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一团火为谁燃烧
2022-02-13曾维平曾鼎
曾维平 曾鼎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蒙以养正,圣功也。”就是说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习近平
他坚守在学生工作一线十七载,引导三千多名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他奋斗在脱贫攻坚前线,给贫困学子和贫困地区送去温暖和希望;他为无数青年学生点燃人生的火种,让青春的梦想自由翱翔。他就是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胡邦宁。
“只有创新才能将思政工作做实做活”
“总书记,您好!我来自南昌大学!”2019年3月18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内灯光璀璨,洋溢着春天的气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这里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邀请众多一线优秀教师代表和教育工作者畅谈交流。胡邦宁受邀参会。“总书记两个多小时的讲话是一堂高质量、接地气的思政课,激动人心,催人奋进,更为我们每一个思政工作者确定了不断前进的方向、坚定了信心!”胡邦宁在参会后备受鼓舞。
2004年7月,21岁的胡邦宁来到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担任人文学院辅导员,一转眼就是17年。走进他的办公室,记者看见桌上放着一本被翻旧了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胡邦宁说,理工科出身的他觉得自己对人文社科知识缺乏深入的理解,于是找来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著作进行系统研读。从盲目散乱工作到集约化管理,从面对鲜活个体工作到高校党建、团建、班建等宏观视阈,从青年价值观到团干心理变化乃至KAB创业指导等,都是他学习的内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让辅导员工作更有时效性、针对性、生动性,胡邦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胡邦宁早早注意到新媒体的发展,他带领学生共同创立和运营起学院的微博、微信公众号,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他在新媒体平台累计推送文章400余篇、60余万字,荣获江西辅导员博客大赛一等奖。他利用学院的智力资源,创设了“青年之声”大数据平台。他结合学院特色开展“三好三线”党建工程,多次带领学生赴井冈山、小平小道等红色教育基地感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让思想政治教育走出象牙塔。实践出真知,2018年,胡邦宁编纂的《高校共青团组织网络新媒体运营机制研究》获得了全国学校共青团优秀研究成果奖。“作为一名辅导员,只有创新才能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活。”胡邦宁在网络思政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实践,打开了思政课工作的新局面。
十几年来,胡邦宁多次获得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优秀论文奖,主持了两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出版的专著《价值观的力量》入选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读者推荐的十二种通俗理论读物。参加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后,胡邦宁主动进行理论宣讲。2019年至今,他先后在北京等地的30余所高校和铁路、地铁等单位开展近40场主题宣讲,受众超过5000人次。
“我们都叫他邦哥”
温兆光是南昌大学人文学院2014级毕业生,如今也是胡邦宁的同事。“刚上大学时胡老师就是我的辅导员。记得在我支教期间,家里出了一些事,我父母查出患有尿毒症。当时我很沮丧。胡老师知道情况后就帮我打听相关的治疗方案,我回学校后他还帮我申请各类助学金和奖学金。他不仅是我的老师,还是我的兄长。”温兆光对记者说道。
辅导员和新生代大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年龄差距,这很可能导致代沟。对于这个问题,胡邦宁认为代沟问题的核心不在于年龄,而在于能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以青年人的眼光看待事物。“新生代的大学生更加独立自主,他们对于社会的认知、自我的追求更加清晰,他们需要的不是生硬的指导,而是只有付出真正的帮助,学生才愿意和老师一起成长。”胡邦宁说。
就是抱着这样的态度,胡邦宁化解了所谓的“代沟”。学生眼中的胡邦宁不仅是老师,更是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从带第一届学生开始,胡邦宁就恪守一个原则:只要不是因为出差、上课、开会等事务必须离开,他的学生在办公室或寝室一定能找到他,他是四栋宿舍中“最亲切而又熟悉的面孔”。
徐国林是人文学院2012级学生,现任人文学院辅导员兼党务秘书,说起胡邦宁,他心怀感激:“胡老师是我大学里的第一个辅导员,现在我们也成了同事,关系更近了一步。记得大四毕业时,面临人生非常重要的选择,我每天的心情都比较沉闷,对未来的压力和迷茫让我困惑。当时虽然胡老师已经不是我的辅导员了,但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他。我们聊到凌晨一两点钟,他耐心地解答我人生的各种疑惑。在他的帮助下,我顺利被保送研究生。也是受他影响,我最终选择了辅导员这个岗位。”
“他不仅是良师,也是益友,我们都叫他‘邦哥’,关系就跟家人一样。” 已保研至华东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2018级学生梁露馨说道。
在胡邦宁看来,辅导员不仅仅是引路人,更多的时候是服务者,要成为学生背后的中坚力量。十几年来,他所带的班级没有出过一次重大事故,没有一个学生退学。学生对他的评价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靠谱”。
胡邦宁与许多学生建立了长期和密切的联系。他说:“不仅要做学生四年的辅导员,更要做学生一辈子的辅导员。”很多学生毕业多年,仍会就工作、生活上的问题向他求教。他不断充电,先后考取了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创新创业导师、二级心理咨询师,成了名副其实的“全科教练”。
胡邦宁还关心青年辅导员的成长,主动担任了南昌大学“攀峰”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工作坊负责人,在此基础上申报的“胡邦宁工作室”先后被评为江西省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和江西省名师工作室。对于兼职辅导员,胡邦宁更是手把手传授工作经验。迄今为止,已经有20多名学生受他影响,加入到了辅导员队伍。其中刘平、谭潭两位辅导员还荣获“全省最美高校辅导员”称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胡邦宁培养的学生中,有200多人获得“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省部级以上荣誉。在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胡邦宁带领学生获得全国银奖。2021年,他又带领学生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他带领学生开展的以校内离退休老教师为服务对象的“青春交映夕阳红”志愿服务项目获得了江西省首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每一天都是值得铭记的日子
每年的寒暑假,胡邦寧都要去家访,特别是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中去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至今他已走遍近20个省份,深入100余个学生家庭,累计行程近10万公里,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为了实现家校联络零时差对接,他还建立了网上沟通机制。
“有一次我们去看一名学生,他的母亲在一处板房里打工。虽然他们的生活很艰苦,但是我真的感觉到他们满满的幸福。学生的母亲说,党和国家给了她这么好的政策,她的小孩可以读书,自己也有工作,也不用担心孩子以后的事情。孩子能到大学接受教育,能够更好地回报家庭,更好地回报国家。”关于家访的经历胡邦宁颇有感触。
“做了这么久的辅导员,我觉得这个工作最有意思的就是你可以见到很多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你的人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了。” 对于胡邦宁而言,家访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2012年,胡邦宁指导学生成立“黔行支教调研团”,利用暑假来到贵州三个苗族贫困村支教,发起爱心义卖募集物资。如今的“黔行支教调研团”已成为全国社会实践品牌项目,先后获得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榜样100”全国优秀大学生社团等10余项省部级以上荣誉。
他还开展了高校资助工作课题研究,主持的《构建以资助入户调研为抓手的精准帮扶机制》获得江西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一等奖。
“时代不断更迭,不断发展,学生的眼界一届比一届开阔,只有不断让自己变得更专业,才能不负学生对自己的期望。”胡邦宁说,马尔克斯自传《活着为了讲述》中有一句话让他感悟很深: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17年的辅导员生涯,胡邦宁收获了累累硕果:他先后获得“第九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全国学校共青团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江西省最美辅导员”“江西省辅导员年度人物”“江西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20余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对于他来说,17年来的每一天都是值得铭记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