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实效的策略探究
2022-02-11闫晓瑞吴舒婷
闫晓瑞,吴舒婷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重大论断,并就高等教育发展问题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决定[2]。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作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助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探究其实效提升策略能够为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提供强劲动力。因此,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必须坚持“由无到有”“由外而内”“由己带众”,在系统发力中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资助育人良性循环。
1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校资助育人实效提升的价值意蕴
伴随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根本任务的提出与推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也理应成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成的重要一环。一方面,于高校而言,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价值追求,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性作用,将其贯穿于高校学生资助的政策制定、评定执行、资金使用、考核反馈等实施全过程,能够引领并确保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始终走在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的健康轨道上,对准确把握并始终聚焦时代新人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于经济困难学生而言,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的重要载体,以其开放性和吸引力,使得高校在经济困难学生中开展诚信、励志、感恩等价值观教育更为便捷,且其教育实效更容易在学生朋辈群体中辐射扩散,进而能够更好地教育并引领学生成为党和国家需要的时代新人。因此,将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植根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并将资助育人工作始终作为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1 紧跟社会进步: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发展的逻辑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这一重大政治历史性判断,决定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路径或方式也应随之变化,以更好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而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其主要矛盾的变化发展本质上是衍生于并从属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发展的,必须围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发展这个主题进行思考和布局。由此,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仅应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需求,更应关注其思想心理发展和全面成长需要。伴随经济困难学生由生存型问题向发展型问题的转变,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也必须从以扩大资助范围、提高物质补助为主要方式的保障性资助转变为除物质资助外更加重视经济困难学生思想进步、心理健康及技能提升的发展性资助,以切实提升育人质量,增强育人实效。
1.2 立足高校发展:遵循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客观要求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其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标。一方面,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遵循内涵式发展原则是克服资助工作阶段连续性较差的客观必要。经济困难学生分布在不同年级,而不同年级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各有侧重,初入校门更多需要的是温暖融入与情感关怀,熟悉环境后更多需要的是意志培养与能力提升,临近毕业更多需要的是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因此,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必须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学生发展所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持续帮扶中推动育人效果提升。另一方面,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遵循内涵式发展原则是克服资助工作过程反馈性较差的客观必要。不可否认,部分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着若干问题,例如以物质资助为结束,对学生接受资助后的现实表现如何、是否存在依赖心理等不够重视,缺乏行之有效的资助育人跟踪体制,这些导致资助育人工作非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必须循序渐进,精准把握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与实际动态,重视跟踪反馈并实现常态化育人,以实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由外延式保障向内涵式发展的根本提升。
1.3 实现学生成才: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多角度全方位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与思想问题,切实满足其成长成才所需,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初级目标是满足经济困难学生基本生活需要,根本落脚点是育人成才。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物质问题,但更为本质的是其因生活地区经济落后而缺乏优质教育资源,个人锻炼机会有限等深层次问题。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相对弱势的群体,其面临着全面发展问题,所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必须丰富渠道和创新方式,始终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仅为经济困难学生办实事、解难题,确保其不为物质所忧,更要在满足其物质需求的基础上重视实现其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能力等全方位提升,以真正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教育并引领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提升资助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校资助育人实效提升策略
凭借物质帮扶等基础手段,以思想教育、心理疏导、能力培养为核心方式,助力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最终归宿。以立德树人作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根本使命,就要在资助工作的基础上强化育人职能。具体而言,要在科学完善资助育人主体、深层探索资助育人方式、精准聚焦资助育人目标上下功夫。
2.1 “由无到有”:资助育人主体的科学完善
对照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目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还存在着需求与供给不够平衡、理论与实践不够相符等问题,导致育人效果有所折扣。从供给侧角度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进行改革和完善,必须进一步丰富资助方式,优化资源配置。
2.1.1 丰富资助方式,进一步健全资助体系
高校现有的资助方式或资助体系与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之间仍存在矛盾。一方面,高校资助以物质帮扶为主,是一种无偿性的资助方式,极易导致部分经济困难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和惰性行为,出现“等靠要、吃补助、不要白不要”等不良心理;另一方面,高校资助主体分散,功能比较单一,以至于造成交叉资助现象,个别经济困难学生重复受到资助,乃至出现受助总额高于物质所需的现象。对此,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必须丰富资助方式,健全资助体系。第一,创新高校资助育人方式,丰富育人功能。要建设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基础型资助体系,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以实现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第二,科学运用高校已有资助方式,形成整体合力。在“奖、贷、补、助、勤、俭、免”等常用资助方式中,以“贷、助、免”为基础,以“勤、俭”为抓手,以“奖”为激励,以“补”为保障,实现各资助方式有机统一,发挥其整体育人合力。第三,推进校园资助育人文化建设,注重氛围营造。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校园资助文化建设,做好政策普及、跟踪宣传与典型树立等,提高学生对资助育人文化的了解与认识,以文化人、以文促行,提升育人实效。
2.1.2 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育人效果
伴随新时代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逐步深化,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供给侧改革也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首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主体应进一步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分管学生工作的高校领导应将资助育人放在学生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学工处(部)及下属资助管理中心等应精准施策,发挥好政策制定主导和宣传辐射作用,各二级学院应严格落实资助育人相关政策,以科学完备的方式方法积极推动资助育人工作的最终完成。此外,其他学工口部门及教职员工也应全员参与、大力协助、全面保障,确保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真正取得实效。其次,持续推动资助育人政策的改革改进,明确责任落实。资助育人政策中已不适应当前资助育人双方供需矛盾或已不能满足经济困难学生需求的政策条文应及时更新改进,在资助育人工作落实过程中要明确单位与个人责任,健全政策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等清单制度,健全制度保障。最后,进一步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严把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关,简化申请申报流程,深化经济困难学生跟踪教育,推进资助育人资源共享,强化资助育人实效反馈。
2.2 “由外而内”:资助育人方式的深层探索
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校资助育人方式必须由外部物质资助为主转变为满足经济困难学生全方位成长成才需要为主。要从经济困难学生知、情、意、信、行等横向维度及其大学期间不同发展阶段的纵向维度具体着手,以针对性的有效资助方式,切实突出高校资助育人功能。
2.2.1 横向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但不可避免的是,经济困难大学生所存在的物质问题背后,实质是其知识素养、情感社交、意志品质、综合能力等全面发展欠缺的问题。因此,要进一步从思想引导、情感辅导、能力提升等横向维度助力其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思想引导方面,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多样平台提升其诚信意识与感恩意识,增强其自立自强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情感辅导方面,针对经济困难学生普遍存在的敏感与自卑心理,要充分了解其心理状态和情感状况,采用谈心谈话、心理咨询等沟通交流方式和团体活动、实践锻炼等外界干预方式,缓解其情感障碍和沟通困难,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适能力和人际相处能力。能力提升方面,既要补齐经济困难学生的知识短板,尤其是在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等领域,为其全面成长成才打好基础,又要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借助勤工助学机会、创新创业活动和实践锻炼平台,利用好周末、寒暑假等课余时间,创造并提供机会让其走出去,真正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提升自我。
2.2.2 纵向维度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低层次的物质温饱需求得以满足后,必然会产生高层次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需要。经济困难学生经济条件较弱,成长环境较差,往往要通过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读大学,也因此具有较为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在入学后虽然物质方面得到了满足,但面对多样的外部环境,往往不能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面临挑战。因此,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与教育应是长久的、可持续的,应从入学伊始直至大学毕业。入学初期适应阶段,对经济困难学生应建立有针对性的学业提升计划和心理适应成长计划,将资助育人作为新生入学教育重要内容,利用课堂教育主阵地补齐理论知识短板,利用日常教育主渠道开展丰富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引导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融入群体、自我受教,促进其知识素养和思想道德全面提升,以更好融入与适应大学生活。大二与大三提升阶段,要充分利用党团建设、勤工助学、实践服务、创新创业等活动形式,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进一步拓展其视野和水平,以承前启后,夯实育人成效。大四升华阶段,要把指导和帮扶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就业与升学作为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帮其做好就业信息收集、毕业心理辅导、就业创业指导、应试能力提升等准备工作,并鼓励其到边疆和基层等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服务社会、奉献祖国。
2.3 “由己带众”:资助育人目标的最终解答
在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谁来育人”及“怎样育人”进行分析后,最终要回归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为谁育人”的根本问题上来。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以系列资助育人举措,突出发挥经济困难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使其成为积极进取的模范典型并继续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以点带面、由己带众。最终实现高校资助育人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3.1 自我成长,服务地方
立足新时代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必须从学生思想认识和实际特点出发,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科学理念,以更为科学有效的资助育人模式更精准地聚焦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技能提升,由保障型资助转变为发展型资助,以此推动经济困难学生自我成长并服务地方。一是应充分发挥受助学生对资助政策的宣传力量,如选拔“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并组成宣讲团,利用寒暑假返乡开展“青春励志风采展示”“优秀典型事迹宣讲”等活动,以点带面,使其他经济困难学生了解资助政策,真切感受党和国家关怀。二是要积极教育并引导受助学生服务地方,鼓励受助学生把自我成长与其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相联系,毕业后积极通过“大学生村官”选拔、“三支一扶”“特岗教师”招聘等就业渠道投身家乡,回馈家乡培养,助力家乡发展,充分发挥模范的义务和责任,最终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2.3.2 自我成才,奉献社会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急需青年学生尤其是能吃苦能受累的自立自强的学生参与其中。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对人的要求就越高,同时也是最有利于受助学生成才的地方,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锻炼越多,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就越快。但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家、社会和学校等的帮助与教育下生存无忧并非高校资助育人过程的全部和目标的终结,教育并引导自立自强的受助学生奉献社会才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校资助育人的最终目标。要教育受助学生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心与决心,为党和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需要而服务,到边疆、到一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锤炼自我、施展才华,充分发挥青春榜样的力量,更好地在岗位上作出更多不负党和国家栽培,以及人民期盼的贡献,让青春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