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四大重点工程建设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
2022-02-12邢台市水务局
□邢台市水务局
党的十九大以来,邢台市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水利厅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水利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重点实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四大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高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的保障能力。
1.十九大以来水利发展成效
1.1 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坚持与时俱进、因水制宜,以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和民生水利建设为重点,以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为刚性约束,以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为主线,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的,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安全问题,整体推进节约保护、开发利用、资源配置,加快推进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粗放用水向集约用水方式转变,从过度开发水资源向主动保护水资源转变,从单一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科学治水,依法治水,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2 主要举措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水利工作组织领导,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机制,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将规划目标指标和建设任务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目标体系和考核体系,保障任务按时保质完成。按照上级下达的目标和任务,按工作进度安排严格完成。加大规划执法监管力度,维护规划权威性,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二是拓宽融资渠道。把水资源管理作为资源管理重点领域,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努力争取中央加大投资倾斜力度。指导县级政府进一步利用好政府专项债券,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采取多种形式,拓宽投资渠道,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加快推进工程建设。
三是完善相关规划。修编完善水资源保护、防洪、供水等各项水利专项规划,强化水利规划法律地位和作用。制定落实水利改革发展责任制考核办法,对年度水利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级政府考核目标体系。
四是加强建设监管。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加强水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手段,加大执法力度,完善监督机制,规范水事行为。
五是加强节水宣传。广泛开展水利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进行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公众参与的公益活动,不断强化全社会水危机意识。把水安全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鼓励引导媒体、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危害水安全行为进行监督,形成保障水利改革发展良好氛围。
1.3 取得成就
十九大以来,邢台市建成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等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累计引调长江水、黄河水23.1亿m3,累计利用再生水、微咸水、雨水等非常规水0.76亿m3,有效缓解邢台市水资源短缺状况;实施一批中小河流治理、山洪沟治理等防洪工程,防洪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快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整治水生态修复等工程,全市水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河湖长制度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水利改革稳步推进,全市完成水利总投资49.25亿元,主要目标基本得以实现,主要任务基本完成。
一是水资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水资源配置骨干网络基本形成。邢台市建成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等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累计引调长江水、黄河水23.1亿m3,有效缓解我市水资源短缺状况。南水北调总干渠邢台境内全长93.39km,配套工程362km,受水区20个县(市、区),21座水厂全部实现水源切换,累计引调江水17亿m3,直接受益人口538多万人,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实施位山引黄续建改造工程,工程于2017年底前完成全工程建设任务。通过引黄入冀补淀路、位山引黄等线路累计引调黄河水及外域调水6.1亿m3,为邢台市东部平原沿线农业灌溉提供有效保障。2017年我市获得“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称号。大力实施节水建设,2020年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我市巨鹿县、沙河市、隆尧县、平乡县4县被水利部命名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
二是水旱灾害防御能力逐步提高,防洪减灾工程体系不断完善。大沙河、七里河、顺水河、牛尾河、泜河、北沙河、汪洋沟、小漳河、洨河等11条(段)中小河流得到治理,累计治理河长132km,特别是探索实施“以砂石资源换堤坝建设”的治理新模式,对大沙河南水北调总干渠下游左右堤防22.1km进行系统治理。实施信都区下店、北小庄,沙河市马会河等3条重点山洪沟治理。建成11个县农村基层防汛预警预报体系、9项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完成南水北调中线防洪影响处理工程,对19条防洪沟进行治理,有效提高中线总干渠防洪能力,有序推进大陆泽、宁晋泊滞洪区安全建设、青山水库项目前期工作,全市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大陆泽、宁晋泊滞洪区安全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已于2022年7月29日正式启动。
三是水生态环境修复成效明显,长效治理机制基本建立。全面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通过“节、引、调、补、蓄、管”等综合措施,形成从水源到田间、从工程到农艺、从建设到运行的治理体系。截止2021年底,累计压减地下水超采量约7.12亿m3,压采累计完成投资78.3亿元。大力实施河道生态补水,七里河、滏阳河被水利部列为常态化补水河道,大沙河、白马河、泜河、李阳河、午河等7条河道相继补水,统筹引江、引黄和本地水库水,累计补水26.3亿m3,累计清淤疏浚河道194km。2021年11月份,邢台市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域“河河有水”,全市河渠坑塘总蓄水量约1.59亿m3,域内21条河道形成有水河道920km,水面面积约77km2。邢台市地下水位已连续14个月实现同比回升,断流近40年的百泉泉域于2021年实现稳定复涌,最深水位达45m,形成水域面积790亩,水位和水域面积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加大西部山区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全市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88.5km2,完成小型水保工程140处(座)。2020年—2021年,邢台市大沙河“以河道砂石资源换堤坝建设”市场化治理模式先后得到水利部、省水利厅领导充分肯定,水利部印发简报在全国推广经验。新河县成为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并获中央财政7000万资金支持项目建设;信都区被水利部评为“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邢台市代表河北省迎接财政部、水利部工作组对2020年度大中型水库移民扶持基金绩效复核,得分为满分,总评为优秀,奖励邢台市1100万元;2022年1月份,七里河水利风景区入选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四是农村水利发展扎实有效,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以新建改造供水工程、完善配套设施、健全体制机制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型氟超标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受益人口96.74万人。持续实施临城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力推进农业节水灌溉,累计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39万亩,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2.二十大后水利事业发展谋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统筹发展和安全,把保障水安全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持续水安澜、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需求,建设造福人民幸福河湖作为根本目的,把水安全风险防控作为守护底线,把水资源承载能力作为刚性约束上限,把水生态保护作为控制红线,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先导,加快现代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提升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为建成经济强市、美丽邢襄提供有力支撑。
2.1 深化全社会节水行动
“严管控、强机制”全面贯彻落实节水优先要求,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为重,严格用水全过程管理,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措施,健全节水机制,推动水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安全利用,努力实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2.2 提高供水安全保障程度
“重调配、强网络”优化水资源配置,努力打造外调水、当地水和再生水“三水统筹”水资源调配工程网络体系,提升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城乡供水保证率。继续实施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修建引朱济邢输水工程与邢台市召马地表水厂连通工程。新建、扩建配套供水工程消耗引江水5429万m3。拟实施工业直供水工程7处,涉及7个县(市、区),新增口门7处,企业直供水管道125.7km。企业直供水新增年供水量8561万m3。拟实施一个重点中型灌区提升改造工程。
2.3 增强防洪安全保障能力
“消隐患、强基础”深入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新理念,加快完善“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地滞”的防洪工程体系,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河道、重要蓄滞洪区防洪工程建设,提高流域性大洪水防御能力和超标准洪水的应对能力。谋划青山水库建设,提高白马河下游河道防洪标准,保护白马河下游两岸人口和耕地,降低洪水对水库下游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的灾害,减轻下游大陆泽、宁晋泊滞洪负担,体现防洪抗旱减灾体系中“上蓄”目标。实施宁晋泊、大陆泽蓄滞洪区安全建设项目。计划治理中小河流干支流7条,6条市内跨县河流。加强山洪沟治理,有序推动邢台市信都区路罗川路罗镇山洪沟治理、城计头乡山洪沟治理、临城县泜河北支郝庄南河段山洪沟治理、泜河南支台峪段山洪沟治理项目、内丘县白鹿角流域、獐么乡岩南沟等6条山洪沟约15.1km进行治理,全面提升山洪灾害防御减灾能力。
2.4 提升水生态安全保障水平
“重保护、促修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持续实施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工程,加快地下水回补力度,在全域全面开展河道引、调、蓄水工作,实现“河河有水”水系连通,打造水清、岸绿、景美水系格局,促进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持续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现累计压减地下水超采量3.17亿m3,率先实现市域地下水采补平衡,城镇地下水位全面回升,邢台百泉泉水涌出量有所增加,地下水水生态环境有效改善。通过调水蓄水、防洪保安、生态修复、信息化建设等非工程措施,加强水资源、河湖水域、水利工程、洪水风险等重点方面管理。加强地下水源地保护区管理,防止人类活动干扰。严格地下水资源管理,地下水禁采区除应急供水外,严禁开凿取水井,深层地下水只作为应急和战略储备水源。实施生态修复,加强雨水拦蓄,大力推进水土保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7km2,治理区植被覆盖率80%以上,拦沙保土率70%以上。项目规划总投资1亿元。
2.5 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
“强感知、增智慧”加快水利业务工作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强水安全感知能力建设,全面提升邢台市水利行业网络安全防护、整合共享、运行管理水平,构建数字化、网格化、智能化的智慧水利体系。结合国家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等,全面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提高监测自动化水平。协助水文和环境部门对重点河流水质、水位、水情预警警报系统建设,实现实时监测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