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22-02-11庄鸿妹
庄鸿妹
(福州工商学院教务处,福建 福州 350715)
“三全育人”是推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途径,是实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内在要求,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是高校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是推进全社会教育力量的有机整合。[1]高校教师要履行并发挥教书与育人的“双责”要求与“双能”作用,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育并举”,推进“三全育人”的综合改革与实施,以协同育人的站位认识与内在联系,构建“3×3”矩阵式协同育人机制,落实“三支队伍”“三个课堂”“三个环节”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
一、协同育人机制的内在联系与建设现状
(一)协同育人机制的内在联系
1.从育人理念角度分析,要明确好个体与系统的关系。在履行并发挥教书与育人的“双责”要求与“双能”作用时,既要明确教育的主体认知水平、能力水平及内在主观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决定了教育对象成长成才的方向指导与对策实施,也要明确教育对象吸收能力、成长背景及外在客观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决定了教育主体参与的单一性、复杂性、系统性问题的思考方向与方案设计。由此站位角度分析认为,高校实施“三全育人”理念,构建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需要客观认识到个体因素的不同与系统构建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助于解决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方向性、层次性及应用性的问题。
2.从学校操作角度分析,要处理好分工与协作的关系。在推进并提升高校治理能力与治理现代化的责任目标设定问题上,要注重责任分工到位、责任落实到位、责任考核到位,既要加强高校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形成分工合作、密切配合、相互促进、共同育人的关系,也要强化高校上、下有效衔接的纵向关系,破解上热中温下冷的“中梗阻”现象。由此站位角度分析认为,高校实施“三全育人”理念,构建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需要加强“分工不分家”的主人翁责任意识,推进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的协同配合,建立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不断凝聚全方位育人的合力。
3.从受众评价角度分析,要解决好共生与共享的关系。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发展方针政策导向指引下,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凝聚思想共识,突破局限、放大格局,主动发扬“劳模精神”“奉献精神”等,怀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宽广大度与育人情怀,尽己所能贯彻落实好“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的多重职责义务,共同为学生上好一堂堂“思政课”“专业课”“选修课”及“人生课”,在育人的不同岗位上共同为大学生搭好成长成才每个阶段所需要的“大舞台”“大熔炉”,赋予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每一点知识力量和能力水平,凝聚起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共同体”意识,形成共生共建、共享共荣的大好局面。
(二)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现状
1.“全员育人”的共识与合力尚未有效衔接。高校推进“全员育人”,即是要求全校管理部门本着立德树人的原则做到管理育人,任课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后勤人员要做到服务育人。[3]
近年来,随着中央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政策相继推出,各高校推进“全员育人”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的实施已初显成效,共识已初步呈现,但是发挥“全员育人”的合力并未完全形成,相关机制配套还未完善,主要体现在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后勤服务管理部门等专注于日常的业务处理,发挥教育管理的主人翁意识不强,主动服务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力度较弱,“求稳怕乱”心理导致的“慢作为”“乱作为”或“不作为”等现象仍存在,影响并制约了“全员育人”共识的形成与实施,发挥政策主导、机制推动、评价激励等作用不突出;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促进育人合力还不协调,探索还不够深入,已有的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还在建设中,形成重要的示范导向还在摸索形成;高校教师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结构不均衡,推进“全员育人”的主体未得到全面培养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水平还有待加强,合力形成尚存在“乏力”;高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会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趋势而变化,家庭教育、社会文明教育、职业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各种教育力量存在多种不稳定、不可控因素,亟需发挥全校、全社会与家庭等教育的“多位一体”共同作用,促进育人合力堡垒的筑成。
2.“全方位育人”平台尚未健全完善。高校推进“全方位育人”,是指在学校、社会、家庭的大环境中,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措施共建“育人平台”,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3]
近年来,各高校不断推进“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导向思考与实践,形成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战经验,但仍存在“育人平台”共建得不够实,发挥得不够好,协调得不到位,成效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主要体现在校企“育人平台”共建的基础在于双方互惠互利,存在着利益诉求目标达不到、学生获得感不高等问题制约了全方位育人平台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校校“育人平台”共建的初衷是师资共享,存在着办学成本预算与师生来往互动的安全性、连贯性等问题制约了全方位育人平台的互动机制建立及长效运行;校内“育人平台”共建的特点是多部门、多学科、多维度参与,存在着联动机制与评价激励机制的建立可行性、复杂性等问题制约了全方位育人平台的构建质量;家校“育人平台”共建存在着教育理念、教育责任、教育方式及教育目标等分歧矛盾,由此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问题也制约了全方位育人平台的构建质量。
3.“全过程育人”的阶段性尚未有效衔接。高校推进“全过程育人”,即是有效运用大学生从入校到毕业整个过程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分阶段、分任务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养成教育。[3]
近年来,国家高等教育全面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坚持教育“四为服务”“五育并举”,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取得了重大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但是,改革永不止步,“全过程育人”还任重道远,主要体现在各高校的办学性质不同、师资水平不同、社会资源开发应用不同、生源质量不同、政策扶持不均衡等,导致了各高校在落实“全过程育人”的体制机制运行力度和深度把握不同,部分高校因材施教还停留在文件的制定或修订的路上,部分高校的师资水平结构参差不齐、能力高低不同,很多一线专业教师和思政工作者开展教学与管理工作的方式及观念单一、粗放,难有系统性和整体性可言,对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的同向同行只停留在“喊口号”上,对学生的每个阶段、每件诉求、每次事件难以做到“一把钥匙配一把锁”的效果,更多的是为了完成一节课、一件事、一次谈话而硬性地去完成一项任务,难有连贯性、系统性的全程辅导、谈心、规划等。
二、协同育人机制框架的构想与设计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教师要着力打造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与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以育人成长成才为标准,构筑“课堂平台、基地平台、创新平台”的“三大平台”,实现“课程思政、文明创建、价值引领”的“三方聚力”,落实“课程考核、实践考核、日常考核”的“三维考核”,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立德树人与教书育人同向同行,努力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创新育人模式,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三全育人”贯穿始终,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
为了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应构建“三大平台”,实现“三方聚力”,进行“三维考核”,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其框架如图1所示。“‘3×3’矩阵式协同育人模式”发挥了全校思政工作“一盘棋”作用,从高校思政课教学特点出发,发挥地方资源优势,集结了全校与思政元素相关联的实践教学指导推动力量和地方资源优势,实现师生全员参与、全过程监督保障、全方位高效贯穿实施,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导的“课程思政”结对共建党支部、联系机制、研讨及备课制度;同时,学生参与校内外的学科竞赛、文体活动等,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行为感召力和话语感染力,提高了学生上思政课与专业课的抬头率。
图1 “3×3”矩阵式协同育人机制框架Fig.1 Framework of “3 × 3” matrix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二)完善评价体系,丰富大学生素质内涵,“五育并举”全面推进,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步
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推进第二课堂素质拓展评价体系改革与实施,协同校院两级党组织、学生处、教务处、团委、社团等行政部门及学生群团组织,把德智体美劳的“五育”元素融入大学生的志愿公益、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文体活动及社会工作等素质拓展项目中,纳入大学生必修课程学分和学年综合测评体系范畴,由学生主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学生毕业资格进行终审。
(三)引领教学改革,促进“学研用”系统优化,让“知信行”统一并进,实现立德树人与教书育人同向同行
着力培养一支素质优良、亲近学生、引领学生的思政辅导员和学科专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定期调研与研究学生思想状况,构建教师课内“面对面”、课外“学与研”的课堂教学、课题调研及科研项目的研究机制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科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改革,共同研究编写具有高校办学特色、学科专业特色及思政元素融为一体的实践教程作为辅助教材,纳入“双一流”学科建设培养目标体系和“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让“学研用”系统工程建设的课程项目成为学生“知信行”合一的关键课程。
(四)建强基地平台,推行串珠式实践育人,让“红古绿”根植心间,实现“专业+”与“实践+”融合发展
要做好高校办学所处地方的“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古色”的历史文化教育、“绿色”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平台建设,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全过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全过程等,让“专业+”与乡村振兴、“红古绿”三色教育、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串珠式的实践教育示范点,力求根正苗红,坚持融合促进育人。
三、协同育人机制的落实举措
(一)建好“三支队伍”,推进全员育人
1.抓领导干部队伍。高校党政领导要定期研究“三全育人”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及学科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创建等工作,主动落实校领导讲授思政课、党课及联系师生和组织工作要求,把党的教育发展方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国际国内舆论形势等融入大学生的开学第一课、大思政课堂等,将学校各级领导干部抓“三全育人”工作成效作为落实党政领导干部主体责任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抓“三全育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抓思政工作队伍。高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要主动谋划,研究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等思政队伍建设工作系列举措,对标对表配齐建强专职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专职宣传工作人员等;选聘校外优秀党政骨干及优秀校友担任校外辅导员,充实思政工作队伍;常态化开展培训交流活动;落实思政课教师津贴、辅导员补贴和“双线晋升”等政策激励,充分调动思政工作队伍积极性。
3.抓师生骨干队伍。持续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和党建工作“双创”单位创建,开展党建与业务融合创新能力提升培训工作;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思政工作年”“课程建设年”“四史”学习教育以及政治理论学习等多种方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通过发展党员培训班、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主题党团日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锻炼、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干部、学生党员骨干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使其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头雁效应”。
(二)抓好“三个课堂”,推进全方位育人
1.上好第一课堂。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推进思政课守正创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史”学习内容等有机融入教学,推动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化;完善集体备课机制,定期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师研讨会、联谊会及“最佳一堂课”“优质课程思政”评选工作等,探讨和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积极参与“1+N”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引航计划,加大与省内外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结对共建,培优建强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立思政课建设督导机制,扩大随堂听课和专项督查覆盖范围;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加强课程思政整体规划设计,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专业教育课程为主体、通识核心课程为支撑、第二课堂为补充的课程思政体系,加强课程思政教研活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培训,编发课程思政工作简讯或案例汇编成册等,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功能。
2.开好第二课堂。通过组织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一马当先”知识竞赛等线上互动答题系列活动、“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党史题材网络文化作品创作大赛等,推动思政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机结合,出台第二课堂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在特定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和爱国主义纪念日开展校园纪念活动,让校园的第二课堂活动成为高校落实“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的关键阵地,让学生每时每刻浸润在充满爱国主义教育气息的校园环境中。
3.用好网络课堂。高校要紧扣当代大学生“互联网原住民”的特点,通过构建学校、学院、社团、班级的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建设新媒体育人工作矩阵,探索形成“学校、部门、学院、教研室”四级联动的“互联网+思政”工作格局。紧扣“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利用毕业季、迎新季、军训季广泛开展网上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网络育人功能,打造网络课堂新阵地。
(三)聚焦“三个环节”,推进全过程育人
1.聚焦课程环节。要聚焦课程教学内容的鲜活性,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根据各高校的办学性质和教育教学的特点、热点、难点与重点问题,分类区别,分段推进,综合制定落实关于新时代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有关实施方案,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专业课程、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二课堂教育课程、美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等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功能,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青年学生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聚焦实践环节。深入推进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课程方案,开展大学生寒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打卡红色地标”活动、“何小禹”实践调研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以红色为主题编排“五四”舞台剧、“七一建党”话剧、“一二·九”主题大合唱等文艺汇演活动;以营造浓厚校园学术氛围为目的打造大思政观影课、理论讲坛、青年百科讲堂等学术品牌活动;实行大学生素质拓展(第二课堂)学分制管理办法,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统筹协调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项目的组织实施、记录、核查、学分登记和档案管理,教务处是素质拓展(第二课堂)学分的主管部门,对素质拓展(第二课堂)学分的认定登记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对学生毕业资格进行终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和大学习阅览室、“一马当先”工作室、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作室等,使之成为学生研学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阵地;打造青年志愿服务工作队伍体系,组建党员志愿服务岗、党员宿舍示范岗和党员文明督导岗的“三岗”,以及法律志愿服务中心等学生队伍,深入推进学生开展公益服务活动。
3.聚焦就业环节。高校党政领导干部严格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建立就业协调会机制、多主体协同互动机制、帮扶机制,协同推进就业工作。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举办学校大型校园综合类招聘活动、学院小型校园招聘活动、校友专场招聘会、就业专场宣讲活动等,大力推进校领导带头“访企拓岗”行动,广泛开展毕业生就业政策推介活动,鼓励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及服务欠发达地区等,参加春秋两季征兵,多渠道、多方式推动毕业生就好业。
四、结论
“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校教师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教育的“四为”服务理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细悟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研究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高校人才培养指明方向,牢牢掌握“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做好“协同育人”平台的搭建,推动“协同育人”理念的实施,形成“协同育人”共识的合力,稳扎稳打抓落实、重过程、出成效,确保人才培养方向不偏不倚,人才培养质量不折不扣,铸造兴校强校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