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打造国际一流材料科学创新高地

2022-02-13林世爵

广东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松山湖材料科学实验室

文/林世爵

[导语]

作为首批建设的省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立足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材料科学重大问题为研究导向,布局建设前沿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四大核心板块,探索形成“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经过三年多的砥砺耕耘,实验室创新集聚效应逐渐凸显,在材料科学及相关重点领域创新人才培养、前沿和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市,于2017年12月启动建设,2018年4月完成注册,是广东省第一批省实验室之一,是参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的重要科研平台。实验室总体规划1200亩,首期计划投资经费超50亿元,目标定位为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国家物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

实验室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为牵头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为指导单位,东莞市政府、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为共建单位,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设有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国际顾问委员会、招聘委员会和产业化委员会等。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担任实验室理事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赵忠贤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物理所汪卫华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致力于聚集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秉着“人才互聘,成果互享,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人才理念,与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化学所等科研机构,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境内外高校建立人才双聘机制,形成具有核心引领作用和跨学科辐射效应的国家级研究队伍。截至2021年10月底,实验室总人数超900人,全职人员555人,引进了8位两院院士及4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获得的部分国家级、省级荣誉

强化核心技术攻关 抢占材料科学前沿制高点

作为实验室四大核心板块之一,前沿科学研究板块主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材料科学基础前沿,在重大科学领域和关键技术方面实现原创性突破,着力解决材料领域的“卡脖子”问题。目前,实验室已在前沿研究板块布局了十大前沿研究方向,并吸引了非晶材料、二维材料、生物界面、实用超导薄膜、先进陶瓷、半导体/光伏材料与器件及硅异质外延等19个课题组进驻。其中,由汪卫华院士领衔的非晶材料团队研究成果“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研制出高温块体金属玻璃”入选“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刘开辉研究员、王恩哥院士研究团队及合作者利用表界面调控控制成核和单核异常长大技术,首次实现世界上最大尺寸、晶面指数最全的单晶铜箔库的可控制备,相关研究成果被Nature报道,并入选“2020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及“2020年中国重大技术进展”;实用超导薄膜团队在赵忠贤院士、金魁研究员的带领下,成功研制出首台基于国产部件的“三光束脉冲激光共沉积镀膜”装置,并成功制备出2英寸YBCO双面超导单晶薄膜,突破了国际上对我国禁运应用级别高性能薄膜设备的“卡脖子”困境。

产学研金介深度融合 为科技成果转化架起一座“铁索桥”

科技成果转化是加速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环节。作为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实验室在成立之初,就设置了“创新样板工厂”板块,专门促进国内外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截至目前,实验室已成功引入了23个创新样板工厂团队,注册成立33家产业化公司;与中航发、东风汽车、中国一汽、南方电网、中铝中央研究院、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立讯精密等大型央企及头部企业共建联合工程中心 ,共同攻克产业技术难题;与福建祥鑫、江苏芯橙等地方所属“专精特新”科技型企业共建联合工程中心,共同组建科研团队,共享研发成果;成立松山湖材料科技发展公司、松湖之材产业育成中心,给予入驻团队专项资金支持、公共技术平台支撑,以及创业辅导、投资基金导入等系列孵化配套服务,培育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高科技企业。与粤科金融母基金设立3亿元规模的新材料投资基金,联合国投集团筹备设立5亿元规模的创投基金,接力跨越“死亡谷”的科研团队,使实验室成果顺利迈向产业转化阶段。

实验室科研人员实验操作现场

“引进来+走出去”多措并举筑造材料科学人才高地

实验室成立之初,由于尚未树立起名气和口碑,同时受广州和深圳两座一线城市虹吸效应的影响,引人比较困难。为了突破引才困境,实验室与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大学等院校合作,双聘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联合Nature、欧洲材料协会、海外学联公众号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协会、媒体进行线上宣传推广,增加实验室曝光率和知名度;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等,邀请境内外高层次人才到实验室现场交流,以“猎头行动”主动出击,精准挖掘潜在目标人选;同时,鼓励科学家们内推,以最快捷高效的方式聚集材料领域的高端人才。此外,实验室还主动走出去,举办多场海外高层次人才现场招聘会,例如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学会、化学学会以及德国物理学会、马普固态化学物理研究所举行专场人才招聘会。随着高层次人才的逐步引进,实验室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行业影响力也随之扩大。

坚持创新引领 推动广东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广东新材料领域创新活跃,新技术发展迅猛,在政府加快培育前沿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战略布局下,一批支撑新材料产业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在加快落地,带动产学研用金要素快速集聚,自主创新体系不断健全,产业生态持续优化,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成为支撑工业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保障。作为广东新材料领域的龙头科研机构,实验室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推动全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构建服务产业需求的创新布局。紧密对接“双循环”和扩大内需战略,重点围绕广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的材料需求开展研究布局,在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持续创造高质量的供给。

二是坚持开放合作,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入融合。依托中科院强大的基础科研优势与广东省发达的产业优势,同产业界密切合作,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同时,依托实验室先进的公共技术平台和一流的人才队伍,为粤港澳大湾区材料科学与产业的发展提供平台和智力支撑。

三是凝聚高端智慧,支撑好新材料产业创新体系顶层设计。充分利用实验室在国内的影响力,持续组织学术界、产业界高层次专家来粤调研,助力地方找准前沿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问题。同时,充分利用好实验室创新资源,支撑科技部门对前沿新材料研发进行体系化布局,提升广东省前沿新材料发展水平。

未来,实验室将继续立足区域经济优势和产业基础,发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及大科学装置的建设经验,汇聚国内外优秀创新人才和优质科技资源,对标国际最优最好最先进水平,打造国际一流的材料科学实验室。

猜你喜欢

松山湖材料科学实验室
中海油化工与新材料科学研究院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力求呈现视听唱的和谐统一 东莞松山湖别墅影K娱乐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福建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