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场所接处警无人机应用模式研究
2022-02-13武连全张冬冬马立新魏栋宇
武连全 张冬冬 马立新 魏栋宇
1.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引言
地处城市郊区环境的关键基础设施、能源储备基地、石油化工企业、重点事业单位、弱势群体聚集区等场所,位置相对偏僻,长期面临着安全防范能力薄弱、公安机关应急响应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迈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社会竞争加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由于宗教信仰、经济纠纷、利益分配而引发的砍杀、爆炸、纵火、劫持等暴力犯罪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1],并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心理防线,新形势下,地处城市郊区、位置偏远的场所部位面临的安全威胁逐渐增大,为公安机关接处警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一、郊区场所接处警中的问题
(一)郊区场所的概念及特点
关于重要场所的概念在理论界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多为卫生防疫、消防安全、公共安全等实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通过规章制度采取列举方式进行的解释,并概括性地将其理解为人流量大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场所[2]。依据该解释,结合城市郊区位置的特殊性,此处将郊区场所概括为地处城市郊区环境,位置偏远孤立,人员密集或具有特殊意义,需要采取较高级别安全防范的场所,如:高压变电站、天然气公司、石油储备库、化工企业、粮食储备库、煤矿公司,以及位置偏远的民族聚集点、医院、学校、养老院、孤儿院等。一方面,这些场所具有人员密集、关注度高或者意义特殊的特点;另一方面,这些场所地处城市郊区环境、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安全防范能力相对薄弱。
(二)郊区场所接处警问题分析
1. 重要场所、报警预警能力不足
遇袭煤矿存放有易爆危险物品,属于重要防范场所,针对危险的监测预警能力薄弱,自防自救能力建设不足,案发后长时间没有接到报警预警信息,导致公安机关无法进行快速派警。
2. 位置偏远、接警到达能力不强
案发地点距离属地派出所的路程较远,交通不便,加上夜间视线不好,先期处置警力接警后长时间无法到达现场,无法快速制止犯罪行为。
3. 通信不畅、信息获取能力不够
遇袭地点通信设施落后,公安机关接到警情无法第一时间了解现场真实情况,信息严重不足,一方面导致先期接处警人员被设伏袭击,另一方面致使犯罪分子作案后成功潜逃,为后期大面积搜捕带来难度。
4. 夜间环境、现场处置能力不高
出警人员驾车到达现场后,夜间光线不足,现场情况不明,面对都突如其来的袭击,现场应对处置能力严重不足,易造成警力伤亡。
二、接处警无人机应用原理
(一)应用目的
地处偏远、防控能力薄弱的企事业单位、关键基础设施、能源储备基地等场所部位发生警情后,指挥中心利用场所部署无人机的方式,实现远程遥控无人机自动起降,先期到达,图像回传指挥中心,快速开展处置;利用出警车载部署无人机的方式,实现接警后无人机快速赶赴现场和先期开展处置,有效解决郊区场所突发事件后预警报警能力不足、信息获取能力不够、接警到达能力不强、现场处置能力不高的问题。
(二)应用原理
指挥中心借助扁平化警务指挥体系和警用无人机系统,远程指挥调动部署在场所的网格化自动起降无人机,快速启动升空,通过移动4G或5G网络将高空全景画面实时回传到公安机关的外网接入设备,将图片、视频等信息呈现在指挥屏幕上,实现现场信息的实时掌控、各级指挥平台的信息共享,以及无人机信息数据的深度应用。在紧急情况下,针对严重暴力伤害行为,指挥中心远程遥控无人机进行非致命性处置。与此同时,就近接处警单元、操控车载便携式无人机,快速赶赴现场开展处置,通过车载通信系统和单警智能警务终端,实现不同处置单元的信息共享,引导就近接处警单元赶赴现场。无人机应用原理如图1所示。
(三)工作方式
采用场所定点部署和出警车辆车载部署相结合的方式,在郊区场所以自动起降的方式常态化部署两台旋翼无人机,一台为指挥无人机,满足信息快速回传需要;另一台为处置无人机,具备强光照明、高空喊话等功能,满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需要。两台无人机通过自动起降维持系统,常态化部署在场所地势相对较高,有平坦空间的建筑物顶部,由公安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调度,由警务航空执法部门和场所负责日常维护保养。与此同时,在日常接处警车内或者网格化巡逻车内,常态化部署一台便携式无人机,具备信息采集回传等功能,由接处警人员指挥调度。
(四)工作机制
1. 场所无人机
由市局或者分局的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调度,采取飞控手、云台手、指挥手5人制机组。飞控手2人,负责驾驶指挥无人机和处置无人机,占据合适的高度与方位,方便获取现场信息,或者躲避犯罪分子的攻击,通过机动手段干扰犯罪分子等。云台手2人,负责操控两台无人机的挂载云台,运用光学红外传感器发现目标,利用机载探照灯、高功率喊话器震慑犯罪分子等。指挥手1人,负责指挥机组人员开展工作,准确高效地将收集的信息传递给指挥中心,做好无人机信息的收集保障,并作为上级指挥员的参谋,以空地引导的方式协助开展现场指挥。
2. 车载便携式无人机
由一名接处警人员直接操控,作为补充指挥功能,在出警的过程中,提前启动无人机赶赴现场,帮助出警人员提前做好处置的准备,到达现场后,留守车内操控无人机,通过高空观察的方式担任警戒任务,为警组提供信息支撑。
三、接处警无人机应用系统
(一)场所无人机系统
1. 无人机平台
采用自主设计或者购买品牌机型的方式选择两台旋翼无人机,指挥无人机在配备高性能信息采集任务载荷下,能够保障45分钟以上的作业时间,满足日常巡逻防控和突发事件信息获取回传需要;处置无人机在必要的任务载荷负重下,能够保障40分钟以上的作业时间,载荷能力大,具备较强的功能拓展性,为实现喊话、照明等功能提供平台支撑。
2. 通信系统
借助4G或者5G网络实现信息数据的远程传输,无人机飞行数据通过数传模块同步传输到控制站,无人机收集到的实时画面通过图传模块同步共享给各级指挥层,以及地面出警人员的警务终端。另外,通过图传模块控制外置扬声器,实现喊话和警笛功能,以及控制灯光开关,实现警灯和强光照明功能。
3. 自动起降系统
通过自主研发的方式设计地面自动起降系统,储存箱内配备保障设备,使飞行器保持长时间供电待命,维持恒温恒湿,起飞时无人机系留系统断开,飞行器被抬升至顶部起飞,提升无人机随时待命快速响应能力,满足突发事件指挥中心远程操控无人机自动起降、1分钟启动飞出机舱、2分钟介入处置,以及任务完成自动返回充电的需要。
4. 任务载荷系统
一是图像采集系统。选择高性能红外热成像云台相机,可在夜间、小雨等气象条件下执行任务,能够短时间内高效搜索场所区域,快速发现锁定犯罪分子,为地面人员提供信息支持。二是强光照明设备。采用大功率LED灯,重量轻、强度高、射程可达百米,既能解决低光环境下的光照问题,又能通过观察相机将夜间采集的图像实时传回地面平台,适用于夜间接处警、夜间搜捕、夜间巡逻盘查等执法任务。三是喊话设备。采用高功率喊话器,能满足在50m高度对地面人员喊话、指挥、沟通、引导、威慑等功能,协助场所安保人员或者地面出警人员开展应急处置。
(二)车载无人机系统
采用某行业进阶版无人机,该无人机尺寸小、可折叠、便携性强、操作简单、控制系统稳定,作为必备装备随车携带,有力提升了出警人员的现场感知能力。无人机控制台具有较强的便携性和较高的集成度,方便飞控手随身携带,实时操控无人机,同时还可以外接车内HDMI显示器,快速传输现场信息至车载处理系统,方便车内观察。与此同时,自带红外云台相机具备优秀的信息获取能力,可以在夜间精准观察地面可疑人员的活动,帮助出警人员在复杂环境下执行任务。另外,还可以选配照明和喊话设备,满足出警人员喊话警告、追踪引导等功能。
四、接处警无人机应用战法
为加强郊区场所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有效解决公安机关接处警中信息获取能力不足,快速到达能力不强,打击处置能力不高的问题,借助警用无人机系统,构建场所无人机自动接处警和网格化警力接处警相结合的应用战法,工作流程包括自动起飞、搜寻目标;多机协同、快速处置;空地配合、实施抓捕;现场封控、担任警戒;保存证据、撤离现场等。
五、结语
郊区场所接处警无人机应用模式是提升公安机关应急响应能力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借助重点项目推进实施的机会,在郊区某石化企业开展警用无人机试点运行,有利保障了郊区场所公安机关的接处警能力,提升了郊区场所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并得到相关职能部门的认可。当前,依据智慧警务理念,在警用无人机专业执法队伍的保障下,各地公安机关正在探索无人机远程控制、自动起降、智能接处警等执法应用,向无人机信息化、智能化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整体来看,受到无人机技术、无人机执法队伍建设、飞行安全等因素影响,警用无人机信息化、智能化应用仍处于试点探索阶段[3],如何将郊区场所接处警无人机应用模式深入推广、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规范化管理模式,仍需各地公安机关不断努力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