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收藏”计划你也可以加入
2022-02-11丁晨
丁晨
专注于征集老物件的“百万收藏”计划是打造“城市博物馆”的重要一环。
当那些生活中随手可触的物品走进博物馆,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它们可能是充满时代气息的老物件,或者是正诉说着动人故事的老照片,还可能是见证了努力与成长的证书……如今,一项“百万收藏”计划的推出,不仅可以让这些物品走进公众视野,也可以让它们拥有一个新身份——国有博物馆藏品。
你是否曾畅想过,家里那些尘封多年的老照片、承载记忆的各式票证、祖辈传下的老旗袍……或许有朝一日可以入藏国有博物馆?日前,一项“百万收藏”计划的诞生,让这个美梦成真。
“百万收藏”计划来自于杭州博物馆与沈阳博物馆,目标是用10年时间向广大老百姓公开征集100万件藏品,力争打造“人民的博物馆”“百姓的博物馆”。
10年,100万件,这个梦想的背后是博物馆建设的新趋向,也是民藏与国藏的有机融合。
一个十年的约定
根据杭州博物馆发布的“百万收藏”计划显示,其将通过10年的努力,接收与收藏广大市民捐赠的物品。而从2021年10月18日至2022年2月13日为计划第一期,面向社会公开征集1912年以来的意向捐赠品。例如婚纱照、全家福、百岁老人照片、婴儿百日照、录取通知书、家庭有历史连续性的照片,以及各种生活票据、荣誉证书、珍贵家书、古籍善本、民国时期的老旗袍……特别是杭州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和各类老字号的相关图片、影像资料。
由此可以看出,杭州博物馆的征集重点在于能够展现杭州人民生活履迹、具有浓重杭州文化印迹、体现杭州城市发展建设历程的物证和书证等。
沈阳历史文献收藏家詹洪阁是沈阳博物馆“百万收藏”计划的首位响应者,他表示将为沈阳博物馆捐赠100件藏品。
2021年12月21日,沈阳博物馆正式开馆。而在建设期间,其就定位于打造“人民的博物馆”,并发布了“百万收藏”计划。该计划于2021年9月1日起实施,“面向市民征集展现生活履迹、具有浓重沈阳文化印迹、体现沈阳城市发展建设历程的物证和书证藏品”,力争在5年到10年内,收藏100万件当地民众日常生活藏品。
从事文物博物馆工作已30余年的陆海英是沈阳文博中心副主任,负责协助沈阳博物馆开展“百万收藏”计划。她向《中国收藏》杂志记者表示,沈阳博物馆从筹建之初便致力于打造一座全面反映沈阳地域历史文化的综合类博物馆,“百万收藏”计划正是从博物馆定位出发,当某一类藏品积累达到办展级别,将推出相应专题展。
无论是杭州博物馆还是沈阳博物馆,它们推出“百万收藏”计划的目标是一致的,即与当地市民共同打造一个留下、记录和展示城市历史与记忆的博物馆空间,让博物馆可以成为每一位市民自己的编年史,成为一个更美好的“百姓的博物馆”。
人人都是收藏家
自“ 百万收藏”计划发布以来,杭州博物馆与沈阳博物馆都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捐赠者们纷纷走进博物馆,随之而来的是一批有价值的藏品浮出水面。
一份数据也足以表明公众对于这一举措的响应——截至2021年12月12日,近三个半月时间里,沈阳博物馆收到捐赠邮件177封、获赠老物件近350件/套;截至2021年12月21日,两个月时间里,杭州博物馆共收到征集信息25条,涉及有意向的捐赠品130件/套……
近年来不少博物馆都在尝试打造“城市博物馆”。图为杭州博物馆“最忆是杭州”通史陈列展(上图)与苏州博物馆西馆“纯粹江南——苏州历史陈列”(下图),两个展览展示了两座城市的历史发展、文脉传承与人文精神。
沈阳历史文献收藏家詹洪阁是沈阳博物馆“百万收藏”计划的首位响应者。他首批捐赠了5 件藏品,包括《沈水画报》、记录沈阳解放的《光明照耀着沈阳》图书等,并表示将陆续向沈阳博物馆捐赠100件藏品。
在杭州博物馆的获赠藏品中,由当代团扇艺术家蔡念群捐赠的一张沪杭知味观友谊欢聚合影格外引人瞩目。杭州知味观是孙翼斋先生于1913年创立的,而这张照片摄于1948年2月23日西泠“闲泉”前,是沪杭知味观的友谊见证,较为珍贵。
杭州市民许式松向博物馆捐赠了其母亲王钦华女士先后在1958年杭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1961年杭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1963年杭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当选证书和红色“代表”胸花字条等。这些证书和字条,无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践行的实证。
还有一组杭州市民金丽娟捐赠的与杭州相关的各类门票共计227张,不仅涵盖灵隐寺、柳浪闻莺、中国茶叶博物馆等场所的門票,还有早期西湖游船票、灵隐石窟造像门票以及各种迪斯科厅券等。
“这些票据均保存完好,不仅见证景点随着时代发展,其门票样式和价格不断变化,也从侧面反映了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在如今电子科技发达的时代,纸质票据作为一种实证更显可贵。”对于公众的热切回应,杭州博物馆副馆长许潇笑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