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arthin样黏液表皮样癌、Warthin瘤合并黏液表皮样癌及伴黏液化生3例

2022-02-14赵好为韩琪孙小钦王韵陈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样癌化生腮腺

赵好为 韩琪 孙小钦 王韵 陈宇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病理科,成都610041

Warthin瘤是良性涎腺肿瘤,几乎都发生于腮腺[1-2]。Warthin瘤发病高峰在50~70岁之间[1]。肿瘤可发展为多中心或双侧受累,男性多于女性[1,3]。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是最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之一。患者年龄范围很广,发病高峰在30~50岁之间[4-5]。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大唾液腺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是腮腺,小唾液腺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是腭腺[6]。一般MEC分为3种类型:低恶性程度的低级别肿瘤、中恶性程度和高恶性程度的高级别肿瘤[7]。一部分MEC具有t(11;19)(q21;p13)染色体易位及相关的主导控制样蛋白2(mastermind-like 2,MAML2)基因重排[8]。该染色体易位最常见的结果是cAMP调节的转录共激活因子1(CREB regulated transcription co-activator 1,CRTC1)和MAML2基因融合,产生嵌合蛋白CRTC1-MAML2[9]。MEC已有多种亚型,例如嗜酸性MEC、透明细胞MEC,以及2015年Ishibashi等[10]提出的Warthin样MEC——形态上疑似Warthin瘤,但具有t(11;19)(q21;p13)易位。最近有研究[11]显示,部分Warthin瘤与黏液表皮样癌具有相似的染色体易位。这提示了2种肿瘤的基因上的关联。Warthin瘤罕见与癌共存,例如鳞状细胞癌、黏液表皮样癌、嗜酸细胞癌、腺癌。本文报告1例Warthin样黏液表皮样癌,1例Warthin瘤合并黏液表皮样癌,1例Warthin瘤伴黏液化生,并复习相关的文献。

1 病例报告

1.1 病例1

患者女,50岁,2019年12月2日因“右腮腺包块3年半,彩超示双侧腮腺肿块1月”入院。3年半前患者发现右腮腺无痛性包块,缓慢生长,未予重视及治疗。检查发现右侧耳前咬肌面可触及直径约2.5 cm质硬包块,界清,活动度一般,无明显触压痛。彩超结果:右侧腮腺内查见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楚,内部回声欠均匀,大小约24.8 mm×14.8 mm。患者在全麻下行右腮腺包块及腺体浅叶切除术+筋膜组织瓣形成术+游离皮片植入术。

大体观:腺体及包块一个,包块大小约为2.5 cm×2 cm,切开呈囊实性,有包膜。病理检查,低倍镜下显示一个形似Warthin瘤的边界清楚的肿瘤。肿瘤由类似Warthin瘤的囊性结构和含生发中心的淋巴间质组成。囊腔内充满蛋白物质。囊肿的衬里上皮缺乏Warthin瘤典型特征:嗜酸性细胞组成双层上皮完全缺失。上皮细胞由复层或双层表皮样和/或中间细胞组成,排列较杂乱,胞浆嗜酸性。上皮内可见散在的黏液细胞(图1)。该病例首次诊断为Warthin瘤伴黏液性化生。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MAML2基因重排,肿瘤上皮细胞结果阳性(图1)。结合分子检测,该病例的最终病理诊断为Warthin样MEC。患者术后7个月未复发。

图1 Warthin样黏液表皮样癌Fig 1 Warthin-like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1.2 病例2

患者男,82岁,2020年1月6日因“发现左耳下包块4年余”入院。4年多前发现左耳下包块,无明显疼痛不适,未予以重视,后病变稍长大,患者自述1月前进食补药(具体不详)后出现左耳下红肿疼痛。检查发现:患者左耳下扪及大小约3.0 cm×4.0 cm的肿块,边界清楚,形状规则,表面光滑,有轻微压痛。彩超结果:左侧腮腺低回声团,考虑腮腺混合瘤。患者在全麻下行左腮腺包块及腺体浅叶切除术+筋膜组织瓣形成术+左面部提升术+游离皮片植入术。

大体观:红褐色带腺体的包块一个,包块大小约2.5 cm×1.5 cm。镜下(图2)发现:肿瘤的一部分呈Warthin瘤的特征,肿瘤呈囊腔样,由上皮和淋巴间质组成,形成腺管样和乳头样结构。嗜酸性上皮细胞形成经典的双层结构:内层由高柱状细胞组成,呈栅栏状排列。基底层细胞呈立方或多边形。肿瘤的另一部分则显示出黏液表皮样癌的特征:由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以及中间细胞组成实性巢、条索状结构。特殊染色黏液细胞过碘酸雪夫氏染色(periodic acid schiff,PAS)、阿利辛蓝染色(alcian blue,AB)、PAS消化均为阳性。免疫组织化学:CK5/6、P63表达于Warthin瘤的基底细胞。CK7主要表达于Warthin瘤的嗜酸性柱状细胞。Ki-67在Warthin瘤部分3%~5%,MEC部分7%~10%。对该病例进行MAML2基因重排的FISH检测(图2)。肿瘤的MEC部分和Warthin瘤部分都被判定为阴性。根据苏木素-伊红染色形态学,该病例最终诊断为Warthin瘤合并黏液表皮样癌。随访半年未复发。

图2 Warthin瘤合并黏液表皮样癌Fig 2 MECco-exist with WT

1.3 病例3

患者男,32岁,2018年8月1日因“发现左耳下包块1月余”入院。1月前发现左耳下包块,无疼痛不适。检查发现左耳下触及大小约2 cm×2 cm质中偏韧包块,界清,可活动,无触压痛。增强CT示左侧腮腺下份见大小约2.9 cm×2.3 cm稍高密度肿块影,边界清晰。患者在全麻下行左腮腺包块及腺体全叶切除术+左面神经解剖术+左面神经简单修复术+游离皮片植入术+筋膜组织瓣形成术。

大体观:带包膜的包块一个,大小约2.8 cm×2.5 cm×2 cm,切面灰褐色。镜下发现,肿瘤主要由囊腔构成,内衬复层/双层嗜酸性上皮,周围密集淋巴间质。衬里上皮含丰富的黏液细胞(图3),局部可见双层嗜酸性上皮向复层上皮的过渡区。初步病理诊断:倾向Warthin瘤伴黏液化生,但建议做分子检测排除Warthin瘤合并黏液表皮样癌。FISH检测MAML2基因重排阴性。最终诊断为Warthin瘤伴黏液化生。随访2年未见复发。

图3 Warthin瘤伴黏液化生 苏木素-伊红染色Fig 3 Warthin tumor with mucinous metaplasia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2 讨论

Ishibashi等[10]在2015年提出的一个新黏液表皮样癌亚型——Warthin样MEC。迄今仅报道了24例[12-13],本文新报道1例。Warthin样MEC主要需要与Warthin瘤伴鳞状化生和黏液化生鉴别。War‐thin瘤可伴有鳞状化生或黏液化生灶,发生率大约7.5%。化生性Warthin瘤也可以称为梗死性Warthin瘤,因为偶尔伴有广泛的坏死、纤维化和炎症。Warthin瘤的上皮呈经典的双层结构,而黏液化生则显示为衬里上皮层次增多,含有较多黏液细胞[14]。Yorita等[15]的报道认为,黏液化生常位于肿瘤坏死区附近,坏死区以外的肿瘤未见此类化生;因此他们认为当化生病变局限在Warthin瘤坏死区附近且黏液化生的细胞不形成癌巢时,更为可能是Warthin瘤而不是MEC;另外,有广泛化生、坏死和纤维化的Warthin瘤不会显示出真正的侵袭性。Zhang等[16]推测黏液化生可能是囊肿内容物的局部免疫反应有关的适应性现象,更多地发生在存在时间长的肿瘤中;黏液化生在正常唾液腺导管中也被观察到,进一步说明其可能代表一种生理适应变化。光镜下Warthin样MEC与伴广泛黏液化生的Warthin瘤鉴别困难,但Warthin样MEC完全找不到Warthin瘤经典双层上皮结构,例如病例1;而伴广泛化生的Warthin瘤仍能找到经典的双层嗜酸性上皮,例如病例3,局部可见双层嗜酸性上皮向复层上皮转化的过渡区。Ishibashi等[10]将MAML2重排阳性的化生性Warthin瘤重新定义为Warthin样MEC。但笔者认为此时应尽量多部位组织取材,以苏木素-伊红染色镜下结构为诊断基础,辅以分子检测,作出最终诊断。当然,当Warthin瘤的双层嗜酸性上皮大部分被表皮样细胞及黏液细胞所取代时,不应只想到Warthin瘤伴黏液化生,应当考虑到Warthin样MEC的可能,必要时用FISH检测辅助诊断。本报道病例1中MAML2基因重排阳性,而病例3阴性。

1975年,Gadient等[17]首次描述了Warthin瘤合并MEC。学者[18-19]的报道在镜下也的确和病例2一样,观察到2种肿瘤的结构同时存在。Warthin瘤合并MEC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迄今仅报告了26例[3,11,14,17-27]。Warthin瘤合并MEC患者的年龄范围为9~82岁,平均年龄51岁,男女比例为1∶1.15。所有病例均发生在腮腺。临床表现为无痛、缓慢生长的面部肿块。26例中有19例报道了肿瘤平均大小为2.8 cm(范围0.5~6.0 cm)。

关于Warthin瘤的起源有2种说法:一种是Warthin瘤是由腮腺周围淋巴结内的异位涎腺导管细胞发展而来,另一种是Warthin瘤为涎腺组织内的导管细胞异常增殖,该细胞增殖导致淋巴细胞浸润。有研究[11]认为Warthin瘤并非真性肿瘤,其具有多中心性生长、无复发的临床特性,并且在一些Warthin瘤中未发现分子改变,这些均支持非肿瘤理论。然而有报道[28]认为,一些Warthin瘤也具有t(11;19)(q21;p13)染色体易位及其相关的CRTC1-MAML融合基因,而这正是MEC的一个特征:t(11;19)(q21;p13)染色体易位存在于超过50%的MEC中[29]。这支持了Warthin瘤具有潜在异质性发病机制的观点,也引起关于MEC与Warthin瘤是否具有共同起源的讨论。Winnes等[28]的研究发现,MAML2重排仅在Warthin瘤的管状结构和囊性结构衬里的形态良性的肿瘤细胞中检测到,淋巴细胞中并未发现MAML2重排,但这些研究中均未提供苏木素-伊红染色的光镜下结构。相反,Martins等[30]并未在7例Warthin瘤中检测到MAML2基因重排,不过文中有1例原本诊断为Warthin瘤但后续更改诊断为Warthin瘤合并黏液表皮样癌,并且显示出了更复杂的t(11;16;19)(q21;p13.3;p13)染色体易位。Bell等[11]在War‐thin瘤合并黏液表皮样癌的2种组分以及Warthin瘤癌变中均检测到了t(11;19)(q21;p13)染色体易位。病例2中肿瘤MEC以及Warthin瘤部分均并未发现MAML2重排。一些研究也报道了MEC不仅限于MAML2基因重排,可能还有其他一些分子异常,如MEC有细胞周期依赖激酶抑制基因(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CDKN2A)缺失[9]等分子异常,病例2是否存在其他分子异常由于条件限制没有做进一步检测。

目前存在3种情况:Warthin样MEC,Warthin瘤合并MEC以及Warthin瘤伴黏液化生。Warthin样MEC的诊断具有挑战性。伴有鳞状和黏液化生的Warthin瘤应该高度怀疑Warthin样MEC,以苏木素-伊红染色诊断为基础,必要时FISH检测辅助综合判定。Warthin瘤合并MEC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该共存现象究竟是由Warthin瘤逐渐转化为MEC而导致,还是Warthin瘤与MEC同时发生仍未知,Warthin瘤和MEC之间的真正联系还有待深入研究。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样癌化生腮腺
270 例老年人腮腺沃辛瘤术式的选择与改良
基于腮腺径线磁共振测量评估糖尿病患者腮腺形态变化的研究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相关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肺肉瘤样癌分子病理学与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基于SEER数据库的甲状腺髓样癌预后分析
胃黏膜肠化生的处理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CEA与CT在甲状腺髓样癌筛查及诊断中的作用
“肠化生”一定会癌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