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成为过去式
2022-02-13鸽姐Yukying
鸽姐 Yukying
2021年的“雙十一”,总感觉还没开始,就静悄悄结束了:
身边人不怎么热烈讨论下单和退款了,热搜上也捞不着好玩的段子了,就连“双十一”的成交额也没像往年一样强势刷屏,铆着劲儿买买买的人仿佛被扔进一个“众人皆醒我独醉”的尴尬处境里。
“满200-30”的套路套不住年轻人了,他们今年更相信“不买立省百分百”。
消费主义这场高烧是否真的退去了?我们在豆瓣一个叫“不要买消费主义逆行者”的小组里窥见了部分答案。
这个小组创建刚过一年,就已经集结了超过30万个“理智鹅”,他们互相分享踩过的雷、被收过的智商税,就是为了抑制过度膨胀的消费型社会,拒绝为了“伪精致”而变穷。
组长@碎碎铁告诉生活方式研究院,她最初建组是想建议大家“不要头脑一热就买收纳柜”,因为她觉得收纳柜买回来后,常常变成另一个需要“收纳”的物品。
她也吃过“囤货式销售”的苦,“买过‘买一送三沐浴露,导致连续两三年都在消耗那款沐浴露,用完那天简直想放礼花庆祝下!终于能换个香味了!”
“双十一”的商业奇迹最终会不会成为过去式?我们采访了几位在消费热潮中心如止水的年轻人,听听他们是如何“叛变”的。
小蛋黄是一个喜欢玩游戏的女生。在日常生活中,她会认真规划与记录每月生活开销,可她唯独在游戏里会“冲动打钱”。
她曾经在玩《恋与制作人》时,为了参加活动想“氪”就“氪”,不知不觉地就“氪”了三万多元。
后来,小蛋黄意识到那不过是“一串数据”,认清了游戏商饥饿营销的套路,“就是当下心急很想要,又被商家限定了时间,觉得不买不行”。
如今回过头来,小蛋黄清醒了不少,已经逐渐改变了“氪金”习惯和原则。游戏商城里写着“请适度娱乐,理性消费”是常常被充值玩家忽视的句子。但是,它真的是一句应该被玩家牢记于心的话。
从小到大,我们都有一种常规思维:贵的就是好的。电商也常常抓住这种心理,会在商品下面打上“小贵,但质量超好/不会撞衫/气质脱俗”云云,硬拗品牌理念。
小可总是被收这种智商税。她曾在“双十一”活动中买过一件价格高昂的防晒袖套,结果却发现它和便宜的没什么区别,甚至没有便宜的好穿。
电动牙刷更是所有伪中产都没能绕过的坑。小蛋黄在戴牙套时很注意口腔卫生,为了口腔清洁,认真做足功课,特意购买了一款比较信赖的牙医博主和医生博主共同推荐的电动牙刷。
可是,亲自使用后,她觉得还没有自己手动刷得利索。而且,因为戴着钢牙套,牙刷头得经常换,价格也不便宜,无形中增加了不少额外的开销。最后,这支精心挑选的电动牙刷又被扔到一边了。
曾经有人说,“双十一”跟过年很相似:都要围坐在一起等零点,都有漫天的红包,就差锣鼓喧天和烟花爆竹了。
但在今年,很多年轻人退出了这场狂欢,在零点前早早入睡,实在是不愿意为了蝇头小利而熬夜。
最重要的是,成年人靠“买买买”获取的快感越来越短暂了,“买它买它买它”的直播式口号背后也开始呈现出巨大的空虚。
人们更愿意为了自己的生活买单,而不是为了参与一场狂欢蜂拥而至。
关注本心,厘清真实需求和伪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有坚定的信念与反反复复的购物欲一直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