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幼儿素质教育的开展路径探索
2022-02-13徐斌
徐 斌
(安徽满橙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1)
引言
幼儿教育是儿童正式接触学习,为后续终身发展做准备的第一站。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对幼儿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标准,不仅需要在幼儿教育中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而且要确保教育的适切性、优质性及高效性。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得到丰富,关注个体全面、和谐与个性化发展,将受教育者视作具有独立人格、处于时刻发展中的个体,重视受教育者的内心感受、丰富体验及自主实践。这些新要求、新变化使得传统以教师为主、以知识为本位的幼儿教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并呈现出明显弊端。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幼儿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性,结合幼儿年龄、思维及认知特点因材施教,稳步提高幼儿素质教育开展的实效性。
一、新时代幼儿素质教育的开展意义
1.提升学前教育重要性的基础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也获得了长足进步,学前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理论及实践基础愈发扎实,成为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内不可或缺的一环。但从目前社会、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知角度来看,其对学前教育价值、内容、必要性及迫切性的认识依然存在误区,一部分家长认为学前教育对幼儿成长、成才的影响效果十分微小,学前教育内容则以玩游戏、交朋友为主,忽视学前教育在启蒙智慧、完善人格、塑造良好行为习惯、调动学习积极性及自主性等方面的价值,使得社会及家长认知下,学前教育重要性较低;另一部分家长则将孩子在园期间所获知识、习得的计算能力等作为衡量学前教育质量的标准,过于重视孩子在认知思维机制上的完善与延伸,注重知识的传输及技能的机械性训练,使得学前教育呈现出小学化倾向。社会风气、家长观念等会直接影响学前教育的价值及意义,而幼儿素质教育的推行及开展可以改变此种落后、僵化的观念,让社会及家长意识到学前教育是对幼儿智慧的启蒙、对幼儿发展的奠基、对幼儿全面成长的保障。可见新时代幼儿素质教育的推进是提升学前教育重要性的基础[1]。
2.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保障
学前教育有着较强的特殊性,其以游戏化课程为实施载体,虽然面向年龄小、生活与社会阅历尚浅、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的幼儿,但其依然遵循科学性、系统性、适切性的基本原则。在传统的学前教育模式下,教师通常会根据既定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将社会、艺术、健康等领域视作相对独立的教育单元,倾向于培育幼儿单项技能,忽视学前教育的系统性。不仅如此,部分教师因教育理念滞后、创新创造力不足,导致其在组织开展教育活动时不能契合幼儿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教育活动枯燥乏味、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氛围压抑,不能引发幼儿兴趣,增强幼儿参与度,最终导致学前教育效果不佳。新时代背景下,大力开展幼儿素质教育,需要确保理念先行,即树立以幼儿为本的教育观念,结合幼儿的年龄、思维、认知等特点,为幼儿提供优质且适切的教育,给幼儿提供充足的直观感知、亲身体验、动手实践机会,尊重幼儿天性、遵循幼儿个性、遵从素质教育基本逻辑,发掘幼儿潜能并调动幼儿积极性,让学前教育更加高效。可见新时代幼儿素质教育的开展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3.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条件
幼儿因所处生活环境、认知基础、生活经验、社会阅历、学习理解能力等不同,所以在各项智能发展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传统的学前教育通常采用“齐步走”“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忽略幼儿间普遍、客观存在的个体性差异,使得一部分幼儿难以理解教育内容、不愿意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另一部分幼儿则认为教育内容缺乏挑战,失去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此种学前教育现象表明,在教育实践中未能坚持因材施教基本原则,对幼儿特点及需求的把握不够准确与全面,最终导致学前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而新时代背景下大力推行并开展幼儿素质教育,能够从教育方案制定阶段兼顾幼儿个性、共性,采取更加科学、有效且合理的教育手段,更为灵活机动地组织教育环节、教育活动,从而为幼儿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此外,再加上获得家长的支持与认同,与家长共同开展教育活动,将学前教育效果延伸至幼儿日常生活之中,能够为幼儿成长成才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保障,让幼儿认知思维机制、情感机制、心理机制、生理机制等获得均衡发展。可见新时代幼儿素质教育的开展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必备条件[2]。
二、新时代幼儿素质教育的开展路径
1.营造良好教育环境,为素质教育开展创造条件
环境是幼儿素质教育开展的物质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个体的学习、经验积累、认知结构的完善依赖于与环境的持续与深入交互。且《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强调了环境的育人价值,要求为幼儿创造可以与之交互、隐含教育意图及知识信息的良好环境,以此促进幼儿从中汲取经验、习得技能。为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有效开展幼儿素质教育的首要环节为优化改善教育环境,让教育环境生机勃勃、充满探究乐趣,使教育环境可以引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思维活动,以此为幼儿素质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以结合“保护环境”教育主题与幼儿共同布置教室,调动幼儿接触、感悟与体验自然环境的经验,启发幼儿智慧并激活幼儿想象力、联想力与创造力,用丰富多样的材料制作小花朵、小草与树木,设计动物玩偶、动物泥塑等。在教师与幼儿的共同努力下,教室环境生机盎然,隐含着自然科学知识、蕴含着生命力量,幼儿与之交互中可以自然而然地产生自然情感,形成环保意识,从而达到润入无声般的素质教育效果,充分体现环境在素质教育开展中的作用[3]。
2.凸显幼儿主体地位,转变传统的幼儿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克服传统应试教育、知识本位教育带来的弊端,致力于重塑教育生态,让教育回归本质。新时代背景下,幼儿素质教育的开展也需要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的自主探索、独立思考、自主游戏、个性需求、合作互助等为中心,遵循幼儿认知发展规律、保护幼儿天性及天然的好奇心、呵护幼儿童真童趣,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充分发掘幼儿潜能,助力幼儿各项能力的综合提升,发展幼儿创新创造力、学习能力、社会适应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能力等,以此达到素质教育要求,确保幼儿素质教育的有序、有效开展。在实施教育前,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的个性行为,从中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并挖掘教育契机。如在晨间活动中幼儿对色彩丰富、形式奇特的沙包产生浓厚兴趣,并围绕沙包的玩法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教师便可以此为教育契机,开展制作沙包—丢沙包系列活动,先指导幼儿结合对沙包的观察确定其结构、材质要求及所需材料等,再通过示范演示教授幼儿缝制沙包的方法,最后在幼儿的自主游戏中检验沙包功能。此种以幼儿兴趣为导向的教育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且由结构分析—模型建构—功能检验的教育过程可以发展幼儿思维品质,让幼儿在教育活动内真正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3.贯彻落实课程游戏化,提高素质教育开展效果
课程游戏化是新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推行素质教育、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必然选择。课程游戏化要求将游戏活动纳入教育的背景中,根据幼儿的兴趣及身心发展规律设计教育目标,帮助并支持幼儿在游戏般的教育活动内学习新鲜知识、习得技能。在传统的教育游戏内,通常由教师确定游戏主题、方法及流程,投放高结构性游戏材料并全程把控幼儿的游戏活动,使得游戏氛围不够轻松愉悦、开放自主。为此,建议教师积极开展自由游戏活动,将游戏主动权归还给幼儿,以此贯彻落实课程游戏化,提高幼儿素质教育的开展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表演区域内设置故事点读机,其中包含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等多姿多彩的阅读素材。同时提供硬纸板、扭扭棒等低结构性材料。幼儿在表演区域内播放点读机聆听故事,或者根据图画创编故事,自然而然地产生表演故事内容的内在动因。在幼儿兴致浓厚时便会借助材料制作表演道具、布置舞台,与同伴合作诠释故事内容。此种自由游戏可充分发挥幼儿创造力、想象力,为幼儿提供自主、开放且妙趣横生的成长环境,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理念[4]。
4.注重教师启蒙指导,确保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新时代幼儿素质教育的开展需要把握好教育的本质属性,即师幼情感、知识信息的双向交互过程。素质教育虽然提倡以幼儿为主体,但依然不可忽视教师对幼儿的启蒙、指导、强化、示范及鼓励作用。因此在开展素质教育时,教师要注重师幼交互,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有效互动,尤其是在幼儿出现注意力分散、自信心降低的情况下,教师要以协助者、指导者、支持者的身份参与至幼儿的学习及探索活动内,为幼儿提供及时且针对性的指导,体现出对幼儿的关心、爱护、尊重与包容,以此消除幼儿负面情绪,使其恢复良好状态,并通过和谐师幼关系的构建确保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例如,在建构区教育活动内,大部分幼儿会因缺乏建构经验、不了解材料的特性等而出现无法搭建自己心目中理想模型的状况,幼儿难以获得成功感、满足感,便会逐渐失去参与活动的自信心、积极性。此时便需要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如通过演示的方式展现搭建积木的技巧;引导幼儿将头脑中的创意画出来;指导幼儿合作以降低难度等。同时教师以语言激励幼儿,赏识幼儿进步、表现及创新,可以让幼儿在教师的人文关怀下恢复信心。
5.扎实推进家园共育,形成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
家园共育是新时代下幼儿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途径。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在目标上一致,均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和谐、个性化发展,但在作用机制上有所不同,前者侧重于在认知思维层面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后者倾向于从情感机制层面促成幼儿良好习惯、健康心理及健全人格。家园共育可以发挥二者优势互补作用,形成素质教育合力。为此,需要扎实推进家园共育,探索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结合的新机制。例如,依托互联网搭建家园沟通平台,展现幼儿在园内参与活动的精彩场面,同时向家长传递五育并举理念、素质教育基本内容等,转变家长落后的教育观,增强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同感及支持度。再如,积极开展家园共育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可以增强幼儿身体素质、引导家长注重健康教育;发挥家长优势,请从事相关职业的家长带领幼儿做手工、歌唱表演等。通过家园共育可以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丰富资源,建立家园联合育人机制,从而增强素质教育实效性[5]。
6.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幼儿的身心协调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受到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的影响,当代幼儿普遍缺乏分享意识、抗挫折能力,因此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初步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道德素养、主动面对并克服困难的坚毅品质,为幼儿的成长成才做好准备。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意图渗透至趣味游戏活动内,如开展《小兔子回家》等游戏化体育教育活动,指导幼儿相互合作、密切配合,将小兔子(足球)运到指定地点,可以让幼儿在活动内互相帮助,分享经验;再如与幼儿加强沟通,了解幼儿的内心想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指导幼儿等,都可以改善幼儿心理健康状态,促进幼儿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幼儿素质教育的开展可以提升学前教育重要性、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此,需要把握好素质教育的本质、底层逻辑及实施步骤,掌握幼儿心理、行为、年龄、思维及认知特点,在此基础上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凸显幼儿主体地位,落实课程游戏化理念,发挥教师启蒙指导作用,扎实推进家园共育并注重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形成完善的幼儿素质教育体系,以科学、有效的方式开展素质教育,逐步提高幼儿素质教育开展效果,以此通过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幼儿成长成才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