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月亮——中秋节
2022-02-13青芒
青芒
《国语·周语》中说,“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说的便是古代君主祭拜日月。春分、秋分是昼夜平分的日子,古人认为这个时间有特殊的意义,所以君主会在春分的早上,在东门之外,朝东祭祀太阳;在秋分的傍晚,在西门之外,朝西祭拜月亮。从周代开始一直到清朝,历朝历代的君主都实行这套祭拜仪式。
虽然祭祀日月被认为是与上天沟通,是君王的职责,和升斗小民没有关系,但是升斗小民却不这么认为。
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播种的时候会举行“春祈”,祭祀土地神以求一年丰收;到秋天收获的时候会进行“秋报”,祭祀社稷神以谢一年护佑。农历八月是秋报的时间,人们在这时候集中到广场载歌载舞,以酬神、拜祖、驱疫。这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活动,并不被君主垄断。
明代画家杜堇创作的《祭月图》
如果说“祭月”与“秋报”为中秋节的诞生打下了基础,那么“嫦娥奔月”的故事则为节日的传承蒙上了一层浪漫色彩。
最早是在战国典籍《归藏》中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说的是嫦娥服用了西王母的不死之药,奔月变成月中仙子。
之后西汉的《淮南子》为嫦娥姑娘找了个叫后羿的丈夫,再后来月亮里又添了月桂树,据说那是嫦娥与后羿相遇和定情的见证。到唐朝《酉阳杂俎》中天帝又罚吴刚去月亮里砍月桂树,不知道嫦娥怎么想,他们俩会不会打起来。而月亮里的动物也在年复一年的传说里多了起来,有不知道在月亮上做什么的蟾蜍,也有辛勤捣药的兔子。
神话传说与民俗节日往往是起源于原始崇拜的一对孪生姐妹,神话为民俗增加了神秘和浪漫,民俗的广泛性为神话的流传提供媒介,这两者的相辅相成,才能让节日蓬勃发展,源远流长。
LINK
中国探月工程又名“嫦娥工程”,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以“嫦娥”命名。自2004年1月立项并正式启动以来,已连续成功实施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五号T1、嫦娥四号、嫦娥五号等六次任务。
LINK
《晋书》中记载:“谢尚时镇牛渚,秋夜秉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后来大诗人李白在《夜泊牛渚怀古》中写:“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谢将军就是谢尚,谢尚秋夜泛舟赏月,李白秋夜泛舟赏月忆谢将军,是魏晋风流,隋唐相继。
从魏晋到唐朝,秋夜赏月悄然在士大夫中流传开来。事实上到唐朝,秋夜赏月、玩月已经蔚然成风,既追慕古人,也解锁了新玩法。
当时赏月多在秋夜,但并不固定在八月十五,有八月十二赏月的,比如诗人王建,他写了《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五首》,就是从八月十二一直守望到八月十五,眼看着月亮一天一天圆起来。
也有八月十六赏月的,比如卢延让在《八月十六月》中表示,他觉得十六的月亮比十五圆。连赏三天的杜甫,就写下了《十六夜玩月》《十七夜对月》。还有赶上天气不好,中秋没看到月亮的,诗人罗隐恨恨连写两首《中秋不见月》,遗憾之情溢于言表。
渐渐的,赏月日期八月十五就在这一代一代的诗赋传说中固定下来,变成一个对于我国人民非常特殊的日子。人们在这佳期良辰的晚上观赏月亮,亲友相聚,追思远人,尽情玩乐。
到宋代,中秋成了一个全民节日。杭州一带有中秋观潮,夜间放灯的习俗。《武林旧事》中描绘了这一盛事:海潮才出现的时候,仅如银线在天边,随着它越来越近,就仿佛是玉作的城池或者雪岭排山倒海而来,生如雷霆,吞天沃日,可见气势。
潮来的时候,吴地善水的健儿数百人,都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逆潮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腾身百变,以旗尾不湿为能。前来观赏的官员富户见此,争相打赏。那天晚上赶过来观赏的人极多,珠翠罗绮满目,车马堵塞了道路,饮食用物都比平时要贵上百倍。人們租赁棚子用于观赏,因为人太多,拥挤到间不容席。
如果说观潮是壮丽,充分显示了人们征服大自然的豪情壮志,那么放灯就是另一种静美。
《武林旧事》记载:“此夕浙江放‘一点红’羊皮小冰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灿如繁星。”虽然我们无从猜测那种叫“一点红”的羊皮小冰灯是什么样子,但是从名字上看,一点红,如冰如玉的十万盏灯壳,在清秋之夜圆满的月光下,在江面上随波逐流,那画面简直如梦幻一般。
苏轼在《和黄门韵》中也写过这一景象,自注说是商人在船中放水灯,那是在汴河,看来不仅杭州有这个习俗,开封也有。
宋代画家李嵩创作绢本设色山水画《月夜观潮图》,描绘了宋时临安中秋夜观海潮的情形。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两宋到明清时期,中秋之夜的习俗从赏月、玩月向祭月、拜月过渡。
《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中秋晚上祭祀的果子和糕饼都必须是圆的,寓意团圆。《红楼梦》中提到中秋开宴,连桌椅都必须是圆圆的,也是同一个意思。
瓜果切成莲花的样子,是供拜祭。月光纸也是拜祭之物,画得美轮美奂,有月亮,有桂殿,有捣药的兔子,小的三寸,大的一丈,丰俭由君。当时人会在家中设月光位,向着月亮出来的方向上供品和拜祭,拜完之后,烧月光纸,撤瓜果。
到清朝后期,祭月习俗又发生了一些变化,月神渐渐成为女性的专属神。
《燕京岁时记》中就记载:“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到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不多叩拜。”
这里祭月用的是月饼、瓜果、毛豆和鸡冠花。但是供月时男子不参与叩拜。当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红楼梦》中过中秋的排场
LINK
月神较普遍地为中国民间供奉。我国古代男女热恋时在月下盟誓定情,拜祷月神。有些分离的恋人也拜求月神祈求团圆。
“树中秋”
各式各样的兔儿爷形象
我国自古以来幅员辽阔,各地的民风与生活习惯也各不相同,中秋习俗也各有特色。
广州有“树中秋”的习俗。人们用竹条扎出各式各样的灯,有花果、鸟兽、鱼虫,也可以做字灯。到天黑,灯中点烛,再在下面系许多小灯,用绳系在竹竿上,竹竿插到房屋高处,比如屋顶,再比如高树,所以叫“树中秋”。天色愈黑,灯火愈亮,就仿佛与天上明月争辉,十分好看。
烧塔则是江西的习俗。农历八月十四开始砌塔,塔底用砖块砌成,塔身大多用碎瓦片,砌成“品”字形向上叠加。一般塔高1.5至2米,直径1米左右,最后用瓦片封顶。塔底前后须各留一个门,前门投放燃料,比如稻草和谷壳,后门出灰。
八月十五的晚上,人们会先用稻草烧红瓦罐,倒入米醋,营造出喜庆丰收的氛围。然后人们会在塔前搭建简易祭台,摆祭品,点香烛,鸣炮祭月。祭祀完成之后,伴随三声锣鼓响,开始烧塔。烧塔是用稻草,加松香、白酒等燃料,力求烧得红红火火,预示着生活红红火火。大的村庄会连烧三夜,小村庄也至少会烧过中秋当晚。
明清京中中秋节还流行兔儿爷。《花王阁剩稿》中说:用泥塑兔形,打扮成人的模样,供人祭祀——大约祭祀的是月亮里捣药的那只兔子。到清朝,兔儿爷已经转为小孩子们的玩具,制作也越發精致,有的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战袍,有的背上还插着纸旗、纸伞,这是受京剧影响。另外还有坐着的、站着的,也有兔头人身的小人儿,作商贩、剃头师傅、缝鞋的、卖馄饨的、卖茶汤的装扮。小小人偶,听起来和现在的手办颇为相似。
看完四大传统节日的历史,你会发现其实节日大多数都起源于祭祀。因为有太长的时间,我们的祖先不知道风怎样形成,太阳为什么会东升西落,月亮又为什么圆了又缺……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岁月里,人们相信神灵会因为他们的虔诚,赐予他们幸福和美满。
随着人类从刀耕火种走到“仓廪实而知荣辱”,从吃饱穿暖走到华服美食,对大自然从敬畏走到了解,这些节日仍一代一代流传下来。那也许是因为,那些对于幸福的向往,是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它生生不息,从未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