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群势断崖式下降说起
——浅谈繁殖与生产的兼顾
2022-02-11陈道泽
陈道泽│文
安徽芜湖市弋江区江岸明珠东苑1-1-401室
最近有位蜂友遇到一件不解之事,200个强群连续采了三个地方的刺槐,在第三个刺槐花期还没结束,群势出现断崖式下降,自4月15日至5月18日,将近三分之一的蜂群跌落到只有3~4脾蜂,失去了继续生产能力,其余的尚有5~7脾蜂,生产能力大大削弱。刺槐是大宗蜜源,其商品蜜口感好,是蜂蜜中的佼佼者。刺槐流蜜涌,高产稳产,且皆为野生,不存在喷洒农药问题,不会发生农药中毒事件,为什么群势会大幅下跌?原因何在?
据蜂友说,老家的刺槐4月15日进入流蜜期,在这之前有油菜和红花草,蜜粉丰富,繁蜂顺利,子脾面积大,封盖子整齐。在红花草花期上了继箱,蜂群达到上6下6,12脾蜂量。有的是下8上6,14脾足蜂。到4月底,老家的第一个刺槐结束,5月1日装车转场至西北甘肃平凉,5月2日抵达。此时槐花盛开,蜂箱一落地就进入大流蜜,蜂场上空黑压压一片,老远就能天听见蜜蜂“嗡嗡”声,采集蜂特别兴奋,出勤踊跃,进蜜涌,上蜜快,2周取蜜4次,第二个槐花蜜大获丰收。然而检查时发现有退蜂现象,巢内储粉稀少(刺槐流蜜无粉),槐花一谢,决定赶第三个刺槐,转场至陕北延安,5月16日到达延安的刺槐场地,和平凉一样,恰逢刺槐盛花期,流蜜涌,可出勤蜜蜂大不如前,采集力严重不足,群势下滑严重,蜜足,粉少。
群势之所以严重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与蜜源、气候有关。西北气候干燥,降雨偏少,槐花蜜含水量少,花蜜黏稠,无形中增加了采集蜂的劳动强度。另外,由于刺槐只流蜜采不到花粉,以致巢内严重缺粉(蛋白质饲料),降低了蜂王产卵的积极性。因流蜜涌,巢内出现蜜压子现象,产卵空间受到限制。这些因素制约了蜂群的繁殖,使巢内羽化出房的幼蜂数量小于采集蜂的消亡数量,也就是采集蜂大量消亡,新蜂数量却越来越少,子圈日趋缩小,群势下降是必然趋势。那么,如何避免发生群势严重下降情况?
一、培育优质高产的生产王
蜂王的产卵力关乎蜂群的繁殖力,连带影响其生产能力,应优先考虑培育优质高产的蜂王,育王前选好父本和母本,对本场蜂种进行提纯复壮,优胜劣汰,也可引进纯种蜂王。在育王过程中把好质量关,确保生产王的王龄不大于5月龄,始终保持蜂王高产卵力,从而保证强大的繁殖力。
二、选择蜜源场地也要关注粉源
许多蜜源植物是既有蜜又有粉,比如油菜,既流蜜又吐粉,红花草也是,可刺槐流蜜却无粉,给蜂群繁殖带来压力,要是刺槐场地附近有辅助的粉源植物,像紫穗槐就有蜜有粉,不会影响繁殖。如果附近没其他粉源植物,蜂场要储备一定数量的花粉作为补喂饲料,一旦巢内缺粉,及时进行补喂,解决蜂群对蛋白质饲料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选择场地时既要考虑蜜源,也得照顾粉源,有流蜜的也有吐粉的,二者兼有,一边生产,一边繁殖,繁殖与生产两不误。
三、无病无螨害的强群进入蜜源场地
蜂群带病或有螨害存在进场,蜜源一结束,群势骤降,甚至垮场,一点也不稀奇。群势再强,一旦染病,即使千方百计地治疗,也很难阻止群势下滑。饲养西蜂最主要的病虫害是蜂螨,治螨需要常抓不懈,始终将蜂螨扼杀在萌芽状态,防止螨害的发生。
四、繁殖与生产兼顾
蜂场所处的位置不同,蜜源条件、气候、管理方式都不一样,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生产和繁殖必须同步进行,但要分清主次。生产期间,以生产为主,繁殖为辅;繁殖期间,以繁殖为主,生产为辅。不可走极端,只生产,不繁殖,群势必然下降。
1.底箱繁殖,继箱生产
适合所有蜜源期的生产和繁殖,取蜜时,只取继箱蜜脾。为了提高生产能力,可以压缩蜂王的产卵空间,使得一些内勤蜂提前参与到采集中,将取过蜜的空脾不与底箱的封盖子脾调换,这样蜂王产卵空间被压缩,巢内哺育工作量减少,采集力加强,可以多取蜜。要是将封盖子脾和摇空的蜜脾对调,保证蜂王有足够的产卵巢房,繁殖不受影响,产蜜量会下降。繁殖与生产就像天平,一头重了,另一头就轻了。
2.主副繁殖法
可以采取一边生产一边繁殖的模式,运用主副群繁殖与生产,两群为一组,一群以生产为主,称为“主群”,其群势强壮,蜂数足,哺育量少,以生产为主。所需要的新生力量来自“副群”,副群哺育量相对要重些,以繁殖为主,育出的封盖子调给主群,主群摇蜜后腾出的空脾调给副群,让蜂王产卵,副群则有大量幼虫脾。这样,主群生产蜂产品,副群繁殖幼蜂,主副相互配合,以副养主,繁殖与生产两不误。
3.保持饲料充足是巩固群势的根本
西蜂高繁殖特性,必然是饲料的高消耗,没有蜂蜜,采集蜂怎么去采集,同样,没有充足的花粉,哺育蜂又如何饲喂小幼虫,也就是说任何时候蜂群不能缺蜂蜜和花粉这两大饲料,否则会导致群势下降。黄土高原地区采集槐花蜜除了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外,还要面对气候干燥的现实,另一个不利因素就是缺乏粉源,蜜蜂只能采到槐蜜,却严重缺粉,这是群势下降的根本原因,采集蜂不断地消失,后面却没有幼蜂替补,出现繁殖与生产严重失衡。针对这一状况,只有补喂花粉,或者将蜂场转移至有蜜有粉的场地,让蜜蜂既能采到丰富的花蜜,又能采到新鲜的花粉,保证繁殖的需要。
4.新王和双王繁殖
现代养蜂的关键技术是养王,油菜场地后期就应该进行人工育王,采本地刺槐时已全是交尾成功的新王,并且饲养的是双王群,既不需要考虑防止分蜂热,也照顾到快速繁殖,双王产卵快,确保了饲养强群的需要,进入刺槐场地,可以满足边生产边繁殖的需要。
5.繁殖和生产模式虽然不同,但主次分明
以繁殖为主,继箱巢脾要及时和底箱进行调换,将底箱封盖子脾调到继箱中,继箱中可让蜂王产卵的空脾调到底箱,为蜂王提供充足的可供产卵的空巢房,保证哺育的需要;以生产为主,可压缩蜂王产卵空间,减少哺育的工作量,让更多的年轻工蜂参加到采集队伍中去,确保采集力量的强大。边生产,边繁殖,二者兼顾,群势维持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内,确保群势不会发生断崖式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