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职业院校课程改革探索
——以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为例
2022-02-11陈灵萍张天喜
李 娟 陈灵萍 张天喜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上海 201514
一、产教融合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产教融合是近年来促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方针,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教育部门不断推出相关政策落实产教融合,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然而,当前职业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1],尤其作为以服务性为主的旅游行业,伴随着互联网升级、智慧旅游的发展,旅游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如何改进办学思路,提升内涵建设,创新培养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旅游学科中的核心课程,旅游市场营销在整个旅游教学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2],它是一门经验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作为上海市唯一一所职业本科大学,基于对职业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通过项目建设、产教融合,进行了多年的课程改革和实践,积累了一定基于产教融合的课程改革经验。
二、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改革设计
(一)课程基本情况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需要建立在掌握一定的旅游专业知识基础上,因此我们开设在第四学期。通过在课堂、企业的学习,培养学生拥有基础旅游市场营销理论和创新旅游市场营销理念,指导学生掌握在旅行社、酒店、景区等相关岗位上的销售技巧、能力和方法,实现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
(二)课程目标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旅游市场营销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具有丰富旅游知识和精湛的旅游职业技能,为学生能在旅游相关企业的导游、计调、外联、销售、接待等工作岗位上从事基层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能对旅游市场营销有一个综合性的认识,基本掌握旅游市场营销的基础概念、旅游市场当前宏观和微观环境分析、旅游目标细分和营销、旅游营销调研、旅游营销战略、旅游产品策略、旅游产品价格策略、旅游分销渠道策略、旅游促销策略、旅游市场营销活动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控制能力和勤奋工作精神。
2.职业素养目标
在课程教学中坚持把立德树人和职业素养培养作为中心环节,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典型的项目及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学习旅游市场营销的激情,并发展学生仔细观察问题、提高学生分析主要问题、高效核心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中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管理思维。
3.综合素养目标
通过邀请企业相关人员来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为学生开展讲座及专业指导学生模拟真实岗位处理真实问题,培养学生与社会接轨、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办公文案规范书写和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心思缜密及计划执行能力;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对口岗位需求能力进行分解到各个项目和任务中,通过项目开展和任务实施,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教学始终。
(三)课程设计思路
基于课程目标分析,本课程依据2018级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结合上海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与课程相关的学习情景和学习内容,使旅游市场营销职业活动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穿插,真正做到产教融合。
本课程实践教学部分,邀请旅行社、酒店、景区等相关部门的人员来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讲座或培训,指导旅游目标市场营销等相关实训课程,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分批次对旅行社、酒店、景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通过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撰写及汇报调研报告,邀请相关企业人员对学生进行观察和点评,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旅游企业市场营销体系,掌握相关工作流程。
课程教学中,在理论结合实践、深化产教融合的基础上,精心梳理每个章节内容所蕴含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将思政内容结合专业特色,设计育人功能,实现基础知识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学科体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目标协调统一。
(四)以第一章为例产教融合课程设计
表1 旅游市场营销导论
基于产教融合的课程改革的基础是基于产教融合的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时,要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细分知识技能目标、课程思政目标,以及目标对应的技能和素养,在此基础上,设计每个项目的开展目的、开展步骤和目标考核方案。
三、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改革建议
(一)加强课程顶层设计,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无论是单纯的顶层设计,还是单纯的底层设计,都不是完整的学校课程建设,它们最多是学校课程建设比较理想的部分。更重要的是要把顶层设计和底层设计变成理想的知识的课程,要把它落到教师和学生身上[3]。加强课程顶层设计,需要基于大数据分析专业依托产业的发展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搭建行业、企业、学校三方联动的运行机制,树立共同育人理念,健全协同育人标准体系[4],在此基础上,学校和企业之间配合和信息共享,构建人才培养信息共享平台,合力打造高素质人才。
(二)完善师资教学团队,推进课程混合教学
师资团队应多元组成,包括校内师资和企业师资。校内师资所授课时占总课时70%左右,至少一名副教授担任主讲教师;企业师资所授课时占总课时30%左右,至少主管以上级别管理人员参与教学。对于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教学也更应该充分利用在线资源,通过完善的教学团队,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势,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主动性不强、参与度不高、不同学生间学习效果差异大等问题。
(三)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教学方法项目引领
课程内容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教材选用或编写方面。在教材选用方面,时间上,建议选择近五年的教材作为主讲教材,经典教材作为参考教材,并至少推荐3~5个专业对口的公众号或网站指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编排形式方面,建议选择以项目引领、任务导向为课程设计思想的教材;在具体内容方面,建议选择更新和迭代的教材,教材中包括适合当前行业人才实际需求技能培养的内容,并将基础管理方法、行业新规定、行业典型案例包含其中,能解决企业实际需求、解决学生实际就业等问题的教材。
建议课程教研室进行团队备课,编写校本教材,结合当前形势,充分利用数字媒体,在教材建设中,可以将MOOC大学、学习强国、国家精品课等高质量内容融会贯通加以利用,同时,积极争取兄弟院校开发多媒体课件,努力实现跨校多媒体资源共享;聘请企业职业经理人、优秀毕业生开设讲座,增加专业知识和前沿知识,与时俱进、及时补充更新。搭建线上线下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理论实践结合的多维度课程学习资源库,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动性,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在教学方法方面,通过讲授法、情景模拟法、分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和观看影像资料等活动组织教学,采用教学练三者结合、以练为主的教学方式。
(四)评价机制多元结合,注重过程阶段考核
创新教学评价体系,评价人员方面,包括教师、学生和企业三方评价,教师通过课堂诊断,从学习态度、出勤率、抬头率、互动率、课堂纪律、项目参与情况、任务完成质量情况、课程目标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学生从自我诊断、小组间相互点评、组员和组长间配合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企业评价则是对学生专业素养的综合评价,包括学生专业技能、沟通表达能力、职业形象礼仪、态度和情绪等方面进行评价,企业的评价也是综合性评价,是鉴定学校人才培养真正水平的重要考量点。评价过程方面,一般可以包括教学过程评价(40%)加阶段性评价(60%),教学过程评价是微观而具体的评价;阶段性评价,主要为期末考试。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职业教育大会,这也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大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职业教育发展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是对职业教育的重要鞭策和引领。职业教育前途光明,我们要乘着职业教育的东风,将产教融合落到实处,推进课程改革。同时,在推进产教融合过程中,收集数据,撰写案例,申报课题,优化成果,以期对同类院校或相同专业教师教学给予借鉴和参考,共同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