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门修改网约车管理办法
2022-02-10陈礼腾
近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公布修订后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其中,对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驾驶员证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等行为的罚款数额予以下调。
分级式处罚网约车管理走向精细化
網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表示,网约车从2012年左右兴起,随后在共享经济概念以及资本的加持下经历高速发展。作为当时新兴业态,网约车监管存在的一定的滞后性,直至2016年7月《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布,才首次明确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以及具体的监管细则。
陈礼腾进而表示,过去的监管由于缺乏参考,或存在待优化的地方。此次对于《办法》的调整处罚有了更加细致的划分,以违法事项的危害程度和经营者的承受能力进行不同的处理,这既是监管部门科学执法、人性执法的体现,同时也是网约车监管走向精细化的体现。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律师表示,本次修订是六部门对2022年7月30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罚款事项的决定》的落实。《决定》附件《国务院决定取消和调整的罚款事项目录》中第52~53条要求下调无证经营的处罚,取消未携带证件的罚款。《管理暂行办法》的修订呼应了上述文件的要求。
李旻进而表示,修订的《办法》并不意味着违法成本的降低。修订前,对于无证经营、无证驾驶的规定较为笼统,可能导致实践中类案不同罚的问题。本次修改,细化了无证经营无证驾驶的处罚问题,对于平台方和网约车司机规定了不同的处罚标准,是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规范完善,使得多方主体的责任更加明确。
保障司机权益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李旻认为,本次修改,一方面是得益于网络技术的进步。随着营业资质的审查力度增强以及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从业证明电子化普及及信息互通,有利于简化行政、方便人民。另一方面,条文的细化对于行业是利好消息,明确各方主体责任,避免了行政机关肆意处罚,保障了平台方及网约车司机的权益,同时也能督促平台及司机遵守行业规范,促进网约车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陈礼腾也认为,监管文件的意义不仅是规范行业健康发展,同时也是更全面的保障各方权益。此次《办法》的调整,责任主体也更加明确,侧面保障了司机的相关权益,将监管重心侧向平台方面。
行业百花齐放如何兼顾成为监管难点
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截至2022年10月31日,全国共有290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488.8万本、车辆运输证203.0万本。
陈礼腾表示,行业发展至今,基本形成了形成以滴滴出行为“一超”,曹操出行、T3出行、享道出行、如祺出行、嘀嗒出行、美团打车、万顺叫车等为“多强”,数百家中小平台“百花齐放”的市场格局。此外,还有百度地图、高德打车等聚合平台。这其中既有入局时间的差异也有商业模式的差异,如何兼顾由于行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如今多样化的市场环境,打造合理的监管形式,是行业给监管部门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