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五年制高职化学课程的路径

2022-02-14戚冬伟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五年制化学思政

戚冬伟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 安徽·宿州 234101)

党的十九大以来,课程思政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加强,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理念不断深化,课程思政已经成为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 “立德树人” 的必然要求。早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对教育行业来说,就是要以课程思政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此目标,各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融为一体,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同向并进,形成合力,构建 “三全育人” 的大格局。

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指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三二分段教学,即前三年中职后两年高职的一种高等职业教育形式,中职阶段以学习相当于高中层次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专业知识为主。其中,化学课是五年制高职学生转入高职阶段前的一门以实验实践为主的基础课程,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总结,研究物质的变化及其变化规律,使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一定的专业基础。新时代赋予化学教师思政教学的使命,要求他们在五年制高职化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化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安全意识、正确的三观,激发他们的家国情怀、提升人文素养和塑造 “大国工匠” 精神。虽然一些高职院校教师在化学课程融入思政要素方面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有少数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化学课程思政的实施缺乏整体设计,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存在 “两张皮” 现象,化学课程思政的效果不甚理想。本文在论述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五年制高职化学课程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五年制高职化学课程的路径。

一、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五年制高职化学课程的重要性

(一)思政教育元素融入高职化学课程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要求,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授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培养技术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五年制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坚持立德树人,围绕 “德技并修、工学结合” 的育人机制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践行 “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职教理念。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化学学科相互配合、彼此协调,需要依靠五年制高职各学科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目前来看,课程思政的协同作用亟待加强,化学教学中一定程度还存在照本宣科现象,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入还存在牵强附会之嫌,课程思政实效亟待提高。

(二)化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决定了其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化学学科知识体系散而多、细而杂,需要同学们具备一定的记忆力,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丰富的空间立体思维能力。传统化学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单一地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忽视思政教育元素与化学课程的融合。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多,缺乏趣味性,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动机不强。另外,五年制高职化学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仍然普遍采取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的方式,而闭卷考试往往都有一个刻板的标准答案,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习时不能融会贯通,达不到课程育人要求。因此,改革化学传统教学模式,探讨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化学课程的路径,与其他课程相比更具有必要性。

化学教师要针对五年制高职各专业学生职业发展方向考虑实现思政教育元素与化学课程教学的融合,实现专业育人,实践育人,课程育人。需要深入挖掘化学中思政元素,针对化学课程特点,克服枯燥乏味的 “满堂灌” ;需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与化学课程相融合,培育学生文化自信;需要关注与化学相关的时代热点问题,把爱国主义深耕于青年的血脉之中;需要从化学史中提炼意志、信念、执着,锤炼学生不折不挠的科学精神[2]。这迫切要求化学教师开拓思政元素与五年制高职化学课程融合的路径,将思想政治教育柔性贯穿于化学整个授课体系中,实现教书与育人的 “无缝对接” 。

二、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五年制高职化学课程的路径

(一)提高化学教师素质,树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五年制高职化学课程,首先需要合格的化学教师。教师不仅要传成才之道,更要传做人之道。化学教师要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新时代主题,要具有理论水平,也就是能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要义;实施课程思政要具有针对性,也就是能根据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打铁还需自身硬,绣花得要手绵巧。” 化学教师要以优雅的形象展现于学生面前,以无限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以标杆的言行给学生做人生的注解,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把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鸿鹄之志自觉融入到建设和发展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践行 “中国梦” 的时代征程之中。 “怀瑾握瑜,明德惟馨”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还要提高 “解惑” 的水平。思政元素融入化学课程要抓住时代的脉搏,通过实验实习、实地参观等形式把中国故事讲深讲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浅讲懂,形成教师认真上好课程思政、学生积极接受化学知识和思政熏陶的良好氛围。

(二)精心编制校本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五年制高职化学校本教材的编写要考虑到学生年龄段,嵌入思政元素时要循序渐进,要像大厨一样把握好 “火候” ,拿捏好 “口味” ,要 “吃盐不见盐” ,以化学之体载思政之魄。教材设计上要在合适的化学知识点上寻找思政教育元素融入的切入点,将化学基础知识、实验技能、理论拓展、技能拓展等部分划分为由浅入深的多个教学层次,规划好各个教学模块,与此同时把思政教育元素分层次、分阶段融入教学内容,确保化学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琴瑟和弦,相得益彰。

对教材内容要进行优化。首先,要定位准,把握住 “学得会,足够用” 的原则。有些理论性较强的部分可以弱化,而专业针对性、实践性的知识技能加以强化,让教材体系既能体现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还能适时植入思政因子 “滴灌式” 浸润学生的心灵。其次,教材编写要以项目式教学为主线,比如通过溶液的配制等项目与溶液相关基础理论相结合,通过课程设计既能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同时实验教学过程也成为学生领会化学理论、锤炼科学精神、涵养优良品质的过程。另外,校本教材选材应该注重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更要与各个学校学生的基础素质相适应。

(三)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能否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决定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五年制高职化学课程教学的成效。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一种栩栩如生的体验氛围,通过讲真故事、放映影视片段、挂图等形式,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让课程充满掌声、笑声、辩论声,就能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3]。比如,播放电影《烈火英雄》片段,感受消防英雄的大无畏精神,同时提出问题,灭火都用水能达到目的吗?然后进行演示实验:将纸片放在烧杯里,加入过氧化钠少许,滴加蒸馏水,观察到纸片被点燃了。同学们感受到水既能灭火也能生火,掌握了化学反应热效应的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发思考,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奉献精神。

教师还可以从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入手,通过亲身实例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解有关离子反应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豆腐和菠菜为什么不能一起煮的道理,菠菜虽然营养丰富,但是草酸含量较大,而豆腐里含有较多的钙离子,钙离子与草酸根离子相遇可以发生反应,生成难溶物质,这也是导致 “食物相克” 的一个因素;介绍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直接或间接导致1.2万人死亡;讲解1969年的美国海鸟死亡事件,这年1月,在圣巴巴拉湾内一口油井发生井喷,持续了12天,油膜沿海岸不断蔓延,范围达到近40公里,海岸水体遭到了严重污染,数以千计只海鸟死亡,这一水域海洋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后果严重,美国政府仅仅为治理和清除这次污染,花费了数百万美元。虽然很多年过去了,但我们还是需要警钟长鸣,不能让悲剧性事件再次发生。只有教师融入得好,学生才会喜欢听;只有将思政教育元素与化学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才能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优化课程考核机制

改变闭卷考试的单一评价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化学课程的考核中,注重全程评价,提升三全育人实效。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以课程思政为指导设计化学考核体系,融入多样化的考核内容[4]。通过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就化学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思考。比如,我国面临的一些 “卡脖子” 技术问题,促使学生建立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的情感,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经常布置一些社会调查任务,比如调查当地一些化学工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其与周边、国外相关工业的差距,并谈谈这方面的思考,激励同学们探索创新,又促使他们认识县情、市情、国情,牢固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信念。介绍化学史时,可让每位学生畅所欲言,谈理想,说体会,发言情况纳入平时成绩。为了对课程思政的实效进行动态掌握,可分析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化学课程的目标完成度,根据考核数据进行综合评估,及时调整优化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思政模式。因此,化学课程的考核机制可以采用结果导向模式,即平时作业、小论文、课堂表现等更能表现课程思政实效的方式进行效果考核,提升学生自觉学习的内生动力,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教与考的积极互动。

(五)德技并修、育训结合,体现职业教育特征

教学中要以优秀的化学文化感染学生,以生动的化学发展史激励学生,让学生体验化学蕴含的科学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化学从钻木取火到后来的青铜、铁等金属的冶炼,从炼丹术、制火药到对微观粒子的探索,进而发展到今天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5]。这些可以使学生意识到科学精神传承的使命感、责任感。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等多种形式介绍中国古代的化学发展历程,比如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东汉蔡伦发明的造纸术等等,还可以联系我国科学家的一些典型事迹进行介绍,通过展现我国近代以来化工产品的发展历程,让学生直观感受祖国的日益强大,激发家国情怀。

在进行实践课教学时,塑造大国 “工匠精神” 。化学科学在发展历程中,无一不彰显着古人孜孜以求、持之以恒的治学态度和工匠精神。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这里的思政资源,引导学生坚持求真务实,培植大国工匠精神。指导化学实验教学时,应以 “工匠精神” 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浸润,将其贯穿于整个化学教学环节,以化学实验教学为桥梁,培养学生敬业、专业、耐心、坚韧、执着的优良品质,认识到 “大国工匠” 精神的最高境界就是做到极致和完美[6]。化学实践课程还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载体。化学学科特点,要求实训时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这与职业道德的培养方向是一致的。同时,通过化学教学,引入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也是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目标。比如学习钢铁时,可以结合 “高炉炼铁” ,探索钢铁的冶炼过程,借此同学们可以思考 “百炼成钢” 给我们带来的启迪。通过这个思政元素,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在人的成长道路上要经过大量的磨炼和自我完善,才能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结 语

化学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特殊性,避免 “满堂灌” ,生硬刻板,强行 “嫁接” ,让学生知识上 “记得住,听得懂,用的易”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课程思政效果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必然要求。作为教师,除了传授学生化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引导他们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化学教师树立思政教学理念,在精心编制校本教材,优化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掌握各种先进教学手段和方式,德技并修,育训结合,通过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化学课教学中的一系列路径,将思政之 “盐” 融入化学之 “汤” ,让课程思政教育 “润物无声” 地实现育人目标。

猜你喜欢

五年制化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五年制高职企业实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