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人的现代化:内涵与路径

2022-02-09洪银兴杨玉珍

关键词:二十大现代化消费

洪银兴 杨玉珍,2

(1.南京大学 经济学院, 南京 210093;2.河南师范大学 商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与西方国家以“资”为本的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质,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形态。

现代化不能只见物质不见人。中国式现代化既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顺应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关于人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中就有明确的论述。这是中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和实践进程进一步拓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现代化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明确要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人的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后,中国式现代化关注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有经济的、物质的需求,还有文化、精神、健康、生态等多方面的需求。不仅如此,还要提升人本身的现代化,即提高人的文明程度,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样,所要促进的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生活品质、人的精神文明程度和人的全面发展三个维度。中国式的现代化进程是人民物质和精神富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体现的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相应的现代化不只是经济的现代化,还包括文化和教育的现代化。中国所要建立的现代化国家,不仅是经济强国,还是文化教育强国。

一、现代化与提高人的生活品质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有一段论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因为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0页。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在新的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非常迅速;二是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对这一思想的实践。

与以“资”为本的西方式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体现人民至上的理念。针对进入新时代后的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所要满足的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用专门篇章擘画“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结十年来的历史性成就时指出,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人民生活由小康到现代化的转变,是由量到质的转变。人的生活品质的现代化,简单地说是高品质生活。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高品质生活方式可以从人民收入水平及相应的消费支出水平的增长、消费升级、公共消费和人居环境来进行评价。

首先是人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显著提高。这是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我国从2012年到2021年10年间人均GDP从2012年的3.98万元上升到2021年的8.10万元。实现了人均GDP翻一番。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表现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人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居民家庭财产与居民享有公共财富的明显增加,人民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6 510元增加到2021年的35 128元。扣除价格因素,累计实际增长78.0%,年均实际增长6.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长。以此为基础,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2012年的12 054元增加到2021年的24 100元,增加了12 046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5.9%。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人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会有进一步提高。

其次是消费升级,涉及的是消费结构转向中高端。从恩格尔系数分析,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从2012年的33.0%下降至2021年的29.8%,这个水准已接近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准。居民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标志着居民对食品之类的基本生活消费品需求在新增收入中的比重明显下降,中国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消费能力显著增强。

现代化的人更注重追求生活的高质量和多样性,现代化进一步提出消费升级要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在低级需求满足之后,需求层次会上升。这在消费方面体现为消费升级的要求。消费升级主要涉及消费结构。居民对满足发展和享受需要的消费品和消费服务明显增长。2021年人均服务性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为44.2%,比2013年提升4.5个百分点,每千人汽车保有量214辆,比2012年增长1.4倍。一方面由追求消费的数量转向消费的质量,更为关注消费的品质、档次、品牌、卫生、健康和安全;另一方面由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层次转向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费层次,其消费的内容与产业升级的方向一致。文化、教育、运动、休闲、康养、娱乐等服务消费在消费中所占比重显著上升。文化和信息消费成为消费的热点。新型消费业态不断涌现,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1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9倍。消费升级不仅促进更优质、更广泛的消费品和服务供给,而且为居民部门提供更多样式、定制化的消费品和服务选择。这种消费升级同时也成为现代化进程中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内循环顺畅的重要推动因素。

再次是进一步扩大公共消费。公共消费一般是政府财政承担全部和部分费用的,用于行政管理、科学、国防、文化、教育、环境保护、卫生保健、城乡公用事业及各种生活服务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居民享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我国公共消费的比重在计划经济时期比较高。市场化改革推进后,一些公共消费项目从政府财政支出中退出,变成通过市场的私人消费,中国公共消费比重有所下降,2021年公共消费占GDP的比重为16%。从国际比较来看,该比重在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20%上下,这说明我国的公共消费比重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我国的举国体制为之提供了条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党的二十大进一步要求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我国所要增加的公共消费与高品质生活密切相关:一是增大用于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消费比重。扩大公共消费需要明确教育、卫生、医疗的准公共产品的属性,私人进入这个领域只是补充而不是替代。因此,在市场化改革中卖掉的医院、学校需要回归提供准公共品性质的职能。而且,扩大公共消费,绝不仅仅是一个消费量的扩大,更为重要的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区域、城乡平等供给。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农村要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就要求优质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城乡平等供给,补后发地区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短板。再一个要求是使中低收入人群能平等享用基本公共服务。不仅要体现谁享受谁付费的横向公平,还要体现纵向公平,使低收入者也能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这意味着需要在公共消费领域提高社保、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公共支出,提升与民生直接相关的公共服务的范围和质量。二是以政府财政为主导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涉及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建设越来越重要。

最后是人居环境的绿化和美化。党的二十大要求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现代化的人更为追求生活舒适性与环境的优美性,不仅表现为人均住房面积的扩大(2021年我国家庭户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1.76平方米),还表现为人居环境的优化。党的二十大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包括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扩大。我国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2012年的12.26平方米提升到2021年的14.87平方米。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这些方面会有更为长足的进步。

以下根据“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要求,设计了人民生活品质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人民生活品质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二、现代化和提高人的精神文明程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与西方式现代化单纯追求物质层面的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明一起抓、协调发展,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征。

马克思在规定未来社会特征时就基于生产力发展和公有制的基础提出:人成为自由人是因为有了自由时间,因而可以满足精神世界的需要。“创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创造产生科学、艺术等等的时间。”(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6页。基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剥削制度的消灭,“在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力已定的情况下,劳动在一切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之间分配得越平均,一个社会阶层把劳动的自然必然性从自身上解脱下来并转嫁给另一个社会阶层的可能性越小,社会工作日中用于物质生产的必要部分就越小,从而用于个人的自由活动,脑力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时间部分就越大”(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05页。。自由时间对人的现代化的基础性作用表现在,自由时间是每个人分享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科学、艺术、交际方式等文化成果,从而发展自由个性的保证。“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因此,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缩减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197页。因此,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203页。。这样,自由时间是衡量未来社会财富的重要尺度。“以劳动时间作为财富的尺度,这表明财富本身是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的。”(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200页。

当自由时间成为财富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时,表现为生产和财富的宏大基石的,既不是人本身完成的直接劳动,也不是人从事劳动的时间,而是对人本身的一般生产力的占有。那时,衡量财富的价值尺度将由劳动时间转变为自由时间,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缩减到最低限度,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这种状况正是中国式现代化所表现的“促进物的全面丰富,人的全面发展”两个方面。

党的二十大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提升人的精神文明程度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人的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即人的思想素质、观念和思维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和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首先是解决人的价值观问题。经济学中一直有“经济人”的理论假设,最为典型的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假说: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最终实现社会的利益。(8)当然,亚当·斯密在出版基于这种经济人假说的《国富论》时,还出版了《道德情操论》一书,系统阐述市场经济中的各类主体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后来的经济学家逐步发现这种理论假设及其蕴含的价值观缺陷。尤其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在解释制度变迁时指出,将什么都解释为人们按自我利益行事的理论,不能解释问题的另一面,即对自我利益的计较并不构成动机因素的那些行为。这意味着社会利益的实现并不都是在大家追求自身利益中实现的。诺斯所推崇的意识形态就是要求企业不是仅仅追求自身的利润目标,还应有主动实现社会目标的意识形态。“其基本目的在于促进一些群体不再按有关成本与收益的简单的、享乐主义的和个人的计算来行事。”(9)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11页。这种意识形态主要是指社会强有力的道德和伦理法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所要促进的人的现代化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要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

其次是促进人的思维和观念达到现代化的水准,以适应和推动现代技术和现代社会发展。现代人是具有现代知识、现代观念、现代思维方式和现代行为方式的人。就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缪尔达尔指出的:“测验一个国家的先进程度,就看它利用现代技术到什么程度。现代技术不是得到和使用一种工具问题。现代技术跟随现代思想而出现。你不能以古代的思想去掌握现代工具。”观念现代化是指人的心理态度和价值观念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这就需要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要求的:“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10)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49页。要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和路径形成共识和认同就要冲破传统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需要由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的观念转向勇于改革创新的观念;需要突破在低收入发展阶段的发展理念,例如进入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需要改变过去的单纯追求高速度的增长观念,转向高质量发展观;需要从掠夺自然资源、支配自然的观念转向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观念。

最后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映人的现代化水平,同时也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软实力。不能设想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达到现代化后还是文化的沙漠。也不能设想,人在物质上富有但精神上空虚会成为现代人。中国式现代化不只是表现在经济上进入世界强国之列,还表现在建成文化强国。文化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是有区别的。经济现代化有个追赶发达国家的问题,但文化现代化不完全是追赶发达国家,虽然不排斥对世界优秀文化的学习和吸收,但不是文化的西化,要体现民族文化的自信。文化产品不同于物质产品,它有先进和落后的问题,有方向问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先进性。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和积淀,有条件在保持传统文化优势的基础上,高起点发展体现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的作用在于以文化人。在现实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上述三个方面的精神文明建设表现为对各个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引导。在这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家文化现代化,二是公民道德现代化。企业家和公民接受现代文化既要内化于心,又要外化于行。

就企业家文化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道德观、价值观的体现。企业唯利是图是一种文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是一种文化,企业竞争力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力。企业活动所要实现的价值不仅是物质的价值,还要实现企业的文化价值,特别是其价值观道德观。企业管理不仅要采取经济的手段,还要采取文化的手段。世界上许多成功的企业表明,企业的文化对内可形成内部的凝聚力,对外可形成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在现代社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在颇大程度上是企业形象的竞争。企业形象就是由企业文化所产生的企业声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的实现并不都是企业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成功的企业是靠现代价值观引领下发展起来的。为了实现社会的利益,企业应遵守社会共同的道德标准,克服市场运行中各种机会主义的搭便车和违约行为。转向市场经济制度决不意味着价值观念也是转到唯利是图。因此,企业文化和道德规范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市场经济使企业成为“经济人”,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则是要使这些“经济人”受道德规范的约束,成为“社会人”。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南通时强调,张謇兴办了一系列实业、教育、医疗、社会公益事业,帮助群众,造福乡梓,是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要把南通博物苑和张謇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和青少年受到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四个自信”(11)《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人民日报》2020年11月15日,第1版。。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营商环境,不仅仅是指法制环境,还包括文化环境,如创新文化、企业家文化。企业家文化也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包括家国情怀、创新精神。

公民道德,可以说是人的现代化之本。经济学家罗伯特·帕特南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提出社会资本和所谓“公民美德”紧密相关。他认为公民美德在嵌入互惠性社会关系网络中时最为有力。这意味着,从社会资本角度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不只是个别人的洁身自好,而是要求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在一个相互信任的社会中,社会资本是最雄厚的。在这种互惠性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实施合同、规范和维持市场秩序,从而推进现代化的成本是最低的。党的二十大就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提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其内容就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

基于上述文化在现代化中的功能,现代化文化建设还需要增加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精神文明程度。一是获取文化信息的现代化信息系统,例如现代化的网络,正因如此,许多地方把上网人数列入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中。二是群众参与并享用的文化设施的现代化,这是党的二十大所提出的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除了传统的剧场、影院、图书馆、文化馆的现代化升级外,利用网络传输的各种文化设施现代化要求更高。三是满足各种文化消费层次需求的各级各类作品丰富多彩,契合党的二十大要求的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消费者对自己民族的文化认同和自信。四是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党的二十大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文化产业要成为主导产业,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现代化。一定意义上说,优秀传统文化是靠创新来传承的,需要高科技的支撑。文化产业的现代化要在明确方向(政治方向和市场导向)和主流价值观的前提下,靠创意传承、创新发展和创造转化,靠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需要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依靠高科技和创意把影视作品、体育品牌、书刊等各种文化形象、文化载体将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向世界传播,展示自身软实力。

三、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二十大在说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时,落脚在“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生活的特征。他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将人的发展划分为人的依赖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人的全面发展阶段。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是这样描述共产主义的:“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共产党宣言》,第51页。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未来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了如下描述:

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搏斗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式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这个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扩大,因为需要会扩大;但是,满足这种需要的生产力同时也会扩大。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28-929页。

这里讲的“自由人”有两个含义,一是不受自然支配,二是不依附于别人。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的人,不仅是自由人,还是全面发展的人。这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未来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683页。。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基于“现代工业的基础是革命的”科学判断提出来的。他说:

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这样,它也同样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1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560页。

由此,对工人提出的生死攸关的问题是,“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1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561页。。其出路就是通过教育来使劳动者成为全面发展的路径。他设想,“工人阶级在不可避免地夺取政权之后,将使理论的和实践的工艺教育在工人学校中占据应有的位置”(1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561-562页。。这表明,基于技术进步所导致的分工、技能的革命性变化,劳动者必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够胜任由技术基础变革所导致的分工职能的不断革命。

新时代现代产业的基础更是革命性的,尤其是数字经济条件下,数字技术不仅排斥简单劳动,而且排斥技能劳动,不仅替代某个就业岗位,甚至替代某个就业行业。在此背景下,分工职能的变动加快,劳动者的流动性更为全面频繁,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

根据进入新时代的现实条件,尤其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党的二十大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三个方面都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关。中国式现代化所涉及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提升。

首先是身体素质的现代化。现代化是靠人来建设的,人的健康是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进一步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进一步反映了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性。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人民至上,在人的身体素质方面,不仅采用出生婴儿死亡率、出生婴儿缺陷率等指标来度量;而且在预期寿命上,2021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8.2岁,比2010年的74.83岁提高了3.37岁,根据2035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将突破79岁。在此基础上推进人的现代化,需要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不仅要提高医疗水平,还要提高公共卫生和防疫水平。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公共医疗卫生及环境改善的资金投入,严格医疗卫生准入、卫生监督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建设,加大力度推进生物技术和医疗技术的科技进步,增强城乡居民抗疾病风险的能力。

其次是人的文化素质的现代化。现代化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正如发展经济学家森德鲁姆所说的,“现代经济行为的扩散和人吸收现代技术的能力,并以教育、社会基础和制度为基础。根据这个观点,一个社会,它的成员的教育程度较高,它提供的基础结构较大,它的经济制度较好,能鼓励现代技术的学习与运用,它才能认为是较发达的社会”(18)森德鲁姆:《发展经济学:分析和政策的框架》,海因茨·沃尔夫冈·阿恩特:《经济发展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01页。。党的二十大要求提高全民族的教育水平,这是推动人的现代化、应对科技进步的必要过程。截至2021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0年的9.08年提升至10.9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人的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7.8%。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 836万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010年的8 930人上升为15 467人,比例从8.9%上升至15.5%。这个指标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要实现现代化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全民族的受教育水平,不仅要求提高接受教育的年限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普及,还要提高各类教育的质量,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二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其中的重要路径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人才既需要培养也需要引进,由此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以此来支持国家进入创新型国家的前列。

再次是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现代化。面对数字化技术在各个产业中不断渗透,劳动者在数字专业上的技能提升是必不可少的,产业数字化下高质量岗位对劳动力供给提出更高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从推动共同富裕的角度提出:“要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畅通向上流动通道。”(19)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年第20期。产业数字化背景下任何岗位都不可能是持久的,畅通劳动者的流动通道就尤为重要。不仅可在流动中增加就业机会,还能在流动中获得致富的机会。数字经济中实现就业优先,要求“教育和技术赛跑”。劳动者学习能力的提升就是教育和技术赛跑。依靠各类教育培训,使劳动者本身的技能水平提升与新技术发展步伐相适应,尤其是要克服“数字鸿沟”。就业能力的供给要求教育体系以足够快的速度跟上技术进步步伐,特别是要加强数字化技术的教育培训。现代化以科技创新为重要特征,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教育不能限于在校教育,还需要推进劳动者在职培训之类的终身教育机制建设,现代社会的人应处在一个连续不断的教育过程中,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在校教育不同,在职教育培训主要是提供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包括各类技术的培训和管理的培训。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人的全面发展包含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是全社会都要参与的共同事业。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人力资本投资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国家、企业、个人都应该成为人力资本的投资者。

猜你喜欢

二十大现代化消费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边疆治理现代化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40年消费流变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