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区跨孔地震波CT探测误差与孔距关系*
2022-02-12许韬彭功勋柳杰沈旭章
许韬,彭功勋,柳杰,沈旭章
1.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2
2.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60
岩溶,也称喀斯特(karst),是由水流和可溶性CO2对可溶性岩石长期作用而产生的地质现象。我国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岩溶问题突出[1]。岩溶发育地区岩面起伏剧烈,形态千奇百怪,勘察难度大,地质病害频发。为查明地质体的空间分布情况,工程中常采用物探结合钻探的方法[2-3]。跨孔弹性波的层析成像(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技术可以利用既有钻孔,获得钻孔间整个剖面的地质情况,相对地面物探手段效果较好,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4],弹性波CT 又根据设备频率不同可分为声波CT和地震波CT,其中地震波信号能量大,透射距离长[5],适用于工程地质探测,该方法在工程中也常被称为井间地震CT。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于1994 年始采用跨孔地震CT开展岩溶勘察[6],大量工程实践表明,跨孔地震波CT 在江域[7]和海域[8]岩溶勘察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跨孔地震波CT 作为间接的探测方法,误差不可避免,在工程中必须认识到误差的存在,并且掌握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分布规律。大量研究表明探测误差主要来源于探测理论和现场干扰两方面,地震波CT 探测基于波动理论发展而来,理论分析和正反演数值模拟表明,其分辨率受到波长[9]、射线密度[10]、射线角度[11]、反演方法[12]等影响。朱文仲等[13]对分辨率、可靠性、像元划分等几个弹性波CT 探测的重要问题通过正反演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两侧透视系统在满足射线密度的情况,仍然会出现低速色盲、横向模糊、无法识别贯穿剖面的异常体,以及像元过小产生虚假异常等问题。工程经验表明现场试验与理论分析存在一定的偏差,如成果解释中岩溶边界更平滑,分层埋深判断有误差等[2],这些偏差的产生有理论分辨率的限制因素,也可能由于介质不均匀、环境干扰、耦合效果不佳等导致[14]。
目前从业人员已经意识到了CT 探测误差的存在,对探测误差的规律也进行了一定的数值模拟和室内试验研究,但对现场CT实测结果和开挖/钻探的验证成果,缺乏统计分析。本文通过现场试验的方式,对同一条测线采用不同的钻孔间距进行地震波CT 探测,综合采用钻探和管波对CT 结果进行验证,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钻孔间距对跨孔弹性波CT法探测分辨率与误差的影响。
1 工程试验
1.1 工作原理和过程
地震波CT 探测的基础是利用地质体中土层、岩层、空洞的压缩波速差异,在剖面一端的钻孔内布置若干个震源激发点(炮),在另一个钻孔内布置若干个接收点(检波点),记录下各发射-接收对的初至时间(见图1),结合钻探得到的地层资料,设置边界的波速值,作出初始预测速度模型,利用计算机反演。反演的求解过程基于Radon变换原理,使用级数展开法进行反演,将图像重建区域离散成规则的网格,将问题转化为求解线性方程组,其迭代求解的过程为设置初始速度模型,使用射线追踪方法计算理论投影值,对比观察投影值,如残差大于给定的误差级别则修改参数模型,直到满足收敛条件或达到给定的迭代次数。级数展开法适合投影数据不够完全,且射线路径为曲线的层析成像,因此在工程物探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最后根据反演得到的速度模型,叠加工程地质剖面图,制作波速影像图,推断出地质体的类型,绘制包含岩土分层、基岩起伏形态、土洞、溶洞边界的综合解释地质剖面。
图1 地震CT测试与成像原理Fig.1 Seismic CT testing and imaging schematic diagram
1.2 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广花平原流溪河南段,场区岩溶发育。采用跨孔地震波CT 法对桥址范围进行勘察,以查明岩溶发育情况及空间分布。大桥在河道南北两侧各设一个主墩,呈梅花形布桩,每墩总桩数均为26根,桩径2.4 m,采用冲孔灌注法施工。
场区内覆盖层主要为粉质黏土、中砂、粗砂、淤泥质粉质黏土等,基岩为石炭系石灰岩和炭质灰岩,溶洞填充物主要为流塑状粉质黏土、碎块岩、松散砂。溶洞内填充物与围岩存在极为明显的波速差异,这种波速差异的存在,为地震波CT探测提供了较好的物性条件。
1.3 CT剖面布置
北岸先进行冲桩施工,由于冲桩对地震波测试影响较大,本文选取南岸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南岸墩台分左右两幅,均为梅花形布桩,x和y方向的桩心间距均为7.4 m,桩径2.4 m,钻探工作采用1 桩2 钻,成孔后及时跟进PVC 套管,防止塌孔。
为验证CT 探测的效果,每条测线都布置了2~3套探测方案互为验证,共64对剖面,钻孔位置及剖面编号见图2。正方向上小间距方案为逐孔探测,孔距约7.4 m,大间距方案为隔1 孔,孔距约14.8 m;对角线方向上小间距方案为隔1 孔探测,孔距约10.5 m,大间距方案为隔3孔探测,孔距约20.9 m。由于钻孔并不位于桩的中心,钻孔间距值不完全相同,应以实测为准。
图2 隔孔方案钻孔实测平面图(单位:m)Fig.2 Measured plan of borehole position of interval scheme
本研究以隔孔探测数据为主,重点分析各剖面中间钻孔位置处CT 揭示的岩层标高与钻探结果的偏差,以及对溶洞、顶板等地质体的漏判、误判等情况,进而总结出钻孔间距对弹性波CT 误差的影响。
1.4 探测技术参数
钻孔全部位于水面以下,以水为耦合介质。探测深度一般为探头能下放到的最大深度,且接收和发射点的倾角不大于45°。采集仪器为由美国Geometrics 公司生产的Geode 型浅层地震仪,震源为德国Geotomographie公司生产的IPG1005高压储能发射器,接收探头为两套CH-3R 型高灵敏度12道声波探头。野外主要工作参数如下
测试工作频率:≥1 000 Hz;
接收点距:1.0 m;激发点距:1.0 m;
采样间隔:20.833 μs;
滤波通带:400~4 000 Hz;
接收信道数:24道;
叠加次数:2~5次。
1.5 反演技术参数
初至时间采用自动拾取并进行异常检查,应用国内最成熟的CT 反演软件,选择1 m×1 m 的节点间隔,进行迭代计算,反演跨孔剖面的波速影像。根据反演得到的速度模型,以100 m/s 速度间隔进行色分,制作波速影像图。最后结合钻探资料和岩土层波速范围和特征,分类对波速影像进行地质解释。
根据工程经验和波速测试结果,本地区岩土体可分为3 类:①土层,纵波波速1.8~2.0 km/s,主要为粉质黏土或砂土;②溶洞发育区,纵波波速1.5~3.5 km/s,表现为溶洞、串珠状溶洞,可能有填充物;③完整基岩,纵波波速大于3.0 km/s,较完整,岩质相对较硬,裂隙发育,中-微风化,无大溶洞。
1.6 成果概述
根据剖面布置方案和现场施工情况,共完成63 对剖面(布置64 对剖面,仅CT08-2 未完成),总计完成检波点×炮96 739 个。根据反演结果,可以得到钻孔间地质体的波速分布图,进而得到横、纵、斜各剖面溶洞(绿色部分)的发育情况和基岩(红色部分)的分布情况,如图3。
图3 同一测线不同孔距探测结果Fig.3 Results of different borehole distances on the same survey line
以测线CT03和CT03-2为例,可以看出对同一测线采用两种孔距探测,揭露的地层分布规律相似,小间距反映出的地质体边界更为精细,可以揭露尺寸更小的地质体,如图3中黑色箭头所示逐孔探测揭露有两个直径1~2 m的溶洞,在隔孔探测中反映为一个合体的溶洞,说明在对于小尺寸地质体的探测中,钻孔间距的增大可能会导致精度的降低。隔孔探测对于岩溶发育区的整体分布规律揭露良好,反映的尺寸和形态与逐孔探测结果吻合良好。
总体来说,本次跨孔弹性波CT 的探测结果所采集的信号清晰,反演结果与地质钻探较吻合,不同方案的成果具有可比性,探测精度变化符合一般规律,成果可用于工程建设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2 误差分析
2.1 误差评价标准
分析剖面结果推测,跨孔地震波CT 的误差可能与钻孔间距有关,为定量分析误差的变化规律,首先要建立适当的误差评价标准。逐孔探测的结果由于缺乏进一步的验证,相邻钻孔之间的CT 剖面不宜作为评价探测误差的参考值。为了定量评价弹性波CT 探测的误差,选取钻探成果为参考值,将隔孔探测的CT 剖面与穿过的钻孔柱状图进行比对,重点分析溶洞边界和顶板的高程和位置与钻探结果的偏差。本文中误差评价标准如下:
1)若CT 与钻探均揭露,且钻孔成果与同位置CT 剖面大致吻合:界面误差=界面高程差的绝对值;
2)若CT 与钻探均揭露,且将钻孔成果平移后可与CT 剖面吻合,平移距离小于平移前的高程差:界面误差=钻孔平移距离+平移后的高程差;
3)若CT 揭露或钻探揭露:界面误差=误判或漏判地质体的竖向尺寸。
将每个钻孔对应的所有岩土交界面误差求和得到该孔的累计误差Et,除以交界面个数N,得到该孔的探测平均误差(简称单孔误差)
式中N=该孔溶洞的个数×2+1。
2.2 误差统计分析
对隔孔探测结果的25 条剖面,共计49 个中间钻孔的187 个岩层界面,统计得到3 个不同孔距组合的单孔误差如表1。由于采用的是1 桩2 钻,统计时选取离剖面距离最近的钻孔柱状图作为参考。
表1 探测结果误差统计Table 1 Error statistics of detection results
钻探资料表明,场区内52 个钻孔共揭露溶洞81 个,平均每个钻孔揭露溶洞1.56 个,本次统计使用的三组参照钻孔,揭露的溶洞数分别为1.40、1.67、1.42 个,认为各组数据都具有一般代表性,统计结果可用于科学分析。
在探测误差中,地质体的漏误判属于较特殊的误差类型,分析地质体漏误判统计结果发现,不同孔距的探测都有一定概率发生漏判,漏判率分别为11.5%、10.0%和17.6%。孔距10.5 m 和14.8 m 漏判的地质体类型均为岩层顶面的第一个顶板,且尺寸平均值和最大值变化不大(最大为0.5 m),而当孔距达到20.9 m 时,漏判的地质体尺寸显著增大(最大为1 m),且该间距下还出现了一个溶洞的漏判和一个溶洞的误判。其中漏判为钻孔BLSQzk2-1 在标高-53.30~-52.30m 揭露了溶洞,但剖面CT08-1 却显示为完整岩层。误判的情况为CT14-1 的剖面图显示#20 桩标高-47m 左右有一个直径约0.95 m 的低速区存在,物探成果解释为溶洞,但该桩的钻孔LSXQzk64和LSXQzk64-1、对应的管波和穿过该桩的其他CT 剖面(CT14-2、CT13-1、CT13-2),以及冲桩过程中,均未显示在该位置有溶洞存在,推测为误判,见图4。
图4 漏误判情况举例Fig.4 Missed and misjudged geological body
根据式(1)的定义,单孔误差Ea可以综合考虑岩层界面的误差和地质体漏误判的情况,分析数据可知,随着钻孔间距的增大,误差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均显著变大,当孔距从10.5 m 增加到20.9 m 时,单孔误差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分别增加为3.5倍和3.9倍,见图5。
本次钻探采用的是1 桩2 钻的方案,且钻孔并不位于桩的中心,因此实际上CT 钻孔间距值不完全相同,散点图中的钻孔间距为现场测量值,而本文分析结果时仍然用桩心间距代指该组的孔距。
由图5可知,单孔平均误差随着孔距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孔距从10.5 m 增大到14.8 m 时,误差的增大并不显著,且绝大部分情况<1.0 m,而孔距为20.9 m时误差显著增大,最大可达1.97 m,误差随孔距整体呈加速增长趋势。
图5 误差与孔距关系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error and borehole distance
2.3 分辨率影响因素
在地球物理勘探中,分辨能力可以用距离表示,能分辨的垂向或横向范围D越小,则分辨能力越强,越不容易发生漏判、误判。弹性波CT 的分辨率通常受到第一菲涅尔带的半径、射线密度等制约,根据波动理论及正反演分析,二维情况下,在背景场均匀的连续介质中,对于两侧透视系统,弹性波CT 对局部异常体的最高分辨率对应的尺寸D有估算公式[13]
式中K为与观测系统和射线密度有关的系数,通常K<1,L为钻孔间距(简称孔距),V0为背景场波速,Δt为走时测量误差。式(2)只是理想条件下对分辨率变化趋势的估计,在工程中使用应当注意其限制条件。
属于两侧透视系统的跨孔探测,其剖面中部在射线密度达到理论极限时,可取K=0.2[13];剖面的上下部随着射线密度和有限广角的降低,K值会增大,一般取K=0.2~0.8。本次现场试验取V0=4 000 m/s,Δt=20.8 μs,由此可以估算本场地理论分辨尺寸与孔距L的关系(见图6)。结合表1 中对于漏判地质体的尺寸统计,发现规律与理论值基本符合,但实测值的拟合线斜率增长要比理论分辨率曲线快,推测分辨率的影响因素多于式(2)中所列变量[14]。
图6 漏误判地质体尺寸和孔距的关系Fig.6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ze of missed and misjudged geological body and borehole distance
式(2)中K值是在射线密度达到理论极限时给出的,由于发射/接受点距是固定的,随着孔距L的增大,射线密度必然降低,且射线的有限广角降低[11],K值也会发生变化。由于本次探测使用的是12 道声波探头,长度H约11 m,因此认为在L≤H时,射线密度满足要求,不是制约分辨率的主要因素。而L>H时,射线密度随孔距增大而减小,推测D与L的关系式为
式中K0为射线密度达到理论极限时的系数,本次探测H=11 m。将式(3)代入式(2)可得
将式(4)曲线绘入图6 发现,考虑射线密度降低后的分辨率曲线与现场测试规律较吻合。本文建议在实际工程的成果分析时,应当考虑孔距增大引起的射线密度降低,对分辨率产生的影响。
2.4 误差的影响因素
分辨率主要受到设备参数、探测方案、处理方法等技术条件制约,而误差的影响因素更加广泛,且往往具有随机性,如波传播过程中能量的衰减,钻孔的垂直度,溶洞的填充情况,仪器与地层的耦合情况,外部的干扰如水浪冲击、机械设备振动等。
综合分析跨孔CT 误差和漏误判地质体的统计结果(表1和图5),发现误差在孔距较大时显著增大,除受到分辨率限制,还可能与弹性波在空间传播能量的耗散有关,弹性波的振幅衰减为
式中A0为原始振幅;A1为衰减后的振幅,X为传播距离。其中Q为品质因子,与波速成正比[15],依据经验灰岩可近似取Q=300。λ为弹性波波长,与土体波速有关,本文计算中近似取λ=1 m。
由式(5)可知,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波的能量呈指数级衰减。在无外部干扰的情况下,只要能准确拾取初至,理论上信号衰减对反演结果没有影响,但实际工程中接收信号的信噪比降低,可能导致探测误差的增大。如果假设测量误差正比于D·A0/A1,即理论分辨尺寸/衰减比例,设钻孔间距为L,忽略侧线倾斜导致的传播距离增大,则估算得到理论最大误差
将Es绘入图7,可以发现计算结果Es的斜率与Ea拟合线基本一致,Es可以包含96%的误差值,且分割较为精确,在地质条件相似的工程中用式(6)来预测误差的界线是可行的。需注意的是在孔距>15 m 时,有钻孔的误差超出了Es线的范围,足见实际误差的影响因素多于式(6)中包含的变量,且随着孔距增大,误差增长加速。
图7 误差与孔距关系Fig.7 Relationship between error and borehole distance
在地质工程物探中,可能引起误差因素除上文提及外,还有如钻孔垂直度:根据现行的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垂直钻孔允许偏差为2%,那么100 m 深的钻孔底部的位置偏差也可能达到2 m,若不通过高精度测斜进行修正,误差将会反映到反演结果中。走时误差:假设岩层波速为4 km/s,如果检波器[16]的采样间隔为0.125 ms,走时测量误差对应的弹性波传播距离则约为V0·Δt=0.5 m,相对于探测误差而言是可观的。即使在理想条件下,走时误差为0,根据波动理论,仍然有可能漏判尺寸小于第一菲涅尔带半径(λL1L2/L)1/2的异常体,孔距<20 m 时半径为1~2 m。由于反演计算是按二维空间处理,而实际情况下,溶洞是在三维空间中分布的低速异常体,弹性波的传播路径未必是图1所示剖面中的直线,有时在平面外绕开低速异常体传播的路径走时更短,从而造成探测误差甚至漏判。
文中式(2)和式(6)对于影响分辨率和误差的各个因素,以相乘的形式给出,只是对于其规律的半经验表达,公式并未包含所有的影响因素,也不是在所有的定义域上适用,不应认为其中某一项为0的时候,最后的探测误差会将会为0。除此之外实际工程中还有很多未知的因素干扰,由于误差具有累加的性质,最终探测成果的误差往往由某个最不利的因素控制。
综上分析,随着孔距增大,射线密度、有限广角将会降低,同时第一菲涅尔带半径、三维空间不均匀性、能量耗散等参数,均随孔距增大而增大,这些因素均会导致误差随之增大。现有设备条件下,岩溶地区工程勘察的地震波CT 探测孔距一般不宜大于20 m。受限于波长、激发和接收点距,为保证射线密度有效性,孔距也不宜太小,一般应大于5 m。如此,在合理技术参数下探测的误差一般小于1 m。对小于0.5 m 的地质异常体漏误判的概率约为10%,对1 m 以上的地质异常体可以准确地识别。在布置钻孔施工和CT 的顺序时,可先实施大间距钻孔,及时跟进CT 探测,基本确定完整岩层的范围后,再实施中间钻孔;再做小间距的逐孔CT探测,得到更加精确的地质资料。
3 结 论
1)通过现场试验,对跨孔地震波CT 在岩溶地区的地质勘察中的探测误差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合理的技术参数和测试方案下,可以较好地反映岩溶的发育形态,准确地识别尺寸1 m 以上的地质异常体,对体积小于0.5m 的地质异常体漏误判的概率约为10%,岩土界面的平均探测误差小于1 m。
2)试验结果表明,跨孔地震波CT 的探测误差随孔距增加近似呈指数级增长,当孔距大于15 m 后误差显著增大,孔距大于20 m 时单孔平均误差可能大于1 m,推测误差受射线密度、有限广角、能量耗散等因素影响。现有的设备条件下,中~微风化灰岩地区的工程勘察中激发-接收孔距以5~20 m为宜。
3)探测的分辨率和误差影响因素很多,且具有累加的性质,实际操作中要能够根据设备参数和探测环境分析出关键因素,并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