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术促进小班幼儿情绪管理的有效策略
2022-02-14韦国芳
韦国芳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幼儿园 山东淄博 25510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基础生活得到了充分保障。在社会稳定发展的背景下,群众意识到了教育对国家发展、个人价值实现的重要性,教育行业的发展情况也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幼儿教育。幼儿教育又被称作为启蒙教育,启蒙教育效果与幼儿的智力开发情况、心理健康发展情况都有较大的关联性。因此,幼儿的教育与幼儿的未来发展有着较大的关联性。幼儿的年龄尚小,其对情绪的控制能力较弱,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表现。幼儿在表现情绪的时候会有较大的反应,无法准确地诉说自身的诉求。大部分的幼儿都期望能够以哭闹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要求,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观念。作为教师,需要教会幼儿如何正确地控制自身的情绪,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美术教学是幼儿教学中的必要教学内容,幼儿教师可以应用美术教学来促进幼儿园小班幼儿情绪控制能力的提升。
一、美术对小班幼儿情绪管理的促进作用
1.应用美术帮助幼儿进行情绪的宣泄
美术的应用包括美术作品的鉴赏、美术绘本的阅读,以及幼儿自主进行美术绘画行为等。在幼儿出现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美术进行情绪的宣泄。小班的幼儿年龄尚小,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在出现情绪波动的时候,小班的幼儿会用大哭、大笑的方式来表达自身的情绪,倘若幼儿在出现悲伤或是愤怒的时候,其会不停地进行哭闹,严重阻碍了幼儿园小班班级的正常教学。因此,作为班级教师,需要充分地认识到幼儿情绪控制、情绪宣泄的重要性,引导幼儿通过美术来进行情绪的宣泄,避免情绪的不断累积加重幼儿的心理负担。小班的幼儿具有贪玩的特性,画画对其来说是较为有趣且吸引力较高的活动。在幼儿出现情绪波动较大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去活动区进行美术绘画活动,通过美术来安抚幼儿的情绪,幼儿可以在绘画的过程中宣泄自身的情绪,让幼儿将注意力转移到美术绘画中,从而避免坏情绪的持续发酵[1]。
例如,幼儿园小班的幼儿第一次离开父母在一个较为陌生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生活,会因为跟父母分离而出现焦虑的情绪。部分幼儿表现出孤僻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部分幼儿会通过大哭大闹来宣泄情绪。这些表现都会影响到幼儿园小班的正常教学。因此,教师在感受到幼儿存在焦虑情绪的时候,可以带领幼儿到活动区进行绘画,通过绘画来宣泄自身的情绪,让幼儿能够做到控制情绪、稳定情绪。
2.应用美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小班的幼儿刚刚步入幼儿教学阶段,其在面对世间万物的时候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教师在教育时不应该打消幼儿的好奇心、积极性和童真童趣,应该顺应幼儿的自然发展,对幼儿的思维进行正确引导,保障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幼儿园小班教学的过程中,有部分幼儿园会忽视幼儿心理健康引导的重要性,出现幼儿园“抢跑”行为,在幼儿刚刚步入幼儿园的时候就教幼儿认识字母、拼音,这样的幼儿教学方式属于“拔苗助长”,不利于幼儿能力培养和心理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小班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做到开发幼儿智力,也要做到保障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就需要充分地应用到美术这一教学元素。有不少的美术绘本中都有相应的故事内容,幼儿通过观看美术绘本可以拓展思维能力,对事物和人产生基础的认知。除此之外,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身的感受和想法,尊重幼儿的情感表达和思想表述,保持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松弛状态。
例如,在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绘本教学方式让幼儿走进美术的天堂,通过讲解绘本《画春天》,让幼儿对春天来到的自然现象有基础了解,在讲解结束以后,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自主绘画来表现在幼儿眼里的春天,其中会有不少的幼儿产生天马行空的想法。教师不应该一味地对不符合常理或不是学术标准答案的绘画内容进行批评,应该鼓励幼儿表达自身的想法,对幼儿童真童趣的想法予以鼓励,让幼儿能够敢于表达自身想法,认可自身能力不完善的现象,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3.美术可以辅助幼儿进行内心情感的表达
幼儿会因为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而产生内心的情感,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语言沟通能力较弱,其无法通过语言准确地阐述自身的想法和情感,美术绘画却能够帮助幼儿体现自身的想法和情感。在幼儿心理学中,心理医生为了了解幼儿内心的想法,往往不会采用语言询问的方式,因为幼儿只能应用自身理解的词汇进行情绪的表达,词汇量较少的小班幼儿常常会出现自身情绪表达不清的状况,这非常不利于幼儿与他人的沟通和情绪的表达。因此,心理医生会通过引导幼儿绘画来感受幼儿的内心情感变化,观察幼儿绘画的内容、色彩,对幼儿的心理状况进行基础的评估,这也恰恰说明了美术绘画是幼儿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2]。在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前提下,教师要想走进幼儿的生活中,提高对幼儿的了解、开展因材施教的教育办法,就需要不断地引导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教师可以通过幼儿的绘画作品探析幼儿的内心思想与感受。
二、用美术促进小班幼儿情绪管理的有效策略
1.选择适宜幼儿的美术素材
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其在小班幼儿情绪管理中的应用形式较多,其可以以绘本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以幼儿绘画、美术作品等多种形式存在,不同的存在形式都是为了更好地配合幼儿情绪管理工作的开展,让幼儿有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教师在应用美术开展幼儿情绪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对美术素材的筛选,并不是所有的美术素材都适合小班幼儿应用。教师需要保障美术素材不会给幼儿带来负面影响,还要挑选幼儿能够看懂、能够理解的美术素材进行应用。
(1)美术素材需要贴近生活内容
小班的幼儿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教学,也没有真正做到步入社会了解社会现状,对深刻的问题理解不清晰。因此,教师为了让幼儿能够充分融入美术教学中,应该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美术素材,让幼儿对美术有充分理解,在理解的前提下产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师要将美术与幼儿情绪管理进行结合,就需要幼儿能够充分理解美术素材的内容,通过自身的理解找到正确疏导情绪的方式,从而做到合理地控制自身情绪。
例如,在应用美术来帮助幼儿宣泄情绪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一天的行为,绘画的主题是幼儿的基础生活,其有参与感和体验感,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思将思想通过绘画进行表现,除此之外,选择幼儿能够理解并且能够代入的美术素材,能够帮助幼儿走出负面的情绪,帮助幼儿进行情绪转变。
(2)美术素材尽量做到以幼儿作为立场
教师在应用美术素材的时候需要站在幼儿的立场上选择美术素材,教师对幼儿的教育有专业的知识作为教育开展的理论支持,但是,对于小班幼儿情绪管理实践工作来说,理论知识的应用还需要有实践行为的支撑。教师站在幼儿的角度筛选美术素材才能有效提高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兴趣对幼儿来说是最好的行为指引。另外,幼儿在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难以安抚、控制的情况,教师只有站在幼儿的立场思考幼儿的需求才能找到安抚幼儿的办法,在幼儿情绪逐渐稳定下来以后再进行情绪的深度开导,能够让幼儿情绪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3)应用美术素材需要有合理的情节结构
在应用美术开展小班幼儿情绪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美术绘本是较常应用的美术载体,这一美术载体对幼儿有较强的吸引力,卡通形式的绘图、简单的情节和故事线都非常符合幼儿的美术需求。教师在筛选美术绘本的时候,需要充分重视绘本中内容、情节结构的完整性,保障幼儿在通过绘本认识情绪变化、控制情绪变化的过程中是以充分理解绘本内容作为基础,在幼儿理解绘本情节的前提下进行情绪的调节和管理[3]。
2.通过美术绘本的讲解让幼儿了解到不同的情绪与情绪处理方式
幼儿的情绪较为简单,大部分时候所体现出来的就是开心、难过、愤怒等简单的情绪表现,但是由于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较少,缺少对正确行为的认知。作为教师,需要做到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身情绪变化和不同情绪的处理方式,让幼儿能够应用正确的名词表达自身当下的情绪,正确理解自身清楚出现的问题,才能帮助幼儿进行情绪的管理。
(1)幼儿的情绪表现
幼儿应该充分认知的情绪有:生气、难过、害怕、想念、嫉妒、关心、喜爱等。这些情绪的认识能够为小班幼儿情绪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在幼儿和教师都能够充分理解幼儿情绪的情况下,情绪的控制和管理才具备有效性。
(2)幼儿的情绪处理
小班的幼儿首次步入幼儿园开展学习,就像一张“白纸”,其并不理解正确处理自身情绪的方式,在人的本能指引下,幼儿在遇到自身存在负面情绪的时候只会通过哭闹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不仅很难帮助教师走进幼儿的内心,还会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做到帮助幼儿找到正确处理自身情绪的方式方法,通过绘本中对情绪的分析讲解,让幼儿指导当出现情绪的时候应该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例如,在讲解幼儿绘本《我的想念》的时候,教师通过绘本来设计教学问题:小朋友们有没有想念某人的经历,如自己的爸爸妈妈或是其他的亲人。幼儿在理解想念这一情绪以后,教师可以先对幼儿以往出现想念某人的时候做出的行为表现进行了解,然后再告诉幼儿,在出现想念情绪的时候,应该在下一次见面的时候向其表达自身的想念,告诉他“我想你了”,这样的表达形式可以让幼儿正确地表达自身的情绪,也能很好地控制幼儿的情绪,让其不再出现任何情绪波动的时候都依靠哭闹来表达[4]。
3.引导幼儿通过美术绘画表达自身情绪
美术绘画是幼儿表达自身潜意识思想的一种方式,能够充分展示出幼儿的情绪变化。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有不少的情绪都无法通过语言进行准确表达。在不了解幼儿情绪的情况下,教师难以帮助幼儿进行情绪管理。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地应用美术绘画,引导幼儿主动进行情绪表达。在传统的小班美术课程中,教师教学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一些简单的简笔画,其体现得更多的是实体的事物。这种教学形式能够让幼儿感受到绘画乐趣,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但是,既定的简笔画内容无法帮助幼儿表达自身想法。教师小班美术绘画教学中应该适当地融入幼儿的自主绘画,让幼儿在掌握基础绘画能力的情况下,通过自主绘画来表达情绪、想法。当幼儿出现不良情绪的时候,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需要对幼儿的心理状况进行高度关注,对幼儿的不良情绪进行适当开导。这时候,教师可以邀请幼儿一同进行绘画,通过观察幼儿的绘画、与幼儿进行简单的沟通,了解幼儿的具体情绪以及产生情绪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进行情绪的管理。
4.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到了幼儿的教育效果,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培养也与教师的综合素养有一定的关联。教师的综合素养可以分为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师的职业素养。在部分职业素养较低的幼儿教师眼中,其对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关注程度不足,只在意当下的教育任务是否完成,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教师忽视幼儿的情绪管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非常不利。因此,作为幼儿教师,首先应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工作会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幼儿的教育者和引导者,教师需要充分重视自身教学行为表现,认真对待幼儿教育工作。
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关系到其对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才能对幼儿的情绪进行正确理解和引导。因此,幼儿园需要对幼儿教师开展定期的交流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包括幼儿情绪管理的有效办法、各类课程的开展方式、家校合作教育渠道建设等。这些内容的培训都可以在不同的程度上帮助教师落实幼儿情绪管理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让美术在小班幼儿情绪管理中得到良好应用[5]。
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考虑到幼儿的教育主体地位,尊重幼儿的需求与情绪变化,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幼儿进行能力的提升。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其存在着对情绪变化认识不清、自身需求表达不清的问题,美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做到管理小班幼儿的情绪,通过绘本的讲解、美术绘画行为,让幼儿认识到情绪的变化、懂得控制情绪的方式、提高教师对幼儿的了解,让幼儿的情绪得到正确宣泄与合理控制,为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