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本溪地区林下参高效栽培技术
2022-02-11高明娟
高明娟
(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林场,辽宁本溪117000)
林下参,又有海货、育山参、籽货等称呼,即为通过模拟野生参生长的生态环境,人工将园参种子播种到林间,主要在纯自然的情况下生长,人工干预少,经过15年左右即可收获,品质佳,可以媲美同龄的纯野生参,广受消费者的青睐,发展前景广阔[1]。林下参生长在针阔混交林内有着较好的长势。目前我国林下参生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辽宁省,当地人参的年产量在国内总产中占比约80%,在世界人参总产中占比超过60%,其中本溪地区山区多,有着充沛的雨水条件(降雨量年均超过900 mm),自然资源条件优越,温度年均7 ℃左右,海拔高度200~500 m,地带性土壤为棕壤,分布着辽宁省近70%的森林资源,有着林下参栽植的天然优势,目前已经成为当地林农实现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2]。为了加快本溪地区地区经济的发展,当地各级政府结合各地资源优势,重点推广各类林下经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林下参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当地林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栽植地的选择及整地
林下参种植的林分以针阔混交林、阔叶林为好,如蒙古栎、椴树等天然次生林,油松、樟子松等林分内不要栽植林下参[2]。如果为乔木林,树木的林龄要求≥20年,树高在10 m以上。林下参种植的林间郁闭度以0.6~0.8为好,海拔高度300~900 m,坡度适宜在10°~25°,坡向以东南、西南为好,光照强度要求适中,半阴为好[1]。土壤以腐殖质含量高为好,要求松软适中,以pH值6~6.5为宜。除此之外,栽植地还要求交通便捷、与水源距离近、周边土壤及空气没有污染。
栽植前做好清场管理,砍除林间的灌木、杂草等,并刨出土壤中的树根。对于长势过旺、密度过大的林间,还需要将树木上层枝条进行适当修剪,维持林间有良好的透光度;提前在林间将操作、采收等作业道预留出来[3]。
2 种子的选择及催芽处理
2.1 科学选择品种
品种选择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的类型,林下栽植以长脖芦、二马芽等为好,有明显的生长优势[4]。种子以前一年采收、没有病虫为好、籽粒饱满、成熟为好,要求达到优质种子标准。
2.2 适时采收种子
本溪地区地区林下参的采收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7 月,当种子表皮开始软化、颜色变红时即可进行采集。采收时直接用手将花朵摘下,不要直接撸花,以免对茎叶等产生损伤[1]。
2.3 做好种子浸泡及催芽处理
种子采收后浸泡到清水中,1~2 d捞出后将皮、肉搓掉,取出籽。之后浸泡在50%多菌灵800倍液溶液中,10 min后捞出控干即可与干净的河沙按照1∶3的比例均匀拌合,控制湿度条件在20%~27%,装入到干净的布袋中。在有良好排水效果、背风向阳的位置提前挖土坑,规格为上宽、下宽、深度分别90~100、90~100、20 cm,长度结合种子的量而定。将种子埋入提前挖好的土坑内,厚度在15 cm。
分3个阶段进行催芽,第1个阶段为1个月,温度在22~26 ℃,第2个阶段为20 d,温度在8~22 ℃,第3个阶段为20 d,温度在8~18 ℃之间。催芽阶段可采取扣塑料薄膜的方式进行保温。催芽阶段注意做好鸟鼠害等防治。当种子的萌芽率超过85%即可用于播种。
3 播种
本溪地区地区林下参的播种时间一般春季、秋季均可[4]。如果在春季,则尽量选择较早的时间播入种子,土壤化冻后即。本溪地区地区春季林下参播种时间以4月中旬为好,要求种子上芽长<2 mm。如果在秋季播种,则在土壤上冻前将种子播下为好,结合本溪地区地区的实际,秋季播种的时间一般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具体可结合气候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林下参播种的方法有3种,包括条播、点播、穴播[2,5]。一是点播。即为在林地上用打孔器、木棍等材料直接打孔,之后播入精选、处理过的种子;孔的深度一般在4cm左右,孔之间的株行距在15 cm×20 cm;在打孔时需要避开土壤中的石头。每个穴内点播种子1~3粒。点播的方法适合在土壤为砂壤、石块较多、挖穴不方便的林间推广应用。二是条播。林地清理后,沿着横山的方向挖沟,行距在20 cm、深为4~5 cm;之后在沟内每10 cm播入1~2粒种子。之后覆盖1层薄土,并踩实。条播操作简单,缺点是易破坏林下土层、出现水土流失等问题,因此实际生产中应用较少。三是穴播。清理林地沟提前挖好播种穴,株行距为15 cm×20 cm,深为4~5 cm,穴的底部要求平整,之后将种子播入,每穴播入1~3粒。穴播方式下用种量小,适合在土质疏松的林间推广。
4 播种后管理
播种后要做好管护,避免牲畜、人为的踩踏,如果条件允许管理上可实施封闭式,如假设铁丝网[5]。工作人员在林间管理时尽量小心操作,不要对人参苗产生损伤。林下参生长超过15年时即可上市,因此要做好巡逻管理。
播种林下参后,第1年为了避免损伤幼苗,林间不需要除草;第2年时若杂草高度比参苗还高则要及时除草,切记要用工具剪除,不可直接拔,避免破坏土层而对参幼苗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修剪的高度以不对参苗接受光照产生影响即可。为了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确保林下参的品质,生长期间不需要开展施药、喷肥等管理。
当林间树木上层郁闭度达到0.8以上时即可开展适当的修剪,以对林间通风情况进行改善。枝条修剪的同时开展林地抚育。栽植的第3年,林下参的郁闭度一般达到约0.9,第3~5年,郁闭度在0.8~0.9,第5年以后郁闭度在0.7~0.8,按照各阶段林下参的实际需求进行修剪[5]。
5 病虫鼠害的防治
5.1 病害
5.1.1 红皮病。红皮病发病的原因是锰铁等金属元素在林下参生长的土壤中过度积累,当土壤通透性差的时候大量进入到林下参内,使根部表皮颜色成为黄褐或者深红褐色。防治上需要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条件好的地块,可使该病的发生几率降低[1]。
5.1.2 锈腐病。锈腐病是林下参栽植中常发的一类根部病害,不利于人参产量的提高。该病发生的几率30%~40%,严重的情况下可达到60%以上,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林下参的生长。防治上,在播种前科学选择适合的种衣剂进行包衣,如适乐时10倍液等;选择没有病虫害发生、植株完好没有损伤的参苗进行移栽。移栽之前先置于5%多菌灵500倍液等溶液中浸泡,1 h即可,也可选择喷雾剂对准参苗植株进行喷雾[3]。
5.1.3 立枯病。立枯病是林下参种植中常发的病害之一,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林下参的生长、不利于实现高产。一般栽植后前4年立枯病易发。防治方面,要及时改善种植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促使参苗长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播种前科学包衣或者拌种,一旦参苗发病要及时将病株清理干净,并选择生石灰、70%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等对病穴及周边进行消毒,避免病害的蔓延[6]。
5.1.4 烧须病。烧须病是林下参种植中的生理性病害之一,植株发病后易出现枯萎死亡,其还可诱发锈腐病等其他病害,对林下参的危害较大[7]。发病的原因主要为土壤中含水量过低。防治上,提前做好土壤水分控制,确保含水量适宜。
5.2 鼠害
本溪地区山区栽植林下参过程中鼢鼠、花鼠等常见鼠害经常发生,对林下参的生长不利。一是花鼠。花鼠,也有花黎棒 等称呼,主要为害的部位是参的茎叶、果实等,影响到参的品质及产量。防治上,可结合花鼠晒太阳的习性在其常活动的区域安装鼠夹等进行诱杀;也可在花鼠常活动的区域撒施毒饵,勤检查,及时将毒杀的死鼠处理干净,以免造成人、牲畜的伤事故。二是鼢鼠。鼢鼠日常以植物地上嫩芽、地下根茎为食,习性为打洞,因此对林地土层造成很大的破坏、为害到参地下根茎的生长。本溪地区地区鼢鼠频繁活动的阶段在4~5、8~9月,可造成林下参的减产,因此在其常活动的区域设置地箭等进行诱杀效果较好;也可提前配置好毒饵放置在鼢鼠经常活动的区域[5]。
5.3 虫害
林下参在种植中可能发生地老虎、金针虫、蛴螬等地下害虫以及草地螟等地上害虫。其中金针虫是发生最为广泛的一类虫害,发生严重的情况下可造成参苗的枯萎死亡。防治上可清理林区周边的杂草,形成防虫带,并选择45%~50%新一生800倍液等进行喷施,以控制害虫进入到林区。有些害虫类型具有较强的趋光、趋糖醋等特点,通过将黑光灯悬挂在林间或者放置糖醋混合液在林间,利于对此类害虫进行诱杀。对于林间发生密度大的害虫类型,可针对性选择药剂进行地面浇灌,或者与炒香的麦麸拌和后在林间地面均匀撒施。
6 采收与加工
林下参播种后超过15年即具有经济价值,可在7月下旬到8月中旬采收。采收工具以专用挖参镐为好,先在参周围挖40 cm左右半径的坑,切记不可损伤人参的根系[6]。林下参挖出来后将根系上携带的泥土抖干净,之后及时在干燥阴凉处包装。
林下参的鲜品可用柔软的毛刷进行彻底的刷洗,包括根、须、体、膀、芦等,珍珠疙瘩保留下来,动作尽量轻缓,不要刷破皮。芦下在清洗时轻轻用手揉搓,之后冲洗干净后放在干净的盘子上进行晾晒[2]。
人参晾晒好后,可采取真空脱水冻干技术进行冻干品的制作;也可取晾干好的人参用夹子夹在芦上 1.5 cm 的秧子上,吊挂在干燥箱内,利用箱内的灯泡进行烘烤,箱内温度一般控制在 50~60 ℃之间为好,先后经过 50 ℃干燥(0.5 h)、 排潮、55 ℃干燥(1.0 h)、排潮、60 ℃干燥、再排潮,直至彻底干燥[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