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舍弃八亿收入,换来鸥翔水美》

2022-02-09王金龙

中国记者 2022年11期
关键词:大众日报东平湖县里

□王金龙

【采写体会】蹲点调查出精品

走基层、强“四力”,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在具体的采编实践中,大众日报编辑部把这些要求转化为工作制度和业务规范,以推动采编人员到基层和一线抓“活鱼”、做精品,大众日报获奖消息《舍弃八亿收入,换来鸥翔水美》就是蹲点调查制度的产物。

2020年大众日报创办“蹲点调查”专栏,并制定保障措施,包括线索汇集、选题研判、落实流程等,其中有一项师徒结对制度,我作为记者部主任与泰安记者站年轻记者曹儒峰结成对子。

我与泰安站长和曹儒峰电话、微信沟通了几次有关新闻线索后,赶到泰安市东平县和宁阳县采访。9月15日上午,直接到了东平湖,就东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采访了两天,和曹儒峰商定了蹲点题目。经过几个月反复采访打磨,于2021年3月15日在《大众日报》头版头条推出千字消息《“禁砂”三年,黄河下游最大湖泊东平湖生态效应显现 舍弃八亿收入,换来鸥翔水美》,4月26日推出姜言明、曹儒峰采写的整版蹲点稿件《当黄河下游最大湖泊遇上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东平湖之变》。

消息稿关键在确定主题,即“新闻眼”。这个“新闻眼”,要见人所未见,即便不是独家新闻,也必须是独家发现。东平湖湖区管理局二层平台上的展板详细介绍了东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九大攻坚行动,我从头到尾逐一观看,第四条“砂场清理(不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吸引了我的注意。砂场清理不等于自断财路的断腕之举吗?我觉得这事儿可深挖,“禁砂”就成了新闻眼。

我们向当地同志具体了解了禁砂行动的来龙去脉以及难点、痛点,又特意问哪里还有观看湖区的制高点。县里同志将我们带到了湖南岸的中国南水北调八里湾泵站,站在高高的顶层,北望湖区一目了然。我询问东平湖过去挖砂时在这里看到的情况,他们说从泵站向北望过去,湖对岸的那些砂场挖砂最繁忙时昼夜不停,晚上看过去灯火通明,俨然一座采砂“不夜城”。现在县里禁砂,这种状况就看不到了。

随后的采访,我们和县里的同志围绕禁砂的方方面面不断找点,不断算账,不断提问。于是,才有了这个山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生动案例。

【评委评语】

消息以黄河下游最大湖泊东平湖三年禁砂为切入点,紧扣山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践行黄河国家战略这一重大主题,文约意远,事理相融,见人见事见思想,是一条具有“标本”意义的好新闻。记者长期跟踪关注、蹲点调研东平湖的退砂还湖,积累了许多素材,才能在“走基层、强四力”中抓到“活鱼”。可贵的是,文章直面问题、聚焦难点,在简短的报道中,紧紧围绕昔日的贫困县东平挖砂采砂与生态保护中的矛盾冲突,写抉择、话曲折、观变化,细腻地反映了当地村民“洗脚上岸,吃起‘生态饭’”的过程。

猜你喜欢

大众日报东平湖县里
县里办大学:产业升级与货币产业政策
修复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环境
——东平湖增殖放流活动实施
1990—2016年东平湖水位变化及其对水质的影响
关于抗战时期《大众日报》刊登美术作品的初步观察[*]
探源《大众日报》红色基因
再去看看东平湖(外二首)
《大众日报》区域观察报道特色浅析
基于Landsat数据的近30年东平湖湿地植被覆盖演变研究
论抗战时期《大众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与启示
阅读花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