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实践创新与交流探讨
2022-02-09祖英治贾建伟宋显东
李 岩,祖英治,朱 丹,贾建伟,宋显东
(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黑龙江 哈尔滨 50090)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耕地总面积2.579亿亩,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3%,每年农药使用量(商品量)约6万t,产生农药包装废弃物约2.32亿个瓶(袋、桶),重量约7 000t[1],回收治理难度较大。散落和遗弃在田间地头、公路两侧及沟渠等公共地带上的农药瓶,如果不及时治理,不仅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也对黑龙江省绿色农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引起了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很多省份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治理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3]。为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切实解决农药包装废弃物治理难题,推动黑龙江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2018年以来,黑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实践探索[4-5],积极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多方施策,大力推动农药包装废弃物“控源头、抓回收、促利用”的全链条科学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治理水平稳步提升,有力保障了农业生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1 主要做法
1.1 强化政策法规和资金保障 一是健全规章制度。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农药管理条例》《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条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并结合近年工作经验和黑龙江省实际,会同省生态环境厅于2021年4月9日及时出台了《黑龙江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履行义务的责任主体,细化回收处理措施。二是加大政策指引。每年印发《黑龙江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实施方案》,针对工作开展实际需要,适时印发《关于推进农药经营门店使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电子台账的通知》及工作推进督导等文件,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执法、农技植保等部门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齐抓共管。三是加强资金带动。2019年以来,黑龙江省财政已经连续三年共计投入4 16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对上年工作较为突出的县(市、区)实施奖补资金支持,累计带动市县级财政投入资金8 700余万元,有效保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治理所需资金。
1.2 健全回收处置体系 2018年以来,黑龙江省积极推进县、乡、村及农药门店“3+1”回收网络建设,完备基础设施,加强回收管理,全面推进就近回收。截止2021年底,全省已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县级储运站139个、村屯回收点8 269个、农药门店回收点5 179个,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面对部分回收站点存放和管理农药包装废弃物不规范等问题,一方面加强回收站点“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监管,制定管理制度并张贴上墙;一方面积极协调,整合利用各村已建成的生活垃圾分拣站存储农药包装废弃物,开辟农药包装废弃物专用存贮区域,全省已有58个市县利用5 495个农村生活垃圾分拣站规范存储农药包装废弃物。针对处理出口紧、运输距离远、处置费用高等问题,按照“风险可控、定点定向、全程追溯”的原则,积极引导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企业发展,目前全省承接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企业共16家,其中资源化利用企业4家、无害化处置企业4家,焚烧发电企业8家。
1.3 创新回收模式、实行数字化管理 近年来,黑龙江省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多种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回收模式,如村屯公益岗位义务回收、病虫疫情监测点植保员回收、有偿回收、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回收、农药生产企业回收、农药经营者协会组织回收等,在全省宣传推广,供各地参考借鉴。为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工作调度与指导,减轻基层负担,2021年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依托“掌上植保”手机APP,开发应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电子台账管理系统,实现了全省各地农药包装废弃物“收、储、运、处”全链条数字化实时管理和回收率自动计算。目前,电子台账管理系统共管理全省回收站点13 605个,回收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均能通过电子台账追溯到每个回收点和每名管理员。
1.4 推进资源化利用 扶持具有资质的环保企业,通过完善流程、改进设备、扩大规模、探索模式、开拓产品渠道,有效推动了农药包装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通过塑料瓶分拣、破碎、清洗、漂洗、脱水甩干等工艺生产塑料碎片,塑料碎片在经热熔、拉条、水冷、造粒、吹瓶等生产塑料颗粒和塑料瓶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2019年以来,全省各地将回收的塑料药瓶送交相关企业进行资源化利用超过4 500t。2021年6月,省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单位认定工作的公告》,并组成联合专家组,深入4家申报企业开展现场核查,进一步推动和规范农药包装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1.5 全方位加强监督指导 黑龙江省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列为市县农业农村部门的重要督查考核事项,持续加大推动力度,2021年更是将其列为黑龙江省委“我为群众办实事”十项专项行动之一,专门召开全省视频推进会、调度会和明察暗访,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对工作落后市县,在全省工作会上点名通报,并实地检查,直指问题,限期整改。佳木斯、齐齐哈尔、绥化等多个市分别以市委农办文件给县级政府下发工作督办函,压实县级政府责任,有力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落地。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新媒体、条幅、海报、宣传单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大农药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责任主体履行回收义务的主动性。
1.6 从农药使用源头减少面源污染
1.6.1 推广大包装农药使用 针对我省农作物集中连片种植面积大、施药机械化水平程度高的特点,积极引导农药生产企业与农业生产主体对接,连续3年下发《关于加强大包装农药推广使用工作的通知》,统计大包装农药生产企业信息,便于各地与企业沟通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进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及专业化服务组织购买、使用大包装农药,有效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产生数量。积极探索空包装返厂循环使用长效机制,加强对农药生产企业履行回收空包装责任的监督管理,切实推动大包装药桶返厂循环利用。2019年以来,我省共推广使用大包装农药2 300余t,返厂循环使用和改做他用农药大包装达160余t。
1.6.2 开展配药清洗宣传示范 近年来,我省积极宣传配药时进行药瓶“三次冲洗”和使用简易设备清洗药瓶,减少农药浪费和使用后瓶内农药残留;在部分县示范推广“集农药精准配制、包装废弃物清洗回收、农药残液无害化生物降解处理于一体的集中配药服务站”,建立完整的农药污染闭环处理系统,从农药使用源头减少残留农药污染风险。2019年以来,在克山、肇东等市县示范应用农药瓶简易清洗设备3 204套,在全省建立集中配药服务站22个。
1.6.3 推进农药减量增效,降低药瓶基数 2015年以来,黑龙江积极实施农业“三减”行动,既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又从源头上降低了农药包装废弃物产生数量。主要措施有:一是强化基层病虫疫情监测与防控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省农区的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监测点3 000个,配备监测设备1.4万台,完善在线监测管理平台和“掌上植保”手机APP,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病虫疫情实时监测;依托监测体系,及时发布省级病虫预报,有效减少盲目打药。二是推动开展“投入小、效益大”的节药喷头补贴更换,全省累计更换节药喷头82.4万套;植保无人飞机保有量达到1.7万台,施药水平显著提升,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浪费。三是加强宣传培训。每年印发《黑龙江省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防控指导意见》,举办绿色防控、农药减量、无人机精准施药等培训活动;2021年,创新举办黑龙江省植保技术网络大讲堂53期,16万余人次受训,全面指导农药科学合理使用。
2 取得的成效
目前,黑龙江省在财政资金投入较少的情况下,全省稳步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已经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回收处理体系,创新推广多种回收模式,积极引导农药包装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全省回收率和处理量逐年稳步提升,社会公众环保意识明显提高,农田环境持续向好。2021年,我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全省建立回收站点13 605个、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5 321t、全省回收率达到84%,资源化利用2 229t,占回收量的42%;农业农村部《全国种植业快报》以“黑龙江省扎实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为题,通报宣传黑龙江省工作成绩和经验做法。
3 存在的问题
3.1 农药生产者和经营者履行回收处理义务难 目前农药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经营者进销存电子台账录入总体不积极,基层监管部门据此准确溯源到农药生产企业存在一定困难。农业生产企业遍布全国各地,农药商品在省份间流动性强,从省级层面约束生产企业履行回收义务难度较大。在没有明确农药生产者和经营者如何承担回收处理费用的现状下,农民因距离远和携带不便等原因,使用农药后很少主动交回农药门店,加之电商售药、企业直销等方式越来越普遍,从农药经营门店层面难以实现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全量回收。因此,虽然现行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农药生产者、经营者应当履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义务,但实施起来难度较大,目前仍主要依靠政府财政出资推进回收处理。
3.2 垃圾填埋或焚烧难度大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明确提出,农药包装废弃物“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或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厂焚烧,处置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但目前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对政策理解和把握尺度不一,考虑到是否符合法规要求和环保问题,各地仍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为主,农药包装废弃物垃圾填埋或焚烧推进较慢。
3.3 责任部门不明确,市场化机制尚未建立 目前,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承担部门不明确,从上到下没有固定的工作体系,部分地区存在推诿扯皮的问题,给政策传达和沟通交流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当前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主要靠政府推动组织实施,大部分地区资金缺口较大,市场化自主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推进,特别是在资源化利用方面,还存在利用企业少、处理成本高和再生产品售价低、销路受阻等问题,暂时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扶持引导。
4 交流探讨
4.1 加大财政专项经费支持力度 建议统筹黑土地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设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专项经费,根据各地工作开展实际情况,适当给予经费支持,全面推动该项工作的规范开展。
4.2 逐步履行农药生产企业回收处理义务 依据《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农药管理条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探索从农药生产源头,根据生产企业农药生产量,收取一定比例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费,强化农药流通备案和进销存电子台账使用监管,依据各省农药使用量,按比例拨付各省财政。
4.3 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处理方式 在经济条件好的地区,积极引导各地将回收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推进资源循环再生;对于经费紧张的地区,积极协调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明确农药包装废弃物依法依规进行焚烧(或填埋)等低成本无害化处置,有效解决处理资金不足问题。
4.4 推进行业循环发展 加大对农药包装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其扩大产能、合理布局、降低成本、产销规范,助力行业向节约性、环保型方向发展。在机械化程度高,面积大的地区,积极推广大包装农药使用,宣传指导空包装返厂循环利用或改作他用,从源头减少包装物数量。规范农药包装材质和颜色,有序试点示范分类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同时,淘汰铝箔袋等难以重复利用的农药包装,鼓励使用可降解包装袋。
5 小结
当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全国很多省份都在积极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摸索总结出了一些较好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国家全面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应逐步解决工作中仍存在的难点问题,比如建立长效回收机制,农药经营者和生产者履行回收处理义务,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市场化运行等。期望黑龙江省全域推进的农药包装废弃物“控源头、抓回收、促利用”全链条科学治理模式,能够对其他省份开展相关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思考。黑龙江省将进一步强化回收体系建设和数字化运行管理,积极宣传推广药瓶清洗和大包装农药使用等源头治理措施,重点探索推进农药经营门店和使用者履行回收义务的方式,逐步建立完善长效回收机制,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抓实落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