个角度为学生们开展全面评价,从而不利于教学评价效果的发挥;(2)只评价某个小组或者针对小组内的某个成员进行评价,而不评价其他成员。因为教师能力有限,班级内的小组数量较多,所以教师往往无法全部顾及,而只能着重观察部分学习成绩优秀或者较为调皮的同学,这也就会导致一些学生被忽略,让教师无法形成更加科学的组织与调控评价。除此之外,就是教师经常忽视对学生们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评价,从而导致评价过于片面;(3)大多数教师都缺少丰富的评价语言。教师一直以来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思维,导致他们在新时期的教学评价工作当中无法掌握丰富的评价语言,也不能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从而导致学生们对评价的关注度与关注兴趣不断降低。
四、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组织与调控的具体对策分析
1.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准确把握角色
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小学语文的课程特点,需要语文教师针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自身扮演的角色定位进行深入的思考,在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当中,肩负起不同的责任,承担不同的角色。具体来说,当前的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定位正在发生转变,学生们属于学习当中的主体角色,但是却不意味着教师只属于旁观者角色,反之还需要教师发挥出更加重要的引导与指导作用。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扮演教学中的合作者、引导者与组织者,同时胜任学习活动当中的行动促进者、活动组织者、交流参与者、课程引导者等角色。教师进行合理科学的课堂组织与调控,能够发挥出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教师更加有效的发挥自身主导作用,能够促使学生主体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例如:在学习《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们分成多个小组,而后组内成员分别扮演裁缝与顾客,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活动,教师则需要从中进行引导,指导学生们的表演动作和言论,从而充分体现出对学生们主体地位的尊重以及对教师自身引导者的角色定位。
2.小组组建与职责分工的组织与调控
小组组建与职责分工属于小组合作学习当中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同时也影响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成败。因此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细致化的分工和分组,同时为学生们开展长期、多形式的合作技能培训,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习惯。比如在分组过程中,可以设置组长、检查员和记录员等不同的角色,确保小组内人人有事做,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尽职尽责的完成小组任务与分工。为了更好地对学生们进行多方能力的培养,可以让他们尝试不同角色的不同任务,分别体验小组内的组长、检查员、记录员等角色,从而激发组内成员的积极性,促进一个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同时也需要认识到这些合作学习的技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不断地学习与练习过程中才能够掌握以及更好的应用,所以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借助于课堂训练与课后延伸,对学生们进行长期潜移默化地渗透式培养。例如:在每一单元最后的口语交际活动当中,教师都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活动,比如在第一单元的《春游去哪儿玩》这个口语交际活动当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每一组代表不同的地点,而后由组内成员整理出自己小组代表地点的旅游特色,从而共同探讨春游去哪儿玩这一话题。这样便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思维。
3.科学组织与调控小组合作学习内容
针对当前小学语文学科当中丰富的学习内容,采取合作学习时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选择。伴随着全新课程改革对于合作学习模式的大力倡导,更多语文教师开始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索当中,这也就导致部分内容、随意使用的情况时有发生,盲目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无法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会导致课堂时间被严重浪费。要想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为此,首先需要注重语文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能力,而后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是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例如:在教学第一单元时,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就是《古诗三首》《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等,明显缺少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因此教师就可以采取其他教学方式。而在学习第二单元《守株待兔》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每一个小组探讨总结出对文章含义的理解,从而了解学生们的不同思维,激发学生们的思考能力与辩证意识。
4.加强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与调控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首先需要教师为学生们进行清晰的小组任务讲解,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时,教师就需要明确的将本堂课的学习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方法为学生们详细讲解[2]。而后在开始之后,需要教师深入到每一个小组当中,先通过观察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及时开展教学调控。在掌握了每一个小组的学习情况之后,需要深入其中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与调控,同时保障学生们能够有充分的小组交流时间,可以在组内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陶罐和铁罐》这篇寓言故事时,就需要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之前,告诉学生们主要的学习任务就是总结书寓言故事教会我们的道路,在开始之后,则需要深入到每一个小组当中,观察组内成员的阅读情况与讨论情况,并从中给予适当的引导,最后结合每一组的总结情况和总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适当的对小组成员和每一个角色的分工进行调控,这样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5.建立健全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属于教学活动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当中,教师同样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评价来发挥出自身组织与调控作用。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注重对学生们开展全方位的评价。例如:在学习《池子与河流》这部分内容时,每一个小组和每一个学生都会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在小组探讨过程中便可能发生矛盾与不同的观点。此时就需要教师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与引导,不能够马上否定观点不对的同学,而是要发现其善于运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优势,利用鼓励时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敢于思考、敢于表达[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角色定位,采取有效的工作策略来加强自身的组织与调控能力,从而提高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与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