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阿房宫赋》的“尚俭德”思想
2022-02-12姚玉栋
姚玉栋
2021年2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中小学课程教材要围绕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三大主题,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老子有言:“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被誉为“古来之赋,此为第一”的《阿房宫赋》是杜牧借用秦亡的历史来规劝皇帝崇尚俭德的文赋。教材虽经多次变化,但此文始终留存。笔者从传统文化角度出发,对《阿房宫赋》体现的“尚俭德”思想进行解读,从而让学生筑牢节俭观念,培魂育人。
“尚俭德”与“谲往事”
杜牧的外甥裴延翰在《樊川文集序》中写道:“其谲往事,则《阿房宫赋》;刺当代,则《感怀诗》。”《广雅》中解释:“谲,欺也。”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显然杜牧文中的“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等句运用了夸张手法,与历史事实相差甚远,是“谲往事”。但杜牧为什么要将阿房宫写得如此精美宏大,甚至与历史事实不符呢?目的自然是为了婉谏。
《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敬宗“游幸无常,昵比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牛僧孺、李德裕因怕触怒性情暴戾的唐敬宗而招来杀身之祸,都不敢直谏。因此,杜牧选择了“谲往事”来婉谏。他驰骋想象,用华丽之笔来描述阿房宫内的生活,借助铺陈和议论来婉谏唐敬宗“尚俭德”。
“尚俭德”与“非壮丽无以重威”
秦始皇为什么要修建阿房宫呢?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从实用的角度来讲,是出于办公的需要。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讲,他内心认为壮丽宏大的建筑能增加皇帝的威严。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丞相萧何曾在长安建设巨大华丽的未央宫。刘邦十分愤怒地说:“天下纷乱,时局未定,苦战这么多年,是成功还是失败尚未知道,现在为什么要建造这样豪华的宫殿?”萧何答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由此可见,尽管在宫殿的修建上“尚俭德”是为政者思想的主流,但建筑壮观华丽才能体现天子的威严仍是一些君王的价值观。杜牧极力渲染阿房宫的宏大精美,是从建筑上婉谏唐敬宗“尚俭德”。
“尚俭德”与“恤民力”
“俭”是为政者必备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方道德研究所研究员王颖在《俭德的三重意蕴》中写道:“个体金钱虽有明确归属权,但是通过金钱消耗的资源则属于所有人。”秦始皇消耗的是整个社会的财富,而这些财富是老百姓创造的。如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薄赋税,发展民生,就会为百姓添福祉,增国力。
同时,为政者如果崇尚“俭德”,廉洁爱民,体恤民力,就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防止奢侈拜金之风。反之,如果为政者挥霍浪费,贪婪享乐,奢侈之风盛行,则会造成社会矛盾尖锐,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晋书·傅咸传》中写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杜牧指出秦始皇的骄奢浪费,使得社会矛盾尖锐,最终“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他被迫吞下了自己种出的恶果。而“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声音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给后人敲响了警钟。
“尚俭德”与“民心”
“崇俭抑奢”是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作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之德,历史上许多明达之士都以节俭为荣。杜牧和韩愈一样受到儒家文化的熏染,祖父杜佑曾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这样的环境使他具有很强的参政议政意识,《新唐书》记载他“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杜牧的《阿房宫赋》道出了底层百姓的心声,“尚俭德”的谏言也代表了民心所向,得到了众多士人的认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阿房宫赋》用秦修阿房宫的反面事例来劝谏皇帝应该“尚俭德”。第一段用秦始皇修建宫殿的精美宏大来婉谏唐敬宗在建筑上应该“尚俭德”;第二段用阿房宫奢靡的生活来婉谏唐敬宗应该“尚俭德”;第三段用对比的手法来婉谏唐敬宗应该“尚俭德”“恤民力”,不然王朝会灭亡;第四段希望后人以秦不“尚俭德”的例子为鉴,牢记“尚俭德”。杜牧将奉劝皇帝“尚俭德”扎根于历史中,谲其事,丽其辞,将自己为国为民的一腔热血赋于文中,铮铮有声,光耀千古。
(責编 桑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