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两化融合 提升纺织产业新的竞争力 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信息化部主任翟燕驹
2022-02-14徐长杰
■ 本刊记者_徐长杰
翟燕驹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集中体现,是新发展阶段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数字经济时代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扣合点。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对于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打造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以及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了解我国纺织产业两化融合现状,近日,《纺织服装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信息化部主任翟燕驹。他表示,两化融合是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主线,也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两个历史进程的交汇点,当前纺织行业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适应个性化消费趋势、产业绿色转型等方面存在迫切需求,发展智能化制造、服务化延伸、网络化协同、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潜力大,两化融合将对纺织产业的提升产生非常显著的作用。
两化融合对纺织产业来说有哪些重要意义?
两化融合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线,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指出要深刻认识并顺应国际国内形势,瞄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目标,持续做好两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
2021 年6 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的《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中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纺织行业两化融合的发展目标,就是继续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纺织工业的深度融合,加快行业数字化转型,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数超过60,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建成纺织行业大数据中心。这一目标的贯彻实现对纺织行业实现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两化融合,首先,可以促进纺织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实现提质降本增效,促进企业在发展理念、组织方式、业务模式、经营手段等方面进行变革;其次,可以提升纺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资源协同和优化配置;第三,可针对产业集群地区特色鲜明、共性需求突出等特点,促进集群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第四,能够激发纺织产业的创新能力,促进行业新模式、新业态的产生。
在制造业范畴来看,目前纺织行业的两化融合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当前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正处于走深向实的过程中,步入深化应用、加速创新、引领变革的快速发展轨道。同样,“十三五”以来,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也取得较大提升,2021 年,行业两化融合整体发展水平达到56.6,较“十三五”初期的47.8 提升了18.4%,与整个消费品行业大致相当,两化融合的发展对促进纺织强国建设和行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GB/T23020-2013)国家标准来看当前纺织行业两化融合的发展,总体上,不同规模的企业两化融合所处的发展阶段有所不同,对于大型纺织企业来说,目前两化融合基本处于集成提升发展阶段,一些龙头企业已经到了集成提升到创新突破发展阶段;对于中型企业来说目前大致处于单项应用到集成提升阶段;而对于小微企业,则多数处于起步建设到单项应用阶段。
目前,纺织产业两化融合取得了哪些成果?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纺织行业的融合逐步深化,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
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应用正在加快,经过探索实践,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正在初步打造中。归纳来看,当前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应用在如下方面:
一是服务中小企业业务上云,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近年来涌现了一批面向纺织服装企业数字化服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围绕企业的经营管理、生产制造、设备管理、市场营销、研发设计等领域提供服务。
二是服务大型集团企业的运营管控。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集团及各下属子公司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协同。
三是服务龙头企业实现供应链协同管控。龙头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更加高效、协同的生态体系,提升供应链协同管控能力。
四是为产业集群、园区产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针对产业集群、园区等产业特点鲜明、共性需求突出等特征,为当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有特色的平台化服务,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五是提供产业链协同服务。工业互联网平台可助力打通纺织产业链上下游,实现产业链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有利于降低成本并实现快反。
六是发展服务型制造。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来实现企业服务的延伸,如纺织设备制造商通过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设备的远程运维服务和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七是开展个性化定制。纺织服装行业是个性化定制应用较多的行业,当前一批开展服装个性化定制的龙头企业建设了相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2021 年11 月,工信部发布了第二批“5G+工业互联网”的十个典型应用场景和五个重点行业实践,纺织行业为开展重点行业实践的五个行业之一,其中雅戈尔集团、艾莱依集团、恒申集团、新凤鸣集团等企业利用5G 技术,开展了生产单元模拟、工艺合规校验、生产过程溯源、企业协同合作等典型场景的实践,极大提高了行业的数字化水平。
比如雅戈尔服装制造有限公司与中国联通合作,开展了“5G+数字孪生”项目建设,实现了生产单元模拟场景的应用;艾莱依时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电信合作,开展“艾莱依5G+工业互联网云平台”项目建设,实现了工艺合规校验场景的应用;恒申集团化纤板块河南基地与中国移动合作,开展了“锦纶长丝5G+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建设,实现了生产过程溯源场景的应用;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移动合作,搭建化纤产业5G+工业互联网平台“凤平台”,实现了企业协同合作场景的应用。
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纺织行业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效果也越来越明显。如基于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的纺织品质量外观检测技术,在坯布疵点检测、化纤丝饼外观质量检测等场景得到良好应用,有助于企业加强质量管控,提高生产效率;又如某服务商针对印染生产的解决方案,通过对小样转大货过程中的配方和工艺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可智能化推荐大货生产配方和染色工艺参数,提升了染色一次成功率,针对染缸切换成本高的问题,运用机器学习、运筹学算法等技术,实现排产系统的自学习、自进化,提供优化排产方案。
一方面,依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信息化部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数据,能够清楚看到纺织行业企业两化融合整体水平的提升情况,以及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一些关键环节应用水平的提升情况。纺织企业2018 年以来,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从64.7%提升到70.8%,生产设备数字化率从46.7%提升到53.6%,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从38.6%提升到46.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从43.2%提升到51.7%,MES 普及率从18.6%提升到24.6%,ERP 普及率从54.1%提升到62.6%。
另一方面,近年来纺织企业信息化新成果、新应用也不断涌现。透过2021 年纺织行业信息化成果奖获奖项目,可以看到一批新的项目成果得到较好应用,如:山东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应用智能传感装置和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建设了年产500 万平方米高性能复合材料智能化生产线,大幅提升劳动生产率与人均产值;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搭建了化纤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企业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到仓储物流、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的数字化管理与运营需求,已为集团内外60 余家企业提供服务;华纺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研发应用印染工艺精准执行及自优化技术、染化料助剂精准配送技术、生产优化排程技术等,提升印染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对印染企业提质增效发挥较大作用;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建设了设备远程运维云平台,通过建立算法模型和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用户提供远程故障诊断、故障智能预测、生产业务分析等增值服务。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旨在指导企业通过围绕数据、技术、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四要素来建立两化融合管理机制,使企业形成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使企业获得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近年来许多纺织企业积极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活动,形成了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促进了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截至目前,纺织行业共有1056 家企业通过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获得相应证书。
近年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推动纺织两化融合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近年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积极推进纺织行业两化深度融合,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2021 中国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大会现场。
编写发布了《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牵头成立“中国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联盟”;开展试点示范,遴选了一批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举办会议、培训等多种推广活动;组织实施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等。
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为进一步强化行业大数据服务能力,中国纺联信息化部重点实施“中国纺织服装大数据中心平台”项目,努力打造面向纺织行业的大数据服务体系,并已在山东、湖南、江苏、河南、浙江兰溪等省市建设了大数据的分中心。
包括:召开“全国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大会”、“中国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等一系列大型宣传推广活动,还通过网络开设“中纺云课堂”对行业两化融合的热点技术应用等进行宣讲和培训,现已举办22 期。
中国纺联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编写发布了《中国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通过一些关键数据来反映纺织行业两化融合的发展水平;编写《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发展研究报告》、《纺织两化融合暨数字化转型发展研究报告》。
通过实施工信部2020 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促进行业数字化转型资源的汇聚,提供数字化转型诊断咨询、供需对接等服务,提升面向行业和集群的精准服务等能力。
未来,纺织行业的两化融合工作将从哪些方面入手?
两化融合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未来仍需不断深化。
在两化融合建设方面重点在以下方面加以开展:一是持续提升企业数字化基础能力,提升数字化、网络化应用覆盖和应用水平;二是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车间或工厂建设,大中型企业加快普及数字化,骨干龙头企业加快智能化发展;三是大力推进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打造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四是加强行业两化融合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对企业的两化融合提供诸如诊断咨询、培训体验、供需对接、标准研制、宣传推广等公共服务,帮助企业加快推进两化融合。
在行业两化融合推进工作方面,有以下重要内容:一是研究制定下一阶段推进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发展的相关规划措施;二是针对纺织行业中小企业众多的特点,加快组织行业提升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的水平;三是加强行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平台;四是持续开展纺织行业两化融合、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带动行业整体提升;五是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产业集群、园区的落地应用;六是组织行业相关资源实施行业两化融合重点项目,助力产生一批新的技术与应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