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理论与实践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专题小组第三次会议暨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小组2022 年学术年会综述
2022-02-14李永恒
⊙李永恒
2022 年11 月11—12 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专题小组第三次会议暨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小组2022 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大学陈守仁国际研究中心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此次会议由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共同主办,来自全国20 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会议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小组成立7 年来的工作情况,并且围绕“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生态转型视域下的绿色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实践研究”三个议题展开了学术交流。
一、会议缘起与主旨
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小组(CRGSE)是2015 年6 月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共同创办、自主开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相关议题研究的全国性学术共同体,自成立以来每年举办学术年会,2022 年是第八届年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专题小组是CRGSE 框架下的议题研究团组,已在2019年和2021 年举办了两次工作坊,此次会议是该小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专题讨论。
此次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郇庆治教授主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党委书记孙蚌珠教授致欢迎辞,她代表主办方对全国各地参会代表表示由衷感谢,并对研讨会的顺利举办表达了美好祝愿。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孙巍主任转达了扬·图洛弗斯基博士对研讨会的问候和祝愿,并对研究小组自成立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赞誉。
在开幕式之后,郇庆治教授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导论”为题作主旨报告。他通过对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经济批评与构建的三个维度和四个不同阶段的持续性讨论,认为生态社会主义或生态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生态经济”概念或论题,已经得到内容丰富而系统深入的理论阐述;或者说在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相对照的意义上,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或物质生产生活方式的原则要求与大致轮廓正在变得渐趋明晰。在此基础上,他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发展的核心性问题,是其能否以及在何种意义上将会成为超越生态环境公共治理政策及其成效的社会主义理念制度与整体文化文明层面上的重大跃迁,即引领或走向一种生态的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其中,用一种“新政治经济学”视角来概括和分析新时代中国涌现的各种类型和形式的“绿色经济”或“生态经济”,是走向社会主义性质或趋向的生态文明经济的必由之路。从现实层面看,“经济的生态化”(生态现代化)和“生态的经济化”(绿色发展)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语境下展开的,逐步创建支撑与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高阶段或形态的经济创新尝试,或者说是这一绿色经济创新的两个主要进路或模式。由此可以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已经提供了创建或走向这样一种“社会-生态经济”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的现实舞台和未来可能性。
二、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政治经济学研究
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议题框架下,中国人民大学张云飞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徐海红教授、上海财经大学丁晓钦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郭剑仁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李强博士和北京大学海明月博士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张云飞教授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的制度与社会基础的重要内涵。他认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固然首先表现为自然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但更表现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制度化规约与导向。具体来说,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的制度和社会基础包含了四重维度:一是由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决定的、区分不同经济形态重要标志的人民性价值取向,二是划清绿色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界限的、作为生产关系首要元素的公有制所有制结构,三是影响经济形态的性质和走向的、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构成性方面的主体平等合作关系,四是直接影响生产者福祉和社会公平正义的、作为生产关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共富性分配方式。这四重维度代表着生态文明经济的社会性质和方向。
徐海红教授阐释了生态劳动与生态产品的关系逻辑。她认为,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人类劳动的生态化,而生态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物质交换。生态产品概念的三重维度和生态劳动的三重发展样态,使得基于生态劳动的生态产品具有生产性、亲自然性和人民性特征。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出现裂缝,自然财富生产和人类财富生产走向分裂,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下降。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人类劳动需要发生生态转向,即需要由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共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进而提升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从实践层面来看,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发展进程需要构建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即需要以人与自然为共同主体,以生态劳动为实践基础,以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有效协同为基本路径。
丁晓钦教授通过对政治经济学发展史的梳理说明其具有时代性,认为新时代呼唤一种新政治经济学。习近平经济思想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也对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经济学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开启了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新征程。新时代政治经济学从研究范围看包含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从研究对象看主要包含劳动、资本和生态三个核心范畴。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为基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的,遵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以实现劳动、资本和生态三重修复有机统一为目标,最终实现全球三重修复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
郭剑仁博士通过梳理保罗·伯格特(Paul Burkett)对自然、生产和共产主义的论述,认为伯格特在正面阐发和解析马克思的自然思想时坚持的方法论原则,构成他阐发的社会生态学的四个必要条件。他还指出,伯格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主旨在于重构马克思的自然、社会和环境危机等方面思想的内在关联,与其他西方特别是英语世界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相比有着独特的理论价值。
李强博士通过对社会主义生态资本化内容与意义及其资本运行机制的分析,认为社会属性决定着资本的属性,进而决定了资本与生态的关系,因此只要生态资本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回归其生产要素本质,社会主义生态资本化就能成为有效的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同时,社会主义生态资本化的目标在于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性目标。因此,社会主义生态资本化发展既符合中国发展诉求,又是可规避资本逻辑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之一。
海明月博士通过对近年来中国学界对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的分析,认为已有研究多在狭义上的绿色经济或生态经济层面上展开,缺乏一种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或生态政治经济学的“红绿”视角,即对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的社会整体架构、经济政治制度条件和社会文化支持性机制等元素进行分析。她认为,中国的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基本确立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的整体环境之下展开的,因此它应该也必然不同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哪怕是激进样态的生态产品或绿色经济创新实践。
三、社会生态转型视域下的绿色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
在“社会生态转型视域下的绿色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议题框架下,北京大学王聪聪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雪姣博士和华东师范大学何娟博士分别作主题发言。
王聪聪博士指出,随着欧洲激进左翼政党选举支持率和影响力的整体提升,对该政党家族经济立场的系统性分析和考察,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她认为,苏联解体和欧债危机对激进左翼政党的经济立场有着相当的影响,即欧洲激进左翼政党的政治纲领中保留了长期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模糊概念,都有着明确的反资本主义政治诉求,其政治方案更多聚焦于中短期的反新自由主义计划。在经济立场上,当代欧洲激进左翼政党都一致性地反对新自由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框架,并且希望国家能够更多地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财富的再分配,强化经济民主,实现各个领域的公共所有权。其政策主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完全就业与捍卫工人权利,二是战略性部门的国有化,三是公平的税收制度,四是经济的生态化。
李雪姣博士对转型视域下英国绿党经济政策的演进及其发展进行了研究。她认为,在方法论层面,社会生态转型不仅代表一种全面否定资本主义发展逻辑的绿色左翼政治前沿,更代表了一种突破现代性规则、融合客观现实情境、转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替代方案与变革战略。随着对英国绿党经济政策历史演进的分析,转型视域下从“双腿战略”中抽离的绿党,从更加关心弱势群体的民生福祉,发展为一种基于“绿色基调”生态原则、“红绿谱系”政治立场和观照“社会公正”政策主张的绿色左翼政党。此外,她还研究了转型视域下英国绿党正面临着的政治立场、战略路线、实践路径和现实处境等方面的现实挑战,并认为英国绿党企图在复杂的选举环境中“穿过制度长征”走向议会,从而实现全面的社会生态转型是前途渺茫的。
何娟博士对作为一种社会生态转型话语的“可持续去增长”概念的意涵、提出及发展的过程进行了概述,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带来的现实启示。她认为,作为一种社会生态转型话语的“可持续去增长”,是国外左翼学者为了应对可持续发展模式面临的现实困境而提出的。它并不是追求负增长而是拒绝对经济增长的迷恋,主张以扩展民主的方式实施现行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转型,从而实现社会公平、生态可持续性和幸福生活;它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增长逻辑,指出其必然带来生态危机;它追求自治和民主,主张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它提出了基于基层自治理念的一系列政策变革方案。总体而言,“可持续去增长”概念对于丰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一系列无法回避的挑战,仍需要进行更深入和基础性的研究。
四、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实践研究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实践研究”的议题框架下,福建师范大学蔡华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刘金龙教授和湖州师范学院侯子峰博士分别作主题发言。
蔡华杰教授在概述全球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概况的基础上,探究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制度设计实现“全民公益性”的理路,包括自然资源公有制如何彰显了“全民公益性”,以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背景下国家公园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他认为,坚持国家公园公有属性的理论逻辑在于,其创建是为了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具有“全民公益性”。为此,不仅要通过保护生产力的方式为人民有效供给国家公园及其相关生态产品,更要从生产关系维度,以自然资源公有制为基础的制度设计,为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国家公园及其相关生态产品提供根本制度保障。从具体实现形式来说,一方面要在提高土地公有程度上,以具有绝对数量意义和实际控制意义的不同方式处置国家公园内的集体土地;另一方面要发挥党和政府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采取适当的“命令控制型”手段,让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社会资本在自然资源公有制下更好地服务于“全民公益性”的基本目标。
刘金龙教授基于宁夏马鞍山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下生态文明经济新样态特征和进路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平台经济是生态文明新经济形态的基本形式,即通过平台将政府、市场、社会、家庭、个人有机联系起来,以修复、恢复和维护生态系统为劳动对象,增加自然资本,全面促进生态系统能力的提升,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新格局。同时,平台经济追求公共价值,兼有公益和产业属性,劳动创造价值和劳动目标是其修复恢复和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等方面的特征。促进生态文明经济新样态的进路,是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众价值。建立公平公正产权安排和弹性包容治理制度,促进公众参与和维护社区价值,注重系统集成和整体性推进,对于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侯子峰博士基于浙江绿色价值实现的基本样态,阐述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绿色价值实现问题。他认为,浙江绿色价值实现经历了一个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而这一历程与全省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整治、乡村振兴与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相关,其理论与现实价值在于把生态环境整治与绿色发展结合起来,把创造良好生态产品与追求较好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把绿色价值实现与共同富裕结合起来。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开展经济活动,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规范作用和基层自治组织的参与管理作用,具有社会主义发展绿色高效生产力、追求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特征,既是一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典型范式,又是绿色发展、绿色价值实现的典型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