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空间组合的应用分析

2022-02-14纪育文

建筑与装饰 2022年2期
关键词:空间设计建筑设计布置

纪育文

南京匡合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1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空间组合的概述

1.1 出发点

为了使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空间组合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空间组合设计理念的深入分析以及研究,从而后续工作科学实施提供重要的基础。由于中小学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对于空间设计提出了诸多的要求,在建筑设计时需要满足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标准,加强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关注,从而为学生营造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小学校属于生成长和发育的重要基地,所以在空间设计时,需要满足学生当前的年龄特点,最大限度利用建筑中的空间环境,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设计工作中需要优化校园的整体空间,以主体建筑为主,配合着周边的环境设计,从而使两者进行相互的融合。在设计工作中需要突出创新性的因素,除了要具备书香气息之外,还需要根据现代化建筑设计的特点进行大胆的改造,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在实际设计时需要准备以往空间组合设计的思维,根据现代建筑的特点来优化整体的设计方案,实现建筑外形的全面创新,同时还需要根据当前的教育特色,融入新型的因素不断地完善中小学建筑设计中空间组合设计的要求。

1.2 落脚点

在进行空间组合设计时,需要根据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来提高后续设计的针对性,在现代化教育发展进程中,学生对于周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人本化理念的正确实施,通过现代化的角度来优化整体的校园设计。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贯穿落实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充分融入空间的观念,之后再采取更加科学的设计模式,从而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在实际设计时需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满足学生当前年龄特征,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需要。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注重的是对空间组合的影响,不断探索新型的空间设计模式,并且还需要以建筑作为主要中心搭配好周边的环境,构成统一的整体,从而为后续设计工作科学实施提供重要的方向。在学校环境构建上,除了要结合当前教育特点,还需要进行空间组合的优化性设计,转变以往的设计思路,从而体现当前学校的特色,从宏观性的角度优化整体的设计方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1]。

2 空间组合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 教室空间的组合和利用

在当前空间组合设计中,空间的合理利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优化教室空间的利用,满足教学适用性的功能,在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下,学校的教学楼和图书馆都是有明确功能的,交错纵横的建筑会使得整个建筑物失去原有的清晰界限,另外还会使学生在行走时存在模糊的问题,因此在进行空间组合利用时,需要解决这一问题,为后续设计工作的优化提供重要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将人行道和走廊等空间进行融合,构成全新的空间形式,对于不同尺度的走廊过道和各个平台空间来说,要进行相互的关联,可以改进某些尺度,以原有的尺度为主要的基础形成对比性的形式。比如可以增加走廊的宽度,为各个空间的衔接提供良好的条件中。小学生本身的好奇心是非常浓厚的,因此可以提供一些不确定性的空间,不断的强化学生当前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以此来发挥空间本身的设计优势。

其次在后续设计工作中还需要考虑周边校园环境的影响,以学生当前的心理需求形成不同的空间架构体系,可以按照学校的不同位置和空间功能上的需求,构建完善性的空间模式,从而使得学校的建设用地使用效果得到全面的增强,为学生搭建出适宜的学习环境。在实际设计模式优化时,要充实校园的空间层次,完善整体的空间结构,进一步地强化学校当前的教育效果,将不同形式和不同功能空间进行相互的整合,构成统一的整体。另外,还需要保证每个空间能够具备独特性的功能,和其他空间进行相互的融合,构成完善的空间体系,这一空间体系能够灵活运用于校园中,提高后续设计的效果。

最后还需要根据各种教室的教学功能来完成空间的组合,如果教师功能属于一种的话,那么要尽可能的完成空间的选择以及安排,例如对于器材教室和实验室来说,要尽可能的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从而满足日常的教学需要。在进行多媒体教室设计时,需要保证有足够的空间考虑,后续设备的融入。在组合教室设计时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以此作为主要的切入点,从而实现教室空间内的合理划分。进行教学楼设计时,对于全部功能空间来说,有着各自的关系和分区,无论是功能教室还是普通教室来说,要尽可能地保持高度集中,对于教学用房来说,可以配合着其他的辅助空间便捷日常的教学活动。对于相近年级布置来说,可以采取临近布置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分层的布置方式,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果将教室安排在同一楼层的话,那么很容易会出现一些干扰因素,也会导致不同年级之间的矛盾。所以在组合利用时需要进行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从宏观性的角度来进行全面的考量,从而提高空间组合设计的效果。

2.2 半室外空间

在半室外空间中要实现教室的延伸,满足学生在娱乐方面的需要,半室外空间属于重要的场所,例如对于教学走廊来说,不仅和实际的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助于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重要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整合不同的要素,可以在半室外空间中设置一些手工品或者是绿植,也可以张贴学生的一些美术作品等,通过灵活性的角度来优化整体的设计方案。另外在空间组合方面要结合班级文化的建设,借助半室外的空间来列举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生的进步情况等,具体情况要根据教师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设置。在实际设计之前要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做好设计经验的总结以及分析工作,共同的完善整体的空间设计模式,从而使得空间设计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另外要通过半室外空间来进行空间的美化,搭建更好的文化氛围,根据班级文化建设的要求,探索新型的设计模式,使得建筑设计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

2.3 教室环境空间的组合

在进行这一部分设计时比较注重的是空间组合的连接设计,根据空间环境进行优化性的布置,例如对于窗户来说,在光线过强或过弱的情况下会对学生的视觉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根据周边的资源条件来优化整体设计模式,从而使得空间设计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在一般情况下的建筑设计中需要综合不同的空间要素,对于室内通风来说要求是非常突出的,在空间设计中需要采取更加科学的设计方式来优化整体的通风体系,完善整个设计方案。另外还需要特别注意教室窗台的高度和门窗的位置,要和通风情况进行相互的融合。这样一来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意识保持内心的通畅,凸显现代化的设计效果[2]。

2.4 校园环境的营造

校园环境营造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可以实现空间组合的良好衬托,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搭建良好的空间。在实际建筑环境创造时可以建立绿色空间,不仅要维护学校本身自然环境,还需要增加一些植物,优化绿化空间的布置模式。在实际设计时需要遵循学校当前的建筑风格,通过一系列的建筑来烘托不一样的设计思路,也可以在适当的位置布置植物,彰显学校本身的书香气息,不断优化学校当前的环境。另外,在校园环境营造中操场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充分发挥草坪本身的功能,使学生能够具备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且也可以为学生各种户外活动提供必要性的支持。在校园环境建设时要营造更加自然化的文化氛围,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必要性的场所。

2.5 家具的布置

在进行家具布置时需要优化教室空间设计的模式,从而使得空间组合设计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考虑不同家具布置的标准,例如学生的课桌和教室的讲台等等,要考虑有关储物柜等相关的内容,在实际设计时要考虑课桌和课桌之间的间距,尽可能地满足学生本身的学习需要,比如对小学生的课桌来说,可以将长宽设置为60cm和40cm。在中学校设计中可以增加到70cm和50cm,通过小空间的布置来优化整体空间设计效果。在课桌应用方面需要注意实际的空间尺寸,避免对学生的日常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家具布置中还需要预留出板报或者是班级的饮水机等,通过物品的合理性摆放,满足家具布置的要求以及标准。

2.6 图书馆和教师办公区域的划分

在图书馆设计时要尽可能地位于学校的中心位置,从而使学生在日常学习时如果遇到困惑的话,那么可以到图书馆中查阅相关的资料,提高后续设计的人性化效果,并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图书馆还要尽可能地远离操场等一些嘈杂的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性的学习环境。在图书馆空间设计时需要提高玻璃的清晰度,可以采取大玻璃的方式,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图书馆学习中感受到良好的环境氛围,这样一来可以吸引到图书馆中进行学习,也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图书馆周边要预留出绿化植物存放的位置,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和突出了基本提供良好的环境,全面的提高图书馆的设计效果。

其次,在进行办公空间设计时,需要注重教室和办公空间之间的相互连接,防止两者距离过远,而影响教师的日常班级管理,办公空间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办公功能,还需要设置相关材料的存放区域,特别是对于年级主任或者是校长的办公区域来说,也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从而为后续的教育管理提供必要性的支持在。教师办公空间组合中要满足教师实际的教学,需要提前的将空间进行优化性的配置,满足实际的应用标准。

2.7 整体造型的设计

在完成细节性的设计之后,需要优化整体的造型设计,从而使各个部分之间变得更加协调。在建筑中需要融入更加生动的色彩,之后再根据建筑特征进行全面的优化,要体现出校园文化的气息,从而使得入口能够展现出较为强烈的冲击力。在教学楼连接处要位于校园的主轴线中,强调整个建筑物的均衡以及对称。在正面设计中要建立多层次的架空空间,强调整体的视觉中心,不仅可以丰富建筑物的平面形式,还有助于式整合建筑物变得更加生动以及活泼。在局部可以配合一些窗花图案或者是传统图示等,从而增强校园建筑本身的文化感[3]。

3 结束语

在进行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时,需要从宏观性的角度来协调好其中影响因素,同时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教育的标准来进行空间的合理性规划,充分发挥空间设计本身的优势,坚持从人性化的角度入手,提高整个建筑物的实用性,根据教室功能的优化性布置,建立完整而优美的校园环境,凸显多样性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等,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舒适的空间。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建筑设计布置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特别号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