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视角下农业循环经济的问题研究
——以苏州市相城区为例
2022-02-10王宗易
王宗易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逐步形成,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政策支持。为解决粗放式农业发展所带来的弊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切实推行农业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着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资源的节约,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1]75-76。它将循环利用的经济思想具体应用在农业上,使农业生产建立在低耗、节能、高效、持续的基础上,实现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自然资源的优化利用,从而解决传统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污染高、效益低等问题,这些都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高度契合。
苏州市相城区地处江苏省东南部,辖渭塘镇、阳澄湖镇、黄埭镇、望亭镇四镇,东依阳澄湖,西衔太湖,地理位置优越,生态资源禀赋,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础。近年来,相城区着力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建成有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埭循环农业万亩示范区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业园区,积极探索种养加一体化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加大在生态养殖、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投入,全区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套率和治理率都处于全国领先位置。相城区突出融合发展,着力构建循环农业产业体系,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并挖掘农业、文化资源,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有效推进文旅融合。
一、苏州市相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一)三大产业的结构现状
相城区第一产业的产值在2017年之前呈微幅增长趋势,之后经历了断崖式下跌。从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来看,第一产业的贡献值逐年下跌,于2019年跌破了1%,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都在50%左右。这说明经过40多年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工业和服务业已经取代农业成为苏州市相城区的主导产业(见表1)。
表1 2016—2020年相城区生产总值与三大产业贡献率
相城区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总数和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逐年下降,至2020年末仅为0.78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1.5%;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最多,占总就业人数的六成。一方面,第一产业劳动工时长、风险大,相比二、三产业回报率低。在工商业相对发达的苏州市,愿意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越来越少,说明农业缺乏足够的人力支撑发展,这也对提升农业机械化程度、培养农业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繁荣的二、三产业为传统农业向延伸产量链、拓展农业功能提供了动力,推进产业融合势在必行(见表2)。
表2 2016—2020年相城区三大产业就业人口数和比例
(二)第一产业的发展现状
苏州市区第一产业种类丰富,农林牧渔产业都有所涉及,其中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和渔业占比最高,两者合计占第一产业总值的近80%。相城区依托太湖、阳澄湖生态资源优势和自身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特种水产、蔬菜瓜果、畜牧养殖等产业(见图1)。
图1 苏州市区农林牧渔业占第一产业比重
在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的背景下,相城区的粮食总产量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产量值,水产品产量尽管逐年下降,但在2019年后开始呈现上升的态势(见图2)。这说明近年来相城区全面落实“四个百万亩”工程,推进农业现代化已初见成效。在支撑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相城区着力建设高标准农田,落实农业高效清洁生产、节约集约用地、秸秆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此外,引进和培育特色水产良种,示范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和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在相城区的多个农业示范园区内,稻蟹、稻虾立体养殖模式被广泛采纳,生物共生理念的运用既实现了农业和水产业的绿色、协同发展,也为农户创造了更高的每亩效益。
图2 2016—2020年相城区粮食和水产品产量趋势图
相比农作物、水产品产业相对平稳的发展,相城区畜牧业的发展则出现了断崖式下跌,2018年猪牛羊禽肉产量仅为525吨,同比上年下降了85.14%(见图3),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畜禽养殖环境整治力度的加大。相城区积极落实粪便污水治理设施改造升级措施,实现了雨污分流,粪便污水减量化产出、无害化处理、资源化还田利用。围绕生态畜牧业发展定位,相城区还建立了一批美丽生态牧场,发挥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的示范引领作用,但仅靠当前生态循环种养规模还不足以解决畜禽养殖污染的顽疾,每年依然有大量的畜禽养殖场户被取缔关停,如何进一步扩大畜牧业生态绿色发展规模是相城区当前需要克服的问题。
图3 2016—2020年相城区猪牛羊禽肉产量变化图
(三)农业产业链的发展现状
农业产业链是指农产品从原材料、加工、生产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关联,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也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村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相城区着力构建农业产业体系,增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生态循环农业为代表的模式通过将农产品不断进行深加工和提升废弃物的综合使用程度,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践行绿色发展理念[2]。2020年全区多家企业荣获江苏省第十一批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苏州市“十佳”农产品加工企业等称号,计划新申报、续展绿色食品企业12家,产品23个。
相城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业不断优化。2020年苏州市相城区休闲观光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占旅游业总收入约17%,但是相城区旅游总收入和接待游客数量在2020年下滑严重(见图4)。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对旅游行业带来冲击,另一方面区域对游客吸引力的下降也制约相城区发展休闲农业。截至2021年6月,全区累计拥有市级“十佳”乡村休闲旅游农业(休闲农业)精品村3个,省级休闲农业精品村4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园区)3个,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以循环农业为例,相城区黄埭镇将循环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与休闲农业联结,延长循环农业产业链,在镇里的循环农业万亩示范区内设立农耕体验园,丰富休闲农业的内涵,向游客宣传了循环生产、绿色生活的理念,同时也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业态。
图4 2016—2020年相城区旅游总收入和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量变化图
二、苏州市相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苏州市相城区越来越重视农业发展状况,在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和延伸农业产业链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面临的问题也较为明显。
(一)农业劳动力流失,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农业经营者是支撑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然而相城区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数量在逐年下降,农业劳动力流失明显,大量人群涌入第二、第三产业。据苏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在2017年到2020年间,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减少了约1 900人,而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加了约37 500人,这无疑会加重农村人力资源的负担,制约农业的发展。同时,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相城区农业人口中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占比不足20%,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更低,年龄以50岁以上为主。受传统农业发展思维的影响,不少农民对农业循环经济认识存在偏差,文化素质偏低、不懂专业技术等问题制约了相城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此外,在培养农业人才方面缺少科研院所的加持,相比苏州市工业园区和高新区,相城区的高新企业、研究机构数量不足,科教资源也处于劣势,如果没有人才政策作为引导,该地区将难以吸引高层次的农业类人才。
(二)循环农业规模较小,生态模式有待普及
相城区致力于打造农业聚集区,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业园区,发展多样的循环农业模式。例如,以禽畜粪便、秸秆为纽带提升废弃物循环利用,种养加功能复合促进产业集群等。目前,循环农业的发展围绕农业园区展开,依赖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但是农业个体经营是农业主要的经营方式,尽管相城区成立了不少农业合作社,发展循环经济还是面临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循环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尤其在初期阶段,往往表现为明显的生态效益而非经济效益,企业、个体工商户亟须足够的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的保护,否则农业循环经济难以推广。以相城区的畜牧业为例,生态畜牧模式被大力提倡,但是相城区的养殖污染依然存在,据相城区农业农村局网站数据显示,仅在2017年全区关停取缔了243家畜禽养殖场户,削减存栏3.5万头生猪、2 491头奶牛,一方面是由于养殖户生态意识的薄弱,另一方面也表明循环农业模式仍未普及。
(三)农产品附加值偏低,发展层次需进一步提升
延伸产业链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特征。近年来,相城区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伴随着农村道路建设和物流行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体来说农产品依然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以种养加循环模式为例,相城区产业规模仍然偏小,一些地区的农户未与加工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加工业的业务互动较低。此外,农业经营者文化素质不高,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接受度偏低,再加上农村合作社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对农户的实际支持有限,这些因素都抑制了循环农业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导致农产品的品牌效应不足。相城区虽然建设了一批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塑造了“苏州大米”“阳澄湖大闸蟹”等农产品牌,但是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水平不高,农业类上市公司数量少,品牌的影响力主要在江浙沪区域。
(四)旅游市场下滑明显,循环农业资源建设和推广不足
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是延展农业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现阶段相城区旅游市场发展后继乏力,全区旅游业总收入和接待游客人数的不断减少,地区旅游业的竞争力下降势必会影响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以循环农业为特色的生态旅游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生态农业资源开发不彻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等问题。相城区的一些乡镇缺乏对循环农业资源的统筹规划,不同规模的经营主体在近几年新冠疫情的背景下难以承担投资旅游业带来的风险,这些都制约了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在相城区现有的旅游项目中仍以观光为主,主要经营农家乐、农耕体验园等业务,形式较为单一,特色不明显,市场上雷同率较高,行业中缺乏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展现循环农业思想内涵的旅游项目。
三、苏州市相城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对策
(一)强化人才政策引领,提高农业人才站位
一是完善政策保障制度,留住农业人才。相城区需要进一步健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供应、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在住房、医疗、户籍等服务上对技能性强的农业人才给予帮扶,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同时要统筹涉农财政资金,专款专用,创新管理,完善政策激励制度,对为循环农业技术突破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企业、研究机构给予相应的配套奖励。二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循环经济意识。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引导和鼓励农民参加农业知识教育和技术培训,在农村建立创新创业帮扶、职业资格认定等机制,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3]。相城区政府要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向农村普及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为推动循环农业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吸纳高层次农业人才,优化地区科研环境。以循环农业的产业发展需求为主,相城区要在养殖技术、环境治理等方面向社会吸纳农业专业性人才,并通过建立科技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等方式,完善现代农业科技研发人才平台。同时,积极与独墅湖高教区的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循环农业经济的研发项目,发展农业创新科技孵化器,扶持农业科技型企业和产业研究所,通过建立先进的科研人才平台吸引人才,提升相城的科研环境。
(二)立足可持续发展,推广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一是将环境改善、节约资源作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发展目标。相城区要在农业生产中贯彻生态保护的原则,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利用好太湖、阳澄湖资源,因地制宜,合理种养适合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的农耕作物和水产品,发展以生物共生为原理的自然种养模式和将禽畜粪便、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作为纽带的综合利用循环模式。二是夯实资金保障基础,支持循环农业发展。针对循环农业发展初期阶段面临较高投入的问题,政府应当实施积极的补贴政策,为从事循环农业提供必要的农业专项资金,对建设循环农业供给、装运等设施提供补贴。加大对循环农业项目的资金支持,对循环农业的技术研究提供专款支持,并在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引导社会资本跟进,拓宽融资渠道,推进农业项目的社会资金投融资体系不断完善[4]。三是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坚持科技赋能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业科研经费,引导科技人员进行循环农业经济的技术创新。为推动循环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政府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推动科研人员深入农村调研实践,将循环经济的技术带入农业生产的第一线。政府通过建立循环农业技术信息网络,组织提供技术推广服务,引导和鼓励农户、合作社、企业进入循环农业建设的轨道中。
(三)完善产业链建设,提升循环农业价值链
一是发展农业产业主体,促进循环农业产业融合。在生产体系上相城区要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组织在推动三产融合中的引领作用,建设专业化合作社,村民汇集资金,引进循环技术,推进农业向大规模生态农业方向发展。区内的各乡镇要以合作社为平台对接加工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推动种养业和加工业的融合。相城区政府要加大对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完善农产品物流、销售及技术服务体系,为拓展循环农业产业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提升产业链之间的关联,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发展。政府在现有循环农业资源、技术和市场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与统筹,提升产业链之间的联系,结合区域特点打造特色农产品产业,创建出集生产、物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循环农业产业链。加速产业链升级,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5]。三是推动循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打造休闲旅游新业态。以循环农业养殖为特色,发展集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业经营新模式,进一步拓宽循环农业产业链。相城区要深入挖掘特色文化、生态自然景观等区域资源,打造富有生态种植文化,蕴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体验式生态休闲旅游项目,为全区的农业经济、人文历史、生态建设的交融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