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语教师身份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基于外语类主要期刊论文的分析
2022-02-14夏章洪
夏 章 洪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99))
外语教师身份(1)在我国,习惯上把英语及其他外语语种教师统称为外语教师。是指外语教师在与同辈和学生的交互过程中所扮演的社会和文化角色[1]167。教师身份能对语言教学产生重大影响。外语教师身份研究在国外起步较早,受关注较多,发展快速,成果丰硕。在国内,直到10多年前才对此有所涉及,逐渐进入外语教育学者的视野。笔者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主要外语类刊物(2)这些主要刊载相关论文的刊物是《外语界》《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现代外语》《外语学刊》《中国外语》《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国语文》《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原《中国外语教育》)《中国应用语言学》《山东外语教学》,而《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外语电化教学》《外语研究》等则没有刊载这方面的论文。,共发现44篇相关论文。本文拟对这些收集到的研究论文进行梳理,希望以此发现研究特点,讨论主要问题,展望研究趋势。为了拓宽视野,笔者对比了国际研究现状,还特别讨论了访谈与追溯性访谈的适用性差异。
一、我国外语教师身份研究的特点
(一)外语教师身份的内涵
外语教师身份认同要回答诸如“我是谁”“如何成为外语教师”“作为教师该如何行动”“如何理解教师的工作”“谁是我心目中的榜样”等问题,国内基本上引用了国外的有关定义。如,教师理解自己及呈现给他人的形象的方式,是他们对教职、教学、研究具有意义的整体理解和建构[2]77。郝彩虹给出的外语教师身份定义具有一定的创意:“外语教师是对教职、教学、研究具有意义的整体理解和建构,是对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与世界关系的解释、证实、理解和创造。”[3]85
寻阳、郑新民将国内外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多种定义分为三类:工具说、建构说、角色说。认为,身份认同是一种个体心理概念化和社会化的方式,具有动态变化、矛盾斗争、环境塑造、互动关联、非本质主义和话语构建等特点,易受到外语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具有多维结构特征[4]120。
(二)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在44篇文章中,采用实证类研究的占了多数(共36篇),主要关注在职大学外语教师,少量涉及非通用语、职前教师和外籍教师等。近年,我国正在全面推进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一个庞大群体,大学外语教师必然要经历各种困惑和挣扎,关注其身份的认同和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相比而言,国外所关注的群体似乎更加广泛,对准教师和新入职教师、中小学教师关注较多[5]343-369 [6]120-129 [7]1-11,还涉及对本族语有经验的教师、跨语境教师、优秀教师、私立学校教师、参加职业发展培训项目的教师等[8]617-640 [9]54-62 [10]66-78。
实证研究使用了定性、定量以及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占主导的是定性研究方法(共计29篇),大多采用半结构和深度访谈方法,课堂交流和观察、叙事探究、视频分析、相关文件查阅等其他方法也有采用。国际上,定性研究方法同样受到青睐。有学者分析了22项研究,发现这些研究全部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半结构访谈占了绝大多数,少数使用了其他方式,如自传和邮件交流等[11]13-14。
(三)研究的主要发现
1.身份特点和影响因素 教师身份具有多元性、矛盾性、情境性和能动性等特点,这符合国外学者得出的结论,即教师身份是多元、动态、矛盾的,与社会、文化、政治环境有关[12]35,能动性与教师个体的建构意义和专业角色途径紧密相关,是情景适应的一种方式[13]70-80。内在和外在因素、个人环境与组织环境因素是大学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制约因素[14]132-135 [15]144-149。国际上的研究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会更多一些,有些因素国内似乎不存在或没有涉及到,比如种族偏见。除了教师本人和职前教育课程外,外语教师身份认同还受单位条件、课程政策、双语政策、文化差异、种族偏见、学校和学生的人口特征、机构惯例、课程、教学资源、职业发展机会等情景因素影响[16]175。本文第三部分将有更多的关于影响因素的阐释。
2.理论取向 国内有9个实证研究运用了一些理论框架,来剖析和解读外语教师身份认同,如会话分析[17]59-68、社会文化理论[18]19-28、活动理论和身份认同动态系统模型[19]62-69 [20]47-56,但更多文章并未采用相关理论来系统探讨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国外相关研究的理论取向更加丰富,如社会身份理论、情景学习和实践共同体、意象-文本这三种理论[12]21-44,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教师身份构建的过程和环境,对我们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用“参与、结盟和想象”三种归属模式来分析身份认同的来源,可以为探究和理解教师职业身份的主题和复杂性提供强有力的框架[21]661 [22]173-174。本文第三部分将有进一步介绍。
3.身份认同量表 为了对身份测量指标进行探索,国内研究人员编制了信度与效度良好的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量表。该表共有两套,一套包含4个因子,即职业行为倾向、职业环境认同、教育改革认同和科研投入认同,为有效测量认同水平提供了可靠的工具[23]173-174;另一套量表则由4维度8因子组成[24]61-67。这两个量表的编制是身份研究本土化的一种尝试,符合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但是,国外早在20多年前就编出了身份量表,包括4个维度36个项目。学科知识、教学知识、教育知识、影响因素,前3个维度各6个项目,影响因素有18个项目[25]754-755。
4.综述 44篇文章中有4篇综述类文章。有对国内外10年来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进行述评的[4]118-126,也有对20余年来国外第二外语教师身份进行实证研究的论文。该类文章围绕研究对象、方法与主要结果,对研究现状展开讨论[26]36-43。还有研究者基于叙事视角,对外语教师职业认同研究进行了全面综述[27]11-15。这些回顾和梳理让我们对该领域的研究状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和把握,对我们开展外语教师身份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本国外论文集《语言教师身份研究的进展与趋势》,涉及与语言教师身份和发展有关的各种背景、主题和研究对象,具体包括四部分:理论取向、协商和反思、通过叙事探索身份、教师身份和对时代变化作出的反应[28]。这表明,国际外语教师身份研究已呈深入、具体和多样化趋势,对我们探索教师身份认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指导意义。
二、我国外语教师身份研究存在的问题
过去10多年间,国内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逐渐增多,研究领域有所拓展,研究角度逐渐多样,研究成果日益丰硕,但在研究广度、深度、方法及理论指导等方面(这里主要指的是实证研究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
1.研究广度失衡 既有研究主要关注在职教师,尤其关注大学英语教师这一群体,对中小学、专科等其他教师群体的关注度明显不足。关注对象的广度和典型性不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2.研究主题有待深化 既有研究过于重视对身份现状的阐释和理解,对相关群体和事件缺乏足够重视,对教师角色的期望情况几乎没有进行讨论,对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研究鲜有涉及,编制的身份认同量表缺乏实证支撑和验证完善。
3.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分离,主体性视角不明确 在既有研究中,教师只是研究的对象,是配角,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权力不平衡,远没有形成合作发展共同体。研究者往往以旁观者的态度来讨论身份问题,以教师当事人为主体视角的自我研究较少,关于教师内心深处真实想法的探析更是鲜见。
4.身份重构问题不受重视 大部分既有研究主要考察教师信念认知的现状表达体系,对身份的变化主题不够重视。在网络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学模式多元化,外语教师课堂角色转变所带来的身份重构,既与工作态度、教学能力、队伍建设以及外语教学的发展前景等有关,又与当下的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等要求有关。目前,对于这些实际问题的探索是不够的。
5.过于依赖定性研究方法 既有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而且语料来源规定性色彩浓厚,借助自然真实语料进行的描写与分析有限,对身份认同总体状况暨身份相对稳定特点的大规模定量分析实证研究较少,定性定量结合的多维多模态混合研究不多,长时间持续的跟踪式纵向研究更是少见。
6.理论支持运用不广泛 既有研究的解释性理论稍显单薄。一些研究只用单一的理论来阐释身份问题,许多研究甚至存在“去理论化”现象,运用多种理论来设计方案、指导实践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更是匮乏。
三、我国外语教师身份研究未来的方向
(一)拓展研究对象
为达到对象特征的最大化,国外学者建议选择不同年龄、不同教学经历、不同学校、不同性别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29]265。因此,我们不应忽视探索职前、在职(新手、成熟、成功、特级)和退休的教师,以及中小学、高职高专、普通和重点院校、民办院校、代课兼职教师,也要考虑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不同省份、少数民族地区甚至离职的外语教师等研究对象,还要深入探讨讲授外语专业听说读写译不同课程的外语专业教师、任教不同专业的公外教师以及不同年龄段不同技术职称不同性别的外语教师的身份特点,以客观全面地获取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有关情况。
(二)深化研究主题
1.其他相关者和期望情况 “利益相关者”(大学导师、学校管理者、有经验教师等)和“重要他者”(家庭、朋友、伙伴、朋辈)在身份建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30]382 [31]106。建议考察这些群体对于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观点,以及为了促进身份认同而采取的措施,从而从多个角度对该问题进行探讨,不断丰富、发展研究成果。如有经验的老教师与新教师的结对、学校组织教师接受新课标理念、朋辈合作等措施,对于促进身份改变和职业发展等都有讨论价值。从身份现状、师生及其他相关者对此的期望和态度进行双向或多向视角的展开,不仅能使研究更加完善均衡,还能促进研究者对身份的理解与反思,在促进教师自我完善、帮助学生发展、其他群体支持教师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2.深入探知影响因素 对于身份构建的因素,需要进行深入探究,以发现是否有新的影响因素,如有,还要对其进行分类。有学者提出,个体身份构建受历史性、空间性和社会性三者的共同作用[32]164。有研究讨论了宏观和微观两个情景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前者是指教育行政当局的要求,包括官方要求、完成计划、国家评估、教师评价、教育部门监管等;后者包括情感方面的因素,如师生关系、工作氛围、工作获得认同等,也包括认知方面的因素,如与工作条件和要求有关的专业发展需求等[7]5-7。关于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关研究人员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了专门论述[33]51。大部分研究主要关注政策制度和环境供给等因素对教师身份的影响,较少涉及教师身份如何影响政策落实和组织环境。未来研究可以尝试身份影响语言教育政策、环境和实践等主题,逆向考察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3.关键事件 关键事件是指个体生命中关键时刻的重要事件。这些事件促使个体做出关键决策,选择行为并引领行为发展方向,从而影响个体身份发展。关键事件可分为内部、外部和个人三种事件类型[34]63-64。内部事件包括初次择业、初次工作、最初一年半工作、最初三年工作、职业生涯中途的变化和晋升、退休前时段等。外部事件大到战争、小到教育政策变化等。个人事件主要是指家庭事件(结婚、离婚、产假或子女患病)。关键事件既有正向关键事件(晋升获表扬得奖等),也有负向关键事件(教师受批评处分或与其他师生矛盾冲突等不愉快甚至痛苦的经历),关键事件的研究既要报告积极结果,也要报告消极发现,以便提供全面多维视角。
4.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解释了文化、社会环境及能动性在教师身份建构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对身份个体差异性和复杂多样性的考察。教师身份的跨文化(如东西方)探究和对比,能为教师教育者、机构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他们改进自身素质,在全球化时代跟上国际发展步伐[35]1-20。对国内外教师、外语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外语专业教师与公外教师、教学型、学术型教师,男女教师、新教师与有经验教师、农村和城市教师、少数民族与汉族教师、不同性格及家庭特点的教师的比较研究,都是未来进行比较探究研究的新领域。
5.构建探究共同体,反映教师的主体意识和行为 应该少些为了研究而进行的研究,多些研究者和教师互相学习,提升学术和教学品质,努力合作形成研究发展共同体的研究。提倡研究者和教师合作,以增强研究现实性,提高研究有效性,使双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36]80。在合作过程中,研究者可以获得对实践的认识,检验已有理论,构建新理论;教师可以学到新理论,找到新视角,丰富自己的实践。通过辩证互动和批判性沟通,双方可以形成“探究共同体”[37]294。理想的情况是,一线教师通过自我学习和专家学者的帮助,逐渐成为面向实践的研究者,彰显主体意识,记录和分享工作体验、实践反思,探索身份建构过程中的切身感悟,做好经验的升华和智慧的浓缩,逐渐形成可以公开发表的成果。
6.身份重构探索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化要求逐渐提高,原有身份已不足以描绘当代教师的理想形象,有必要重构角色定位,合理调整形象。这种身份改变的探索很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在人工智能进入教育领域的新常态下,在基于信息数字变革的智慧网络课堂中,有学者呼吁教师,重塑角色,成为海量知识的中继站、教育资源的筛选者、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教学变革的推动者,还提出了若干实现路径[38]88-95。这对我们的身份重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三)研究方式多样化,运用自然数据和分析工具
已有研究大都采用以访谈为代表的定性方法,探究“如何”以及“为什么”这类问题,强调挖掘隐藏于现象背后的意义阐释。这种方法有助于研究者更深入细致地了解教师身份在某种机构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形成和变化情况[11]12。同时,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因为访谈通常是“一次性的”,所以收集到的数据一般都有问题[39]572-574;由于参加访谈的人数不可能太多,所以叙事的“科学性”或“效度”会受到质疑。因为这种方式太过主观、直觉,缺乏系统性[40]56-57。
理想的方法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为主,辅以个案研究、访谈、课堂观察等,并要对问题进行多维阐释,避免过度依赖一种数据资料。定量研究要认真思考能从定性研究中学到什么,反之亦然。混合研究要汲取各自优势,弥补两者的劣势,达到研究的最佳状态[41]936-937。身份具有动态性,但也有群体稳定统一的共性特征和属性。因此,笔者建议未来开展适于大样本调查的定量实证研究,应该探究这种稳定性特征。
鉴于以往研究语料来源规定性明显这一状况,可以考虑,多从真实自然语料库层面考察身份建构的语言表现,如教师的日记、周记、教后感、教学思考心得、传记、自传性文本、博客、语言学习回忆录、发表成果、聊天谈话甚至其他相关者的评价评教等。这些材料能摆脱研究者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将加大深度和提高信度,或许能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
为了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有必要运用一些定性检索分析工具,分析庞大的实证数据,如:按开放编码、主轴编码、选择编码操作程序进行的扎根理论[42]709,运用质性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主题分析的NVivo和支持扎根理论分析的Atlas.ti[7]4 [8]623。
(四)多理论取向
理论诠释是必须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43]29,特别是“实践共同体”概念[22]173-174,被广泛作为身份研究的分析视角,为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研究打开了新思路。四种参与类型(完全参与、完全不参与、边缘参与、被边缘化参与)可以解释身份动态过程[22]167。“参与、结盟和想象”三种归属模式被认为是身份认同的来源,选择教师职业就可能涉及这三种归属模式[44]76。有必要采用多种理论,对身份建构进行多元多层次分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取教师身份这种复杂现象的更全面的情况,进一步理解教师身份的复杂本质和过程的各个方面。任何一种理论都会限制我们对语言教师身份、身份建构及其情景的理解[12]36-38。
四、我国外语教师身份研究中的访谈与追溯性访谈
访谈是较为常用的数据收集工具,能获取其他数据收集方法得不到的信息,能使我们进入对方的视野。访谈分为结构性、半结构性和非结构性三种[45]183。访谈作为典型的一次性事件,缺乏对身份认同多变性的监测能力[4]123。社会身份具有情景依赖性,不管如何小心详细,一次性研究都不足以探究社会身份全貌,只能获取对复杂现象的其中一种看法[39]573。
为克服“一次性”访谈的弊端,一些研究者转而采用追溯性访谈,这有一定的合理性。依靠追溯性访谈得到的怀旧回应,既是对过去美好经历的回忆,也涉及现在的痛苦[46]350。个体的回忆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其喜好、能力等,还可以用来控制和处理公共形象。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来看,这种回忆可能更加有趣[47]341-342。但是,追溯性回答受记忆偏差及自利倾向的影响,无法完全排除不自觉的避重就轻、自我形象整饰的可能。人们从长期记忆中提取信息,得到的往往是选择性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信息又受到了新的经历、事件和他人的影响[25]762。
可见,追溯性访谈得到的描述可能是无效的,需要寻求更多直接的证据[47]341。未来,可以考虑更长时间的追踪研究,关注身份的历时建构过程,以展现不同阶段的情况和多层次状况,而不是仅仅依靠追溯性访谈。拉长时间跨度、分阶段报告身份认同动态发展变化的状况,值得提倡。如:4年,每年1次,再加实习结束后1次,共5次的叙事故事解释和理解[48]55-61;4年,每学期2次,共16次访谈,再加上日志和观察数据的分析[49]79-86。
综上,本文回顾和梳理了外语类期刊发表的有关国内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论文,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深化研究提供参照和启示,从而更好地促进这一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