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特征及旅游活化机制研究
2022-02-09王立明陆亦农李啸虎刘旭玲
王立明, 陆亦农, 李啸虎, 刘旭玲
(1.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2.新疆科技学院,新疆 库尔勒 841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缔造的一种特殊文化资源[1],承载着宝贵的文化基因、民族记忆与历史发展脉络,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与科学研究价值。2021 年8 月《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在文旅融合的新发展时期,要深化非遗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质量与水平。推动非遗可持续发展与保护传承,可以依托旅游为载体对文化遗产进行活化,灵活运用旅游6要素(食、住、行、游、购、娱)的基础上,发挥旅游产业高渗透性、关联性、依附性的优势,促进非遗与旅游良性协同发展。
非遗作为人类的“生命记忆”,在旅游活化过程中可以保持其旺盛生命力,继续以“活态”的文化形式向后代传承。与此同时,非遗的活态基因注入旅游目的地,也使旅游目的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学界关于非遗的早期探索主要集中于非遗的内涵[2-3]、特征[4-6]、类型[7]以及保护传承方式[8-9]等方面,学者们一般偏向于将非遗当作旅游资源来进行研究以及寻找创新开发模式[10],但需注重挖掘非遗本身内涵与精髓,在保有其原真性前提下促进旅游与非遗互动协调发展。文旅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遗产旅游活化研究日益增多,探讨主要集中于文化遗产解说[11]、保护与传承[12-14]以及开发模式[15-16]等方面,学者们纷纷开始思考如何使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且落实到行业发展实际需求之上。非遗的独特性表明了在进行遗产旅游活化时不能以偏概全,不同地区、不同发展历史会孕育出不同形态的文化遗产,因此需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来找出路、想办法。非遗旅游活化是基于遗产活化内涵的进一步延伸与具体表述[17-18],可以理解为是通过旅游的形式使遗产再生并加以利用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互动协同发展的一种融合概念。非遗活态传承与旅游市场有机结合,既可以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亦能使非遗重现原真魅力得以活态传承。
新疆历史悠久、地域特色浓厚,是文化资源大区,文化遗产类型齐全,数量充裕。学界中关于新疆非遗的探究主要集中于空间特征[5,19]、资源评价[20]、开发与保护[21]等领域,缺乏基于遗产旅游活化视角的摸索。旅游业正迈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为实现新疆非遗与旅游业全链条的深入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必须厘清新疆非遗项目赋存现状与活化利用情况。基于此,本文从文旅高质量发展战略视角出发,系统分析新疆非遗旅游活化发展现状,探索新疆非遗类型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等概况,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明晰非遗与旅游发展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最后归纳总结新疆非遗旅游活化机制与路径,让非遗以鲜活、时尚、清新的多种形态融入新疆现代生活,以期为实施“文化润疆”工程、“旅游兴疆”战略助力,对旅游业开发与非遗保护传承提供新思路。
1 研究区概况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古今丝绸之路多元文化荟萃的核心地带,使其具有丰富灿烂的文化历史。因此孕育出了丰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是新疆精神文明的生动延续,亦是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建设文化强区的无价财富。目前新疆建立了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五级名录体系建设工作制度:世界级、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县级。2006—2021年,国务院和新疆分别发布了五批次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共有国家级非遗140 项、国家级传承人112 人,自治区级非遗410项、自治区级传承人580人(表1)。其中包括新增项目与扩展项目,扩展项目是指与已列入非遗名录的同名项目共用一个项目编号,但项目的实际保护单位不同,内涵特征、传承状况等也具有显著差异。此外,新疆在非遗保护和开发过程中,综合实施了“非遗项目、传承基地、传承人、教育普及基地、展示传播基地、研究培训基地、非遗特色景区景点”等全方位的保护利用模式。
表1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数量统计Tab.1 Statistic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heritors in Xinjiang
2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文中新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传承人名录来源于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公布的文件(国发〔2021〕8 号、国发〔2014〕59 号、国发〔2011〕14 号、国发〔2008〕19 号、国发〔2006〕18 号文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传承人名录数据来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及其官网,获取并梳理了新疆国家级非遗名录140项、自治区级非遗名录410项。本文建立新疆非遗资源空间数据库,运用ArcGIS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与制图。此外,以2020年新疆统计年鉴及各地州市统计年鉴、2019年新疆及各地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为依据,查询整理了新疆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数据。
2.2 研究方法
2.2.1 核密度分析GIS 空间密度分析法主要是用以计算某一区域点、线要素的单位密度[22],本研究以新疆每个非遗资源的点要素为圆心,计算单元范围内的核密度值,以反映资源的集聚程度和具体集聚单元,分析新疆非遗资源空间分布形态。核密度值越高,非遗保护单位的分布密度越大,计算公式如下:
2.2.2 数理统计分析通过在中国政府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官网等查询新疆非遗名录和相关文献资料,运用Excel数据分析软件和SPSS软件对新疆非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整理出国家级、自治区级2类非遗项目的名称、类型结构等。此外,运用SPSS 软件的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功能探究新疆非遗分布与区域旅游发展的关系,其中,回归分析强调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便用一个变量来预测另一个变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新疆非遗旅游活化发展现状
3.1.1 新疆非遗结构类型分析新疆非遗项目种类丰富,分布广泛。依照国家级非遗名录“十大门类”的划分标准,绘制出新疆非遗类型分布概况雷达图(图1)。分析得出,新疆非遗资源类型齐全,涵盖了国家分类标准中的全部类型,同时分布差异化特征较为明显。在新疆国家级非遗资源中,传统音乐、传统技艺、民俗类目占居前三,原因在于新疆的文化底蕴、社会历史及其地理环境等因素,使得新疆文化遗产拥有其自身独特的历史传统、表现特质与肌理风貌。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中,传统技艺、民俗、传统音乐占居前三,其余非遗门类的数量都较为均衡,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开发潜力强劲,晋升为国家级项目的优势较为显著。
图1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分布Fig.1 Distribu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s in Xinjiang
3.1.2 新疆非遗旅游活化利用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与民族智慧的象征,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优质的旅游资源,是新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与保证。新疆非遗项目与旅游资源均较为丰富,二者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与合理保护,还可以促进旅游业走向内涵式发展。为了让非遗能够真正走进群众生活中,起到保护传承效果,新疆各地州市积极开展有关遗产旅游活化的活动,初见成效。目前新疆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发展模式基本上分为四大类:专题展览馆模式、休闲演艺模式、旅游产品开发模式、节会旅游开发模式(表2)。
表2 新疆非遗旅游活化利用模式一览表Tab.2 List of the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mod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in Xinjiang
基于新疆14 个地州市整体来看,传统音乐、传统技艺、民俗、民间文学项目挖掘较为充分,如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十二木卡姆)、蒙古族长调民歌、锡伯族民歌、俄罗斯族巴扬艺等传统音乐留存至今,保护和弘扬继承较为完善。然而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以及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则需加大挖掘与保护力度。目前,新疆非遗旅游活化发展状态处于瓶颈期,非遗+旅游有机结合未能形成成熟的发展体系,使得很多地区很难展开非遗保护和合理开发战略。具体表现为以下3方面:第一,非遗旅游活化遗失原真文化内涵。新疆部分地区在进行文化遗产旅游活化时只关注到了非遗“物质化”的表面,导致旅游者只了解非遗要素是什么,而未领略非遗要素的文化内涵,甚至有些非遗在商业化冲击下已然失去本底特色。第二,“非遗+旅游”融合深度不足,旅游活化利用缺乏系统性。新疆非遗旅游开发过程中大部分仅针对文化遗产个体,较少考虑非遗依托的背景与环境。旅游规划与开发是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非遗旅游活化发展只有基于系统协调、全面推进、持续整合的理念,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第三,市场受到资源脆弱性影响,且产品缺乏深层次开发。由于部分非遗资源与新疆生态环境均具有脆弱性的特征,在非遗旅游活化利用的过程中外部阻力较大,而且一些传承人的年龄已超过60 岁,传承难度也较高。当前,新疆非遗旅游产品的类型与结构逐渐多元化,但文化衍生品较少,仍然停留在游览观光型旅游开发,如专题展览馆的陈列展示与宣传视频的播放,互动体验性不足,难以实现遗产传承与旅游业发展的双赢。
3.2 新疆非遗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通过对新疆非遗项目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国家级、自治区级非遗的分布呈现明显的不均衡状态。采用ArcGIS软件中的核密度分析工具,对新疆非遗的空间集聚特征做出了进一步的验证,以直观反映其具体的集聚情况(图2、图3)。
图2 新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密度分布Fig.2 Kernel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Xinjiang
图3 新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密度分布Fig.3 Kernel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provinci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Xinjiang
新疆各地州市文化、资源、产业结构存在显著的区别,导致北疆、南疆、东疆非遗数量在空间上亦呈现出从高到低阶梯型的分布特征。北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良好,旅游业发展速度较快,对于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较为充分,以乌鲁木齐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市、塔城地区为核心的面状分布特征尤为明显。从图2 得出,新疆国家级非遗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形成了1个极核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市;2 个高度密集区:乌鲁木齐市、喀什地区;3 个次级密集区:塔城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田地区。从上述非遗资源分布情况可知,其分布特点与文化积淀、交通便利、多民族聚居等因素密切相关。
新疆自治区级非遗在空间分布特征上呈现出与国家级非遗类似的状态,但具体情况又有不同,发展态势厚积薄发的地区显而易见。从图3可以看出,高密度区仍集中在喀什地区、乌鲁木齐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市,核密度值达到全省最高;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田地区属于次级密度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克拉玛依市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偏少。其中,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较之自治区级非遗项目数量相对较少,但自治区级非遗的数量和质量优势明显,具有晋升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的潜力与后劲。哈密市、吐鲁番市、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等地区文化底蕴深厚,但非遗传承与挖掘力度不够,亟需提高保护意识与重视程度。
3.3 新疆非遗与旅游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前文通过对新疆非遗类型结构的阶梯状分布特征、区域空间分布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整理归纳、探析了新疆非遗活化发展现状,同时阐述了非遗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必然关系。本文以新疆2019 年旅游业发展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回归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本文选取2019 年新疆14 个地州市的旅游总人数、旅游综合收入、非遗项目数量等数据(表3),采用SPSS软件的回归分析功能,对新疆非遗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表4),新疆非遗与旅游总人数、旅游综合收入之间的系数检验具有一定的显著性(Sig=0<0.01),表明新疆非遗(自变量)可以有效预测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因变量)的变异。具体表现在新疆非遗分布集聚地州市的旅游化程度较高以及旅游业对当地发展的重要性较高。此外,在非遗与旅游总人数、旅游综合收入的回归分析中,决定系数(R2)均在0.85以上,回归方程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较高,新疆非遗资源分布与旅游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表3 2019年新疆各地州市非遗及旅游业相关数据Tab.3 Data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ourism in Xinjiang in 2019
表4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旅游回归分析Tab.4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ourism in Xinjiang
非遗资源在促进新疆A级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21年5月统计的A级景区数据为基础,运用加权模型测定各地州市的旅游资源丰裕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ATR为旅游资源丰裕度;Q5、Q4、Q3、Q2、Q1分别为5A、4A、3A、2A、1A 级景区数量[23]。应用SPSS 软件对新疆14 个地州市非遗项目数量与旅游资源丰裕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国家级非遗、自治区级非遗均与旅游资源丰裕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表4)。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区,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市、乌鲁木齐市、喀什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塔城地区等地,其A级景区数量也较多,且景区发展质量也相对较高。
3.4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是一个以保护与利用相协调为目标的复合概念,因此新疆在非遗旅游活化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进一步诠释和丰富非遗的历史、科学、艺术、社会价值。新疆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传承与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同向而行需要一个过程,仍有很长的路需要探索。因此,本文从产业融合理论视角切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发展机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合文旅融合的“渗透、延伸、重组”三大模式的内涵,基于对新疆非遗旅游活化现状分析、空间分布特征探索及其与旅游发展之间关联作用的验证结果,提出了非遗旅游活化互动发展机制(图4),以旅游为载体对文化遗产进行活化,推动非遗与旅游的良性协同发展。非遗保护机制的驱动力源于“以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为主管的支持力、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推力、以旅游企业为纽带拉力”的管理驱动体系,它将非遗保护中的行政管理、市场需求和文化传承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互生互动的有机整体,进而有效推动非遗保护事业向纵深发展。
图4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机制框架Fig.4 Framework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activation mechanism in Xinjiang
3.4.1 发掘非遗资源文化内涵非遗资源文化内涵是使其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关键因素,充分挖掘非遗内涵,以延续其原真性肌理风貌,是传承与保护非遗的出发点。地域文化特色是激活游憩动机、塑造地方体验感的核心载体。新疆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且独具特色,这为非遗与旅游业的交互式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环境。在非遗旅游活化初期,即互动阶段,需注重非遗内涵挖掘与延续,合理利用旅游特色资源,融入旅游活动要素与功能,发挥旅游业联动性的优势,坚持因地制宜与量体裁衣的差异化活化理念,根据各地州非遗的实际,从项目、传承人、旅游企业等多方出发,打造原真文化保护利用模式、主题深化利用等模式,形成良好的互动发展开端。
3.4.2 构建非遗内生发展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中期阶段,会进入短暂的瓶颈期,亟需进一步从非遗自身探索突破口。遵循非遗自身发展规律,唤醒非遗传承的内在动能,进而激活文化再生产。建立非遗内生发展机制,已成为促进非遗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亦是非遗活化的基本制度保障。内生发展机制是指非遗基于自身的内涵与产业基础,在文化、社会环境、经济的内部机制推动下,持续创造市场价值,促进自身传承发展的模式[24],从而使得非遗具有持续“造血”的能力。非遗传承人是内生发展机制中的活跃主体,需要进一步激发传承人参与非遗旅游活化的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但是目前新疆非遗传承人缺乏对文化遗产旅游活化利用的意识与认识,传承人的主人翁意识、文化自觉意识和参与式发展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旅游系统的建立意味着非遗旅游活化发展的快速升级,旅游者对于遗产旅游的关注度开始逐渐升温。此时,需要在保护非遗原真性与民族性的基础上,提升现有文化旅游产品的革新速度与质量,通过不断萃取、提纯文化内涵与历史底蕴来打造优质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边疆地区异质性文化体验需求。
3.4.3 优化非遗保护体系与传承路径非遗旅游活化是一个系统、全面、动态的行动计划和过程,需要依赖于各要素的综合开发和多主体的协同作用。结合新疆非遗现实情况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区域优势较弱,市场化程度较低。要使非遗旅游活化进入高层次的整合发展阶段,需要持续优化互动成果,必须采取必要的外部干预措施,制定多元策略支撑的保护体系和传承路径。首先,需要加强政府在非遗旅游活化过程中发挥的引导作用,科学规划遗产保护体系与制度。各地方政府单位需要积极开展不同级别非遗的申报工作,并搭建相关的文化交流平台,为非遗活化提供基础保障。其次,新疆非遗的旅游活化升级需要注重人才的保护与培养,其中包括非遗传承人以及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从业人员。此外,在非遗传承与旅游活化发展的过程中,统筹规划传承基地、教育普及基地等建设,推进和完善国家级非遗项目体验中心建设,激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独立的非遗保护中心,以形成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管理与发展体系。
4 讨论
(1)通过对新疆非遗旅游活化利用现状的探析可知,新疆非遗旅游活化发展效果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许多发展初级阶段的问题,需要注意避免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扭曲文化遗产的本底特色。已有研究侧重从资源赋存情况探索非遗发展现状[6,20],本文在分析非遗资源禀赋基础上,从项目结构类型、实地调研情况、活化利用现状3个方面全面梳理新疆非遗旅游活化发展现状。深化对非遗文化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的认识,扩展非遗旅游项目覆盖面,增强项目影响力,以保证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良好开发。
(2)新疆非遗资源在类型结构、空间分布依然呈现出不均衡的集聚性特征。这一结果验证了王春燕等学者的观点,新疆非遗分布主要集中在天山以北的伊犁河谷地区与乌鲁木齐市[19]。本文运用最新公布的五批非遗数据分析发现,在喀什、塔城等地区非遗分布有明显的增加趋势,文化遗产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在发挥传统技艺、民俗和传统音乐等非遗项目优势的同时,加强对曲艺、传统戏剧等其他项目的保护与申报力度,并在区域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以优带劣、整体发展”,以优化新疆非遗类型结构,推动新疆全类型非遗的传承与发展。除了应针对不同区域非遗类型[20]、属性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因时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政府应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市场参与和传承推广创造良好环境基础。
(3)非遗资源禀赋是遗产旅游活化发展的基石。新疆非遗旅游活化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重视非遗的传承流变与活态续存,在科学开发、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发挥非遗资源的经济效用、社会效用等。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与其他地区相比,因其自身特有的文化传统、社会历史与地理环境状况,可以灵活学习借鉴以往成熟的遗产旅游活化的发展模式,切忌照抄照搬。譬如,地区进行非遗旅游发展规划时,在重视对非遗传承人保护[13]基础上,还可以注重非遗传承人的活动参与,对于非遗传承人给予一种“非遗精神”,他们通过自己热爱的非遗创造经济价值,增强了传承人的荣誉感、成就感,增强了文化自信,从而激发传承的内生动力。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新疆“非遗+旅游”发展态势良好,遗产旅游活化初见成效。在实地调研基础上,结合文献史料,进一步发现了新疆非遗旅游活化存在的问题,为发展机制的提出奠定了坚实基础。非遗类型结构、数量分布不均衡,通过空间分布特征探析得出,国家级非遗与自治区级非遗在省域空间层面以极核区、高度密集区、次级密集区和面状区域为主要分布特征,呈现出不均衡的集聚特征格局。
(2)新疆14 个地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与旅游业发展的代表性指标(旅游综合收入、旅游总人数、旅游资源丰裕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非遗资源密集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水平相对较好,旅游收入与旅游人数相对来说较多,而非遗资源稀缺地区的旅游发展相对缓慢,表明非遗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具有实践基础。
(3)基于新疆非遗旅游活化现状分析、空间分析以及数理统计分析,从产业融合理论视角出发,提出新疆非遗旅游活化互动发展机制,以旅游为载体对文化遗产进行活化,推动非遗与旅游良性协同发展。
5.2 建议
(1)非遗+旅游突出“体验感”。依据新疆保护各地州市的文化底蕴,注重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利用水平,加强非遗旅游产品设计,更好地将非遗融入旅游,进而提升旅游体验的质量。通过旅游体验更真实、接近本原地去认识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依托旅游业的形式展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
(2)推动非遗项目进景区,既提升了旅游品质,也使非遗项目得到了活态传承。新疆非遗有着深厚的内涵,涵盖了民生的方方面面,让非遗进景区、校园、社区、农村等,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结合,扩大非遗保护的社会影响力。这不仅使旅游活动变得更具吸引力,而且让“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传承保护更加具有活力。
(3)非遗+旅游打造“品牌化”。新疆的非遗保护要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非遗品牌,实施品牌发展工程,示范带动当地非遗+旅游高品质发展。让非遗旅游走出新疆、走向国际舞台必须要具有影响力与吸引力。非遗不仅仅只是在书面名录里,更应该在人们的生活中、人们的记忆里,唯有保护与发展,才能使其随时代传承、随时间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