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何以可能和何以可为?*

2022-02-09朱宪臣

新疆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建党思政精神

朱宪臣 夏 冰

(1.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2.新疆工程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91)

伟大建党精神是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提出的重大概念和观点。把伟大建党精神所体现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是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三问”,践行党和国家时代新人培育战略的必然要求,体现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时代责任和使命担当。

一、何以可能: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SWOT分析

(一)优势:党和国家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擘画和顶层设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和高校思政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从战略高度审视和规划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出席相关会议、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座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深入。

关于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1]“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应有作用”。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做出安排和部署,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把握意识形态规律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把党的创新性的理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课堂,把“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2]。通过制定、出台规范性的文件,如《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2015)等,指导高校把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工作,扎实推进,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奠定制度基础。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到北京大学等高校考察的讲话、谈话,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明确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在顶层设计方面科学谋划,出台相关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6)、《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19)、《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21)等,对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战略定位、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设置都进行了规范和指导,从高校思政课的本质属性到“四个服务”,即“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3],彰显着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课在高等教育中地位和作用的重视。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处于根本性、基础性的地位。作为原创性的概念和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对精神、信仰、理念的新概括。从党和国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可看出,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党在精神领域创新性的成果,有充分的依据积极融入高校思政课堂,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和实施,为伟大建党精神更好融入课堂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制度保障。

(二)弱势:高校大学生群体对新时代思想政治课程的认知偏差

大学生群体是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客体”和“对象”,他们如何看待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直接关系着融入的质量和效果。从国内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普通情况看,他们对思政课的态度存在着以下几种认知:第一,认为思政教育就是“灌输”和“洗脑”。这种论调把作为高校必修课的思政课或公共课称之为思想上的一种“灌输”,必须被动去听,听了是一种“洗脑”,产生潜意识的抵触或排斥。第二,认为思政课是“水课”,没有多少“专业”含量。这种观点认为思政课程内容乏味、教材陈旧老化、教师古板照念、结课背背过关、学生收获不大,造成的后果是学生的敷衍塞责,教育效果不佳,质量下降。第三,认为思政课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多少帮助。致使一部分大学生对思政课程不感兴趣,浑浑噩噩度过课程学习期,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几无印象。毋庸讳言,大学生专业的选择和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息息相关,而思政课被大学生认为“不重要”“及格就行”,与课程的评价体系有必然联系。以上认知误差的形成并非偶然,有高校思政课程重视程度的因素、有课程本身的原因、有教师匹配的成分,有学生自身的局限,这些弱势与认识误差必须得到正视和关注,才能切实做到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

(三)机遇:时代新人培育要求与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统一性

从“知”的方面看,伟大建党精神属于精神文化范畴,也属于“四史”(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范畴,对伟大建党精神认知的过程,就是建构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过程。通过大学生心理认知活动,明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蕴含的真理、信念、初心、使命、忠诚、人民的深层次内涵和道理,从而坚定自己的信仰,赓续红色血脉,担负时代的重任。

从“情”的方面看,大学生群体在认知伟大建党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深刻省察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所折射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会议、重要历史人物、重大抉择、重大挫折中所展现的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气概、面貌和胸怀,必将有利于激发他们从灵魂深处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坚定“四个自信”,汇聚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青春力量。

从“意”的方面看,伟大建党精神所体现的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坚定意志、革命精神能激发大学生群体爱国主义的意志,厚植爱国主义的情怀,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百折不挠的凛然正气,在一批批鲜活的英雄模范人物身上的体现,能使大学生群体在追溯历史脉络的过程中感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加感受到他们身上的责任和使命,激发他们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从“行”的方面看,伟大建党精神作为精神动力和源泉,能引导大学生把爱国、强国之志转化为实干兴邦之行,他们年轻、有活力,朝气蓬勃,能迅速把所学所知外化到行动当中,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把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相结合,把个人的前途与规划和国家的发展与未来相联系,在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展现青春的风采。

(四)挑战: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与国内社会环境影响的双向叠加

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一些国家或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对中国进行渗透、抹黑和丑化,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方面,污化、虚化、丑化、妖魔化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战争、历次革命战争中涌现的英雄模范,诱使大学生群体崇尚西方的价值观念、向往西方的生活方式,严重冲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高校思想教育阵地。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旨在以“正史”“正信”的正能量引领大学生的思想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国家科技力量、综合国力的提升,思想文化领域繁荣发展,同时也伴随文化糟粕的沉渣泛起,一些封建的、迷信的所谓“多元化”思潮影响心智尚未健全的大学生群体,再加上多媒体时代的世界海量信息汹涌澎湃,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易受其蛊惑、迷失自我,因此,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旨在继承革命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受境外意识形态的渗透与国内思想文化领域不良导向双重叠加影响,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出现了“梗阻”,使高校在提升思政课融入水平和质量方面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二、何以可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

(一)理念创新:高校、教师、学生充分认识融入的重大意义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非为一时之需,而是从党和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思想理念、意识形态的角度去审视其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需要从高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1.高校要心怀“国之大者”

习近平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对高校提出新要求,伟大建党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精神层面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将其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体现时代性、政治性和文化性,深刻体现“四个服务”和“两个巩固”,深刻体现意识形态阵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思维和理念,深刻体现高校对“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和积极作为。

2.教师要把学科教学与立德树人相结合

习近平指出,高校教师要“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4]。伟大建党精神及以其为代表的学科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师的授课过程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的授课,而应多途径、全方位、立体式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引导大学生群体理性思考和辨析中国百年社会的风云激荡,得出客观的结论,使思政课体现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行动中。

3.学生在课程中的角色转换

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只是“受众”的角色,老师讲授、学生听课是天经地义。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发展,大学生年龄增长和自律意识的增强,自主学习成为高校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创立、发展、壮大过程中形成的精神状态,新时代的大学生不可能经历那段风雨如磐的岁月,如何实现“沉浸式”的学习效果,就应该尝试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议题设置”,激励学生去追寻、探究、溯源,进行研究型学习,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辨别是非、认识社会、提升能力。

(二)机制创新: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大思政格局

1.内容创新

伟大建党精神不应仅作为‘孤立’的知识点或某个片段存在,而应结合“四门课”的特点,贯穿在思政课程的授课中,贯穿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课堂教学和研究内容中。本科生教学阶段,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分别融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矛盾观、实践观和人民观,在“形而上”层面把握其核心要义;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程,把32 字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与经验,探索“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道理;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形成的背景延伸至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使其具有深厚的方位感;对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结合当前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强、社会责任感缺失等现实教育问题,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拨正他们前进的航向,树立正确的“三观”。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阶段,在专题教学内容中要深入挖掘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细节和素材,也要增添红色教育案例,更要探讨和追问其中的逻辑和机理,引发他们的进一步思考。

2.实践创新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一项实践性的教育行为,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高校教师可鼓励学生在假期做社会调研,一个村组、一个社区、一个单位都可从其中梳理其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体会先辈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程中的坚韧、执着、奋进、奉献的精神,用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事件、历史故事阐释、佐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道理。学校党团部门、学生工作部门要结合学生特点,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主题团日”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寓教于学,把一个个身边的“微行动”内化于“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健康成长为可堪大用的时代新人。

(三)方式创新:课堂内外、教学相长的互动促进入脑入心

1.课堂内外的互补

伟大建党精神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故事,显示于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中,截至2021 年7月,全国共有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585处[6],这是大学生思想教育鲜活的实物素材。把课堂上老师们的教授与点拨,结合课堂外实地考察的亲身感受和体验,将红色资源真正利用起来,通过集体参访或利用节假日以布置作业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参观或探访一处或多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近距离感受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蕴含的精神力量。在探访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微记录”“微视频”“微电影”的方式谈感想、悟理论,充分发挥学校、社会、网络各自的优势,在学思践悟中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要义。

2.教学相长的共进

新时代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很大程度上学生通过网络都可得到,这就倒逼高校教师要苦练自身本领,“打铁还需自身硬”,学深、学精、学透,用“一桶水”去引领“一杯水”。伟大建党精神提出的时间不是很长,学界的研究方兴未艾,老师们务必要跟踪学术前沿,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构建自身的学术体系和言语体系,“吃进去”的同时,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吐出来”,把“水课”磨炼成“金课”。对学生来说,无论处于本、硕、博哪一个阶段,其知识的学习和认知都并非系统性、体系化,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老师们“领进门”,其后的“修行”是“靠个人”。同学与同学之间,由于每个人的知识体系、认知能力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各自的理解能力也不同,大家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共同提升非常好的方式方法。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作为“术”,其目的和旨归是达到“道”的层面,实现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

三、结论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具有阶段性功能和时代价值,将它科学、有效融入思政课程之中,使教师和学生受教育,“明德、增信、崇德、力行”,是新时代高校的使命和担当,是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载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奠定坚实基础。虽然课程融入会遇到诸多问题和挑战,但在正确政策的引领和科学擘画下,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一定大有可为,也一定能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建党思政精神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