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角下推进新疆博州乡风文明建设的思考*

2022-02-09江红芳

新疆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博州乡风文明

江红芳

(中共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委员会党校,新疆 博乐 833400)

乡风文明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极其重要的精神保障和内容,其建设推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进程。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如何以乡风文明建设促进新疆博州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

一、乡风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乡风文明的基本内涵

“乡风文明”一词完整概念的提出是在2005 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此时的“乡风文明”主要包括文化、风俗、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内容。在2021 年6 月1 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明确了乡风文明包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相关内容。

就乡风文明概念本身而言,它是一种具有乡村地域特色的文明形态,更多属于乡村精神文明的范畴。乡风文明具体表现在乡村范围内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相对满足,思想道德观念和科学文化水平提升,生产生活方式现代化,乡村社会风气和谐美好等方面,是具有一定层次性的完整有机体系[1]。乡风文明就其建设目标而言,它是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思想和理念融入乡村居民的血脉、注入他们的灵魂、内化为他们坚定的信念,转化成他们自觉的行动,汇聚乡村振兴强大力量[2]。

(二)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之一,因此,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1.乡风文明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在精神层面最直接的体现,它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精神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明确提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具体来讲,一方面,乡风文明建设有助于群众摒弃落后的固有的思想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利于群众生活向好发展、利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文明新风尚;另一方面,乡风文明的沁润作用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有序的乡村社会环境,乡村长期传承下来的优秀的伦理文化,如“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公平正义”等传统理念仍在规范群众言行,在引导价值观念方面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2.乡风文明建设是推进农村文化振兴的有力抓手

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多,对精神文化方面的期待逐渐增加。乡村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受到各种思潮和文化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乡村优秀文化资源的内涵和价值进一步挖掘,进而在将其融入乡风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实现其现代化转化和发展,使其迸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进而促进乡村文化的振兴。

3.乡风文明建设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举措

乡村治,社会安,国家稳。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治理体系中最基本的治理单元,乡村治理的“基石”位置,决定其对整个国家治理的基础性作用。在健全基层治理体系的过程中,乡风文明作为乡村社会风俗、乡村文化、群众思维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集中体现,对乡村治理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三)新疆博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做法

1.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活动。采取“巡回示范宣讲+全覆盖宣讲+一对一宣讲”等方式,从点到面完成脱贫群众的感恩励志教育,与各族群众共话脱贫后的美好生活、树立勤劳致富的理念,从思想上拔除穷根,增强脱贫群众自我发展动能。同时,结合文化润疆工程,组建“一十百千”宣讲队伍,发动村级草根宣讲员讲身边典型,说身边故事,积极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2.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博州“石榴籽”文艺宣讲小分队下乡演出280 余场,惠及群众3 万余人次;开展新疆“四史”主题流动展45 场次,受教育群众1.3 万人次。抓好文艺精品创作,创作本土小说、诗集、舞蹈、书法、歌曲等精品力作15项,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断丰富。

3.深化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州乡镇、村队持续推进“讲文明树新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深入开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上网四大活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做好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评选工作。乡镇所辖行政村85%以上达到县及以上文明村标准,创建星级文明户参与率达到95%。

4.深入推进移风易俗。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建立村(社区)志愿服务队等方式,加快推进“组织引领、民主参与、群众自治”管理。坚持塑形与铸魂并重,持续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博州各支宣讲力量开展互动化、多样化宣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博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建设实现全覆盖,87%的村队创建为县级以上文明村队,博州在全疆首获长安杯并被授牌“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乡村社会文明和治理能力日益提升。

二、新疆博州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博州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队党组织的组织力还需进一步增强

基层村队党组织是村队开展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实施者和管理者,其组织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是否有力直接影响该项工作的具体实施效果。通过调查发现,博州部分村队的党支部书记及村干部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开展乡风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工作主动性不强,乡风文明工作的开展效果不佳、进度缓慢。例如,截至目前,精河县在新建农村户厕工作中,进度快的乡镇场完成率为71.8%,进度慢的乡镇场为28.6%①;温泉县某乡镇场在推进庭院整治“里子”工程的过程中,进度快的村队整治率为86.58%,整治进度较慢的村队为40%②。通过与乡镇干部及部分村干部座谈,大家较一致认为,在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工作成效显著的村队党组织组织力往往比较强,反之,工作推进较慢甚至推不动的村队,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组织力通常较弱。通过调查发现,部分村队党组织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组织力不强与村队干部的受教育水平较低、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老好人”心理有很大关系。除此之外,部分村队党组织在推进乡风文明工作时,过多地重视物质因素而忽视主观方面的作用,村队党组织队伍结构不合理老龄化趋势明显,村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不强且带领大家致富思路不多等因素,也是影响党组织组织力发挥的重要方面。

(二)重视硬件形式建设,轻视软件内容建设

目前博州很多地方乡风文明建设主要集中在硬件建设层面,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基本做到全覆盖,尤其在经济条件发展较好的村队,硬件基础设施更是丰富齐全,如温泉县克热雅哈得村打造了田园综合体,建设文化广场、自驾营地、花海步道、苗圃基地等设施,居民的居住及生活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变,村民的幸福感有较大的提升。可以说,近些年来,政府和国家对农村的投入越来越多,很多村队都建有齐全的基础设施,添置了健身器材,修建了村民活动小广场、村民活动室,设置了阅览室、文化书屋。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目前很多设施存在利用率不高的情况,如主动到阅览室、书屋看书的群众较少,很多村队的阅览室长时间闲置无人去阅读。出现以上情况,与受互联网的影响、群众长期生活方式的惯性、健身器材设置的位置及书的种类针对性不强有较大关系,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基层村队公共文化硬件设施使用率较低。博州各地在重视乡风文明硬件建设的同时,却对包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丰富农民文化体育生活、倡导科学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发挥村规民约积极作用、普及科学知识、推进移风易俗在内的乡风文明建设的软件内容重视不够、有效办法不多。

(三)群众内生动力发挥不够

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发挥群众的主体性作用。为调动群众的内生动力,博州有些地方也做了有益的尝试,如博乐市通过“民族团结微行动”“大篷车”宣讲、专题宣讲、入户走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温泉县为持续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采取“红黑榜”曝光形式,激励先进,督促后进,提高群众参与庭院整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成效助推全县乡村振兴;博乐市定吉格村通过推行“一顿早餐计划”推进群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转变。尽管如此,目前博州的部分村队在乡风文明建设中仍存在群众作用发挥不足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存在“干部干、群众看”的情况,如部分群众认为村队的环境好坏与自己关系不大,甚至自己家的卫生整治也是在村队干部三番五次的上门劝导下才被动地完成,更不要说主动参加村容整治的义务劳动。乡风文明建设中群众内生动力发挥不足,究其原因,与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不强、村干部能力不足且威信较低、村队年轻人的外流、老弱人员参与的能力不足、村民长期固化思维等制约因素密不可分。

(四)家风建设力度不足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可以说,家风建设对乡风文明建设影响巨大,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而在很多基层村队,家风传承及家庭建设的难度逐渐增大。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博州农村很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学习和工作,部分人将孩子留在农村让老人照看,造成父母对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影响较少,使得家风家教通过家庭传承的难度增大。另一方面,村队引导村民培育良好家风家教的有效抓手不多,每年大多通过“好婆婆”“好媳妇”“五好家庭”“致富能手”等形式对先进典型进行表彰,以宣传好家风、发挥示范作用,而其它的宣传形式较少,很多村队也缺少有力有效的措施来培育良好家风。

三、乡村振兴视角下推进新疆博州乡风文明建设的思考

目前,乡村振兴战略正在持续推进中,在此背景下,博州应借助各种机遇,不断提升乡风文明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一)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

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工作之一,其实施过程需要一个坚强的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一方面要求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把方向的作用,积极组织党员学习领会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的相关文件及要求,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而提高政治站位及认知层次,同时,积极向群众宣传乡风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及具体要求,增加群众对该项工作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博州各地在乡风文明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党员干部本人及家人的言行带动影响身边的群众。

(二)加强宣传引导,强化价值认同

各级政府可通过各类媒体加强对群众进行舆论引导,并借助电视、广播、报刊、微信、微博、抖音等各种媒介载体,通过多种形式报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及孝敬老人的典型事迹,使宣传接地气。大力引导基层群众逐步摒弃以往错误的婚丧嫁娶观念,进而树立正确的时代新风,传承并弘扬自古以来的孝道文化。同时,基层可充分利用广播、公示栏、村队文化墙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群众身边的典型事迹,用群众身边的事教育群众,引发群众的内心触动和共鸣,进而提升抵制各种陋习和不良风气的定力。

广泛开展道德教育。基层应把传统美德教育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重要工作内容,大力宣传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进道德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引导农民树立并养成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的行事理念及情怀。同时,要注意发挥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加强对青年进行婚育观的教育。家庭和各类学校要担负起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的主阵地的作用,加快青少年群体道德习惯的习得和养成。

发挥文化的浸润作用。要加大农村的公共文化及服务供给力度,加大乡风文明相关内容及主题的文艺作品的创作,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及文艺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的道德情操。

(三)激发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

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乡风文明建设要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村规民约作为群众自主订立并由群众监督执行的具有约束性的行为规范,其在引导规劝群众选择良善唾弃恶行、淳朴民风方面发挥相当大的作用。二是可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村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完善并规范其运行的议事协商等相关制度,发挥他们在基层社会治理尤其是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三是组织群众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困难家庭的互帮互助、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关心与帮扶、安全知识的宣传、现代生活方式和理念的宣传等,通过组织群众参与这些志愿活动,增强群众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同时也推动志愿服务理念深入基层和群众内心,进而营造向上向善的良好风尚。

(四)繁荣文化活动,推进移风易俗

乡土文化是乡风文明建设之源。在村队可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以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农牧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一方面,可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尤其是利用传统节日等节点举办形式丰富且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活动,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同时,要注意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如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展现出来,如果条件允许,可通过产业化发展的方式给农村文化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另一方面,根据群众的需求和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举办符合农村气息的“村晚”“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节”“草原文化节”等乡村特色活动,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五)优化乡风文明形成的环境

乡风文明的形成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环境,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人居环境,这是乡风文明形成的土壤。人居环境整治涉及的不仅是简单的环境治理,同时还对农牧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及思维方式的转变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基层应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政治。一方面,要不断增强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博州目前提出“治理一条河、生态一个州”,博尔塔拉河途经多个村队,而河流的治理和保护就需要沿线群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不仅要求群众不往河里及河边的绿地扔生活生产垃圾,同时还需要沿线群众树立绿色发展意识及生态保护的理念。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群众改善日常的生活环境,村队可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积极引导群众自己动手主动去净化、绿化、美化自家的庭院,做到“三区分离”,积极践行现代化的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让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深入群众内心。同时,相关部门还应继续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并加强卫生厕所后期使用管护;要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总之,要通过以上措施优化乡风文明形成的环境。

注释:

①博州县市及乡镇场新建厕所进度表[Z].2022-09-15.

②温泉县昆得仑牧场庭院整治“里子”工程进度通报材料[Z].2022-09-18.

猜你喜欢

博州乡风文明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新疆博州:成群北山羊雪中觅食嬉戏
请文明演绎
新疆博州地区餐饮单位消毒餐(饮)具检测分析
乡风
漫说文明
厚植勤劳脱贫的乡风家风
文明乡风聚人心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