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2022-02-09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一、“十四五”交通运输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2021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交通运输行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埋头苦干、扎实奋进,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开展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等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聚人气、鼓士气、扬正气。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在行业实践上,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办好民生实事上创新招、出实招,12件更贴近民生实事、58件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部系统完成877件民生实事,党员干部承诺践诺4万余项,实现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成功筹办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习近平主席出席大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重要建设者、参与者、贡献者的历史担当,进一步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习近平宣布建立“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为推进全球交通合作搭建重要平台。大会发布《北京宣言》,重申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互联互通等理念和主张,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大会发布《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和《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发行特种邮票,举办主题展览,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成就和实践经验。联合国秘书长以及相关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171个国家和61个国际组织派代表参会,各国交通部长、企业家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等151位中外代表嘉宾围绕可持续交通发展对话献策,国内外媒体持续报道。
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持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持续完善交通运输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因时因势调整优化疫情防控举措,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坚守一线、精准施策,有效保障应急防疫物资、生产生活物资和外贸进出口货物运输安全畅通。严格落实“外防输入”要求,从严做好机场、水运、陆路口岸等重点部位防控和进口冷链食品、非冷链集装箱物流疫情防控等工作,严格落实高风险岗位人员轮班制、集中居住、封闭管理等措施。毫不放松抓好“内防反弹”工作,落实落细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科学设置公路防疫检测站点,坚决做好首都等重点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严格疫情地区客运管控,保障疫情地区民生物资运输。做好信息共享、疫苗运输等工作,推动行业重点人员疫苗接种基本实现“应接尽接”。做好自身防控工作。为我国保持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全球领先地位提供了坚强的交通运输保障。
全力保障国内国际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加强统筹指挥调度,充分挖掘集疏运潜力,有效加强供需对接,全力做好粮食、煤炭、天然气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运输保障。全力以赴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安全畅通,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国际物流保障协调工作机制,有效保障國际海运运力、集装箱供给以及粮食接卸疏运,稳步提升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水平,持续开通国际货运航班“绿色通道”。截至11月底,推动中欧班列开行约1.4万列,同比增长20.3%,开行国际货运航班7.4万班,同比增长25.8%,完成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241.5万吨、国际及港澳台快递19.3亿件,同比分别增长20.2%、17.4%,完成国际道路运输4200万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和上海市共同举办了首届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对推动深化国际航运事务合作,促进国际海运业健康发展,全力恢复和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发挥了积极作用。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全国集中开展了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下大气力解决了一批执法中的突出问题。联合有关部门印发系列文件,多措并举加强货车司机、快递员以及网约车驾驶员等新业态从业人员的权益保障。加强对交通运输平台经济的监管,配合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会同有关部门多次对网约车、互联网货运等平台公司进行约谈,着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制定实施“十四五”系列规划。国务院即将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构建了由1个总规划、6个重点专项规划、9个一般专项规划以及若干特殊专项规划组成的规划体系,明确了未来5年交通运输发展的目标任务。
二、2021年交通运输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年来,在着力做好上述6个方面工作的同时,交通运输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加快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稳步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建设。1—11月,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28万亿元,其中铁路6401亿元、公路水路2.53万亿元、民航1050亿元。预计全年新增及改善高等级航道约1000公里。
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川藏铁路及配套公路、引江济淮航运工程、连云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协调落实港建费取消后水运建设发展长期资金保障渠道。交通运输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工作基本完成。
(二)持续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
进一步加强运输服务保障能力。1—11月,完成营业性客运量77.3亿人,同比下降12.2%。1—11月,完成货运量475亿吨,同比增长13.5%。预计全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55亿吨,同比增长6.8%。
有效提升出行服务品质。加快推进空铁(轨)联运旅客换乘流程优化。道路客运电子客票服务覆盖超过1600个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318个地级以上城市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深化国家公交都市建设,已命名的示范城市累计达33个。全国12328热线集中整改任务全面完成。102个城市开通95128电话叫车服务,网约车“一键叫车”功能为老年乘客提供打车服务。开展ETC服务专项提升行动。
系统推进物流提质降本增效。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深入实施,完成集装箱多式联运量620万标准箱,开通联运线路450条。完成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751万标准箱。全面取消港口建设费,每年减少进出口环节收费250亿元。推动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等专业化物流快速发展,构建集约高效的货运物流服务体系。
(三) 有效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
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暨雄安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印发《支撑雄安新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支持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北京冬奥会交通运输保障筹办工作有力有序。
推进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持续做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相关工作。沪渝蓉高铁、四川沿江高速公路等项目有序推进,赣深高铁全线贯通,武汉青山长江大桥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通车,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试运行。
进一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深中通道、黄茅海通道等项目进展顺利,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
推动长三角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推动长三角加快建设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江苏常泰过江通道等项目加快推进。研究支持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推进黄河流域交通运输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宁夏中卫卫民黄河大桥等项目建成通车,推进呼北等国家高速公路待贯通路段建设,实施青兰高速等繁忙路段扩容改造。
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运输发展。成都天府机场等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建成运营,成渝中线高铁启动建设,泸州至永川高速公路等项目建成通车,推进京昆高速成绵段等扩容工程建设。
着力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补齐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出疆入藏综合运输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建设,推进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引导东部地区率先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四) 做好巩固拓展交通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巩固拓展交通脱贫攻坚成果。印发《巩固拓展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预计全年完成脱贫地区公路投资超过8000亿元,推动交通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畅通脱贫地区水运通道,推动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开工建设。
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预计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超过16万公里。联合有关部门深化“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推动167个单位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
有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完善农村寄递物流网络体系,持续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宣传推广35个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五) 加快发展智慧交通
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与标准引领水平。联合科技部印发《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意见》,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部署了30余个交通领域项目。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科技工程。发挥行业重点科技项目清单作用,引导19.61亿元社会资金投入交通运输科技研发。制修订重点领域国家和行业标准218项。
持續提升数字化水平。推进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建设。深化数据资源开放共享,部级平台政务数据量增长37.7%,数据共享服务次数增长2倍。完成11座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试点,推进公路路面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网建设试点。推进汽车维修数据综合应用。
不断拓展新技术应用。印发《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推动京雄智慧高速公路、深圳妈湾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天津港北疆港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等交通新基建重点工程建设,我国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已建和在建规模均居世界首位。推进基于区块链的全球航运服务网络建设,完成进口电商货物港航“畅行工程”。饱和潜水载人陆基实验深度达502米。行业部分领域北斗系统应用比例达到或接近100%。启动自动驾驶、智能航运先导应用试点。
(六)积极推进绿色交通发展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交通运输工作。发布《交通运输行业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2021年度)》。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动绿色公路、绿色航道等技术和政策创新,推动铁路、公路统筹集约利用线位、桥位等通道资源。运输结构优化调整深入推进。实施绿色出行续航工程,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渤海湾船舶使用岸电。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联合多部门建立健全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长效机制,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已覆盖长江经济带内河码头,基本覆盖到港中国籍营运船舶。深入推进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监管,推动监测监管试验区建设。
(七)持续提升安全应急保障水平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铁路未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公路水路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失踪)人数同比分别下降7.9%、6.7%。民航实现运输航空安全飞行136个月。邮政快递领域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
进一步提升安全防控能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集中攻坚年”行动,排查问题隐患86万余项。初步建立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一张图,跟踪管控重大风险3700余项。建立健全旅客运输、危险货物运输、网络安全等管理制度。推动构建跨区域、跨部门安全协同监管机制,实施铁路沿线安全、道路客运、常压罐车、港口危险货物、船舶碰撞桥梁、航运枢纽大坝、国际客货班轮、内河船涉海运输、商渔船碰撞等领域治理行动,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初步形成水上安全综合治理格局。
不断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编制《加强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完善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制度、工作机制和预案程序,加强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水上应急救助基地等建设以及深远海装备配置。提升应急调度指挥、水上安全监管、救助抢险打捞能力,有效应对河南特大暴雨洪涝灾害、青海省玛多县7.4级地震、“永丰”轮爆炸起火等突发事件。组织协调水上搜救行动1881次,搜救遇险船舶1337艘、遇险人员14473人,水上搜救成功率达95.85%。
有效维护行业稳定。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平安中国建设和交通运输业务进一步融合,完善新形势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积极化解信访积案,常态化推进交通运输领域扫黑除恶,做好反恐怖防范隐患排查治理和重点目标分类分级管理,重要节日、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行业保持安全稳定。
(八)加快提升交通运输治理水平
系统推进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完成《海上交通安全法》全面修订并有效组织贯彻实施工作,《公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重点立法项目取得新进展,完成34件规章制修订。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基本完成,形成交通运输新型执法体系。
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完善港口规划调整和岸线使用审批管理。推进水上交通管控机制改革,开展全要素水上“大交管”试点。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5项行政许可,向全国范围推广自贸區实行的40项涉企经营许可“证照分离”改革措施,初步建立事中事后监管规则和标准体系,推动信用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应用。对3项证明试行告知承诺,实现12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指导6个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推进10项交通运输创新试点举措。
(九) 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合作
稳步推进“一带一路”交通互联互通。中老铁路建成通车,中巴经济走廊“两大”公路和“橙线”轨道项目移交通车,中俄黑河公路桥建设完工、具备通车运营技术条件,中欧陆海快线建设加快推进,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完成第二期股权交割。
积极推进全球交通合作。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举行48场部长级双边会议,出席7场多边国际会议,推进危险货物国际道路运输、中俄海上搜救等领域国际合作。第17次连任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成功当选万国邮政联盟新一届行政理事会和邮政经营理事会理事国。
服务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加强自贸区政策创新和实施,开展外籍国际航行船舶沿海捎带业务试点、外籍船员培训发证试点,推动境外船舶移籍登记“一事通办”。推动海南自贸港交通运输领域财税优惠政策落地。
(十) 加强党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全面领导
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人才队伍和机关建设,不断提升行业软实力。
三、2022年交通运输工作思路
做好2022年交通运输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一个总基调”,更加注重“三个服务”,确保实现“六个有效”。
——牢牢把握“一个总基调”。就是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必须在认识上把“稳”字放在首位。在方法上坚持先立后破、统筹兼顾。在路径上坚持做稳存量、做优增量。在责任上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在成效上做到平稳有效、稳中有进。
——更加注重“三个服务”。必须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更好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保障作用。要更加注重服务大局,全力服务保障大局稳定。要更加注重服务人民,有效服务促进共同富裕。要更加注重服务基层,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确保实现“六个有效”。
一是有效保安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降低事故总量,确保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有效保畅通。按照“保重点、重协作、增韧性、降成本、建体系”的思路,全力保障国际国内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
三是有效稳市场。要把行业治理的基点落在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上。落实好保市场主体的任务。推动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提升市场监管能力。完善市场机制。
四是有效稳投资。要把稳投资摆在工作突出位置,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五是有效促转型。全面推进行业向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
六是有效防风险。不折不扣把防风险贯穿到交通运输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全力确保行业安全稳定。
四、2022年重点工作
(一) 全力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稳定发展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高重大风险防范应对能力。提高交通网络抗风险能力,强化交通运输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风险评估和分级分类管控,稳定提升重点区域的多路径连接比率,完善紧急交通疏散等安全应急设施。出台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办法和专项规划,加强重要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
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深化船舶碰撞桥梁隐患治理,推进航运枢纽大坝除险加固专项行动、国际客货班轮专项整治行动。联合有关部委继续深化商渔船防碰撞安全整治。推进“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提高交通运输应急管理能力。提高海上搜救应急能力,科学布局沿海和内河搜救溢油应急设备库,推动完善长江干线水上搜救体制机制,持续推进现代化专业救捞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应急演练,提升突发事件科学应对水平。
(二) 毫不放松抓好交通运输常态化疫情防控
保持疫情防控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充分发挥交通管控和运输保障专班作用,全力做好疫苗运输、应急物资运输服务保障工作。
持续强化外防输入。坚决落实机场、水运、陆路口岸等重点部位防控措施。继续坚持公路水运口岸出入境运输“客停货通”政策,因时因势修订防控工作指南。加强各领域国际运输一线人员疫情防控工作,继续严格落实高风险岗位作业人员闭环管理等防控措施,严格做好“点对点、一站式”入境人员接运。按照有关规定对来华国际航行船舶船员换班严格实行熔断机制。推进水运口岸船员换班通关便利化。
持续加强内防反弹。从严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交通运输工具、场站消毒通风,人员测温、健康码查验、佩戴口罩等要求,坚决避免疫情通过交通运输环节传播扩散。持续做好公路水路同乘密接人员大数据筛查工作。推进行业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三) 全力保障国际国内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
加快完善国际物流通道网络。加快建设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发展多元化国际运输通道。优化海上通道布局。加快完善国际陆路通道,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国际物流保通保畅合作,着力维护重要物流通道安全畅通。
全面提升国际物流服务保障能力。持续优化完善海运服务网络,推动稳定我国出口航线运力和集装箱供给,加强沿海集装箱码头能力和粮食码头中转仓储能力建设。推动大型航运企业与国有粮食、能源和矿石进口企业签订长期运输合同。促进中欧班列、中欧陆海快线等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动部门间、政企间、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信息交互共享。
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推进国际物流体系建设及创新发展先行先试,着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物流企业。
加大重要物资保通保畅保运力度。统筹利用各种运输資源,全力做好煤炭、天然气、粮食等关系国计民生重要物资运输保障工作。加强航道、航运枢纽大坝和通航建筑物运行监测,保障航道畅通。
(四) 加快建设统一开放交通运输市场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体系。推动公路、水运建设和养护领域企业资质改革政策落地,规范建设市场招投标行为。
推进交通运输重点领域改革。推进海事职衔制实施。推进长江航道局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部培训疗养机构改革。
持续优化交通运输营商环境。强化海事队伍革命化、正规化、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加快构建全要素水上“大交管”,优化完善海事监管机制和模式。推动更多船舶、船员证书“电子化”,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深化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加快重点领域立法进程,加快推进《民用航空法》《海商法》《港口法》《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制修订。
(五) 加快建设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
完善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实施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加大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推进力度,在体制机制、战略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关键技术等方面开展试点,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应用、可推广的成果和经验,促进试点成果转化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实际效能。
继续推进相关规划编制。加快国家公路网规划、全国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等修编出台,进一步完善重点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
加快推进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加强沿江沿海沿边等战略骨干通道建设,高质量推进川藏铁路及配套公路、深中通道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内河高等级航道提等升级,推动沿海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开展湘桂赣粤运河工程重点问题专项研究。
加快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完善枢纽场站布局规划,推进枢纽集群、枢纽城市、枢纽港站“三位一体”建设,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管理。建立健全港口基础设施维护制度标准。
(六) 着力提高交通运输服务供给质量
大力提高出行服务品质。提升水路客运服务品质,打造水上旅游客运精品航线,稳慎推进邮轮海上游试点航线开航。统筹做好北京冬奥会运输服务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
持续促进物流降本增效提质。加快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提质扩面,积极培育网络化市场主体,加大“一单制”、服务规则协同等探索推广力度。加快发展电商物流、冷链物流、危化品物流等专业化物流,提升冷链货物运输服务品质。推进内河重要干线水上服务区建设和服务功能提升。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果,进一步规范港口航运、公路铁路运输等收费。
推进交通运输新业态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推进“互联网+货运物流”模式创新,推动完善互联网道路货运平台管理制度。积极帮助交通运输企业纾困解难。
(七) 有力支撑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
加快京津冀一体化暨雄安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建成京滨铁路、京唐铁路,加快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进一步完善京津冀一体化路网格局,加快京雄高速北京段、秦唐高速等项目建设。推进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完善京津冀机场群。
推进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印发《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规划》。着力推进荆江河段、嘉陵江等长江干支流航道重点工程建设,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补强沿江高铁和铁路货运能力,全力打通公路省际待贯通路段,推进长江中游机场群建设。完善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全力推动长江经济带交通绿色低碳发展。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创新发展。加快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持续完善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优化航运和航空资源配置,增强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的交通运输保障。
推动长三角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宁淮铁路、苏台高速等省际互联互通项目建设,高质量建设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加快开发小洋山北侧集装箱码头,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长三角港口群协同发展共建辐射全球航运枢纽。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支持浙江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支持宁波舟山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建设。
持续推动黄河流域交通运输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出台推动黄河流域交通运输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促进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格局。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小时交通网,畅通多向出川渝综合运输大通道。支持海南构建岛内畅通、陆岛连通、全球通达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推进北部湾港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八) 推动城乡交通运输统筹协调发展
巩固拓展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保障、措施优先落实、工作优先对接。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重点,强化对脱贫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增强“交通+”融合发展能力。继续做好定点帮扶、对口支援工作。
加快完善“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体系。有序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抵边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深化“美丽农村路”建设。
加快推动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持续深化国家公交都市建设。加快推动构建重点城市群多节点、网络化城际交通网,进一步提升城市群、都市圈交通一体化水平。
(九) 加快推动交通运输创新引领发展
深化交通运输技术创新及应用。系统布局交通运输科技示范工程,深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推动交通基础设施、载运装备与智能交通等重点专项任务落实。推动突发事件交通运输应急处置、救助打捞、检验检测及监测等专用装备自主化智能化发展。拓展北斗系统行业应用。
大力发展智慧交通。积极推进智能铁路、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民航、智慧邮政、智慧枢纽等交通新基建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广州港南沙港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长江干线和京杭运河智慧航道等建设。推进基于区块链的全球航运服务网络建设,推动港口作业单证电子化。
夯实创新发展的基础。强化交通运输战略科技力量,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全國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培育建设。
(十)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
统筹谋划碳达峰碳中和交通运输工作。推动出台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发布部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意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加快完善交通运输能耗和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加强评估,推动建立与评估结果挂钩的激励机制。发布绿色交通标准体系。推进行业碳达峰试点工作。
持续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深化运输结构调整示范区建设,推动港口、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持续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大力推动集装箱铁水联运和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提升江海联运服务水平。
强化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大力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加强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推进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监测监管试验区建设,加快全国船舶能耗中心建设,研究船舶碳强度评级机制。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统筹利用综合运输通道线位、土地、空域等资源,加大岸线、锚地等资源整合力度,合理避让生态敏感区。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材料、工艺工法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积极推广废旧路面、沥青、疏浚土、建筑垃圾等各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十一) 推进全球交通合作
推动“一带一路”交通互联互通高质量发展。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推进与周边国家铁路、公路、航道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做好中俄黑河公路桥通车工作。深化制度规则“软联通”,加快与相关国家双边海运协定、双边国际道路运输协定或议定书的签署修订。推动国际铁路联运规则制修订,推广统一运单,简化手续。
深化交通运输国际交流与合作。强化全球交通合作伙伴关系,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继续深化中俄、中欧、中国—中东欧、中国—东盟等多双边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涉交通工作,积极参加中国—东盟交通部长会议、中俄运输合作分委会会议等机制性活动。深化与非洲、拉美国家的互利交流合作。全力推进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落地相关工作。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涉交通运输有关工作。加强与相关国家深远海航行保障、搜救打捞、自动驾驶、科技人才、绿色低碳等领域交流合作。支持交通运输企业高水平走出去,坚定维护企业海外合法权益。办好中国航海日活动和第二届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
积极参与交通运输全球治理。继续加强与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民航组织、万国邮政联盟、铁路合作组织、国际运输论坛、国际道路联盟、世界道路协会等事务合作。积极参与海运温室气体减排国际谈判,深度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
(十二)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持续深化理论武装,以自我革命精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队伍建设和机关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和新闻舆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