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城市观百年演变及价值
2022-02-11韩军垚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其成立就与城市不可分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党的城市观逐渐形成、拓展、提升、成熟。这一演变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型”城市观;第二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业化型”城市观;第三阶段,改革开放时期“现代化型”城市观;第四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小康型”城市观。中国共产党城市观的理论价值蕴涵于其百年演变历程之中。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城市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理论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城市观既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又呈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宏观战略思维。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城市观;演变历程;价值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2)02-073-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①。善于从自身历史中总结经验是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自其成立就与城市不可分割,城市在党的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程中,党的城市观也逐渐形成、拓展、提升和成熟,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一、中国共产党城市观的百年演变历程
百年来,党的城市观逐渐形成、拓展、提升、成熟,这一演变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型”城市观
受到苏共革命经验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都将革命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城市。然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②。特别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形势发生逆转,全国范围的革命高潮已经过去,革命转入低潮。城市已然不能作为革命工作的中心。共产党人选择了向农村进军,继续开展革命。党的工作重心在农村,并不意味着放弃城市。“革命的最后目的,是夺取作为敌人主要根据地的城市。”③ 没有充分的城市工作,就不能实现这一目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各个要素之中,广大农村是实现目标的战略据点,武装斗争是实现目标的战略方式。“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苏维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与扩大”,都是“帮助城市斗争、促成革命潮流高涨的条件。”④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城市不仅是革命的目标,它也在不断支援和配合革命工作。毛泽东将“尽量地发展统一战线的工作”概括为党在白区工作的方针之一⑤。统一战线工作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城市是党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主阵地。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城市中的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都以不同形式参加了统一战线,并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给予了大力支持,党的政治领导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毛泽东在1947年2月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國民党统治区人民运动的发展,预示着中国新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人民大革命毫无疑义地将要到来,并可能取得胜利⑥。周恩来在会上作了国民党统治区人民运动的报告,把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运动称为“第二战场”⑦。以城市为中心的统一战线工作为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还在诸多城市有效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地下工作,开辟了与根据地之间的秘密交通线,为根据地传递情报、输送物资,有力配合了革命工作。
毛泽东认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当需要在乡村时,就在乡村;当需要转到城市时,就转到城市。伴随着革命的进程,1948年5月,他指出必须将城市工作放在各中央局、分局、区党委、省委、地委和市委的领导工作的适当位置。“我们现在已经有了许多大中小城市和广大的工矿交通企业,如果各有关领导机关忽视或放松这一方面的工作,我们就要犯错误。”⑧ 王稼祥在起草《城市工作大纲》时也写道:“加强城市工作已到时候了,假若我们现在还不注意城市工作,那时我们便会犯严重的错误。为要加强城市工作,必须使全党正确认识城市的重要。”而且“城市工业生产与经济建设是城市工作最中心的一环。只有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才能比较安定,城市一切其他工作才有物质基础。”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在“最短期间能够学会城市工作”⑨。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正式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毛泽东解释道:“从一九二七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因此“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⑩。任弼时也说:“所谓以城市为重心,基本意思就是依靠工人阶级,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包括轻工业、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并组织贸易;城市中的一切其他工作,如市政建设、民众运动、财政金融、文化教育、党的建设等都应服从于工业的发展。”{11}
(二)第二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业化型”城市观
实现工业化是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近代中国志士仁人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新中国虽然在政治上实现了独立,然而它继承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旧中国的社会经济本来就十分落后,连年战火更使它遭受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之时,疮痍满目,民生凋敝,人民生活十分穷困。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后,城市承担起保障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任务。在接管城市的过程中,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归国家所有的政策,为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奠定了基础。通过接收、监督生产和民主改造,把官僚资本企业改造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企业,为国家组织恢复生产事业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条件,并决定着全社会经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经过三年努力,国营经济已成为新中国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主要经济基础,并且控制着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产业部门,为国民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过渡时期任务的完成只是第一步,中华民族要独立于世界之林就必须实现工业化。基于新中国极其薄弱的工业基础和资金匮乏的现状,中共中央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关于这一战略,毛泽东言简意赅地概括道:“重点是用一切方法挤出钱来建设重工业。”{12} 周恩来也指出,只有依靠重工业,才能保证整个工业的发展,才能保证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才能保证现代化国防力量的发展{13}。城市推动新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实现。1953年以“一化三改”为标志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指针,实现工业化的目标提上日程。为此,中共中央决定借鉴苏联经验编制中国的第一个五年经济计划。关于“一五”计划的目标,陈云解释说:“按照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的重点是重工业,也只能是重工业。”“概括地说来就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一百五十六个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六百九十四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14}
“一五”计划将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58.2%用于工业基本建设,其中88.8%用于制造生產资料的重工业建设。重工业项目是由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来承担的。一方面,为了改变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在武汉、太原、西安、包头、兰州等城市先后建设了一批重工业项目。这对于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工业布局意义重大。另一方面,中央又充分利用东北、上海老工业基地和其他沿海地区城市已有的工业基础,为建设新厂矿、新基地创造条件。“一五”计划确定的694个限额以上的工业基本建设项目中,有222个放在了东北和沿海城市{15}。对此,刘少奇后来总结道:“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辽宁、上海、天津等工业区已经发挥了显著的作用。”{16}
伴随着新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实现,城市和工业对乡村和农业的实际领导关系也逐步确立。农业必须在工业的领导下才能发展,农村的产品被城市收购运销,农民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也由城市供应。城市逐渐成为城乡关系的中心。毛泽东曾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城市在城乡关系中具有核心地位:“在城乡关系中,哪一个是中心呢?从有城市的时候起,城市就是中心。城市的手工业,对于农业来说也是一种进步,工业更不待说。”{17} 强调城乡关系中城市的核心地位,并不是片面强调城市。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城市是城乡关系的中心,但农村是基础:“城市离不开乡村而且要依靠乡村,工业离不开农业而且要以农业为基础。”{18}
(三)第三阶段:改革开放时期“现代化型”城市观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作为现代工业和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城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19}。党的十三大强调,城市可首先被建设成为多功能的、现代化的经济中心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0}。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城乡经济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将城市确定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邓小平强调,“城市改革实际上是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21}。中国经济改革以城市为重点,取决于经济改革的总任务和总目标。一方面,中国经济改革的总任务是体制改革,即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之下,城市中的国企改革成为改革的主要对象,而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以城市为重点开展经济改革,可围绕这一中心环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经济责任制,明确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保障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积极性。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指出,这一目标的实现应当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之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等方面{22}。在城市中的国有企业内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企业进入市场奠定了初步基础,进而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对外开放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创办经济特区,是执行对外开放政策,加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种特殊形式。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创办经济特区首先从沿海城市开始。1980年3月中共中央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这4个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资金以利用外资为主,产品以出口为主,并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以加快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是大胆的尝试,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并形成了巨大的示范作用。1984年2月,邓小平在视察广东、福建、上海等地后提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23}。是年中央又相继在沿海地区设立了14个开放城市,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试验田。1985年,珠三角、长三角、闽南三角洲等地区的城市也相继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5月1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力争经济更好更快地上一个新台阶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加快改革、扩大开放的新举措。其后沿江、沿边以及11个内陆省会城市进一步开放,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1979年9月,叶剑英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采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4} 所谓精神文明,邓小平强调,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 {25}。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6}。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城市也逐渐具备了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条件。其一,城市培养了大批理论工作者。他们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将逐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和热情。其二,城市中的各项文化事业逐渐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中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卫生、体育、文物、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均有较大发展。这是城市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
(四)第四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小康型”城市观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城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的“火车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27} 随着城市规模与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大中小城市-小城镇”为特征的城市分布格局,城镇化进程也因此得以推进。城镇化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战略和全局上作出部署,推动更多人口融入城镇,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缩小城乡发展差距。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强调发展集聚效率高、辐射作用大、城镇体系优、功能互补强的城市群,使之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28}。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紧扣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共中央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方式。城市群是推进国家层面协调平衡布局的主要载体,以城市群为引擎,带动区域发展,实现区域联动,形成多极支撑的新的区域发展格局,必将为促进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解决空间关系、缩小发展差距和优化配置资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提出要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的融合互动发展{29}。2019年8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再次强调,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30}。新时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继续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边疆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联动发展,引导有市场、有效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先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吸纳从东部返乡和就近就地转移的务工人员,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和人口集聚,形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增长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目标,还要追求生态目标、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31}。控制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生态文明机制,整治城市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城市的规划要树立“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控制好城市规模。城市的发展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统筹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配置,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在此基础上,城市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生态文明评价考核体系。城市居民作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之一,其参与情况也决定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生态文明建设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全民行动,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每个公民都应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城市观的价值评价
中国共产党城市观的理论价值蕴涵于其百年演变历程之中。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城市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理论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城市观既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又呈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宏观战略思维。
(一)中国共产党的城市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理论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2}。百年来,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党的城市观逐步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的城市观初步形成。在建党之初,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我们党选择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但是党依然将城市确立为革命道路的最终目标和全面执政后党的工作重心。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夺取城市的目标并具备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城市工作的基础条件。党通过发挥城市功能,完成工业化建设的任务,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改革开放时期,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而奋斗,党的城市观不断完善。在实施第六个五年计划,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新问题之时,党提出了“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的观点。这一思路促使城市成为了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并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努力提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和系统性,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和宜居性,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全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我国城市发展方式逐渐转变,城市治理体系日趋完善,城市病等突出問题逐步得到解决,城市环境质量、城市治理能力、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这就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满足,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逐步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出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路径。
(二)城市观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强调:“应使每个同志明白,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33} 新中国成立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强调,如果我们不能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么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失败{34}。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们的城市,是工人階级领导的、面向农村的、城乡结合的社会主义城市。它是工人阶级领导农民、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的重要阵地。”城市工作必须为工业生产服务,为城市人民生活服务,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村人民生活服务{35}。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时刻关注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党的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检验标准。在南方视察时,针对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他又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36},无论是生产力、综合国力,还是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是关乎人民利益的客观标准。为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就必须发挥城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繁荣城市经济,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论断,强调城市的核心是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细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务,是城市工作的重头”。为此,城市工作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努力实现城市的有序建设、适度开发与高效运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三)城市观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的核心,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方法论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37}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城市,建党之初,城市也是党的工作重心。但彼时尚不具备以城市为中心开展工作的条件。在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后,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作出转向乡村的决断需要很大勇气,对于年青的中国共产党而言,毫无经验可循,不仅国际上没有先例,而且党内也有分歧。然而,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当城市革命处于低潮时,可以离开城市到农村去,继续革命。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为标志的革命道路,并以此在革命低潮时回答了要不要继续坚持革命,如何坚持革命的问题。此后的二十多年中,城市虽然不再是工作重心,但党并未忽视城市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强调城市在革命工作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这个问题绝不能犯错误。城市问题不能解决,就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没有采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就是没有马克思主义”,“那共产党就要灭亡”{38}。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后,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再次转移至城市。
新时代,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条件深刻变化,进一步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之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带来了新特征、新要求,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了新矛盾、新挑战。城市是我国各类要素资源的集中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目标。这是党中央站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一目标的实现将对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四)城市观呈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宏观战略思维
新中国成立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目标,这一战略目标的完成也为新生政权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初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新的战略目标。工业化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城市,作为实现工业化的载体,城市承担了“一五”计划的重工业项目,“一五”计划实施期间出现了一批有重要工程的新工业城市,改变了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1957年计划完成之时,新中国初步建成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更重要的是,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的经济成就以及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实现,充分体现了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力和实施力,有力地回击了“共产党经济上只能得零分”的妄言。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城市为依托,二者融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围绕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积极发挥城市经济功能,逐步克服经济体制的弊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五大强调,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39}。为此,要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进一步引导形成跨地区的经济区域和重点产业带。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以大城市为依托,培育新经济增长极的重要意义{4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必须锐意进取、大胆探索。城市将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重大贡献。2019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五个“战略定位”和五大“实施措施”。深圳将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41}。
注释:
①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0页。
②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7页。
③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4—115页。
④ 毛泽东:《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1929年4月5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5页。
⑤ 毛泽东:《论政策》(1940年12月25日),《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3页。
⑥ 毛泽东:《迎接中國革命的新高潮》(1947年2月1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12—1213页。
⑦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898—1949)》(修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736页。
⑧ 毛泽东:《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1948年5月25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33页。
⑨ 王稼祥:《城市工作大纲》(1948年6月),《王稼祥选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67—368、385页。
⑩{11}{3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60、179—180、205页。
{12}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第7册,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97页。
{13} 周恩来:《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国家》(1954年9月23日),《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3页。
{14} 陈云:《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55年3月21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文集》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90、592页。
{15}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1949—1978)》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204—205页。
{16}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第24册,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81页。
{17} 毛泽东:《关于土地改革和财经工作》(1949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1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
{1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60页。
{2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页。
{21} 邓小平:《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1985年6月29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0页。
{2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26页。
{23} 邓小平:《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1—52页。
{24} 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79年9月29日),《叶剑英选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40页。
{25} 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
{2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76页。
{27}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3日。
{28}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人民日报》2014年3月17日。
{2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5页。
{30} 《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发挥优势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人民日报》2019年8月27日。
{31} 习近平:《做好城市工作的基本思路》(2015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89、83页。
{32}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345-346页。
{33}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
{35}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第44册,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28-229页。
{36}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37} 习近平:《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5页。
{38}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1945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95—396页。
{39}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12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40}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9—20页。
{41} 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作者简介:韩军垚,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2。
(责任编辑 张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