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砥柱人间是此峰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纪实》

2022-02-09新华社砥柱人间是此峰创作团队

中国记者 2022年11期
关键词:阜平建党稿件

□新华社“砥柱人间是此峰”创作团队

【采写体会】突出思想引领 发挥独特优势 依托扎实采访

重大历史节点,新华社必须推出与之相匹配的精品力作。从2020年9月底谋划启动,到2021年6月底播发,在新华社领导指挥下,历经9个月酝酿、采写、打磨,七易其稿,最终拿出这篇1.2万多字的长篇通讯。

思想引领是这篇稿件的魂魄。要在步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写好纪念建党百年的重磅报道,必须首先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之贯穿于稿件全文。必须准确把握新时代与建党百年的关系,深刻揭示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的根本原因,使稿件立得住、站得稳。

发挥独特优势讲好总书记精彩故事。新闻报道要靠故事吸引人、打动人。创作团队发挥长期参与总书记报道的独特优势,仔细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赴地方考察调研的50多个故事,在稿件中首次披露了十几个故事细节。比如,在河北阜平看真贫时,总书记特意嘱咐工作人员在给贫困户顾成虎家的慰问品中多加一件棉大衣;在曾因水而困的宁夏西海固,总书记关切询问小男孩“你常洗澡吗?”……这些动人故事、鲜活细节,使得人们更加真切地体会到新时代伟大成就背后的深刻原因,大大增强了报道的信息量和感染力。

生动鲜活的背后靠的是深入扎实的采访。这篇报道是记者脚踏实地“跑”出来的。采访进行了两轮,从上海一大会址到延安七大会址;从改革开放前沿广东深圳到脱贫攻坚主战场的河北阜平;从在部委办公室详谈到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与工人农民交流;从北京城市中轴线上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到黄河激流中矗立千年的“砥柱石”……记者深入采访获得的一手素材,不仅让稿件的宏大叙事有了坚实支撑,而且以隽永的意象为稿件添彩。

精心设计反复打磨力求拿出精品。围绕建党百年主题,稿件开头引用总书记的话“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以百年、千年为计”,结尾用北京城市中轴线上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遥相呼应的意象,以时空坐标叠加思想坐标,读来意味深长。稿件每成一稿,创作团队会集体讨论,最后采用投影仪“上墙”的方式,逐字逐句集体修改。这次采访写作经历,对我们来说既是难得的历练,更是无尚的光荣。

评委评语

作品标题取自清代牛兆濂《登华岳南峰极顶》中的诗句,大气磅礴。作品叙事宏大,结构完整,荡气回肠。从千年梦圆到走向复兴等6 个方面,全景展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壮阔历程,尤为可贵的是,作品采访扎实深入,细节生动,行文流畅,没有堆砌华丽的文字。10 余个首次公开的故事,成为文章的亮点。该通讯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磅作品,被2381 家媒体采用,社会反响强烈,起到了鼓舞人心、坚定信心的作用。

猜你喜欢

阜平建党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我家的小猫 咪咪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阜平辉绿岩饰面石材矿废石利用简析
访河北阜平农家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
阜平扶贫需引进社会管理创新思维