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定跳远辅助器材开发探索

2022-02-12向宏钊黄烈鹏

体育教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皮筋橡皮筋小腿

文/向宏钊 黄烈鹏

一、案例背景

笔者在立定跳远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着下肢力量弱、起跳角度不当、收腹举腿不积极和落地前小腿前伸不主动等系列问题,课中也利用小体操垫组合方式进行练习来解决这些问题。如单立垫跳、连续跳跃间隔立垫等解决向上摆臂和收腿动作,跳跃展开一层或多层平垫,解决起跳角度问题。但在使用过程中,摆放的垫子容易发生碰倒或跳不过的现象,需要不断地重复摆放,导致练习过程总是断断续续,也始终无法促使学生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得到改善与提高。偶然在《做一个睿智的体育老师》一书中的《在弃材中诞生的踢球器》教学案例中获得了一些启发,能否从开发教学辅助器材的角度来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重新分析了存在和易出现的问题,将问题聚焦于“器材的稳定性”“器材的可调节性”和“器材的实用性”三个方面,于是便带着这样的出发点在教学中进行了不断实践尝试。

二、案例描述

(一)发现问题,初次尝试

在立定跳远单元教学初期,以发展学生的收腹举腿意识和腿部力量为练习主要目的,选用了在支架上牵引一定高度的横绳作为练习器材(图1、图2)。

图1

图2

练习方法:将学生按男、女生分为人数均等的组别,采用双脚原地摆臂起跳,进行多个跳跃高度挑战,全组依次进行。

在第一次实践过程中学生积极性很高,都想挑战更高的高度,但学生练习中的多次绊倒也让笔者发现了几个问题:虽然横绳是橡皮筋,但只要绊住了,支架很容易被绊倒;若多人同时跳跃会晃动横绳,导致空中相对位置不固定,增加了绊倒概率;通过挑战,虽能提升腿部力量,但对立定跳远完整技术动作关系不大。在观察指导学生练习中,又进一步促进了笔者的思考:多人使用同一器材能不能改成单人单个练习器材,减少因高度不同而绊倒的现象;该练习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收腹举腿的意识和提升下肢的爆发力,但是如何去改善学生的起跳角度和远度呢?

(二)再现问题,改变策略

伴随着单元教学的推进和问题的浮现,将问题聚焦于如何解决起跳角度问题。结合立定跳远动作的要求,笔者对器材进行了调试,即把标志杆一端用橡皮筋绑在支架上,另一端斜放于地面,中间牵拉可上下调节橡皮筋(图3)。

图3

练习方法:将辅助训练器皮筋放置在离起跳点35cm处(图4),调低皮筋的高度,在练习中把握“空中展体”“延迟离地”两要素。通过多次跨越不同角度并结合远度寻找到合适起跳角度,逐渐形成跳跃时的身体发力时机。

图4

在这种限制练习下学生更容易去理解和感受立定跳远中起跳角的动作要求和身体姿态。通过练习,学生对起跳角度的掌握、主动收腹举腿的意识都有了明显的改善。通过器材调整,把动作的空间感转换成为一个数字化标准,促使学生更加明确动作学习的要求与目标。课后,通过对学生练习录制的动作视频进行分析,发现在立定跳远中学生前伸小腿的意识不够,尤其是女生几乎没有此意识,导致在远度上大打折扣,那又如何去解决呢?

(三)深挖问题,实践优化

基于上次课遗留的问题,将本次课的难点聚焦于发展小腿前伸意识,此动作是立定跳远远度的关键要素之一。如何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小腿前伸练习呢?笔者又进行了多次尝试,若将斜杆转180°,就可以把前面解决起跳角度的皮筋转换到落地方,使其变成学生要前伸腿跳过的横绳。

练习方法:将辅助训练器方向进行调整,将器材分别放置在起跳点正前方140cm(女生)、150cm(男生)处,调整皮筋位置。在此练习过程中把握“抬膝折腿”“主动前放”“上体前移”三个重点进行跨越练习,不断强化主动伸腿的意识。此方法对于练习和强化小腿前伸的主动意识是较为有效的,通过调整皮筋的远度,分阶段练习前伸小腿,逐渐向完整动作中的前伸小腿过渡(图5、图6)。

图5

图 6

(四)优化操作,精细调整

根据教学内容中所出现的问题和构想进行调整,促使器材更利于教学的需要和使用。

1.简化器材设计

基于器材的稳定性和可调节性,形成了最初1.0版本的“扇子状”(图7),但由于技术和设备暂时无法达到要求,只能简化形成2.0版本的“交叉版”(图8)。选择带座标志杆作为支撑杆,无座标志杆作为调节杆,交叉处用橡皮筋进行固定,用弹力带连接无座标志杆,可调节、可固定的立定跳远辅助器材2.0版本就形成了。

图7

图8

2.增加调整刻度

器材可调节能力是基于弹力带和橡皮筋的弹性而来的,均可按照学练需求进行高度和远度的调节。笔者对支撑杆和调节杆进行刻度标记,支撑杆按照5cm、调节杆按照10cm(图9)进行标记,确保调节的精准性。在学练环节,练习者可根据实际能力有选择性调节,呈现分层教学,体现个性化教学理念。

图9

3.优化组合方式

由于要解决不同技能而在变化器材高度和方向的时候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进行调节,如解决起跳角和前伸小腿的时候需要重新换方向安装器材,给课堂带来诸多不便。因此,笔者用螺丝代替橡皮筋的固定方式(图10),用便于搬运的带底座标志杆替代了笨重的跳高架(图11),如此既让器材便于组合和调整,也让器材方便搬用,极大地提高了器材的实用性。

图10

图11

三、案例分析

(一)实验对比,成效初显

笔者在制作好立定跳远辅助器材后在4个班进行了多课次使用实验。实验前年级男生平均成绩为1.79±0.15m、女生成绩为1.67±0.12m,经过为期两周的实践与考核,男生整体上涨2.2cm,女生整体上涨3.4cm。在成绩提升、技术动作规范以及学练积极性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获得了明显的进步与提升。

(二)聚焦问题,寻找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解决重难点,辅助器材的开发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在立定跳远器材开发中充分利用“标志限制法”,设置不同的高度、角度、远度,让学生在被动的练习中主动形成正确意识。在不断实践与尝试中聚焦教学“真”问题,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答案。

(三)源于课堂,反哺于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捕捉问题,从学生的表现、教学方法的效果、场地器材的安全以及教学成效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反思与总结,让教学现场成为课题研究与教研探讨的主体,最终又通过研究与探讨反哺于自身的教学实践,既能提升教学质量,也能丰富教学智慧,重新认识“源于教学又反哺于教学”话语的真谛。

在这次立定跳远单元教学中,从技术动作的练习层面发现问题,通过基于器材的开发与实践不断解决立定跳远的起跳角度、腾空高度、落地前伸等关键技术动作,使学生练习效果有了直接的判断标准。通过体育器材的设计、开发和创新,使课堂教学更为高效。

猜你喜欢

皮筋橡皮筋小腿
封二、封三/马兰开花二十一
会跳高的猫
生活中的小魔术
皮筋小船
卷纸套皮筋
橡皮筋
小腿抽筋不简单
快艇
我的朋友
父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