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如韩滉 天下无弃才
2022-02-12朱林兴
朱林兴
韩滉,字太冲,唐长安人,官至中书门下平章事,主张国家统一,主张量才录用,是著名的书画家。他的工书,得张旭笔法;画远师南朝陆探微,擅绘人物及农村风俗景物,写牛、羊、驴子等尤佳。
韓滉认为,或书或画,需要法天则地,重在察景思理,把握运笔之道。他强调:“不定笔,何以论书画。”定笔,即熟练的书画技艺,含义有二:对字之形、结构、笔画等或景物观察得清清楚楚,枝节末梢均娴熟于心;熟谙运笔技巧,书之“四法”,国画之“十法”,运用自如,天南地北任意驱动。
韩滉所画五牛,或边吃草,边在荆棘下蹭痒;或前行中突然回头,伸出半舌向伙伴打招呼;或瞪大眼睛,张开嘴哞哞地叫;或翘首甩尾,可谓各具其态、栩栩如生。这全赖于他对黄牛的仔细观察以及心灵笔神,从而生动展现五头健壮黄牛的神气。元赵孟頫赞其《五牛图》:“神气磊落,稀世名笔。”
社会生活中,有些事往往具有触类旁通之功效,或引发创新,或产生解决问题、提高功效之法。比如,张旭龙飞凤舞之狂草,启迪于公孙大娘之变化无穷的剑术;王羲之借助万千变化的鹅姿,演绎出“之”字神形各异的写法。
韩滉曾任镇海军节度使,所任官员安排恰当,无不称职,更无废弃之才。这与他的定笔之功融会贯通于用人,不能说不无关系。
史书记载,一名老朋友的儿子前来投奔,但此人身无长处。韩滉既不拒之,也不乱点鸳鸯谱,而是择机观察。有一回,韩滉宴请客人,也叫此人入席。宴会始终,此人正襟危坐,不挪动身体,也不与左右邻座交谈。韩滉发现坐劲是此人之长处,便安排他负责监守库门。
果然,此人一早上岗,坐守到晚间,不离不弃。由于他终日监视,闲杂人等不敢随便出入。对此,冯梦龙给予高度评价:“用人如韩滉,天下无弃才,无废事矣!”
正如人之手指可分为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各指作用不一,均有用处,绝无废指。若残缺,不美观事小,影响使力则事大。天生万物皆有用,大木用于梁,小木用于檐,最次者烧之煮饭。人何尝不是如此?
魏源在评价历代用人制度得失、揭露清政府用人制度弊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人才思想:“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知才而用则无弃才,可谓至理名言!
然而,知人前提是察人。由察人而知其才、量其能,由知其能而任其职。人不同于树木等物,长短大小等一视可辨析;人之才能非外显,甚饰以华丽外装,故察人并非易事,需要相应的制度和机制。希图靠一次见面、一次谈话等,是甚难奏效的。
韩滉察人之高明,就在于借助定笔之道、引入特定场景,在轻松的气氛中使考察对象流露人心、释放潜能、显现真相,进而准确发现对方长处,然后任其职。可以说,这是韩滉察人、用人的一个特色。
摘自《解放日报》2021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