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俊贤:巧用好奇心,激发学生创造力

2022-02-14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2年1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学探究

怀着对教育的向往,师范毕业后刘俊贤便走上教学工作岗位,一站已是28年。

当年,还在读小学的他,有一天用小电珠、电池、电线、鐵钉等材料做了个交通指示灯,看到老师拿着自己的作品向其他同学介绍,小小的刘俊贤心里特别开心;初中的时候,参加重庆市生物竞赛获得一等奖,更加激发了他对科学实验和科技课的兴趣。

那个时候,他也很想像老师一样去和小孩子们做实验。直到梦想真的照进现实,对他来说,除了延续当初的热爱,更多了份身为人师的使命感。

刘俊贤所在的旭辉教育集团每年都会对教师进行年度督导,其中有一个学生访谈的内容。小学部的学生们都表示刘俊贤是他们“喜欢的严厉的科学老师”,中学部的学生则称呼他为“俊贤兄”,这个亦师亦友的称呼在刘俊贤看来是学生们对他的认可与喜爱。

学生的喜爱不是没有原因。作为一个科学老师,刘俊贤的课堂非常有趣,他会用学生的视角去思考,用贴近学生的语言去表达阐述比较深奥的科学原理,用心去为学生实验准备材料,甚至带着学生走到学校附近的礼嘉智慧公园开展实践学习,还会采用一些综艺节目的主持风格来组织课堂,为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日常教学中,刘俊贤会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再将这样的好奇心转化为对科学的兴趣,使之真正发展为学习的动力。比如,在“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中,他将同一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杯看起来一样的液体(一杯清水、一杯浓盐水)之前,让学生猜测会出现怎样的情况,然后再依次放入,观察现象。学生对出现的一沉一浮的现象充满好奇,也急于想知道其中的缘由,在这样的情境下进行教学活动效果就非常好。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而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则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刘俊贤介绍,他通常会采用PBL项目化学习,来创设活动情境,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验等方式,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成功与收获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内化形成科学概念。同时,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学习和表达能力,运用科学解释身边的事情。

相比科学知识,刘俊贤更看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可能绝大部分学生在他们成人之后,更多的是到各个岗位、各个行业中去。要想做一个普通但又不平凡的工作者,就需要从小培养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这会激励他们在工作中去求真、去创造,不断向自我挑战,”他表示,“将来不管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他们都可以用这样的素养和精神很好地去作用于他们的现实工作,再从自己这个岗位、所处的行业去服务和贡献我们的社会和国家。”这是很多学生的目标,帮助学生实现这些目标,也是刘俊贤的梦想。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科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